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生中不能不读的禅与人生故事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文博
出版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以禅指导生活、点化生活、净化自心、消解生活中的困难与烦恼,使人生活得幸福、自在、洒脱、祥和。

禅虽高深,但形式却极其简单、生动,所谓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一生中不能不读的禅与人生故事》(作者文博)中每一则故事都充盈了禅家智慧、佛教经典,隐含了无穷的人生真谛,实为一本觉悟人生的最佳读本。

内容推荐

《一生中不能不读的禅与人生故事》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禅的力量融入生活当中,将生活、情感推向更高的意境,《一生中不能不读的禅与人生故事》(作者文博)使你的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

目录

第一章 万事皆有缘,人生当随缘

一、拥有平常心/2

◎口角落日/2

◎化盐悟道/4

◎云在青天水在瓶/5

◎买瓜得悟/6

◎见佛成性/7

◎吃饭睡觉的区别/8

◎心存感激/9

二、随缘适意/12

◎随缘/12

◎一心做茶/13

◎等待/14

◎现在就剃度/15

三、淡薄的心态/16

◎鹦鹉王自悟/16

◎毁掉金钵/18

◎撞个满怀/19

◎婆罗门得悟/20

◎盗银子的小偷/22

◎什么是佛/23

第二章 有限粘着

一、认识自我/26

◎认识自己/26

◎写好“我”字/27

◎自己去做五件事/28

◎原来是自己啊/29

◎商人的四个老婆/30

◎不知最亲切/31

◎一棒打不回头/33

二、相信自己/35

◎有信念者可通神/35

◎佛祖与侍者/36

◎国王轻视佛陀/37

◎老头当国王/38

三、懂得自救/40

◎菩萨就在身边/40

◎勇于承担/41

◎半肯半不肯/42

◎专度自己/43

◎佛陀谈人生/44

◎放牛娃自救/46

◎小偷得悟/47

四、坚定信念/48

◎沙子也成水/48

◎发挥你的愿力/49

◎报答的方式/50

◎心无大小/51

◎教弟子插秧/52

◎这里就是地狱/53

◎盲人重见光明/54

◎无敌的气势/56

德洁的志向/57

第三章 山不过来,我过去

一、付出努力/60

◎打瞌睡/60

◎山不过来我过去/61

◎赶早不赶晚/62

◎坚持甩手/63

◎一只手的乞丐/64

◎乞丐与富人/65

◎大鹏和小鸟/67

二、脚踏实地/68

◎比丘遇鬼/68

◎挨火钳/69

◎小沙弥种花苗/70

◎不做“邮差”/71

◎老和尚歪打正着/72

◎吃苦的修炼/73

◎触摸慧眼/74

三、贵在用心/76

◎斩断蜘蛛丝/76

◎用心去造/77

四、勤奋好学/78

◎不再挑水/78

◎无位真人/79

◎隐峰禅师碰壁/81

◎一偈得道/82

◎文字只是工具/83

◎只差深深一拨/84

五、积极进取/86

◎小和尚下山购物/86

◎挑水禅师/87

◎二百亿出家/88

◎沸水泡茶/90

◎看脚下/91

◎无名和尚与宝盒/92

第四章 勇猛精进,坚持即是成功

一、持之以恒/96

◎神光断臂求法/96

◎热锅取环/97

◎得道因在苦行/98

◎一尊泥像/99

◎蜜蜂王巧智/101

◎大意人海寻宝珠/103

◎鬼逼禅师/105

二、忍得耐得/106

◎扰乱身心的“无明”/106

◎雕刻石头/107

◎两兄弟酿酒/108

◎纯净的溪水/109

三、勇敢向前/110

◎隐峰碾马祖/110

◎天神劝出家人/112

◎月船作画/114

◎泥泞留痕/115

◎穷和尚与富和尚/116

◎石头和尚寻思参学/117

四、注重细节/118

◎和尚中毒/118

◎敬钟如佛/120

◎化缘建佛/121

◎赵州从谂禅师/123

第五章 懂得变通,不通亦通

一、随机应变/126

◎烧佛像与背美女/126

◎以不变应万变/127

◎两个小沙弥/128

二、远离固执/129

◎肉眼与心眼/129

◎好奇的小鱼/130

◎不钻死牛角/132

◎一定会来救我的/133

三、以退为进/134

◎退步原来是向前/134

◎化整为零/135

四、寻找方法/136

◎人海寻钵/136

◎一休偷蜂蜜/137

