你是否经常无法按时完成既定的工作计划?你是否在为要踩到deadlline却还没完成的任务发愁?你是否觉得永远有无法做完的工作安排?你是否反反复复地说“我明天一定要如何如何”,到了第二天却又无法付诸行动?
如果答案是“是”,那么,你需要从现在开始好好整理你的时间了!
张雁飞所著的《超级时间整理术(最适合中国人的时间整理术)》帮你打捞你的沉没事件,传授管理时间最有效的实践法则。拖延症能人的时间管理秘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超级时间整理术(最适合中国人的时间整理术)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作者 | 张雁飞 |
出版社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你是否经常无法按时完成既定的工作计划?你是否在为要踩到deadlline却还没完成的任务发愁?你是否觉得永远有无法做完的工作安排?你是否反反复复地说“我明天一定要如何如何”,到了第二天却又无法付诸行动? 如果答案是“是”,那么,你需要从现在开始好好整理你的时间了! 张雁飞所著的《超级时间整理术(最适合中国人的时间整理术)》帮你打捞你的沉没事件,传授管理时间最有效的实践法则。拖延症能人的时间管理秘籍。 内容推荐 《超级时间整理术(最适合中国人的时间整理术)》简介:罗兰说,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张雁飞所著的《超级时间整理术(最适合中国人的时间整理术)》专门研究时间规划、工作整理。精心打造最适合中国人的时间整理方案,最大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目录 第一章 “拖延症”是一种文艺病/001 第一节 有种快乐的代价叫拖延/001 第二节 果敢的人说走就走,拖延的人有各种理由/007 第三节 “拖延症”们没完没了的完美主义/014 第四节 “拖延症”患者的墓志铭——我这次真的走了/019 第五节 到底是什么在偷走你的时间,026 第二章 时间是一笔巨额“存款”/033 第一节 你的时间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033 第二节 “拖延症”也是一种传染病,039 第三节 你需要的是一个“战拖联盟”/044 第四节 从小养成存“时间”的习惯/049 第五节 零存整取,让时间变成一笔“巨款”/054 第三章 不要把米格鲁当大苏格兰来养/061 第一节 可爱又可恨的Web 3.0时代/061 第二节 如果你也有选择恐惧症/073 第三节 自欺欺人是一剂“强心针”/078 第四节 时间整理的艺术/083 第四章 细节——一个良好的“银行管家”/091 第一节 把每一份时间都记录在案/091 第二节 容忍地板上的灰尘,否则你永远没办法出门/097 第三节 时间是个拼图游戏/101 第四节 空话永远都是空话,除非你把它变成事实/107 第五节 给你的时间戴上一副3D立体眼镜/111 第五章 今天的努力是为了明天的休息/117 第一节 从拖延者到行动派/117 第二节 当强迫型人格遇上“拖延症”/121 第三节 别让你的“自我妨碍”阻断努力的今天/125 第四节 棉花糖测试法:为什么今天的事情你永远做不完/130 第五节 不要在今天想明天的休息,也不要在明天想昨天的工作/135 第六章 让全世界为你的专注喝彩/141 第一节 我不是一只鸵鸟——专注、不逃避/14l 第二节 时间是个傻姑娘,她也有自己的习惯/146 第三节 拒绝诱惑,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151 第四节 别让“拖延症”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塌/156 第五节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需要一个专注的眼神/160 第七章 为自己建一个时间的“活期存款”/165 第一节 “Getting Things Done”,让工作井井有条/165 第二节 5个S,日本人为什么是拼命三郎/170 第三节 不要做员工的“劳作死”老板,175 第四节 学会接受和拒绝/179 第五节 怎么让你的“活期存款”生出利息/184 第八章 我们的生活也需要装“忙”/189 第一节 一棵树能吊死十个偏执狂/189 第二节 “帕累托”法则不是“怕拖累”法则/194 第三节 莫法特休息法——忙也需要梯度/199 第四节 卡尔斯胡萝卜管理法,让我的时间天天有盈余/204 第五节 番茄工作法,让你与时间化敌为友/208 第六节 不问过去只看现在的森田疗法/213 第九章 身体要停一停,让灵魂赶上来/217 第一节 有人用一万小时睡眠,有人用一万小时成为天才/217 第二节 最科学的起床时间是几点/221 第三节 晚睡症VS赖床病/225 第四节 别到临睡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230 第五节 让身心玩个对抗“拖延症”的游戏/233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拖延症”是一种文艺病 第一节 有种快乐的代价叫拖延 你是一个拖延症患者吗 在微博上流传过这样一个段子:“那些在微博上喊忙的其实都不是很忙,真正忙起来的时候你连上微博的时间都没有。” 