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轻经典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胡适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追悼志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

志摩这一回真走了!可不是悄悄的走。在那淋漓的大雨里,在那迷蒙的大雾里,一个猛烈的大震动,三百匹马力的飞机碰在一座终古不动的山上,我们的朋友额上受了一下致命的撞伤,大概立刻失去了知觉。半空中起了一团天火,像天上陨了一颗大星似的直掉下地去。我们的志摩和他的两个同伴就死在那烈焰里了!

我们初得着他的死信,都不肯相信,都不信志摩这样一个可爱的人会死的这么惨酷。但在那几天的精神大震撼稍稍过去之后,我们忍不住要想,那样的死法也许只有志摩最配。我们不相信志摩会“悄悄的走了”,也不忍想志摩会死一个“平凡的死”,死在天空之中,大雨淋着,大雾笼罩着,大火焚烧着,那撞不倒的山头在旁边冷眼瞧着,我们新时代的新诗人,就是要自己挑一种死法,也挑不出更合式、更悲壮的了。

志摩走了,我们这个世界里被他带走了不少云彩。他在我们这些朋友之中,真是一片最可爱的云彩,永远是温暖的颜色,永远是美的花样,永远是可爱。他常说: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们也不知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可是狂风过去之后,我们的天空变惨淡了,变寂寞了,我们才感觉我们的天上的一片最可爱的云彩被狂风卷去了,永远不回来了!

这十几天里,常有朋友到家里来谈志摩,谈起来常常有人痛哭,在别处痛哭他的,一定还不睡。志摩所以能使朋友之样哀念他,只是因为他的为人整个的只是一团同情心,只是一团爱。叶公超先生说:“他对于任何人、任何事,从未有过绝对的怨恨,甚至于无意中都没有表示过一些憎嫉的神气。”

陈通伯先生说:“尤其朋友里缺不了他。他是我们的连素,他是粘着性的,发酵性的。在这七八年中,国内文艺界里起了不少的风波,吵了不少的架,许多很熟的朋友往往弄的不能见面。但我没有听见有人怨恨过志摩。谁也不能抵抗志摩的同情心,谁也不能避开他的粘着性。他才是和事老,他有无穷的同情,他总是朋友蹭的‘连索’。他从没有疑心,他从不会妒忌,使这些多疑善妒的人们十分惭愧,又十分羡慕。”

他的一生真是爱的象征。爱是他的宗教,他的上帝。

我攀登了万仞的高冈,

荆棘扎烂了我的衣裳,

我向飘渺的云天外望——  上帝,我望不见你——

……

我在道旁见一个小孩,

活泼,秀丽,褴褛的衣衫,

他叫声“妈”,眼里亮着爱——

——上帝,他眼里有你——

(《他眼里有你》)

志摩今年在他的《猛虎集自序》里曾说他的心境是“一个曾经有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这句话是他最好的自述。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社会上对于他的行为,往往有不能谅解的地方,都只因为社会上批评他的人不曾懂得志摩的“单纯信仰”的人生观。他的离婚和他的第二次结婚,是他一生最受社会严厉批评的两件事。现在志摩的棺已盖了,面社会上的议论还未定。但我们知道这两件事的人,都能明白,至少在志摩的方面,这两件事最可以代表志摩的单纯理想的追求。他万分诚恳的相信那两件事都是他实现他那“美与爱与自由”的人生的正当步骤。这两件事的结果,在别人看来,似乎都不曾能够实现志摩的理想生活。但到了今日,我们还忍用成败来议论他吗?

我忍不住我的历史癖,今天我要引用一点神圣的历史材料,来说明志摩决心离婚时的心理。民国十一年三月,他正式向他的夫人提议离婚,他告诉她,他们不应该继续他们的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他提议“自由之偿还自由”,他认为这是“彼此重见生命之曙光,不世之荣业”。他说:“故转夜为日,转地狱为天堂,直指顾间事矣。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彼此前途无限,彼此有改良社会之心,彼此有造福人类之心,其先自作榜样,勇决智断,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皆在此矣。”

这信里完全是青年的志摩的单纯的理想主义,他觉得那没有爱又没有自由的家庭是可以摧毁他们的人格的,所以他下了决心,要把自由偿还自由,要从自由求得他们的真生命、真幸福、真恋爱。

后来他回国了,婚是离了,而家庭和社会都不能谅解他。最奇怪的是他和他已离婚的夫人通信更勤,感情更好。社会上的人更不明白了。志摩是梁任公先生最爱护的学生,所以民国十二年任公先生曾写一封很长很恳切的信去劝他。在这信里,任公提出两点:其一,“万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乐。弟之此举,其于弟将来之快乐能得与否,殆茫如捕风,然先已予多数人以无量之苦痛。”其二,“恋爱神圣为今之少年所乐道。……兹事盖可遇而不可求。……况多情多感之人,其幻象起落鹘突,而得满足得宁帖也极难。所梦想之神圣境界恐终不可得,徒以烦恼终其身已耳。”

任公又说:“呜呼志摩!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当知吾侪以不求圆满为生活态度,斯可以领略生活之妙味矣。……若沈迷于不可必得之梦境,挫折数次,生意尽矣,郁悒诧忌以死,死为无名。死犹可也,最可畏者,不死不生而堕落至不复能自拔。呜呼志摩,可无惧耶!可无惧耶!(十二年一月二日信)”

P24-27

目录

一、我的亲友

 九年的家乡教育

 我与汪长禄先生的书信往来

 追悼志摩

 杜威先生与中国

二、心灵自述

 我的歧路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我的信仰

 归国杂感

 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三、人生感悟

 人生有何意义

 新生活—为《新生活》杂志第一期做的

 请大家来照照镜子

 容忍与自由

 漫游的感想

 差不多先生传

 庐山游记(节选)

 中国爱国女杰王昭君传

 胡适诗歌欣赏

四、文学小品

 九年的家乡教育

 我与汪长禄先生的书信往来

 追悼志摩

 杜威先生与中国

五、告诉年轻人的话

 读书

 文学改良刍议

 少年中国之精神

 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内容推荐

以自己的努力定义自己的人生,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没拼过的青春不值一提,坚持梦想,不要做一个看起来很努力的人。

胡适,民国时期的文化偶像。有人说,我们错过了胡适一百年,但是,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述最多、影响最大、自传材料最丰富的一个名人,通过胡适谈人生梦想、平常工作和平凡日子,你会感到:我们并没有错过。他的思想、他的为人之道,足以构建我们现在想要的美好生活。

《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收录了胡适关于青春、人生、理想的精品文章,其中包括胡适对年轻人在思想修养、能力提升、个性培养等方面的建议和引导以及关于年轻人如何成就自己的人生。只要你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那么就一定有一个目标是要由你去完成的。无论你所面临的困难怎样令人望而却步,只要有执着的行动,我们就能够活出人生的精彩。

编辑推荐

胡适,20世纪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和学术大师之一,被称为民国文化“偶像”,具有儒雅、睿智、幽默的文人气息。他的文章开一代风气之先,影响至今。蒋介石对他推崇备至!毛泽东对他又爱又恨!李敖、林语堂、周作人、梁实秋、张爱玲敬为恩师。这位纵横学界、政界、文化界的偶像和伟人,一生留下大量著作、论述、书信、日记。

《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精心编选了胡适在当时即引起很大反响的22篇散文随笔之精要,涉及其对亲友家人的缅怀、人生自述以及对年轻人的告诫,彰显了其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胡适。在书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一个侃侃而谈的智者,又可以体会到胡适对于家国的热爱和思考,对于民主和自由的守护和坚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7: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