◎观蚂蚁所得/138

少患传法/139

第六章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有舍有得/142

◎小和尚养蝌蚪/142

◎核桃的启示/143

◎核桃与莲子/144

◎不肯放手/145

◎三个最傻的人/147

二、放下负担/149

◎忘记负担的存在/149

◎统统放下/151

◎阿难迷情/152

◎放下包袱赶路/154

◎小沙弥的无心之过/155

三、知足常乐/157

◎难陀王敛财/157

◎买土地的农民/158

◎填不满的钵/159

◎得不到和已失去/161

◎贪心的穷人/163

四、放下烦恼/164

◎顿悟的妇人/164

◎我就是我/165

◎小和尚买油/166

◎早已把她放下了/168

◎小和尚赶驴/169

第七章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一、敢于认错/172

◎忏悔得美/172

◎吃下自己的错误/174

◎偷珠贼/仃5

◎弟弟的宽恕/176

◎独生子出家修行/178

◎韦陀为妙高禅师护法/179

二、吸取教训/181

◎一屁打过江/181

◎正佛与反佛/182

◎殃崛摩罗得悟/183

◎让他忏悔/185

三、知道回头/187

◎责人勿忘责己/187

◎迷途知返/188

◎四婆罗门听偈得道/189

◎修道人劝王子/191

◎修正目标/194

四、宽容错误/195

◎送他一轮明月/195

◎小和尚违规越墙/196

◎你为什么不生气/197

◎佛珠上长蘑菇/198

◎白隐禅师的宽恕/199

第八章 爱信为本,慈悲为怀

一、善恶有报/202

◎行善脱险/202

◎太子迦兰/203

◎两个乞儿的命运/206

◎不丢东西/207

二、关爱他人/209

◎贫妇施豆/20g

◎地狱与天堂/210

◎恶口害己/211

◎人间有“活佛”/213

◎一休禅师做女婿/214

◎无价之宝/215

三、舍己为人/217

◎舍身布施/217

◎国王化鱼赈灾/219

◎小王子舍身饲虎/221

◎弃夫救兄的大爱/223

◎大海救人/225

◎剜洞燃灯/227

四、布施之心/229

◎一村菊香/229

◎贫女难陀施灯/230

◎荣西禅师的修行/231

◎富人行善受屈/233

◎你会捐出多少/235

◎布施不一定用钱/236

五、知恩重义/238

◎啄木鸟与狮王/238

◎佛祖救病僧/240

◎最小的面包/241

◎孝子救母/242

试读章节

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

金碧峰禅师已经修成正果,达到无我无物的境界。皇帝也听说了他的神奇,便聘请他为国师,并特别赐给他一只金钵。

金碧峰见这只钵精美华贵,本来已经修得的一颗无所执之心,也不禁起了凡夫之情,喜爱得无以复加,有时在禅定中也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只金钵。

年复一年,这一年金碧峰禅师寿命将尽,黑白无常二鬼要来捉拿他。此刻,金碧峰正沉浸在禅定之中,他的身心都是了无踪迹的,所以每次二鬼都是无功而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二鬼听说金碧峰特别喜欢皇帝所赐的金钵,经常在禅定时偶尔想到这只金钵,而只要他动了这种心念,他的身形就会显现。

于是,黑白二鬼来到金碧峰禅师的住处,等待时机要捉拿他归案。这一天,金碧峰又进入禅定中,黑白二鬼仍然是无处下手,只好等在一旁。禅定中的金碧峰突然又想起了那只金钵,身形一时显现,二鬼立刻上前捉拿,金碧峰一警觉便马上收了心,霎时又无影无形了。

金碧峰禅师也吸取了这次教训,他一狠心,就把皇帝所赐的金钵彻底毁掉了。从此,他真正达到了无牵无挂的境界,就连黑白二鬼对他也无可奈何了。

得失心只不过是心灵的扬尘,一得为阳,一失为阴,荡了一个来回的秋千而已。如果看不开,放不下,就会被负累再也无法前进。放下得失心,生活中就没有了过不去的地方,任何挫折逆境都要对我们无可奈何了。

一大早,朱友峰居士就兴冲冲地抱着一束鲜花、提着一篮子供果赶到大佛寺去供佛。

他右脚刚踏进大殿,左侧突然跑出一个人来,正好与朱友峰撞个满怀,将他抱着的鲜花、提着的水果都给撞翻在地。朱友峰看到满地的水果和破碎的鲜花忍不住嚷道:“你看!你怎么这么鲁莽,把我供佛的水果和鲜花都给撞成了这个样子,你怎么向我交代?”那个撞他的人有些不满地说道:“撞翻就撞翻了,顶多说一声‘对不起’就完了.你干嘛那么凶?”