看了这条微博,是不是有一种被一箭射中了膝盖的感觉呢?生活在现代的都市人,往往都患有一种病——星期一综合征。在他们眼中,星期一就是最吓人的恐怖片。因为每到周一来临的时候,就意味着要和拖延了一个星期的各种事情决战了: “啊啊啊!报表还没有写完啊!” “交专栏、交稿子、交选题报告……” “画版面、写一周计划表、写上周总结……” “打电话、写报告、整理座位……” 如果再配上一段吐槽+埋怨的微博或者心情,在下面的评论大多也就是“我也是这样”“我也是这样”“我也是这样”——队形相当整齐。 上面的情形你可能一点儿都不陌生,也许看完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周一,你就在做着这样的事情。 我常常会把一件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情一拖再拖:一份刚刚开了头的E-mail,想写给许久不见的新婚好友,却永远是处在一个打草稿状态;一次计划了3年的辞职旅行,进度却永远停留在留意特价机票上面;一张乱到可以捉迷藏的桌位,从入职那天就暗暗发誓要彻底整理一番,结果到离职那天还没有整理;明明6个小时后就要起飞飞往另外一个城市,结果拖到最后一刻才匆匆忙忙地收拾行李,风风火火赶往机场…… 如果你也经历过上述的情形,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是一名拖延症患者了。 痛并快乐着的拖延症 拖延症这个词源自拉丁单词“Procrastinatus”,意思是“迟到的明天”。 1991年,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在一篇题为《拖延与顺从》的论文中描述了他的拖延症病史——这位科学家需要把他的一些私人物件从现在旅居的印度寄回美国,因为印度的快递公司晚上并不接收快递任务,于是他就决定晚点儿寄,结果日复一日,这一拖就是8个月之久。“在这8个月的时间里,每天只要一到了晚上,我就会想起Oh,mygod!(我的老天爷啊!)我又忘记寄快递了。但是我只会沮丧一阵子。因为我会在心里想明天一定还可以做这件事情,于是8个月过去了。”这篇论文引起了轰动,于是“拖延”这个词开始正式进入到大家的视野之中。 在现实生活中,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明明有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但是就是宁愿赖在网上、赖在窗户前面、赖在床上也不愿意去完成这件事情。而且常常会很享受这样一个拖延的过程,因为拖延也就意味着“一件事情被推迟或者取消了”。 但是要知道,这样一个痛苦的拖延常常也伴随着快乐。比如商场过季打折,一个拖延症患者可能就在拖延和选择恐惧里错过了,然后就避免了一场还卡债的“浩劫”;再比如你想和情人翻脸,结果一拖再拖,你们就在时间里互相包容和谅解了。这样的奇迹还有很多,要知道,我们养成任何一种习惯都需要快乐时间,拖延症也是如此,如果拖延症一直是个痛苦的过程,那么这样的拖延症也就不能完成了。 拖延症患者常常乐此不疲地周旋在这样的状态之中,一面信誓旦旦地说着:“我拖延,我忏悔;我拖延,我有罪。”一面像一只沙漠里的鸵鸟一样把脑袋埋进沙子里。但是这种自欺欺人的拖延症却让很多人甚至连给手机充电这样的小事都不想去做。 拖延症患者经历了无数次的挣扎与投降后,只能在自怨自艾里默默地接受自己有拖延症的事实。 别让拖延拖垮了你的生活 当然,拖延症也不是一开始就是绝症,往往一个拖延症患者会有一个发病周期。 从最开始的满不在乎到最后的后悔莫及,从有时候的“没关系,我还有睡觉的时间可以利用”到最后的“就算预支明天的时间也做不完”。 拖延症患者往往有说不完的理由,为了拖延,各种千奇百怪的思想都会被开发出来:清理冰箱里的食物、睡觉、购物、看小说、写网络日记、发呆、干瞪眼、下载音乐或电影、带着电脑去咖啡馆发呆、画圈圈、去花园散步……不得不承认,拖延病患者都是富有创意的“艺术家”。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