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的一生就是将不断地寻找新的猎物作为目标,正是这种狼子野心,使狼群雄居于食物链的顶端。
狼不会在弱小的时候攻击比自己强大的动物,狼还知道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
狼是最深情的动物,点滴之恩,以性命相报;狼是最坚贞的动物,一身傲骨,宁死不屈;狼是最负责的动物,狼行成双,不离不弃。
即便是饥肠辘辘,狼也会把一部分围猎到的食物储存起来,以备做更艰苦时候的救命粮。
为了生存下去,狼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它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即使是人类也难以望其项背。
狼是最有纪律的动物之一,是天生的士兵,是草原上不败的铁骑。
徐保平、关丽莹所著的《狼性生存法则》——一本集狼道之大成,从个人、团队、企业、民族、国家等多角度,多层面深入阐述狼性生存法则的书。
在漫长的生存斗争中,自然界多少强大的种群被无情淘汰,人类多少显赫的民族被埋进历史的废墟。而狼族历尽500万年的磨难仍傲骨铮铮,生机不绝。是什么赋予狼族永不衰竭的生命力?《狼性生存法则》以大量实例全面、深刻地揭示了狼如何在极端恶劣残酷的环境中,凭借勇敢、坚忍、智慧、忠诚、团结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与竞争对手斗、与猎物斗,从而奠定其强者地位,并深入挖掘了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形成的一整套特有生存法则。在市场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人类正面临与狼一样的生存困境,个人要成功,企业要胜出,国家民族要强大,都需要有狼的精神。《狼性生存法则》由徐保平、关丽莹所著。
认清生存环境
狼是一种凶猛、顽强的动物,陆地上食物链终结者之一,历来为人类所不齿,成为心地狡诈、手段残忍的代名词。这实际上说明我们对狼是多么不了解。
在遥远的古代,人与狼曾经和谐而亲密地相处,狼曾经被人类视为朋友和兄弟,是一个部落的向导和守护神,有的则被视为图腾和标志。如古埃及的吕科波利斯——伟大哲人伯罗丁的故乡,现名阿西尤特,这个城市就是因为崇拜狼而成为有名的狼城。而古希腊神殿中的阿波罗圣坛,则是由一只青铜铸造的狼来守护着。罗马战神马尔斯·阿瑞斯更是将狼作为自己的标志,有时还披上、狼皮使自己变成一只狼,正是由于他引诱了圣女雷娅·西尔维亚才导致了罗马,的创立。罗马以后的恩怨缠结便与狼分不开了:雷娅·西尔维亚的两个孩子在台伯河的沼泽地遇难,一只母狼把兄弟俩救活并喂养他们长大。后来兄弟俩自相残杀,哥哥罗慕洛斯在母狼喂养过他的山上建立了自己的城市,从此,罗马便将狼奉为图腾。在整个罗马世界,直到今天还能随时看到那著名的狼的图案及标记。
按照斯拉夫人的传统说法,所有的圣徒都是热爱狼及别的野生动物的,否则他们怎么能去拯救人类呢?这些《圣经》上没有记载的传说,却都闪耀着宗教的光彩。比如,斯拉夫人认为,圣彼得是牧狼人,每年1月17日,他召集所有的狼,为它们分发一年的食物。圣乔治是野兽的庇护人,他总是有一群狼陪伴,告诉那些猎人:野兽是神的仆从,圣徒的朋友。
但是后来一切都改变了,从西方到东方,大灰狼的凶残故事几乎是在每一个孩子咿呀学语的时候,便被灌输到心灵中。所有对狼的描述无不带着邪恶的印记:“狼狈为奸”、“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等。而异于常规、性好渔色的男人,被人们称作“色狼”;对于阴险的伪善者,人们称他为“披着羊皮的狼”等。总之,一提到狼,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残忍、血腥、凶狠、阴险、狡诈,仿佛自然界中没有比狼更可怕的动物了,狼被极端地丑化和妖魔化了,人们谈狼色变,恨不得将之赶尽杀绝而后快。
其实,狼的行为方式更能体现出其超凡的生存智慧。正是生存环境的残酷,才造就了狼的残忍与凶猛——否则,它就会像羊一样成为猛兽的美味。或者说,狼是自然界物竞天择留存下来的最善于生存的犬科动物。
在严峻的生存环境中,狼具有惊人的适应能力。狼驾驭环境变化的能力是世界上各种动物中最出色的,这或许正是它们适应性强的主要原因所在。
在北极,在严寒的冬季,在肆虐的暴风雪中,狼都能在露天里蜷缩成一团,用尾巴遮住面部安详地睡觉。狼的嗅觉功能也着实令人惊叹不已,在几公里之外,它们就能准确地确定猎物的方向和位置。
一次,我们凑巧观察到狼群围捕黄羊的场面。当时,黄羊正悠闲地啃着牧草,慢慢地移动着,吃饱的黄羊有的趴在草地上,有的在附近湖边饮水。这群黄羊还没有察觉到危险的存在,不知不觉地陷入狼群的包围圈中。五六只狼围成的半圆形,正一步一步地缩小。突然,一只年长的雄黄羊似乎发现了什么,撒腿就跑,奋力冲出包围圈。
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狼群好像早有准备,并不追赶,也没有改变队形。它们似乎知道湖边还有更多的黄羊,不能因小失大。果然,当狼群逼近湖边的时候,狼群的每个成员几乎在同一时刻突然朝黄羊群猛扑过去。这就如战争时发起的冲锋一样,井然有序,且行动一致、迅速。
羊儿们这时不知发生了什么,惊得四处逃窜。一部分羊飞奔着向草原深处逃命,一部分则向湖心跑去,它们的命运可想而知,不是沉入湖底,就是落入狼口,非常悲惨。
随着地球的演化,特别是人类对于动植物资源的过度索取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极大地改变了狼的生存环境和猎物对象。但不管是树林中的狍子、草原上的黄羊,还是凶猛的野牛、庞大的驼鹿,狼都能耐心地去寻找它们的弱点,最终捕获到所需的猎物。
在草原上,狼之所以成为自然界真正的主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草原狼极其善于长途奔袭。在辽阔的大草原上,无论是猎者,还是被猎者,如果没有超强的奔跑能力,要在草原上生存都是十分困难的事情。草原狼可能就是因为具备了这种能力,才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战斗力,成为草原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甚至可以将虎、豹、熊等个体更大的猛兽逐出草原。
