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普希金中短篇小说集(全译本)/世界文学名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俄罗斯)普希金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普希金所著的《普希金中短篇小说集(全译本)》除了选编《黑桃皇后》之外,还精选了普希金的另外几部小说代表作,如《上尉的女儿》、《彼得大帝的黑奴》、《戈琉辛诺村的历史》等名篇,但愿它能给读者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正如普希金的名言:“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内容推荐

普希金所著的《普希金中短篇小说集(全译本)》收录了《彼得大帝的黑奴》《别尔金小说集》《戈琉辛诺村的历史》《黑桃皇后》《上尉的女儿》等普希金经典中短篇小说,《普希金中短篇小说集(全译本)》可供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彼得大帝的黑奴

别尔金小说集

 出版者前记

 射击手

 暴风雪

 棺材店老板

 驿站长

 村姑小姐

戈琉辛诺村的历史

杜布罗夫斯基

黑桃皇后

基尔查里

上尉的女儿

试读章节

彼得大帝派遣了一批年轻人去国外学习快速使国家富强所必需的知识,彼得大帝的教子——黑人伊卜拉金姆就是其中一个。伊卜拉金姆在巴黎军事学院上学,毕业时获得了炮兵上尉军衔。在西班牙战争中,他崭露头角,但在战争中受重伤之后就回巴黎了。

彼得大帝虽然日理万机,但却从来没有忘记关注他最心爱的教子的学习生活状况,但总是听到赞扬他进步和表现优秀的谄媚的消息。彼得大帝对伊卜拉金姆很满意,经常要求他回俄国。但是,伊卜拉金姆并不愿意回去。为此,他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搪塞:一会儿是需要疗伤,一会儿是他想继续深造的渴望,一会儿是他的费用不足……彼得大帝总是迁就他,答应他的各种要求,而且叮嘱让伊卜拉金姆照顾好自己,对他学习的热情表示敬意。虽然彼得大帝自己生活节俭,但他从不限制伊卜拉金姆的开销,在给他寄去可观的金币的同时,也带去了父亲般的教导和建议。

根据一切历史回忆录的考证,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同当时法国人的思想愚蠢、举止轻浮和奢侈糜烂的生活相比。路易十四执政后期,宫廷生活还是以对上帝忠诚、庄严肃穆以及端庄得体为特征,但是到了今天,这种特征无论如何都已经完全销声匿迹了。

奥尔良亲王是一个把各种各样的优秀品质和恶劣行径集于一身的人。不幸的是,他对自己的恶劣行径根本不加以约束和掩盖,皇宫中纸醉金迷的狂欢在巴黎根本就是普遍现象。这种行径是具有影响性的——大概那个时候,约翰·劳出现了,他不仅对钱财贪婪无比,而且总是寻欢作乐和过着一种放荡的生活。

毫无疑问,家产几乎被消耗殆尽,道德标准也开始腐化堕落。法国人思考着,大笑着,然而国家就在讽刺喜剧的嘻嘻哈哈中土崩瓦解了。

与此同时,巴黎的社交生活呈现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气氛。求知和娱乐的强烈欲望使得社会各阶层的人士聚集一堂。名誉、魅力、财富、才能或者是稀奇古怪的各种嗜好,所有这些东西都能成为好奇心滋长的温床或满足人们所需要的欢乐——这一切被人们一视同仁地接受了。作家、科学家和哲学家也开始放弃他们默默无声的追求,在上流社会寻求寄托,追求时尚潮流,来操控时尚发展的趋势。女性统治了生活的一切,但是她们不需要再受到男人的爱慕或崇拜,彬彬有礼的外表取代了她们内心曾持有的深深尊重和敬意。

产生时间不长的智慧和艺术之神,黎赛留大公——现代雅典的阿尔基维德的愚蠢行为对人们来说已成为历史,它给人们呈现了那个时代伦理道德的一些状况。

那幸福的时代象征着自由放纵,那时候狂妄像匹野马,咆哮着,响着铃铛,步子轻快地跑遍整个法兰西的国土,享受着这自由的空气;那时候,没有一个凡人情愿虔诚超度;那时候,什么事都可以做,除了反省和自守。

