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个理想读本。所选的文章内容贴近中学生的生活,这些文章对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其优美文辞的背后,总是蕴蓄着深刻的自然或社会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行为上的观照,是中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最受中学生喜爱的100篇散文/超阅读中学生典藏书系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黄棋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个理想读本。所选的文章内容贴近中学生的生活,这些文章对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其优美文辞的背后,总是蕴蓄着深刻的自然或社会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行为上的观照,是中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内容推荐 好文章,值得一生钟爱…… 好文章会和你终生相守…… 好文章消融困扰,滋养心灵…… 好文章,给人力量,改变人生…… 本书为“超阅读中学生典藏书系”之《最受中学生喜爱的100篇散文》。这些文章语言优美、思想健康、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启发性强、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启迪心智、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对中学生一生有重大作用。 目录 第一辑 南门河的桨声 别踩疼了雪/朱成玉 走进凤凰走进梦/林玉椿 夏日的乡村/周礼 心中有一尊神/余显斌 风从田野上吹过/阿土 梅弄清照/巴陵 南门河的桨声/符纯云 开在生命里的野百合花/吕保军 刘十九的幸福/纪富强 幸福毛毛雨/闫玲月 飞翔的柳絮/陈秀荣 清晨四点的鸟语/马国福 秦淮古意/方益松 第二辑 小楼一夜听春雨 爱月迟眠,惜花早起/包利民 温暖一生的饯行/临川柴子 桃之夭夭/苏丽梅 生命中的水稻/曾纪鑫 蝉唱/周礼 江南瓦/陈志宏 小楼一夜听春雨/苏雪莲 樟香满街/游宇明 味觉的春天/程应峰 把日子过成一壶茶/恋雪咏霜 晴雨天柱两心境/流冰 明月照乡思/何永飞 槐树花香/张殿兵 第三辑 采一束蒲草带回家 雪山·古道·老人/廖祖平 苹果核/临川柴子 雪地里的红棉袄/郭凯冰 一棵树/马德 一罐米粉糕片/张以进 品味幸福/赵守玉 三叶草/李利忠 爷爷的苦柚/刘会然 春风落叶/冷国文 采一束蒲草带回家/苇笛 风中的草鞋/包利民 乡村老人/刘向民 有个儿子在读书/雪含冰 第四辑 春天的魔法师 霞光是太阳开出的花/朱成玉 小麦的一生/田润明 走过的地方都是故乡/仲利民 送菜/孔祥树 春天的魔法师/朱成玉 乡村腊月/李瑞芳 心香/郑海银 光明在穿过小街的一瞬/白夜 林都的春/林振宇 花花草草总有情/钱欣葆 生命的颜色/周礼 辙沟情韵/姜泽华 第五辑 每逢佳节北风香 香椿树/侯建臣 石磨·豆花/樊碧贞 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徐迅 北疆的雪/曹宁元 海峡中的相思树/傅明乔 在安静中盛享人生的清凉/马德 鼓浪屿上的字/易水寒 耳边晌起摇铃声/王位 青山恋/闭月 每逢佳节北风香/龙玉纯 白马河之魂/仲维柯 第六辑 聆听古楼风铃 “漏勺”与人生/刘克升 品味冬季/张世普 乡村的命脉/黄荣才 冬雪雪冬小大寒/李秋河 野渡横舟/许松华 秋浓柿红/朱闻麟 雨观泄愤崖瀑布/赵福海 聆听古楼风铃/钟池惠 夏荷/王云霞 绿叶对根的倾诉/张鹤呜 彼时听风在云端/明晓东 带不走的美丽/陈大超 第七辑 