动物的生存法则与人类一样,要想生存,就必须首先去顺应生存环境。如果生存环境很恶劣,只有不断地适应、改变环境,才能在越来越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得以繁衍。
狼在自然界中认清自己的生存环境而得以生存下来,那么,生活中,人类的强者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生存环境,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法则。
每一个降临到人世的人,都会遇到前人所创造的现成的社会环境。对于这种既成的事实,人们是无法选择的。人们面临的社会环境有大环境和小环境之分,社会大环境是指整个社会环境及其发展趋势、水平、性质和状态。在大环境范围内,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制度、生产力状况、社会结构的特点、科技的发展水平、教育事业的发达程度以及民族的特点、阶级的属性、传统和文明水平等等都会影响和制约着人的生存方式。人离不开社会环境。
对人影响最大的就是社会小环境。社会小环境是指个人直接接触的生活范围,如家庭、学校、居住区、单位及社交活动的范围等。社会小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是明显的,个人离不开社会小环境。
P3-5
没有猛虎的霸气,然而独立悬崖对月长嗥的气势却足以震慑天地;没有雄鹰矫健的身姿,但扑食时的腾空一跃又足以让对手魂飞魄散;没有狐狸的娇媚,然而在雪原中伴着飞雪奔腾的身影不能不令人赞叹;没有猎豹的专横,然而一盯上猎物就算要跟踪几天几夜也一定要置其于死地——这就是狼。看似漫不经心的随意里却保持着十二万分的警惕,绿色的双眸里永远透着孤独和骄傲……
狼这个种族曾经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上,在蓝天与绿草间纵横驰骋过,曾经在山川大地上演过一幕幕威武雄壮、荡气回肠的活剧。它们拥有造物主赋予它们的足以与人类试比高低的灵性与智慧,拥有上苍赋予它们的足以超过人类的忠诚与团结、坚韧与顽强以及宁死不屈的铮铮傲骨。为了生存,这个种族曾经顽强地与人类抗争过,不屈不挠地与大自然抗争过。
狼在动物界中并不是形体最大的动物,也不是奔跑最快的动物。它们并不是兽中之王,但是,为什么几百万年来草原上跑得最快的羚羊会怕狼呢?比狼大得多的马、牛也是闻狼丧胆呢?甚至连老虎都畏惧群狼?这怕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因素呢?是什么驱使狼以顽强的生命力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在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的情况下,仍然傲立于世?
究其原因,它们是以永不服输的心态,.用战斗的精神、用团队合作的力量以及家族责任感演绎了一幕幕生存剧,令人深思,使人感慨。正是这种优良的品质使狼成了人类的兽祖、宗师、战神与楷模。狼的生存法则就是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地创造生存空间;狼的团体就是在充满争斗的对手中组成强大的团队力量;狼的智慧就是在强者之列不断竞争、超越。
在百万年的自然变迁中,狼之所以能够生存并成为兽族中最优秀的种族,是因为狼奉行自有的至高生存法则。从狼的生存法则中,我们不得不联想到人类自己。如今我们人类同样面临着狼族曾经面临的恶劣生存环境,在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如何生存,如何胜出并发展壮大,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直面和深思的问题。狼的生存法则对人类有着启发意义。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靠采集野果和捕鱼狩猎为生,与狼及其他动物和睦地生活在一起。如今,人类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人却已不再知道自己是谁——我们不仅失去了在大自然中的位置,就是在社会中我们也失去了应有的位置和目的感。
然而,狼却知道自己是谁。它们因为相互依存而活,我们是多么渴望能够拥有它们这种须臾不忘自己本色的本能智慧。狼的智慧是强者的智慧,是成功的智慧。将狼的智慧、组织才能、不屈的尊严和家庭责任感与人类的强者相对应,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强者是怎样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
本书是将狼性生存法则与个人、企业及民族社会生存发展有机结合编写而成的一本全面实用的“宝典”,深度挖掘了狼性的精髓,同时又深刻剖析了狼性与人类生存发展的本质联系,为您带来了诸多的启示与思考,帮助您成为人生的强者,竞争的胜者!
狼的许多难以置信的做法值得借鉴。其一,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实践孙子兵法, “多算胜,少算不胜”。其二,最佳时机出击,保存实力,麻痹对方,并在其最不易跑动时,突然出击,置对方于死地。其三,最值得称道的是战斗中的团队精神,协同作战,甚至不惜为了胜利粉身碎骨、以身殉职。商战中这种对手是最恐怖,也是最具杀伤力的。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 张瑞敏
我永远都不知道谁是优秀员工,就像我不知道在茫茫荒原上到底谁是领头狼一样。企业就是要发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征: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企业要扩张,必须有这三要素。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任正非
要战胜比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必须学会对自己残酷,如果我们每一个细胞、每一个个体都不具有竞争力,那这个企业会有竞争力去抗争吗?……要有打仗的感觉,我们要如狼似虎,并且还是饥饿的狼、饥饿的虎,让人望而生畏……要么成为狼,要么被狼吃掉!
——联想集团总裁 杨元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