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明清,我们看到了太多的血腥杀戮与宫廷斗争;走近明清,我们感到了太多的跌宕起伏与盛衰转变。我们仍想走近明清。借一段历史,读一个未来。
李貌编著的《一口气读懂明清史》以历史事实为基础,深入浅出,力求用明白晓畅的话语细说明清的来龙去脉,让历史中的人物变得丰满生动,让历史事件变得形象鲜活,变阅读为愉快的享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口气读懂明清史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李貌 |
出版社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走近明清,我们看到了太多的血腥杀戮与宫廷斗争;走近明清,我们感到了太多的跌宕起伏与盛衰转变。我们仍想走近明清。借一段历史,读一个未来。 李貌编著的《一口气读懂明清史》以历史事实为基础,深入浅出,力求用明白晓畅的话语细说明清的来龙去脉,让历史中的人物变得丰满生动,让历史事件变得形象鲜活,变阅读为愉快的享受。 内容推荐 《一口气读懂明清史》简介:有人说历史就像一个小姑娘,任凭胜利者妆扮。但我们还是希望能透过层层叠叠的掩饰,直抵那最初的真相。 真相也许是残酷的,但却是唯一的。 李貌编著的《一口气读懂明清史》试图从一个个时光片段中还原历史的真相,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高潮,而清朝末年则是百年国辱的开始。只有我们真正明白了自己是怎样从世界之巅滑落,才有可能再次攀登顶峰。 目录 第1节 靠女人上位——朱重八的奋斗 知识链接:朱元璋的元配——大脚马皇后 第2节 攘外必先安内 知识链接:明朝东厂为什么供奉岳飞 第3节 放牛娃的怒吼 知识链接:刘伯温预言国运——《烧饼歌》 第4节 狡兔死,走狗烹 知识链接:明朝为什么没有宰相 第5节 燕王叛乱——靖难事起 知识链接:建文帝的下落 第6节 诛十族——读书人的种子 知识链接:倒霉的“大明才子”——解学士 第7节 明英宗,宦官专政之始 知识链接:红袖添香夜读书——宣德炉 第8节 战争不是游戏——土木堡之变 知识链接:瓦剌 第9节 皇帝也能当两次 知识链接:要留青白在人间——于谦 第10节 用情专一 知识链接:历史上只有一个老婆的皇帝 第11节 礼法算什么?我要随心所欲 知识链接:明朝“立皇帝”——刘瑾 第12节 二十年不上朝——修道皇帝嘉靖 知识链接:清官海瑞 第13节 鸳鸯阵大战武士道 知识链接:明朝抗倭名将——北戚南俞 第14节 前后不一的万历 知识链接:明朝的火器 第15节 史上最遗憾的改革 知识链接:明代家具 第16节 万历三大征——宁夏叛乱 知识链接:万历三征的耗费 第17节 万历三大征——播州之役 知识链接:万历的六准和六不准 第18节 万历三大征——抗倭援朝 知识链接:海禁 第19节 努尔哈赤定八旗 知识链接:皇太极为什么要改国号“大金”为“大清” 第20节 皇帝万岁,我九千岁 知识链接:明朝的“学院派”斗士一东林党1 第21节 神州烽火起 知识链接:妇朝女将军——秦良玉 第22节 此消彼长——天命所归 知识链接:努尔哈赤的儿子们 第23节 铁桶一般的辽东 知识链接:宁远大捷 第24节 千古谜团——袁崇焕之死 知识链接:袁崇焕轶事 第25节 庄妃出场——洪承畴降清 知识链接:劝洪承畴降清的人——范文程 第26节 煤山枯骨 知识链接:张献忠千船沉银之谜 第27节 冲冠一怒为红颜 知识链接:吴三桂降清的真实原因 第28节 少年诛鳌拜 知识链接:布库 第29节 三藩不除,天下难安 知识链接:清朝的汉人公主 第30节 收台湾,平蒙古——天下一统 知识链接:抗清名将——郑成功 第31节 北方冰原上的熊——两战雅克萨 知识链接:清朝的龙脉 第32节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文字狱 知识链接:吕四娘刺杀雍正的故事 第33节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知识链接:康熙继位是因为得过天花吗 第34节 继位风云——既残且忍 知识链接:清代的立储制度从雍正开始 第35节 史上最勤勉的帝王——雍正 知识链接:皇帝们的业余爱好 第36节 飞扬跋扈年羹尧 知识链接:雍正诛隆科多 第37节 十全武功与高产诗人——自恋的乾隆帝 知识链接:乾隆皇帝的身世谜团 第38节 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砷 知识链接:“和砷跌倒,嘉庆吃饱” 第39节 历史的机会——英国来使 知识链接:历经明清两代的外籍大臣——汤若望 第40节 为民族计,虎门销烟 知识链接:中国第一个跨出国门的官员——斌椿 第41节 历史从这里拐弯——第一次鸦片战争 