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浩如烟海的成语中精选那些具有历史性、故事性、艺术性、哲理性、趣味性的成语,将这些成语典故一一综合,以娓娓道来的讲故事的手法来教每一位读者深入生动地学习;让每位小读者在读故事的同时,不仅丰富历史、文学知识,同时达到开阔视野,启迪思想,增长才智的效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成语故事/大语文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崔维娜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从浩如烟海的成语中精选那些具有历史性、故事性、艺术性、哲理性、趣味性的成语,将这些成语典故一一综合,以娓娓道来的讲故事的手法来教每一位读者深入生动地学习;让每位小读者在读故事的同时,不仅丰富历史、文学知识,同时达到开阔视野,启迪思想,增长才智的效果。 内容推荐 本书从浩如烟海的成语中精选那些具有历史性、故事性、艺术性、哲理性、趣味性的成语,将这些成语典故一一综合,以娓娓道来的讲故事的手法来教每一位读者深入生动地学习;让每位小读者在读故事的同时,不仅丰富历史、文学知识,同时达到开阔视野,启迪思想,增长才智的效果。这些成语故事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它们反映了政治、军事、文化、民间风俗习惯、传统的美德和古人的理想等等。通过认真阅读,读者就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宝贵的文化遗产、高超的智慧和历久弥新的语言文字。 目录 导读 百发百中 一举两得 一问三不知 与虎谋皮 井底之蛙 天衣无缝 毛遂自荐 以貌取人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百尺竿头 买椟还珠 伯乐相马 身在曹营心在汉 纵虎归山 苛政猛于虎 物以类聚 桃李满天下 请君入瓮 黄粱美梦 道听途说 精疲力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八仙过海 拔苗助长 抱薪救火 杯弓蛇影 病人膏肓 不可救药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草木皆兵 长驱直人 程门立雪 打草惊蛇 大义灭亲 对牛弹琴 赴汤蹈火 害群之马 邯郸学步 华而不实 狐假虎威 画龙点睛 狡兔三窟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九牛一毛 开诚布公 刻舟求剑 开卷有益 口蜜腹剑 老马识途 滥竽充数 狼狈为奸 乐不思蜀 洛阳纸贵 名落孙山 莫须有 破釜沉舟 扑朔迷离 黔驴技穷 青云直上 如鸟兽散 孺子可教 三顾茅庐 守株待兔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图穷匕见 投笔从戎 完璧归赵 亡羊补牢 望梅止渴 卧薪尝胆 闻鸡起舞 掩耳盗钟 夜郎自大 一箭双雕 一鼓作气 一窍不通 一衣带水 一叶障目 叶公好龙 鹬蚌相持,渔翁得利 愚公移山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凿壁偷光 朝三暮四 郑人买履 置之度外 自相矛盾 一丝不苟 七擒七纵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分鼎足 三过其门而不人 口若悬河 门庭若市 马革裹尸 太公钓鱼 天罗地网 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不屈不挠 不学无术 不能自拔 不堪回首 不可同日而语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识庐山真面目 牛角挂书 手不释卷 风马牛不相及 心有灵犀一点通 文君司马 水中捞月 以身试法 世外桃源 布衣之交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出类拔萃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乐此不疲 老当益壮 此地无银三百两 同工异曲 同病相怜 先礼后兵 先发制人 名列前茅 杀鸡焉用牛刀 江郎才尽 安然无恙 如火如荼 余音绕梁 沧海桑田 纸上谈兵 弄巧成拙 两袖清风 走马看花 抛砖引玉 助桀为虐 夜郎自大 居安思危 孤注一掷 英雄无用武之地 侃侃而谈 鱼目混珠 庖丁解牛 挂羊头卖狗肉 南柯一梦 南辕北辙 轻于鸿毛 鬼斧神工 脍炙人口 倾国倾城 剖腹藏珠 谈虎色变 流言蜚语 野火烧不尽 悬梁刺股 博闻强识 揭竿而起 欺世盗名 赔了夫人又折兵 嗟来之食 量体裁衣 集思广益 道不拾遗 强弩之末 管鲍之交 鹤立鸡群 熟能生巧 罄竹难书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半途而废 比肩继踵 闭门思过 初出茅庐 大器晚成 妒贤嫉能 恶贯满盈 奉公守法 高枕无忧 割席绝交 家喻户晓 骄兵必败 励精图治 孟母三迁 呕心沥血 杞人忧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三令五申 三人成虎 吴牛喘月 向壁虚构 一目十行 游刃有余 有志者事竟成 欲速则不达 专心致志 煮豆燃萁 试读章节 物以类聚 战国时,齐国有个名叫淳于髡的人,身材矮小,为人滑稽,聪明过人,能言善辩,很得齐威王的赏识。齐威王经常派他出使各诸侯国,他都能不辱使命。 齐威王死后,齐宣王继位。一次,齐宣王想招纳贤士,使齐国更加兴旺,便把淳于髡找来,让他帮助推举人才。 淳于髡在一天之内,就向齐宣王推举了七位贤才。