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手机人时代大趋势
第一节
手机人产业大趋势
从2012年开始,中国GDP增长速度降到8%以下,2012年为7.8%,2013年为7.7%。在经历了数十年的飞速发展之后,国人已变得前所未有的富裕,有更多的钱可以用于基本生活以外的部分,从出国旅行到购置更多消费品甚至奢侈品。千禧年后的中国,是变得更富有并且始终在学习更富有的经济基础之下生活方式的十几年。
从对于手机终端的消费可以看到这样的变化。根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的数据:2013年中国手机的出货量为10.4亿部,较2012年增长24.6%,其中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为79.6%;2012年的数据则为手机出货量8.35亿部,较2011年增长7.5%,其中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为79.2%。这些数据说明更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同时人们更换手机的周期越来越短。
对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行业,2013年,互联网仍旧在缔造着一夜变身亿万富翁的神话。2013年11月,以旅行和票务为主的去哪儿网、以桌面主题而闻名的久邦数码以及以彩票为主题的500彩票网先后在美国上市,垂直细分领域的捞金能力仍旧持续不断;另一方面,以百度、阿里以及腾讯为首的互联网大佬们也在不断并购细分领域移动互联网公司或团队,百度收购91手机助手和糯米网,阿里收购高德地图和虾米等,腾讯入股京东等,传统强势的互联网巨头正在强势布局移动互联网各条战线。一、手机进入“无所谓品牌”时代
开发能吸引某些消费者群体的创意,以形成品牌概念。这个创意不来自产品优点,而来自由品牌联想到的生活。。从品牌的历史来看,1870年以前的品牌是工匠名、行会名、城市名、图形图像,然后又经历了批发商品牌、制造商品牌、经销商品牌、消费者品牌几个阶段,这是一个生产力不断发展,消费者地位不断提升的阶段,同时也是品牌内涵不断发生变化的阶段。 从手机品牌的角度看,中国的手机市场曾经经历过诺基亚一家独大的时代,在智能手机时代,苹果因为率先推出并定义了智能手机的新标准,因此虽然价格不菲,但是一直表现亮眼;近几年,由于安卓开放其系统,众多品牌在安卓系统上生根发芽,不管是低收入的蓝领,还是信息水平极高的Geek们都能从安卓系统中找到适合自己功能和价格的手机。从表面上看,手机品牌已经不再是由一两个品牌一统江山的时代,而是不断细分,同时手机的更新换代速度也不断提升。
那么手机品牌真的不重要了吗?当然不是。手机品牌作为重要的区隔标识,在手机购买和使用中还是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的,但是品牌所能起到的重要的身份标志的作用,以及品牌所能带来的“档次感”与“溢价能力”,却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多品牌的白热化竞争,以及中国普通消费者越来越懂智能手机,其意义正在面临消解。从这个意义上来……
P6-7
焦虑的我们和幸福的手机人
我在飞机上打出这些字。事实上,这是我唯一可以彻底中断使用手机、集中精力写作的时间段,我的上一本书《短暂飞行》也是在飞机上完成了主要的部分。———我想,今天的大多数人都和我类似,摆脱手机的使用状态只能是在飞机上或睡眠中。人们从手机的使用中得到无数的便利,却又为之深深苦恼:为精力的被分散,为在线的交流过度,为面对面交流的障碍,工作节奏的日益加快,生活方式被粗暴改变等。人们对手机的感情,用“又爱又恨冶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我也是人们中的一个。另外又有一群人,他们不断挖掘着手机的能量,用代码和设计尝试把日常生活中可以提升效率的细节,变成创业机会,变成产品,变成商业模式。我也是这群人中的一个。
电视在开始进入民众生活的时候,人们对它的焦虑和今天的手机(或者说移动互联网)是类似的,同时作为电视观众和社会学家的波兹曼,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娱乐至死》。
我,同时作为一个手机人和移动互联网的从业者,来为刘德寰博士的《没有极限的未来:手机人全面解构产业》狗尾续貂地写上这几行字,是想说:正是对社会、对生活的观察和反思,成为了技术的镜子,
让技术最后沉淀为文明。手机到底会变成什么样?2003年时,我相信邓裕强所说的:手机会超越电脑,成为人们最主要的联网终端。我们联手创业,用了十年时间,向全世界的互联网创业者、手机公司、逐步加入的用户证明了这件事,久邦数码也成为了全球第一家移动互联网上市公司。而我、刘博士、你……都变成了手机人。
手机还在变。NIKE的每一双球鞋都可以接入互联网,你安装一个它的APP就可以用手机看到自己的运动状态,并且学习到更好的、更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我打算给NIKE一个价值10亿美元的点子:把球鞋的记录、联网技术集成为一个小贴片,那样即使是Adidas的用户,一样变成了NIKE的用户。商业成功的背后,是全世界的运动者都可以用移动互联网帮助自己改善锻炼方式。
手机就是那个魔术师。它是信息世界的KEY,它会是你和信息世界的映射。
张小龙不让微信有电脑版、PAD版(网页版只是为临时电脑前的操作而设立),因为他希望信息是实时的,电脑和PAD无法保证实时。我认同这样的产品设计思路,因为信息技术的趋势是:人和信息越来越实时同步,在未来,某一个孩子最近几月长个儿的速度,会直接影响到他选择的服装供应商的服装款式大小。
手机让这些事情发生。会带来更大的变化吗?我想,会的。比如说:会不会再造国籍?手机把社交网络塑造为信息世界的基础设施,就像自来水管道,没有极限的未来———手机人全面解构产业交网络又把人们凝聚成一个个部落,这些部落交错散落,跨越民族和国家……为什么我们还需要用来自哪个国家来区分人群呢?
未来到底会怎样,没有人知道。我唯一知道的是,当未来变成现实,就会有更远的未来在前方等待。
张向东
久邦数码(3G门户&Go桌面)总裁
手机带给中国社会的不仅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改变,还有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新型产业链。刘德寰、傅杰、崔凯等著的《没有极限的未来(手机人全面解构产业)》在延续手机人系列对于族群与趋势继续进行深入透视的基础上,首次公布从2009年积累的行业数据,《没有极限的未来(手机人全面解构产业)》系统地以专业数据建模的方式来分析移动互联网相关的垂直产业,其中既包含传统的运营商、手机品牌等产业,也有新兴的细分垂直产业。
刘德寰、傅杰、崔凯等著的《没有极限的未来(手机人全面解构产业)》采用了全产业链扫描的视点,为读者呈现了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全景画卷,同时也加入了全球最新的学术思想作为参照。让人从有限、具象的现实工作体验中抽身出来,俯瞰整个行业的发展,犹如仰望星空时,感知到自我的存在和意义。
该研究中对中国消费者的聚类分析尤其具有参考价值。在影响中高端人群的核心人群研究中,本书发现了“技术红颜”族群的信息扩散能量,进而令我们举一反三地在实战中发现了“技术草根”的巨大引爆力。小米手机正是聚焦了他们的需求,才迅速获得了令人垂涎的规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