知识链接:三元里抗英 第42节 拜上帝教起义——太平天国的兴与衰 知识链接:太平天国中的完美男人——翼王石达开 第43节 闯入宝库的两个强盗 知识链接:圆明园被抢夺的稀世珍宝 第44节 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 知识链接:张之洞与近代教育 第45节 一军之力,对抗一国之力 知识链接:“东方俾斯麦”——李鸿章 第46节 书生气十足的百日维新 知识链接:光绪皇帝的死因 第47节 扶清灭洋——义和团 知识链接:义和团中的神秘女性组织——“红灯照” 第48节 成群结队的抢劫 知识链接:庚子赔款 第49节 革命烽火遍山河 知识链接:清末的不平等条约 第50节 历史的标志——辛亥革命 知识链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第51节 借南北对峙之机,摄取最终权力 知识链接:宋教仁 第52节 一个久远历史的终结——清帝退位 知识链接:袁世凯是被气死的吗 试读章节 第1节 靠女人上位——朱重八的奋斗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他本来应该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类似朱哮天或者朱霸先等。但可惜当时是元朝,元朝是由蒙古人统治的,这个大家早已知晓。少数民族建立统治的时候,总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或者危险意识——汉人的文化与人数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身边永远有着一颗定时炸弹。 所以,元朝对于汉人的统治可谓是严苛之极。不仅将汉人列为第四等,十余户人才能共用一把菜刀,娶的媳妇第一晚上得给蒙古保长等,甚至连取个名字,也只能按照出生日期来排列。 元天顺帝元年九月十八日(公元1328年10月21日),朱五四家里添了新丁,取名朱重八。 没有人能够想到,朱重八会建立起一个持续300年的大帝国。 当时他貌不出众,才华没有,只是在一个典型的贫民家庭继续着自己的贫民生涯罢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会将“放羊——攒钱——娶媳妇——生娃——放羊”的循环进行下去,一如他之前无数的人一样。但忽然之间来了一场瘟疫,除了他以外,全家都死了。 于是,我们年轻的明太祖只好出去讨饭。 讨饭可是个技术活,不仅要划分好势力范围,还得注意自己的形象包装——当然,这个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更重要的是要分清楚哪些人家有可能要到饭,哪些人家连自己都养不活了。干了没多久,朱重八就跳槽开始了另一份很有前途的工作——当和尚。 为了吃饱肚子,他一个人兼任寺院清洁工、仓库管理员、添油工,但可惜没多久寺里面也快揭不开锅了,住持遣散众僧。这样,朱重八又成了一名游方僧——还是到处讨饭,不同的是以佛祖的名义讨饭。 从基层做起通常有两种结果,一是稍微不小心就一辈子厮混在基层了,二是有点机会就长出翅膀不仅能跑而且能飞。朱重八明显是属于第二种。 很快机会便来了。 前文说到元朝对汉人的欺压无以复加,哪里有压迫哪里自然就有反抗。当是时,中华大地起义活动风起云涌,抢几把菜刀就敢扯旗称大王的也不是没有。朱重八一直冷眼旁观着,直到他接到了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汤和的一封信。上面说,来吧,过来吧,跟我一起混,吃香的喝辣的少不了。 于是他去了,在郭子兴手下当差,时年25岁。 史书上说他能征善战,有攻必克,显然是有些夸张了。但依然能够说明朱重八极有军事天份,以他的军事才华,如果是放在一个统一的大帝国里,也许连点水花都激不起来,但如果是在一群拿起武器的农民中看来——就是天纵其才啊。 于是郭子兴开始考虑怎么拉拢他了,想来想去,正好自己有个义女还没嫁,就许配给朱重八。到时候大家就是自己人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朱重八人生的一次机会来临了——当然我们都知道他未来的老婆在史学界被称为“第一贤后”,但朱重八可不知道啊,当时他看着新娘子那一双天足,心里极为不乐意。 未来的“第一贤后”,当时的郭子兴义女马秀珍道:“我也不嫌弃你长得丑,你也别嫌弃我脚大,咱俩凑合着过吧。” 这一凑合,就凑合了整整30年。 有了老婆,有了个强力岳父,自然也就是有身份的人了,再不能用朱重八这样的名字,于是他改名朱元璋,字国瑞。为了行文方便,我们还是一贯地称呼他为重八。 不招人嫉是庸才,这句话反过来就是,如果不是庸才的话那么必定就会遭人嫉恨。很快,朱重八就以他的才华名动四方,但也很快就陷于险地。 