齐宣王感到非常惊讶,说:“我听说人才是十分难得的,方圆千里之内能选出一位贤士,那就好像贤士多得肩并肩站着一样了;百年之中出现一位圣人,那就好像圣人多得一个跟一个接着来了。而现在你居然一天之内就为我推举了七位贤士,这如何能使人相信他们都是贤士呢?” 淳于髡听了,辩解说:“大王,你虽然说得有道理,但却并不全面。要知道,同类的鸟总是在一起聚居,同类的野兽也总在一起行走。到水泽洼地中去寻找柴胡、桔梗这一类药材,那永远也找不到;但要到梁父山上去找,可以一车一车地载回来。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物以类聚。俗语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淳于髡在大王眼中也可算是贤士吧,您到我这儿来寻找贤士,因为贤士们也经常聚在一起,那就好像到梁父山去找桔梗一样容易。除了这七个,您还需要多少贤士,我都能给你找来。” 齐宣王听了,信服地笑了。 【释义】 物以类聚——物:事物。类:类别。聚:聚集。意思是趣味相投的人总是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后来,常用来比喻坏人互相勾结,含有贬义。 桃李满天下 唐朝有个名臣叫狄仁杰,在高宗时曾做过大理丞。他善于判断各种疑难案件,一年中竞办完一万七千余件积案,而且没有出现误判,受到人们的崇敬。 当时,武则天总揽朝政,她任用酷吏,提倡告密和滥刑,实行恐怖政策。狄仁杰也未能幸免,被著名酷吏来俊臣陷害下狱,后来虽被释放,却被贬为彭泽令。 几年之后,狄仁杰在当地百姓中的威望日升,武则天为了笼络人心,便提升狄仁杰为宰相。 狄仁杰见武则天宠用武氏亲属和张易之、张宗昌等奸臣,便向她提出举贤任能的主张,并把自己熟悉的门生和好友,如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人陆续推荐给武后。 有一次,武则天让他再推荐一个尚书郎,狄仁杰不避嫌疑,提议自己的儿子狄光嗣可以胜任,武则天同意了,事实证明,狄光嗣非常称职。 狄仁杰推荐的人才政绩不凡,因此有人对他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狄仁杰却正色回答:“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其实,狄仁杰推荐的人才在朝中都没有掌握实权。他非常担心武氏党徒胡作非为,唐朝江山难以长久,所以临终前嘱咐张柬之等人要乘机除掉恶人。 后来,张柬之等乘武则天重病不起,率领禁军杀了张宗昌、张易之兄弟,拥立李显复位,恢复国号。 【释义】 桃李满天下——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意思是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请君入瓮 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他们不但诬陷控告,还利用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武则天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来俊臣心里直犯嘀咕,心想,周兴是个狡猾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可万一查不出结果,女皇怪罪下来,我担待不起呀。这可怎么办呢?苦苦思索半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 一天,来俊臣请周兴来他衙中聊天,说:“唉!最近审问犯人老是没有结果,不知老兄可有什么新的绝招?” 周兴一向对刑具很有研究,时常发明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酷刑来逼供,这一次没想到来俊臣是针对自己的,还很得意地告诉来俊臣:“我最近发明一种新方法,就是准备一个大瓮,四周放满炭火烧红,再把犯人放进去,无论他们多么狡猾,也受不了这个酷刑,一定会招认的。” 来俊臣听了,吩咐手下人抬来一个大瓮,照着刚才周兴所说的方法生了火。等大瓮被炭火烧得通红,他便站起身,把脸一板,阴鸷地对周兴说:“有人告你谋反,现在皇上命我来审问你,如果你不老老实实招认的话,那么我只好请你进入这个大瓮了!” 周兴听了大惊失色,知道这次自己无法抵赖,只好俯首认罪。 【释义】 请君入瓮——瓮:口小腹大的大坛子,一种陶制的盛器。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就是人们常说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P20-22 序言 “大语文丛书”总序 白烨 语文课程的教授与学习,离不开各类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这套“大语文丛书”,便是配合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教与学,专门编选和出版的大型课外阅读作品的系列读本。 “语文”一词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语言和文字’,也指‘语言和文学的简称’。”《新华词典》另有“语言和文章”的解说。从人们的实际运用来看,把“语文”理解为“语言与文学”的看法更为普遍,因为早期的“文学”与“文章”的界限模糊,“语言与文章”的说法也完全成立。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语文”,它应该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或者说是它的初期阶段;它既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必要工具,又是人类记录和积累文化知识的重要方式。 “语文”的概念虽然是近代以来才有的,但“语文”的渊源与历史却可追溯到人类产生口头语言和出现文字表达之时。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语文”——“语言与文学(文章)”,已经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累与辉煌的文明传承。其中的代表性成果,便是古今中外的名人名篇、名家名作。它们在精到而优美的语言文字之中,凝结了人们在不同时期的人生感悟、时代情绪与审美精神,并作为文明的载体和文化的传统,滋养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这些经过历史的积淀与检验而成为宝贵文化财富的语文经典,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 教育部在2001年与2003年,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即“语文新课标”)。这一“语文新课标”提出的总目标要求是“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在此基础上,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这样一个高屋建瓴的指导性的意见,对于切实保证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全面提高中小学语文学习的水平,无疑是及时的和重要的。 关于阅读书籍对于人们的成长与成才是如何的重要,许多先贤大德都有精深透辟和精警启人的论说。如英国的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乌儿没有翅膀。”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与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我国的著名文学家鲁迅也指出:“爱读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份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比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所以,读书不只是简单的知识累进,单纯的范文借鉴,更不是一种实用性的消闲与娱乐,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心灵的碰撞、心智的徜徉、心性的滋养。经常性地阅读好的作品,能够积累文学知识,增进艺术感觉,丰富文化素养,掌握语言规律,进而充实精神世界,提高语文方面的综合能力,当然也包括欣赏作品和写好作文的实际能力。 根据“语文新课标”的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要求,我们这套“大语文丛书”,既注意了所选作品在体裁、样式上的多样性,如中外文学名著中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精品、童话、寓言、故事、神话、科普科幻等方面的中外名作;还注意在各类体裁作品的遴选中,选收那些既有代表性,又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作品,以使“大语文丛书”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兴趣、不同需求的学生,都有切合其需要和适合其阅读的作品,从而做到丰富多样,各取所需。特别要指出的是,丛书的选与编,充分考虑了面向中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循序渐进地提高语文能力、应对语文考试等实际性的需要。可以说,整体上的丰富性与具体上的实用性的较好结合,是我们这套丛书有别于同类丛书的一个鲜明特征。 为使这套丛书在配合语文学习和应对语文考试上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也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本套丛书根据不同的类别,在提供原作原貌的基础之上,分别增加了以下一些内容: 1.导读:包括作品写作背景、内容提要、思想内涵、阅读要点等; 2.知识链接:包括作者介绍、作者的生平与成就、作品的地位与影响等; 3.译文:将古文译成现代汉语,以直译为主,力求做到“信、达、雅”; 4.注释:将原著或古文的正文中出现的疑难词句、问题等,予以解释性说明,以扫除阅读上的障碍; 5.名师点评:由知名语文教师总结每篇文章的主要特色并作简要评论; 6.经典记忆:以节选的方式推荐优美的语言、警句; 7.阅读延伸:就作者的历史资料、奇闻轶事及相关人物、事件等,作提示性的介绍; 8.问题与思考:对文章中的精彩观点与描写等内容,或提出鉴赏性的意见,或提出思考性的问题,以使学生更深地领会文章,并把握其精髓。 希望通过我们的这些良苦用心与编选努力,能使这套“大语文丛书”给中小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提供既丰富又实用的精神食粮,陪伴中小学生们有益而快乐的阅读,为推动中小学的语文学习,促进中小学生们的健康成长,略尽我们的一份绵薄之力。 是为总序。 2009年7月26日于北京朝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