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蒋介石在台湾(第2部岛内建设和新风暴)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陈冠任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正在这时,美国方面出面援助吴国桢了。

首先,吴国桢的美国母校格林山尔大学突然来信,说要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时间是1953年开学典礼。接着,美国《时代》杂志以社论形式放风,说蒋介石要派吴国桢到美国当大使,为他离开台湾作呼应。之后,美国请吴围桢去美国演说的邀请如雪片般飞来——华盛顿大学邀请他参加一个有关中国问题的会议并当主发言人,旧金山的联邦俱乐部邀请他去演讲,依阿华州的得梅因、俄勒冈州的波特兰等地方各类机构也发来邀请函。有了这些铺垫,吴国桢于是向“外交部”申请赴美护照,并将一大堆邀请信摆给他们看。

这时他的其他几个孩子已在美国,跟着他们夫妇在台湾的,只有一个年仅13岁的儿子。他同时要给黄卓群和儿子一起申请护照。

但是,他被工作人员告知:“按照规定,吴‘省主席’申请护照,得直接向‘总统’申请。”

吴国桢只好写信给蒋介石,请求给他们夫妇俩和儿子办理护照。但是,“外交部”和蒋介石办公室都没有回复。

两个礼拜后,吴国桢找到“外交部长”叶公超。叶以前在吴手下工作过,吴任中央宣传部长时,他是宣传部驻伦敦办事处处长。当老长官问及申办护照的事时,叶公超说:“你这种情况,我无能为力,那必须由委员长批准。”

吴国桢只好转而给宋美龄写私人信件,请她为自己说情,并拿出“美国式的坦率”告诉她说:“情况或许会迫使我在美国无限期待下去,所以我要自己的护照,也要妻子和儿子的护照。如不给护照,就不得不给在美国的朋友写信,说拒绝发护照。”

大概是后面的威胁起了作用。宋美龄召见叶公超,交代说蒋介石同意给吴国桢和妻子发护照,但其子不行。叶公超立即去见吴国桢,告之实情。吴国桢说:“你们特地将儿子排除在外,作为人质。我一定要儿子的护照。”

叶公超责备他说:“你怎么能给蒋夫人写这样的信,说你再也不回来了呢?”

吴国桢惊讶地说:“蒋夫人给你看那封信?”

“是的,她给我看了。”叶公超如实地说。

吴国桢说:“难道你不明白为什么我一定要儿子的护照吗?”

但叶公超回答说:“那或许正就是委员长不给你儿子发护照的原因。”

事后,吴国桢夫妇的护照发下来了,但是其儿子没有。

尽管这样,吴国桢还是决定要走。他只申请的是普通护照,未申请公务护照,“外交部”给他们发的是普通护照。一天过后,吴国桢突然接到“外交部”次长时昭瀛的电话,要他将护照交回。他的心又沉了,略带怒气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对方赶紧解释说:“叶‘部长’遇见‘总统’,‘总统’问他给你们发的是什么护照。他说发的普通护照,‘总统’下令将换成公务护照。”

时昭瀛说话时带着一副恭维语气。吴国桢判断他以为自己重获蒋介石的重用,可能去美国真当什么大使,但心里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按照台湾的护照条例,普通护照一经发下,在三年到期之前不能收回,而公务护照可由政府认为必要时将其吊销。这是蒋介石牵制吴国桢的另一“毒招”。

几天之后,吴围桢不在家时,宋美龄突然来到吴家拜访。向黄卓群询问道:“你们打算在国外待多久?”

黄卓群没好声色地回答说:“无限期。”

“卓群,你不知道在美国生活有多难。”宋美龄说,“我敢断言,你同K。C。三个月后就会回来。”

其实,吴国桢在台湾也一直是当“裸官”,黄卓群和孩子几乎常年住在美国,他们何尝不知美国的生活情况?宋美龄此举自然“吓”不住他们。

5月17日。吴国桢再次打电话给蒋介石办公室,请求与蒋会见,并向他告别,但还是没有任何的回音。

19日,黄卓群给宋美龄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去士林官邸,说如果她有时间,夫妇想拜访她并向她告别。为此,黄卓群特地在末尾声明:我们这样做,是出于中国的正规礼节。信送去士林官邸后,还是没有回音。“美国式”的宋美龄也和“中国式”的蒋介石一样,对吴国桢夫妇不理不睬了。

好在这并不影响吴国桢的赴美行程。

5月23日,即吴国桢动身前一天,宋美龄突然打军用电话来了,对吴国桢说:“K。C。我刚收到你们的信。”

“我是19日写给你的,夫人。”吴国桢强调说。

“是的,但你的信我没有收到,委员长要休息,我们20日来到角板山。如果我们不在这里,如果这里不下雨,我们会请你同Edith(黄卓群的英文名字)来的。但你们明天就要走了,上来要很长时间,所以委员长要我现在就向你们告别。我将派秘书孙义宣给你们送行,委员长将派经国代表他。”