朱友峰一听更加生气了:“你这是什么态度?本来自己错了,却还有理责问别人!”接着,双方就彼此谩骂,互相指责起来。

这时,寺中住持广圆禅师正好从此经过,于是就将两人带到一旁,问清原委后对他们说道:“莽撞行走是不应该的,但是不肯接受别人的道歉也是不对的,这都是愚蠢的行为。能坦诚承认自己的过失以及礼貌接受别人的道歉,才是明智之举。”

两个人听后都低下了头。

广圆禅师接着又说道:“人生一世需要处理的各种事情太多了。在人际关系方面,要处理好与师长、亲族、朋友的关系;在经济方面,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在家庭方面,要培养夫妻感情、照顾子女生活;在精神方面,要提高自己的修养,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如此这般,才不会虚度人生。想想看你们今天为了一点点小事,一大早就破坏了一片虔诚的心境,还浪费了这么长时间,值得吗?”

两人听后,都涨红了脸。P18-19

序言

佛教从汉末传进中国,至唐朝达到鼎盛。唐太宗李世民特别重视佛教,将它的地位置于儒教之前,并提供巨额资金,调集全国佛教界的精英人士,全力支持玄奘法师完成了佛经翻译工作。女皇武则天登基后,更是敬重佛教,竞不惜万金之躯,以弟子礼跪迎神秀、慧安等高僧。由于历代君王推崇、礼敬佛、法、僧“三宝”。所以唐朝的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大都精通佛法,如王维、白居易、刘禹锡等,虽是俗家弟子,悟境不在一般高僧之下。他们的艺术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佛经中汲取的灵感。

至宋代,佛教不及唐朝鼎盛,但佛家文化仍很繁荣,文人学佛、高僧习文的风气仍上追前代,如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王安石等大文学家、政治家,都精通佛学,并跟高僧们酬诗说偈、论佛斗禅,过从甚密。不仅如此,影响明清六百余年的理学,也是在大量吸收佛家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的,理学的几位主要代表人物,如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王守仁等,无不精通佛理。

世人从佛学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佛学对世人也起到了很好的教化作用。佛学中有很多经典的人生哲理与智慧,这些哲理与智慧可以使我们受用一生。

佛说,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佛说,每个人的心是最善巧的工匠,可以把自己雕刻成佛,也可以雕刻成魔。

佛说,不要轻视自己的力量。一滴水滴到水缸中,整缸水就是我们的;因为你的那滴水已和缸中水结合在一起,分不出是你的或不是你的。

佛说,你要是心情愉快,健康就会常在;你要是心境开朗,眼前就会一片明亮;你要是经常知足,就会感到幸福;你要是不计较名利,就会感到一切如意。

佛说,人情变化无常,世路崎岖不平,以出世的心,面对人世的事,才能解脱自在。

佛说,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担忧未来,不执著于现在,你的心灵就会平静。用清静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静;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灵即解脱。

提及佛,不能不提到禅,禅是佛门里的一朵奇葩。禅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我们的智能,引导我们走向成功之路。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则小故事中体味一下禅的智慧和意境。

(1)有人问一位禅师:“禅师百年之后向何处去?”

禅师:“做驴做马。”

那人又问:“然后呢?”

禅师:“我人地狱。”

那人不解:“禅师是大善之人,怎么会入地狱呢?”

禅师:“我不入地狱,谁到地狱里去教化你呢?”

(2)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庙找禅师问道。

禅师问:“你到这儿来做什么?”

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

禅师答:“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

(3)有个中年人感到非常苦恼,他背上行囊去找一位禅师,为他灭除苦难。

禅师听完他的诉说后,说道:“真正能够解脱你的,只能是你自己。”

中年人不解地问道:“可是,我心中充满了苦恼和困惑啊!”

禅师慈悲地解释道:“是谁给你心里放进了苦恼和困惑呢?”

中年人沉思良久,没有说话。

禅师开示道:“是谁放进去的,就让谁拿出来吧!”

中年人猛然醒悟。

本书精选了300多个类似的经典佛学励志故事。每一个故事就是一丝顿悟的清凉,每一个故事就是一缕智慧的阳光,每一个故事就是一股山中的清泉。愿佛中的智慧能引导你走出喧嚣,避开炎凉,脱离宠辱,使你在这世界上,活得更加无忧无虑,更加清净自在,更加智慧豁达。

本书从佛的角度来讲述世间的千奇百态,用佛的禅理来分解人生的真谛。通过阅读此书将会给你一个无限广大的佛家世界,让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去参禅悟性,从而拥有不平凡的人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8: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