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怀念鲁彦周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鲁彦周研究会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鲁彦周先生那神态,矍铄中有一种飘然物外的恬淡,潇洒中有一种人生参悟的从容,睿智中有一种沧桑岁月的历练,举止中有一种江南秀士的风流。鲁彦周先生的一生,是闪耀着光辉的一生。本书收录了鲁彦周先生生前好友、家乡人民对他的怀念文章,约七十余篇,此外还收录了鲁彦周先生写的古诗若干。

内容推荐

本书稿系已故著名作家鲁彦周逝世一周年的怀念集,收入了鲁彦周生前好友、家乡人民对他的怀念文章,约七十余篇,此外还收入了鲁彦周写的古诗若干。

这些纪念文章中,有很多文坛的名家,如王蒙、从维熙、邓友梅、李国文、何镇邦、王安忆等,他们书写了与鲁彦周的众多交往的花絮,以及许多温馨和感人的细节、片段,表现了他们对鲁彦周深深的怀念和痛惜之情。此外这些文章还从各个侧面,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别人眼中的温良敦厚、潇洒高洁的鲁公。

目录

难忘的天云山

一纸祭文悼彦周

腹有诗书气自豪

遥祭彦周兄

那年皖南之行

梨花似雪忆彦周

泪送彦周兄

淮南名士徽派大家

致彦周的一封信

平生风义兼师友

怀念鲁彦周

我们和“叔叔”之间

怀念“樱榴居”主鲁彦周

作家的人生

从三本书说起

上影的老朋友好朋友

魂归“天云山”

和鲁彦周先生交往的日子里

有文学之美,人民之爱

文学知己

和彦周同志在一起的日子

我和老鲁

悼鲁彦周老师

二“龙”相会《双凤楼》

忆鲁彦周

悼鲁彦周

凤凰涅槃

怀念鲁彦周先生

怀念鲁彦周同志轶事

彦周老兄,走好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迎驾山水,留下了大师的厚重足印

怀念鲁彦周叔叔

悲悯的人道主义者

高山仰止

“梨花似雪”情结

再顾倾城泪

山呜水咽悼鲁公

明月

怀念鲁老

鲁老,您走得太急促了

怀念彦周

又待凌霄花开时

先生,不仅是一座山

哭鲁彦周老师

风范长存活在人心

永远的遗憾

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

点点滴滴见真情

优雅的鲁彦周

心香一瓣祭鲁公

煦日一样的长者

九华有座天云峰

悼鲁公彦周先生

鲁老,您像“天云山”一样永耸我的心中!

我所认识的文坛丰碑鲁彦周

悼鲁翁彦周诗两首

鲁老,一路走好!

惜哉,一代文星陨落

未曾谋面已相识忘年能交缘若谷

鲁老,我们怀念你

怀念鲁彦周同志

无尽的思念

哦,樱榴居

大爱悲悯涵濡后生

望断天涯哭鲁公

怀念鲁彦周先生

敬送彦周

我心中的彦周先生

我与鲁公五十年

忘年老友忆彦周

怀念彦周

鲁彦周的人品和文品: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您就是淮河朝霞

那凋落的七十九片绚丽红叶

白花似雪泪花似雪

1957年的鲁彦周

永远的旗帜

永远的怀念

安徽文坛巨星陨落了

鲁彦周诗词选

试读章节

遥祭彦周兄

邓友梅

这篇短文,我几次拿起笔又放下,写不下去。彦周兄那祥和的表情仍在我眼前,他那开朗的说笑声仍在我耳边,怎么能相信他就走了呢?

古人言“文人相轻”,现代文坛也有“是非圈子”之说。召开某位的“作品研讨会”,常有这伙人来那伙人就不来的局面。可是2000年12月在合肥开鲁彦周作品研讨会,光北京、上海就去了金炳华、王蒙、吉狄马加、从维熙、何西来、顾骧、李子云……等数十位名家,这些人可能在别的事上各有高见,但对彦周人品文品的评价,却相当一致,可见彦周的声望和人缘。

人缘好声望高,首先要作品写得好。这个“好”不只在文字功力,写作技巧。更主要的是作者本人道德感责任心的表现。举个例子:我当了二十多年右派,却没写过有关“反右”的作品。彦周兄并没戴上右派帽子,但第一部写此类题材得金鸡奖的作品却是《天云山传奇》,作品如实描述了我等的心声。看得我泪流满面。看后我对他说:“你的天云山写得太好了。”他说:“你要写会比我写得更好,我是观察,你是体验。可你为什么不写呢?”我说:“好容易结上了伤疤,不愿意再揭它了。也不愿再惹麻烦。”他说:“你这种心情我能理解。我写它就是要人们别忘历史教训。我也觉得有点冒险,可总要把堵在心口的话说出来呀,我相信自己的动机,立场是正确的。”从这里我看到了彦周在写作上的坚毅精神。