吴国桢回答说:“请感谢委员长,也请告诉他,我们很抱歉,没有机会亲自向他告别。”

这时电话那边,宋美龄暂停了说话,似乎在同蒋介石讲话。过了一阵,她说:“委员长要我传达一个口信,他要你将孙中山博士的全部著作带上,在赴美途中读一遍。”

事到如此,蒋介石还话中有话地奚落人,吴国桢立即发怒了,不客气地说:“请告诉委员长,谢谢他的提醒,也请告诉他,我已熟读过孙中山博士的著作,请他也照我的样子去做。”然后撂下了电话。

就这样,亲随蒋介石一起从成都逃往台湾的秘书吴国桢,结束了平生最后一次与蒋介石的“亲密接触”。

不过,随后,蒋介石还是叫蒋经国专门来到吴家看望。

双方因为都心有隔阂,没有说太多的话。P26-29

书评(媒体评论)

“正如一些观察家所说的那样。台湾的发展是他人的成就,是辛苦劳作的台湾人民的成就。这一点是不难看出的。然而。这样说也许是不公平的。正如一个总司令可能被迫因其下级军官的得失成败而有权利得到荣誉或人责备一样,台湾的成就最终也应该归功于蒋介石。”

——【美】布莱恩·克罗泽

“蒋介石不做总统。这个我们也不赞成的。……是蒋介石做总统比较好,还是别人做比较好?在目前看,还是蒋介石比较好。他这个人是亲美派。但是亲美亲到要把他那点东西搞垮,他就不赞成。”

——毛泽东1959年在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会上讲话

“失去大陆政权之后,很多人跑到国外避难。但蒋公来到台湾,与台湾共存亡。最后把台湾守住。为‘中华民国“带来宪政民主,如果那时候他跑到国外,哪有今天的台湾?”

——台湾“参谋总长”郝柏村

目录

上篇

1.土改三部曲步步推进,“耕者有其田”方案出台

2.对吴国桢恩威并用后,果断对“省主席”换人

“美国通”吴国桢居然误读了美国

蒋介石另外选将——俞鸿钧

慌神的人,反成了吴国桢

吴国桢夫妇离开台湾受到阻挠

3.“大陆的恐怖饥饿”在台湾上演

4.蒋介石要“反攻大陆”,模范师的情况却让人心忧

5.“海上苏武”黄杰带领三万“忠贞兵”从越南归来

6.张道藩的“情色文艺”与“心战”广播的出现

7.学习大陆第一个五年计划,台湾搞经济发展四年计划

8.支持李承晚,受到美国威胁

9.突袭东山岛,运用“孙子兵法”没成功

误读美国,蒋介石二讲《孙子兵法》

东山岛突袭战,陆战队显示出新战力

战后检讨“国防部长”撒谎,美国迷梦破碎

10.大败之后又天灾,不得不靠“国庆阅兵”提振士气

11.孔令杰不愿取代俞大维,蒋宋培养打算落了空

严家淦访美空手而归,引起风波

孔令杰无意取代俞大维

孔令杰不满被“戏弄”,要弃职从商

12.尼克松访问台湾,海岛成为了美国人的度假胜地

13.蒋介石怒免“总统府”秘书长,活活气死吴铁城

王世杰与蒋介石的关系不同寻常

香港两航公司案

蒋王交恶,“吴铁老”居然被“蒋铁嘴”骂死

陈诚再次闹辞职

14、蒋介石宣布若打回大陆,对中共土改“分配了的土地,可予维持”

15.为明日连任“总统”作准备,年底全民大加薪

中篇

1.台湾充满了浓烈的火药味,大选前夕风云再起

“国大代表”待遇、李宗仁弹劾案与委员任期

任显群的“行为不检”与“吃醋爱情”

他们到底想不想当“总统”、“副总统”?

2.连罢两名高官,蒋介石“总统”首轮投票未当选

大会开幕就问题不断

再起狂澜:吴国桢也越洋加入混战

会议出现变局

王云五等候选人退出

蒋介石居然首轮选举落选

3.吴国桢事件尾声:任显群当了替罪羊

4.台北市长选举结果,大出蒋介石的意外

台湾市县区划何时得以定型?

“老将”王民宁与“黑马”高玉树

蒋介石最后裁定:“选举有效”

蒋介石化解了新市长的尴尬

5.蒋介石视察大陈岛,引爆国共海军首次海战

蒋介石与太康号

蒋介石亲临大陈岛巡视,一度被军舰航号声惊吓

国共海军第一次水面舰队头门对战

梁天价获得青天白日勋章

6.蒋介石把“行政院长”换成了俞鸿钧

下篇

1.俞内阁成立不到20天,“外交部长”就挨骂要辞职

2.蒋介石说:“你很争气,好好努力。”

结果王牌官兵把苏联货轮给劫了

3.蒋介石的亲美牌:用俞大维而弃孙立人埋下祸根

不会打仗的俞大维出任“国防部长”的背后

赖名汤左右逢源的秘密

孙立人落选的隐情

其实也有淡定之人

4.台湾发展的第一步:吸引外资

尹仲容何许人也?