因为某一次战略部署与郭子兴不合,朱重八与其在大帐里吵了起来。话说郭子兴怎么也是一方大帅,就算你朱重八再有理,也得给人家留点面子递个台阶下是吧?就这么当着无数手下大吵大闹,不知道的人怕是还真分不清楚那里谁说的算了。 郭子兴为了告诉大家谁才是真正的话事人,下令把朱重八关了起来。 其他人为了告诉朱重八做人要低调的道理,下令不准给他送吃的。 于是朱重八一个人在牢房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生生饿了三天也渴了三天。正常来说再多个两三天他就得去地狱建立大明帝国了。幸好中的幸好是,他老婆发现了这事。 马秀珍当时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一心以为这事是自己义父下令的。一个女人所能做出的最大抗争便是偷偷地给自己的男人送吃的。直到有一天她拿着几张刚烙出来的烧饼,正准备送过去,却被自己的义母张氏发现了。 马秀珍心里一慌,赶紧将烧饼揣进怀里,却显得神情慌张——这也难隆,你要胸部正被高温物品烫得又红又肿,估计也不可能表现得淡定从容。张氏大起疑心细加盘问,马秀珍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自己的丈夫的窘境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P1-3 序言 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过风流觉,把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 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清·孔尚任《桃花扇》 明朝(1368~1644年)先后经历16个皇帝,国祚276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元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草根出身的朱元璋脱颖而出,建立了明朝。建国之初,明太祖定都封王,制定藏富于民的经济政策,完善选举制度,并对西南边地进行了开发。土木之役后,明王朝由盛转衰,权阉佞幸相继乱政,终为关外的满人所灭。 清朝(1616~1911年)自努尔哈赤称帝至末帝溥仪,共历12帝,国祚295年。由满人建立的大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中央集权制进一步被强化,亦曾出现“康乾盛世”,但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攻势下,渐趋式微。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 落日余晖、晚晴异彩,再美好的夕阳也不过是回光返照。明清处于封建社会衰老时期,封建制度从各方面表现出它的腐朽性。 但明清绝不是平庸而暗淡的王朝,它有着自己的特色与辉煌。早在永乐年间,郑和的云帆就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寻找自己的“丝绸之路”,六下西洋的壮举加强了明朝与外国的联系,宣扬了明朝的国威。《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集大成之作先后问世。李时珍写出了《本草纲目》这本中医学上划时代的著作,曹雪芹的《红楼梦》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古典小说最高水平。宋代盛极一时的瓷器在明清延续着生命力,成化丰彩、宣德青花、东方瓷都景德镇更是名扬天下。皇家园林圆明园更是享誉世界。 本书以历史事实为基础,深入浅出,力求用明白晓畅的话语细说明清的来龙去脉,让历史中的人物变得丰满生动,让历史事件变得形象鲜活,变阅读为愉快的享受。 当我们检视中国古代文明史时,不免感叹:中华文明尽管历经了那么多的王朝,更替了那么多的皇帝,但我们的文明却始终没有中断,而且在我们今天加以冷静的考量时,却能总结出诸多优良的传统。同时我们也应该铭记,凭着这些传统,我们的社会并非只是“停滞”的社会,她同样实现了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转变,这其中不仅包含着激烈的社会变革对社会污秽的荡涤作用,而且也应包含诸多民族精英、开明人士以及无数黎庶持之以恒和孜孜不倦的建设努力。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流淌着“与时俱进”的激越,涌动着“兼容并包”的博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