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君问编著的《隋唐系列之王伯当》讲述了,那是一个带着一丝血腥的时代,但那也是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时代。在那个时代,如果不想被别人统治,唯一的选择就是统治别人。生于一个那样的时代,他们必须义无反顾地把时代当作自己的舞台。于是,顶盔贯甲的武将来了,他们在万马军中拼死冲杀,哪怕到头来身首异处,马革裹尸。
王勇,字伯当,河南兰考人。外号勇三郎,隋末瓦岗军将领,初于济阳(今河南兰考县东北)率众起义,曾推荐李密于翟让。瓦岗寨的神射手。曾一箭射死隋唐第九条好汉魏文通。对李密忠心耿耿,一直陪伴其左右,最后和李密一起被唐军射死于断密涧。
范君问编著的《隋唐系列之王伯当》介绍了,勇三郎王伯当,胯下金顶白龙驹,掌中亮银素缨枪,是瓦岗寨的白衣神箭王。他对首领李密忠心耿耿,一直追随其左右,起兵反隋,继而反唐,最后和李密一起被唐军围困于断密涧,宁死不降,为忠义而献身。
第一章路遇·责任
烟花三月,莺飞草长,柳绿桃红,灞水两岸一片春意盎然。微醺的暖风吹过,一股股无法被遏止的生机从土壤里、从草泽间倔强而坚定地蓬勃而出,扶摇直上,弥散在这广阔的天地之中,把远处的皇城长安映衬得更加恢弘霸气。
这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大隋朝的帝王将相们指挥着他们的铁血雄师结束了五胡乱华、南北分裂几百年的乱局,大一统的中央王朝赫赫伫立在华夏大地。这也是一个梦想与野心并存的时代,无数满怀豪情壮志或者自负才华的眼神,从朝堂上、从草莽间窥伺着、逡巡着、等待着。
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新兴王朝朝气勃勃的都城里,那些显贵或者平民,他们在这万物萌动的时节总是愿意沿着灞水两岸踏青郊游或者纵马狩猎。于是许多有趣的或者说注定了的事情,也就此发生了。
越国公杨素带着他的儿子杨玄感,还有几个心腹幕僚正驻马在灞桥边一个小小的土坡上,津津有味地看着不远处一群十三四岁的少年打架。
自从杨素随晋王平定江南以来,这几年国泰民安,朝中无大事,能劳他越国公大驾的或者值得他关注的事情,越来越少了。
而今天,几个半大少年打架却很是吸引了杨素的眼光。其实杨素已经看了好一会儿了。最初他看到几个京中世家子弟调笑路边的一对兄妹。后来一个骑牛的黑瘦少年和一个骑马背弓的紫衣少年路过抱打不平。世家子弟们仗着人多一哄而上,想教训他俩,结果被那背弓少年一顿棒揍,打倒下两个,吓跑了三个。可还没等这两少年扶起被他们救出的兄妹,七八个稍微大一点的世家子弟就带着一群家丁仆人,气势汹汹地赶过来讨公道了。
那对兄妹看到对方人多势众,急忙对两少年说:“你们快走,他们都是有家世有背景的……”
那骑牛的黑瘦少年听了,哂然一笑,说:“哦,难道我们就没有家世没有背景?”
那背弓少年闻言,也不说话,只是回过头来扫了一眼过来的那群人。就这一眼,对方领头的两个少年突然停住了,他们紧张地看着背弓少年,然后一个人咬牙切齿地问:“王勇,我们找东方白他们的麻烦,关你屁事?”
背弓少年并不回答,只是往前踏出一步。这一步踏出,那群世家子弟几乎不约而同地都往后退了两步。
一个人色厉内荏地叫道:“王勇,你又要管这闲事?我可告诉你,今天我们人多……”
那叫王勇的背弓少年冷冷地看着他们,一脸不屑,甚至懒得回答他们。
那已经从牛背上下来的黑瘦少年懒洋洋地接口道:“你们人多又怎么样?山后面那个庄子里有二百来号人,都是我家的!你们自己没本事,打架吃亏了,就知道喊家丁仆人。你们那些家丁仆人敢上来动我一手指头试试?世家公子要有世家公子的气度风范,就是打架也要兵对兵、将对将!”