彦周对同行文友,热心关怀。1973年他自己刚到“创作研究室”,就设法顶着压力,把几个作家从窘境中解脱出来,使肖马、贾梦雷、江深等有了工作机会。文化大革命刚过去,他在省文化部门又为更多文人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他只在背地里做好事,从不自我宣扬。

私人交往中,彦周那一片热心和诚意令我感激难忘。八九十年代我读了点禅宗经典,对六祖慧能的经历和他的史迹很崇敬。虽然我当新四军时在安徽、湖北一带战斗过,但从没到过蕲州、宿松和黄梅。1993年秋季,彦周和我一起开会,我说起日本文体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就以水上勉为例。说他有次来中国,专程到黄梅参拜六祖遗迹。还从东禅寺地上捡起一粒菩提籽,偷偷带回日本(植物种子是不能过海关的),种在他的窗外,如今长成小树,被他视为珍宝。我说:“真遗憾,日本作家都专程朝拜过的地方,我这中国人却至今没机会去。”彦周听了马上说:“这好办,你定日子,我和刘祖慈两人陪你去,我对那地方熟,为你带路,祖慈信仰佛教,他为你解说。”这时正是彦周创作高峰期,对人来说一寸光阴一寸金,我怎好打扰?便谢绝他的好意。他见我有意推托,便说:“那我跟祖慈商量一下,替你定个时间,你接到通知就来好了。我创作紧张,正好跟你一块休息几天嘛!”我以为不定何时才会实现,便点头称谢,不料过了不久,他就来电话说连车都已备好,请马上来。

当时没高速公路,从合肥去潜山要走两天。头天住到桐城,他们领我参观了桐城派文学大师的遗迹。第二天赶到潜山,已近黄昏,我们在街上走了走,看看张恨水先生故居小巷。转过天又在潜山待了一天,参观了曹禺,张恨水两位先生的展览馆。第四天开车去宿松和黄梅拜访四祖寺和黄梅东禅寺。当时已是秋天,东禅寺建在黄梅群山的顶峰上。山上的气候与山下呈垂直分布。九月初山巅上已草木枯黄,急于南行的雁队鸣声,更增加了萧索之色,站在山岩上仿佛看到慧能大师在踏着霜叶背柴,顶着皓月磋米的景象。至今在我脑海中保持着这一清晰景象。因而也永远感激彦周和祖慈给我的这次机会。

彦周对我的关照一言难尽,在他没住院以前,只要我到安徽,他总要尽兄长之情,他身体好时曾陪我去过池州、敬亭、巢湖等地采风访问。有一次我到马鞍山开会,本打算会后去合肥看他,谁知他竞提前赶到马鞍山来等我了,既叫我喜出望外也颇为歉疚。这几年他身体欠佳,我也忙于俗务,见面机会少了,但每逢年节假,我们必通电话。最近几次我打电话过去,嫂夫人告诉我他住医院没能回家。我把电话打到病房,他接到很高兴,但总是说:“我这是老病了,短时间内没危险,你不要担心。”而每到新茶采摘时节,我和李国文等几个朋友还必定收到他寄的新茶。而我也认为,像他这种慢性病,虽然痛苦,但还不会有危险。现在才悟知,近两年的茶叶是嫂夫人采购和邮寄,而由他签的名了。

彦周辞世,我不是一般地悲痛。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唯一的安慰是鲁彦周这个名字,将永远在中国文学史上闪放光辉。P16-19

序言

那是一个并不遥远的春天。四月。天色将晚,夕阳斜下。一层淡淡的红色覆盖在刚刚返绿的田野。乳白的烟雾在汽笛声中缓缓而升,渐渐融入蓝红相间的云彩,飘进如血的霞辉。

在这四月的黄昏,全家送书江远行。妈妈,姐姐姐夫们及弟弟弟妹都拥在窗下,千叮万嘱。可是却不见了你的身影。书江急急地问,“爸爸哪儿去了?”妈妈抬手指向列车后部。你高高的背影在暮色苍茫中沉稳地向车的反方向走去。我们目送渐渐远去的你,心里在喊,但嘴里却发不出声。妈妈安慰道,别担心,儿女离家,他心里难过,可又不愿你们看出。让他一个人待会儿也好。

列车终于启动了。随着汽笛又一声长鸣,你的身影也渐渐后退,在泪水中模糊。我们不约而同地向你挥手。你突然定格,转身,尽管看不清你的面庞,但我们知道你正大踏步的走了回来。虽然你的身板已不像往昔那样挺拔,步伐也不似过去那般快捷,但我们知道,你不会离去。我们知道,你将回来。你愈来愈近,令我们心中温暖踏实,一如既往。

