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建榕所著的《非常银行家(民国金融往事)》是沪上著名金融历史学家邢建榕的最新作品集,主要围绕着民国时期的上海滩发生的惊心动魄的金融事件和金融风潮,讲述了近代上海的著名银行家的故事,深入了解上海银行家都是什么样的人,金融业和银行家之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态的重要性。以短、信、新、趣为特点用一个个简短精悍的小故事吸引读者,重读历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非常银行家(民国金融往事)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邢建榕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邢建榕所著的《非常银行家(民国金融往事)》是沪上著名金融历史学家邢建榕的最新作品集,主要围绕着民国时期的上海滩发生的惊心动魄的金融事件和金融风潮,讲述了近代上海的著名银行家的故事,深入了解上海银行家都是什么样的人,金融业和银行家之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态的重要性。以短、信、新、趣为特点用一个个简短精悍的小故事吸引读者,重读历史。 内容推荐 邢建榕所著的《非常银行家(民国金融往事)》内容似可分上下两篇,上篇写标志着上海银行家崛起的小万柳堂事件,写1916年抗拒“停兑令”风潮,写陈光甫与胡适为抗战甘做“过河卒子”,写国民党统治崩溃时期的“轧金子”与黄金风潮案,写银行家集体逃亡香港,可以看作是随笔式的近代中国金融史,金融之于政治的长长投影一览无遗。下篇写金岳霖、梅兰芳、宋春舫、林同济等文化人,写国际饭店、中国银行、大陆商场等沪上著名建筑。写金融业、银行家与城市社会的密切关系,折射出金融业和银行家对上海城市文化生态和风貌的重要影响。 目录 他们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杨天石 宋汉章自述小万柳堂事件 不听袁令抗中央——1916年的“停兑令”风潮 餐桌上的银行家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政治内幕 银行家墨迹 段祺瑞南下秘辛 杜月笙:“曲蟮修成了龙” 章乃器自掉金饭碗 金融元老叶景葵 “做了过河卒子”——胡适诗赠陈光甫 白银危机与傅筱庵的命运 “灰色银行家”周作民 银行家的三种颜色 金融痛史不忍看 “特券”:冲击日伪沦陷区的假币 从《乌鸦与麻雀》看“轧金子” 银行家冷觑黄金风潮案 李铭案中案 一封伪造的周总理函 金岳霖的经济学根底 新女性炒股自杀案 梅党多是银行家 梅兰芳寄自苏联的明信片 戏剧家宋春舫的银行史作 海光图书馆始末. 中行别业:精致院落里的生活形态 中国银行楼高之谜 称雄远东50年的国际饭店 大陆商场兴建前后 近代上海金融界的信用调查 上海银行舞弊案的应对 申新七厂拍卖风波 汇丰银行与清末贪官的存款——文学作品中的近代上海金融业之一 信交风潮的文学版——文学作品中的近代上海金融业之二 公债风潮前夜——文学作品中的近代上海金融业之三 茅盾的大年夜与鲁迅的弄堂——文学作品中的近代上海金融业之四 婵阿姨在上海银行——文学作品中的近代上海金融业之五 附录 银行里开出的旅行社——邢建榕教授趣谈陈光甫和中国旅行社 近代上海的金融风云 老上海的金融“遗产” 后记 试读章节 20世纪30年代初,长江及其支流大水成灾,民生凋敝,又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工商业一片萧条,棉纺业同样在劫难逃。 荣氏兄弟(荣宗敬、荣德生)有“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之称,当年他们拥有的茂新、福新面粉厂规模和产量,约占全国各省面粉工业的三分之一,占上海全市的二分之一;而申新纱厂系统,从申新一厂到申新九厂,其纱锭数和布机数,在全国民族资本棉纺厂中约占四分之一。两大系统互为照应,茂新、福新的面粉袋,就由申新纱厂生产。当时有人戏称,一半中国人吃的是荣家,穿的也是荣家。 但就是这么一家实力雄厚的中国民族企业,在风暴袭来之后,也只能随波逐流,荣氏上海各厂全面减工,并一度全面停工,亏损连年增加,荣家企业放出去的客账几乎都无法收回。 1933年lO月20日,不得已的荣宗敬以所属申新七厂作抵押,向英商汇丰银行借款200万元,订明利息年利百分之八,自即日起算,于1934年到期偿还本息。双方约定,如有纠纷发生,应按大英帝国法律解决。 申新七厂另外还向中国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和其他钱庄洽借部分款项,这两家华商银行也成了债主。 上海的民族工业,早先大多立足于苏州河沿岸,二三十年代后开到了黄浦江边上。申新系统也不例外,前面一大半在苏州河畔,后面几家转到了杨树浦,紧邻黄浦江。据杨浦文管办沈雄峰主任相告,申新七厂位于杨树浦路36号,前通马路,后临黄浦江,其前身是英商东方纱厂,因经营不善由荣氏兄弟购并,改称申新七厂,上海解放后一度改为国棉二十厂。我为写此文,曾实地前往踏勘,发现此地现在是一处繁忙的工地,不见36号踪影,左右察看,左侧只见100号门牌,施工车辆开进开出,右侧为国际航运服务中心,18号,也在施工,厂房何时拆除,不详。看样子申新七厂早已变成了几张模糊的老照片。 再说申新七厂被抵押后,转眼问到了期限,庞大的荣家企业却因资金周转不灵,一时无力偿还。 荣宗敬遂与汇丰银行多次洽商,要求通融一下,并愿先付全部息金及部分押款本金。但汇丰银行认为,经济形势动荡不定,恢复需要一段时间,加上有日本企业愿意出价收购,遂决定将其拍卖,由英商鲁意斯摩洋行承拍。