“哟,”不远处的杨素不觉笑出了声,“这是哪家的小子?好一句兵对兵、将对将。一句话就把人家的胜算给撤啦。”
他身边的杨玄感笑着回答:“蒲山公的公子,叫李密,字法主。”
杨素捻着胡须点点头:“是李宽的儿子啊,难怪长得这么黑!……嗯,李密!我想起来了,不就是那个半年前被皇上钦封为顾盼非常的小子么!”
“嘿嘿!”“呵呵!”他身边的幕僚们一下都笑了出来。
勋贵子弟宿卫皇宫这是从汉朝就流传下来的制度。皇家以此拉近和勋贵大臣们的关系,而朝臣们则把宿卫宫禁当作一种荣誉,一种能让各家子弟展现能力、拓展人脉的途径。可是那个李密顽劣异常。当宿卫的时候上蹿下跳,宿卫子弟中打不过他的被他欺负,打得过他的又被他耍小聪明作弄,弄得宿卫营鸡飞狗跳。皇帝看不过去了,说:“这小子顾盼非常,还是不要当宿卫了吧。”于是李密便被赶出了宿卫营。从汉武帝设羽林郎,到大隋朝,几近千年,有因病离开宿卫的,有高升离开的,也有战死而离开的;但因为东张西望而被赶走的,李密,独一份。这事在京中的权贵圈子里被说笑了好一阵子。
就在杨素他们嘿嘿直笑的时候,那个领头的世家子弟说:“李密、王勇,今天我们不是要跟你们过不去。今天的事是宇文老四和东方家的过节,你们不要插手,让东方白出来说话!”
听到这话,那对兄妹中的大哥咬咬牙,从王勇身后走了出来。
那世家子弟大喝道:“东方白,你个不识抬举的东西!宇文老四看上你妹妹是你家的造化,不过就是喊来一起喝个酒唱个曲,又不打算怎么样,你他妈的推三阻四,你当你是什么东西!别忘了,你东方家在前朝北齐的时候可是他宇文家的臣子,宇文老四是前朝的皇族,是你家的旧主!你个数典忘祖的王八蛋,仗着李密、王勇撑腰,你就想造反了么?”
本来还是一脸笑意看着小孩子们吵嘴打架的杨素听到这话,顿时脸色沉了下来。他身旁的杨玄感也是眉头一皱,鼻子里冷哼一声,心里骂道:“蠢货!”
东方白被这一顿骂唬得张口结舌。
李密听了,却立刻笑了起来,“哟,这话可是你张老二说的!大家可都听见了。而今皇上圣明,一统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个人却口口声声说宇文家是前朝旧主,他这是想干什么?为北齐复辟吗?这是你张老二的心思,还是你大伯张大宾的心思,或者是宇文家的意思?”
李密话一出口,那些个世家子弟面面相觑。他们骄横,但他们不是笨蛋。见多了朝廷里的钩心斗角,谁还听不出李密这话里的分量。
另一边,杨素面色阴冷地问道:“那都是谁家的混蛋?”
杨玄感说:“张大宾的侄儿张城和宇文化及的四儿子宇文成祥。”
这时只听到宇文成祥急匆匆地大叫道:“李密你不要胡说八道,我宇文家对皇帝忠心耿耿,为大隋朝鞠躬尽瘁……”
李密一口打断他的话,“既然是这样,那就是他张老二的意思喽?”
张城吓得脸色已经变了,他哆哆嗦嗦地指着李密,“这不是我的意思!”
“那是你大伯的意思?或者你敢说这是宇文老四要你说的!”
“不是,不是!我……我……”张城被李密一顿抢白,竟半天憋不出一句完整话来。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