伊卜拉金姆的出现,他的外貌、他的修养以及天资聪明在巴黎社交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所有的女士都希望能够有机会在自己的家里接待这位“沙皇的黑人教子”。为邀请他,她们互相进行激烈的明争暗斗,连尊贵的摄政王也不止一次邀请他参加在自己家中举办的愉快的晚会。他还常常参加各样的社交晚会,年轻气盛的阿鲁埃特和稳重老成的绍利叶的出现以及孟德斯鸠和方特内尔的风趣言谈都使得这些晚宴更加富有活力和趣味。他从不愿意放过任何一次单身舞会、单身游乐会或者首场演出。他把自己这种性情和那个年龄段所具有的全部热情,放纵投入时尚的旋涡中。

但是,伊卜拉金姆不想离开巴黎,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害怕失去这种放荡奢侈的生活,反而愿意让彼得堡枯燥乏味规规矩矩的宫廷生活代替这些丰富多彩的欢乐生活。另外一些更强烈的羁绊让他不愿意离开巴黎——那就是这位年轻的非洲人坠入了情网。

伯爵夫人虽然已经不是一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年轻姑娘,但她风韵犹存。她十七岁离开修道院,嫁给了一个她根本不爱的人,那个人在婚后也没有努力赢取她的芳心。传闻她有很多情人,可是,按照社交场中宽容的法典,她拥有一个令人尊敬的好名声,因为没人责怪她的任何可笑或丢脸的冒失行为。她的房子是巴黎社交界最时髦的,巴黎上层的社会人士经常在那里聚会举行晚宴或者其他的舞会,梅尔维尔把伊卜拉金姆介绍给了伯爵夫人。大家都认为梅尔维尔将会是伯爵夫人最新一任的情人,而梅尔维尔本人也努力使自己在各个方面迎合大家的看法。

伯爵夫人很有礼貌地接待了伊卜拉金姆,但是没有给他特别关注,这点使他感到很轻松。因为人们通常把这个年轻的黑人当做一个稀有之物,一窝蜂地围在他周围,用各种各样奇怪的问题和问候来围裹他。虽然他们的好奇心是带着友好的态度,并无恶意,但却极为严重地伤害了他那骄傲的自尊心。女士们特别的关注根本不能赢得他的兴趣,虽然这几乎是他全部努力的唯一目的,但这些关注却使他感到愤怒和痛苦,几乎快要窒息。他觉得,对他们来说,他只是一种奇异之物,是一个外国人,某种有着奇怪外表的生物,有意无意地被带进他们的世界里,和他们完全没有共同点。事实上,他甚至羡慕那些异常平凡的普通人,认为他们的不受关注反倒是一种幸福。

造物主造就他,不是为了谈情说爱的快乐,这个思想把他从自大和自命不凡的虚荣中拯救出来,并使他在和女性交往的时候极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他的言谈既简约又严肃,这点让伯爵夫人感到很满意,因为她对法国人机智的浮夸滑稽以及巴结逢迎已感到了厌烦。伊卜拉金姆经常来拜访她。久而久之,她习惯了这个年轻黑人的面孔,而且事实上,她能在客厅里,在众多粉亮假发中的黑鬈发脑袋上,发现这个年轻黑人某些魅力之处(伊卜拉金姆的头部曾经受过伤,他的头上捆着绷带而不是戴着假发)。他二十七岁,身材魁梧,容貌俊秀,很多社交场合的美女都以热切眼神看着他——那目光与其说是好奇,不如说是倾心。但是,心中带有偏见的伊卜拉金姆或是什么也不去注意,或是已经把她们当做简单的卖弄风情。然而,当他的目光和伯爵夫人的目光相碰时,他的偏见消失了。她所流露出的神情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和高贵品质,她对待他的方式是这样单纯和自然,使得伊卜拉金姆根本不可能怀疑她身上有哪怕是一丁点儿蓄意嘲讽和卖弄风情和做作的影子。P3-5

序言

很早以前,我就看过普希金写的《黑桃皇后》。故事的戏剧性以及悲惨的结局,给当时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世事变迁,只是我没有想到多年后的今天我会以一个译者的身份翻译这样一部著作,所以在翻译过程中除了对故事中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感到惋惜外,同时我感受到的是“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无奈。

相信大部分人看到这样一个题目,都会感到奇怪。普希金以“黑桃皇后”作为小说题目其实是有他本身寓意所在的:“黑桃皇后”象征着暗中捣蛋——《最新卜书》,让人感受到的是巫师般的恐惧与神秘。