据估价,申新七厂实际价值约500万元,汇丰的起拍价是225万元。拍卖时间,定于1935年2月26日下午3时半。 汇丰银行之所以执意拍卖申新七厂,与一家日本企业亟愿接手有关。原来,毗邻申新七厂的日商大连汽船会社,经营上海与大连间的客运。这里每天有很多乘客在此上下客,人流量很大,日本商人感到码头占地狭窄,为了扩大经营,需要扩展地方。 正苦于没有办法,恰好申新七厂被拍卖,他们暗地里与汇丰银行打了招呼,希望能够将厂子买到手。但汽船会社知道,若让外间知道一家华商纱厂在被夷为平地后,却被改造成日人经营的码头,肯定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于是,他们就委托一家日商纱厂出面,购买申新七厂的产业,暂时维持开工,待时机成熟后再行转让。 得到消息的荣氏兄弟,为此四处奔走,并想通过社会舆论的爆料,挽回申新七厂的命运。 荣宗敬写信给中国银行总经理张嘉墩、上海银行总经理陈光甫,叙说苦衷,希望他们出面与汇丰交涉,取消拍卖,这两家银行提出接管经营的条件;荣宗敬又去拜访上海市市长吴铁城,请求政府出面救济。吴铁城遂委托市政府秘书长俞鸿钧前去拜访汇丰银行大班赫区门,希望银行能予以通融,暂缓拍卖程序,但遭到汇丰银行的拒绝。 上海市政府也设想过由政府收购工厂,但工厂以后应变成国有,由政府控股经营,却又遭到荣氏兄弟的反对。政府派人进厂,与银行接管一样,这厂还是他们荣家的吗? 荣氏兄弟见银行、政府都“见死不救”,只有自救方为上策。 受荣氏企业委托,名律师过守一连日在《申报》上发表紧急通告,对汇丰银行委托鲁意斯摩洋行拍卖厂子,“绝对不能承认”,认为汇丰银行蓄意落井下石,意在搞垮荣氏企业。荣氏兄弟通过法院的关系,请求裁定该厂产权因牵涉其他债主,由法院实施假扣押。 P165-P168 后记 本书交稿于2013年9月,提笔写这篇后记,已经是2014年的春节。窗外万家灯火,鞭炮炸响,室内温暖如春,书多,杂乱,随地安放,一只双喜蓝花罐,一只如意青瓷瓶,稳稳地伫立在书架上。 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祝福的短信接连而至。攸然间,早已过了“知命之年”,在上海市档案馆工作也已经超过三十年。 浸润于丰富的档案,研究者最能“接地气”。常读到诸多新鲜有趣的史料,有一些琐碎的内容,外人既难窥见,自然鲜为人知,但也难以写人学术专著或研究论文,而对我来说,拾遗补缺,见缝插针,长短咸宜,不拘形式,正是我目前所需要的写作状态。近年陆陆续续写了数十篇类似金融史随笔的短文,成为本书的基础,尤其承蒙《新民晚报》的厚爱,在副刊“夜光杯”开设个人专栏《海上金融》,自2012年4月起,一直写到2013年10月,因工作忙碌而停顿,计发表短文二十多篇,受到读者朋友的欢迎,如杨天石教授所言,本书的特点在于短、信、新、趣四字。 收录进本书的文章,大多已经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只是长短不一,长则上万字,短则一二千字,这次出版前重新润色一过,添加了部分注释,除《大陆商场兴建前后》一稿稍长外,尽可能将每篇文章控制在二三千字,学术性的论文均未收录。其中《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政治内幕》、《上海银行舞弊案的应对》两篇,原收录在拙著《老上海的珍档秘闻》(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里,此次又收录进本书。三篇附录,系去年我应报刊记者的采访访谈,因与本书内容有关,亦一并收人。 在上海史研究领域,我是一个杂家,写作往往与手边的工作项目有关,仿佛随遇而安,但原创性始终是我写作的考量重点。相对而言,我对金融史的兴趣最为持久。记得我的第一篇学术论文,便是1988年发表在上海社科院《史林》杂志上的《四一二前后的陈光甫与蒋介石》,此后断断续续,却从未放弃。 其实,我想让读者了解,上海银行家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金融业和银行家之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态的重要性,如此而已。 本书书名由出版社代拟,我觉得很妥帖。“非常”二字,既反映出近代银行家非同一般、绝不平凡,又意指他们具有真正的银行家风范和作派。 敝帚自珍,我希望这本小书,能为上海史研究拓展一点新意,能为观察上海这座城市提供一个新的角度,无论如何,在上海这座“大宅门”的人物谱里,不应少了银行家的身影。 “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美妙的歌声从电视机里传来,动人心弦。每逢佳节,事情、人情、心情、感情、爱情,点点滴滴难忘怀。 洪葭管、熊月之、吴景平、刘平、严建平、沈飞德、黄沂海、徐宝明、宋路霞、葛昆元、徐立勋、徐婉青、王瑜明等师友,在本书写作和出版过程中,曾予以各种形式的支持和帮助。责任编辑沈敏热心且敬业;何品博士帮助审校了全稿;杨天石教授则于百忙中,为拙著欣然作序,褒扬有加,于我在惭愧中滋生感奋之心;封面插画则由我约请著名画家张培成教授亲绘,尤为本书增色。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的许多照片选自于朱纪华局馆长主编的《海上金融——上海市档案馆馆藏》、《上海珍档——上海市档案馆馆藏珍品选萃》图册。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顺向读者致以真诚的谢意! 邢建榕 于2014年春节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