穿过岁月的笛声 书院之旅/龙玉纯 六年间/何燕 输在日喀则/天空的天 马革裹尸今犹传/唐志强 你给我一种远方的感动/彭永强 时间锁/金帆 穿过岁月的笛声/伍维平 岁月蹉跎/刘勇 在一叶花瓣上细数阳光/田野 没有正门的孔庙/高低 望山而行/符纯云 智慧,最轻便的行囊/仲利民 沉醉书乡不思归/闫玲月 离鸽/王洋 第八辑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艾糕情思/金晓磊 父亲的“南丑脸”/仲维柯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顾晓蕊 春天的速度/徐迅 离家/葛筱强 灯亮了/林振宇 竹爱/王学军 记忆中的蒸汽机车/赵文明 永久阳光/柯德铭 去年元宵今朝别/李学民 十美人生悠然过/苏雪莲 开花的心/刘正权 没有树,我们依偎什么/李振 天生美好/崔修建 试读章节 夏日的乡村 文/周礼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西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每每读及此诗,便不由自主地被初夏美丽的乡村所牵引。 清晨,村庄笼罩在一层氤氲的雾气中,若隐若现,如女子面上的轻纱,一点点抚过羞涩,遮住一丝飞红,带来一丝朦胧,显得宁静而美好。尔后醉酒般的太阳爬上东边的山麓,穿透层层云雾洒向山村,照射在湿漉漉的原野。叶尖上的露珠欲滴未滴,晶莹剔透,十分好看。远处的松柏越发苍翠,绿柳越发娇柔。空气清新纯净,如置身于一个天然的氧吧,令人神清气爽,轻松愉悦。 山坡上野花遍地,绿树成荫,蝴蝶翩跹起舞,空气中时时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花香和谷子成熟的味道。在山腰,大片大片的稻谷被夏日的风镀得金灿灿、黄澄澄的。谷子高低不一,相映成趣,一行行排列得整整齐齐,宛若天安门广场等待检阅的士兵。健壮而饱满的稻穗昂首挺胸,仰望着天空的悠悠浮云,守望着农人的到来。等到午后,一群头戴草帽,手握月牙样的镰刀的农人便匍匐在稻田。只听到沙沙沙的声响,一大片稻子就醉卧在了农人的脚下,然而连同五月的骄阳一起被打成捆,挑回了农家小院里。 山坡下,在阡陌交错的漠漠水田中,健壮的男子正弓着腰板专心致志地插秧,秧苗在他的手上,犹如一支灵动的画笔,一行行疏密有致,整整齐齐。挑着秧苗的农家女子,迈着盈盈的步履穿越了春天的美丽,从弯弯曲曲的田埂上,袅袅婷婷而至,随即将一把一把的秧苗均匀地抛到田中。男人逐一拾起,神奇地把它们布满田间。插好的秧苗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烟绿,微风拂过,能闻到一股水草和着泥土的清香。 小河边,芳草萋萋,河水清澈明净,倒映着青山的影子,在阳光的抚慰下,熠熠生辉,泛着迷人的光泽。鱼儿在水底游来游去,四处觅食,时而“扑通”一声脆响,一条青背的鲫鱼跃出水面,在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然后又迅速跌人水中,扬起一波波美丽的涟漪。河畔一条老黄牛悠闲地啃着地上的青草,放牧的儿童骑在牛背上吹着嘹亮的柳笛,怡然自得,无忧无虑。 傍晚时分,村子上空炊烟袅袅,农人踏着牛羊的哞叫,映着夕阳五彩的光辉,扛着农具,敞开衣襟,哼着家乡的小曲,一路欢歌而归。家中的女人早已备好饭菜,把桌椅搬到门前,在宽敞的院子里,一家人轻松愉悦地聊着,无所顾忌地嚼着。 每日面对林立的钢筋混凝土,喧嚣而熙攘的人流,我们常常有一种压抑得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漫步于夏日的山野,你浮躁而纷乱的心,会被这里浓得化不开的绿意,梳理得顺畅释然。你会震撼于这大自然的伟大杰作,顿生一种隐逸山野,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美好愿望。 心中有一尊神 文/余显斌 那天,街上很冷,太阳淡淡地照着,薄得如纸,母亲牵着8岁的我走过清冷的街道。我吸溜着鼻涕,拉着母亲的手,另一只手上拿着一个烤白薯。