我简单介绍一下小说的主要内容。故事发生在18世纪末的彼得堡。青年军官格尔曼原籍德国,喜欢看别人赌博,但自己却从不参与。一天,一位叫托姆斯基的牌友跟他聊起他的祖母安娜·费多托夫娜伯爵夫人。那时她很年轻,生活在巴黎,有一次在宫廷里打牌输给了奥尔良大公,还欠下一大笔债。于是她向圣热尔曼伯爵求援。伯爵教会了她如何用三张牌连续取胜。结果,她不仅把自己输出去的钱全部捞了回来,而且还帮自己的那个将家财挥霍精光的儿子赢了钱。

格尔曼富有野心,又工于心计,是个拿破仑式的人物。他一心想发财,觉得若能得到这老太太三张牌的秘诀,就有了一条成功的捷径。于是他便利用伯爵夫人的养女利莎对他的爱慕,进入夫人的房室,要她告诉他这秘密。尽管伯爵夫人跟他说:“我能向您发誓,这是个玩笑!”他仍然用手枪威胁她,使她最后在他的枪口前被吓致死。

从伯爵夫人那里回来,格尔曼失去了利莎的爱。他神情恍惚,酒后睡下,待醒来已是深夜。他仿佛看到伯爵夫人的幽灵飘然而至,并且告诉了他这三张牌的秘密:三、七和爱司。后来,他用三和七参赌,果然使他连续赢了两局。可是当第三局他翻开自己的牌,兴奋地以为自己“爱司赢了”时,对方却告诉他:“您的黑桃皇后输了。”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弄不明白,自己怎么会抽错了牌。“这时,他觉得黑桃皇后眯起了眼睛,露出了冷笑的神情。这种极不寻常的相似令他大惊失色……‘老太婆!’他惊恐万状地叫了起来。”

格尔曼疯了……

看完这部小说的人大都会佩服普希金天才般的想象力,我也不例外。自始至终我都是以一种探险者的心态来读这本著作并把它翻译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一次心理上的历险,获得了一次全新的体验。我想大部分读者都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甚至还有人想要迫切知道,能写出这样一部奇异著作的作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那么,现在就让我来介绍一下普希金。

普希金的全名是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他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世家,是一位天才诗人,俄罗斯新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罗斯的诗歌太阳”。他诸体皆擅,创立了俄国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他从小在浓厚的文学氛围中成长,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1817年毕业于皇村学校,时值风云激荡。1812年拿破仑入侵,十二月党人的运动蓬勃展开,自由民主思想在俄罗斯大地上传播。普希金就在这样的时代唱出了自己最响亮的声音——《自由颂》(1817年)、《致恰达耶夫》(1818年)。惊慌的沙皇政府将诗人流放南俄。在此期间,诗人写出了震惊俄罗斯文坛的名著——长篇叙事诗《茹斯兰与卢德米拉》(1820年)、《高加索的囚徒》(1821年)、《强盗兄弟》(1822年)和《茨冈》(1824年)等,仿佛俄国的拜伦。后来,他创作的一系列诗体小说《尤金·奥涅金》(1823—1830年)等更是无与伦比。他创造了普希金诗节,首开了俄罗斯文学的“多余人”形象系列。

普希金作品崇高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使其具有世界性的重大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普希金在他的作品中表达了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必能战胜黑暗、理智必能战胜偏见的坚定信念,“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燃亮”的崇高使命感和伟大抱负深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

天才的杰作,激发了多少俄罗斯音乐家的创作激情和灵感。以普希金诗篇作脚本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 《鲍里斯·戈都诺夫》、《黑桃皇后》、《鲁斯兰与柳德米拉》、《茨冈》等等,无一不是伟大的音乐作品。普希金的抒情诗被谱上曲,成了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有的作品还被改编成芭蕾舞,成为舞台上不朽的经典。

《黑桃皇后》作为普希金的名作,一经出版就得到了世人的关注,特别是得到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高度评价。《黑桃皇后》中极具神秘色彩的冒险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他。对这篇小说,这位沙皇是那么地感兴趣,以至于去猜测说,小说中的那个已经87岁的伯爵夫人就是他所知道的戈利岑公爵夫人。由此可见普希金小说的受关注程度。

普希金的中短篇小说作品,直到今天仍风靡全球,所以作为本书的译者我感到很荣幸,虽然我不敢确保每一句都译得完美无缺,但是每一句都是我在反复斟酌之后才下笔的,是以传达普希金的思想和神韵。

本书除了选编《黑桃皇后》之外,还精选了普希金的另外几部小说代表作,如《上尉的女儿》、《彼得大帝的黑奴》、《戈琉辛诺村的历史》等名篇,但愿它能给读者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正如普希金的名言:“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