还记得吗,当我们幼年的时候,你一年中大半在外奔波。山区,平原,湖泊,江河,到处留下了你的脚印。你曾经独自一人,奔行在大别山中,专拣山里最偏僻,最险峻的路走。穿过几十里没有人烟的原始林地带,跨过深谷险峰,越过奔腾的山溪,走过独户人家。干粮充饥,山泉解渴。朝看飞云,晚观红霞。听声喧乱石中,看色静深松里。荒滩渡口小草房,乡村旅店大统铺。都留下了你的身影。火塘边,与老乡共喝苦山茶,同吸一袋烟,聆听着他们倾诉衷肠,分享着他们的苦愁欢乐。

你每次归家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就是那些写出的或尚未完稿的故事,当然,还有你读过的大量中外文学作品。每逢你在家,晚饭之后,上灯时分,那四个小小的身影,一人一张小凳,围你排成一圈。坐在一张旧藤椅上的你,一烟在手,随意舒服地跷着腿。我们扬起脸,托着腮,出神的看着那蓝蓝的烟线袅袅飘出窗外,期待着。你把烟蒂捻灭在旁边茶几上的一个蓝色大理石的烟灰缸(你说一个捷克作家送的礼物)。拿起茶杯,品一口浓茶,放下,清清嗓音,“现在,故事开始。今天,我们来讲……”于是,你将我们领进了一个个陌生而神奇的世界,我们漫游其中,流连忘返,往往还未回过神来,但只听见一声:“今天到此为止,要知故事如何发展,请听下回分解。”你戛然而停,把我们悬在半空,你却站起身来,笑意盈盈的看看我们,悠然地踱步进了你的书房。

我们气恼,失望,但仍沉浸于故事人物的悲欢喜怒之中。争论着故事中的人物,想象着他们的结局,猜测着他们的命运,期盼着第二天的来临。你总是如约前来,在我们四双期待的眼睛注视下,在结实的藤椅中坐定,继续你娓娓的讲述。你知道吗,爸爸,我们多盼望时光从此凝固,就这样永远围着你,你不会离开,我们也不要长大。那一刻,你的笑容,你的声音,你的目光,你的话语,是我;们全部的世界,一个宁静温暖的世界,一个阳光充溢,天气晴朗的世界。

不久,这温馨,这晴朗,我们快乐孩童的世界,渐渐淹没在灰色的天空中。随之而来的是混乱与无序,冷酷和无情,如乌云久久不散。昏暗的天空下,你来去匆匆。疲于奔波。年少的我们懂得你不得已的离家。纵使流泪,我们知道,或迟或早,你会像传说中的神侠,穿越乌云,透过飞尘,突然降临。让我们惊喜,使我们雀跃。因为你,我们对生活充满希望,憧憬,与热情。因为你,我们变得坚强,学会了等待。

还记得吗,由于农场的强度劳动你扭伤了腰,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你一向笔直的身板变得弯曲,腰痛导致双腿疼痛。慢慢地,你无法行走,慢慢地,双拐代替了你的双腿,慢慢地,每迈一步都极其艰难。就在你几乎是半卧床的时候,传来了外祖父的噩耗。那是1969年的夏天,炎热的六月。身为某北方工业城市一大厂的工程师的外祖父不堪屈辱,毅然离别了尘世。你告诉我们,你和妈妈将立即动身北上,处理后事,接来外祖母。我们很快就回,你说,不要担心。

无助的我们默默地望着架着双拐的你的背影,在妈妈的搀扶下,步履蹒跚,消失在六月焦灼的阳光中。我们无法想象你将如何艰难地登上列车,如何去安慰年迈的外祖母,又如何去面对那令人悲愤的现实。

你知道吗,在那个六月的黄昏,我们姐弟们同坐在门前的石阶……

书评(媒体评论)

王蒙:

安徽最知名的山有两座,一个是黄山,一个是天云山——这座只存在在鲁彦周的艺术虚构里的充满苦难和正气的山岭。从维熙:

他是一棵树,是有着独立思维、绝不随季候风而左摇右摆的大树。

李国文:

他那神态,矍铄中有一种飘然物外的恬淡,潇洒中有一种人生参悟的从容,睿智中有一种沧桑岁月的历练,举止中有一种江南秀士的风流。

王安忆:

鲁彦周老师在我的印象中,性格的光芒度不是那么强烈。众人里,你很少能特别地听见他的声音,但却也不是沉默。“沉默”这两个字于他是太尖锐了,而他是温婉的。你虽然听不见他的声音,可你却觉得他在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