烤白薯冒着缕缕热气,很有诱惑力的香味飘散在空气中。阳光也仿佛染上了诱人的香味。 我捏着烤白薯,看着里面黄亮亮的瓤儿,咬了一口,一种软乎乎的幸福直钻人我的五脏六腑。那种香气至今想起来,仿佛还荡漾在我的记忆里,缭绕不散。 就在我张大嘴,准备再咬第二口时,一声乞讨声拽住了我的注意力。我回过头,是一个面黄肌瘦的讨饭女人站在我的旁边,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手里拉着个男孩。那男孩和我差不多大,瘦瘦的,一双眼睛却不小,圆圆地瞪着我的烤白薯,一个手指伸在嘴里,使劲地咂,好像他的手指比我的烤白薯还有味儿似的。 女人看看自己孩子的馋样,又看看我手中的烤白薯,赔着笑脸道:“娃娃,把烤白薯给我孩子吃点好吗?他有大半天没吃东西了。” 我当然不答应,忙缩回手,生怕一不小心,会被那母子俩抢去似的,嘴里还像个大人似的,连连说:“没有了,就这点儿,没有了。”说着,用另一只手去推了那孩子一下。“小斌,咋这么没大没小?”母亲皱起了眉,“谁叫他们要吃我的烤白薯。”我不高兴地说。母亲说:“给一点儿吧,来,掰一点儿给弟弟。”母亲哄着,边把我手中的烤白薯拿过去,说是掰一点儿的,谁知一下子给那个孩子掰了一大半。 那个小家伙接过烤白薯,仿佛饿了几百年似的,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的都是我的香喷喷的烤白薯啊!我非常不高兴,把另一小半烤白薯—下扔在地上,低着头跑了。 母亲捡起地上的烤白薯,吹吹上面的灰,递给那个小孩,拍拍他的头,笑笑,来寻我。我拐过街角,见没有人了,—下子躺在地上,拼命地又蹬又哭:“我要我的烤白薯,我要我的烤白薯。” 母亲怎么哄我也哄不住,沉默了一会儿,轻声道:“说不定那两个人是天上下凡的神仙呢。”一句话,让我立时停住了哭叫,睁大眼睛问:“他们是神仙?你咋知道?”母亲拉起我,拍掉我身上的灰土,背着我向家里走去,边走边给我讲:“为弄清凡间的人谁的心肠好谁的心肠坏,天上的神仙经常下凡,故意装作可怜人,来试探人们的态度。好心人呢,神就赐福;坏心人,神就降罪。” 一句话,把我吓了一跳,瞪大眼睛四处望。心悸之余,我深深地佩服起母亲的远见卓识来。我觉得母亲做得对极了,否则这一次我一定是难逃神的惩罚了。 这以后,再见到要饭的,或者疯子傻子,我的心里都充满了深深的敬畏,也格外地尊敬他们。因为他们中说不定哪个就是天上下来试探人心的神仙。小时候,我还有一个坏习惯,吃起饭来饭粒掉得到处都是。母亲见了,总是从地上拾起来,塞进嘴里。有时生气了她会骂我几句,甚至打我—下,为躲避惩罚,我一般在母亲还没有看到时,就用脚把地上的饭粒抹掉。 一次,母亲见了就说:“你这孩子呀,千万不要作践粮食,粮食是五谷神管着。你那样做,五谷神都看着的,给你记着账呢。” 五谷神?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的新名词,觉得很稀奇。 母亲说,以前有一个老头十分爱惜粮食,饭粒就是掉到猪槽里,他都要拾着吃了。一天晚上他做梦,梦中一个白胡子老头走进他家,对他说:“看到你的儿子很不爱惜粮食,我本来是要离开的。可是你太爱惜粮食了,我又舍不得离开。这样吧,到你百年之后我再离开吧。”不久,老头死了,家里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最终一粒粮食也没有了,老头的儿子也就活活地饿死了。 母亲说,那个白胡子老头就是五谷神。那个老头的儿子不爱惜粮食,就受到了五谷神的惩罚。这个故事让我又一次感到惊异。以后吃饭,我再也不敢天一半地一半地糟蹋了’即使偶尔掉下一颗饭粒,也赶忙拾起来吃了,生怕被五谷神发现。 渐渐地,习惯成自然。一直到如今,我仍然是这样,见了讨饭的或者可怜人,心里充满了同情,能帮上忙的都尽量帮忙。生活中则“一箪食,一瓢饮”,我不愿也不想太奢,畏天怒。 多少年过去了,我早已知道那些“神”不过是拿来哄小孩子的,可仍然从心里感谢母亲。母亲不但让我的童年充满了烂漫离奇的故事,而且在我幼小的心里早早地就塑造了一尊神,这尊神叫善良和珍惜。 P6-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