接受美援的难言苦衷

尹仲容的第一板斧

5.蒋介石力促“中美共同防御条约”,美国人并不热心

蒋介石越是急迫,美国人越不上心

“铜山港之役”:蒋介石的一个“逼宫之计”

6.桂永清突然精神失常暴死,蒋介石下令搜集“临终演讲”

7.突然炮声如雷:台海第一回合的炮战爆发

金门炮战爆发:“国防部长”居然缺位

中共对杜勒斯也炮击

俞大维在稀疏的炮声中回台湾来了

8.蒋介石说:“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办教育。”

9.太平舰成为了“太平间”:人祸乎?

喜中生悲

军舰沉没的前后真相

台湾笼罩在悲戚的氛围中

10.蒋介石惊慌失措地对签订台美共同防御条约让步

太平舰沉没才换得美方同意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不对等的谈判

顺利中又出现周折

太平舰沉没让蒋介石惊慌失措,顾维钧关键时刻很镇静

11、《中美共同防御条约》的最后签订及其“意义”

12.不平静的岁末:太和舰挨揍

两岸的炮战又打响了

“台湾经济的困难与出路”

13.年前最后一日电费大涨价,党务大佬被蒋介石开除出党

序言

本书为《蒋介石在台湾》第二部“岛内建设和新风暴”,主要记述1953年至1954年之间台湾发生的、较为重大的事件,在内政、军事、外交、经济、教育等方面,对蒋介石在台湾的这一段历史进行详细记录。

在稳定台湾危局后,蒋介石开始在政治上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在经济上开始拟定发展规划,建设台湾;在教育上“复校”,以培养人才……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两岸军事继续对峙,美国介入台湾事务,干涉内政,同时政坛风波不断,使得岛内建设一开始就与各种政治矛盾纠结在一起,各项工作一波三折,风暴迭起,前途难料。全书精彩地记述了台湾土地改革、富国岛撤兵、东山岛之战、“总统府”秘书长撤职、国共首次海战、四年经济建设计划、台北市长选举风波、“总统”选举落选、“铜山港大捷”、孙立人事件、台美共同防御条约签订、电费涨价案等大事件的来龙去脉,对台湾政坛复杂的人事和矛盾进行了较为准确的剖析,对蒋介石在这些事件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客观评价。

全书注重史料研究,内容力求真实可靠,写人叙事立场较为中立,是一本研究和了解蒋介石和台湾历史的优秀作品。

为了说明当时的历史现实,本书引用了大量台湾版资料和蒋介石等人的言论。其中对大陆和中共乃至毛泽东、朱德等人有不少污蔑性称呼和错误说法,这需要广大读者阅读时认真加以辨别和批判。

内容推荐

本书为《蒋介石在台湾》第二部“岛内建设和新风暴”,主要记述1953年至1954年之间台湾发生的、较为重大的事件,在内政、军事、外交、经济、教育等方面,对蒋介石在台湾的这一段历史进行详细记录。

在稳定台湾危局后,蒋介石开始在政治上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在经济上开始拟定发展规划,建设台湾;在教育上“复校”,以培养人才……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两岸军事继续对峙,美国介入台湾事务,干涉内政,同时政坛风波不断,使得岛内建设一开始就与各种政治矛盾纠结在一起,各项工作一波三折,风暴迭起,前途难料。全书精彩地记述了台湾土地改革、富国岛撤兵、东山岛之战、“总统府”秘书长撤职、国共首次海战、四年经济建设计划、台北市长选举风波、“总统”选举落选、“铜山港大捷”、孙立人事件、台美共同防御条约签订、电费涨价案等大事件的来龙去脉,对台湾政坛复杂的人事和矛盾进行了较为准确的剖析,对蒋介石在这些事件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客观评价。

《蒋介石在台湾(第2部岛内建设和新风暴)》注重史料研究,内容力求真实可靠,写人叙事立场较为中立,是一本研究和了解蒋介石和台湾历史的优秀作品。

为了说明当时的历史现实,作者陈冠任引用了大量台湾版资料和蒋介石等人的言论。

编辑推荐

《蒋介石在台湾》第一部“危急中的台湾”出版3个月,加印5次,持续高居亚马逊销售排行榜,深受读者好评。在此基础上,隆重推出《蒋介石在台湾》第二部“岛内建设和新风暴”。本书详细讲述1953年至1954年之间蒋介石在台湾经历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内容涵盖了内政、军事、外交、经济、教育等方面,向读者揭示蒋介石和他领导的台湾在这两年中所经历的风雨。

本书叙述的立场客观公正、史料详实,不失为研究和对这一段历史感兴趣的读者的首选读本。全书注重史料研究,内容力求真实可靠,写人叙事立场较为中立,是一本研究和了解蒋介石和台湾历史的优秀作品。为了说明当时的历史现实,作者陈冠任引用了大量台湾版资料和蒋介石等人的言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5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