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子,一袭长裙,偕同三五驴友,跨越阿里大北线,走向藏地最遥远的秘境——阿里,开启一段神山圣湖的灵魂之旅,一路艰难跋涉,到达那离天空最近的地方,邂逅了无人区的绝世美丽,也收获了灵魂的安宁。
湘君编著的《天上阿里与神耳语》是迄今最唯美的阿里作品,是国内首部阿里大北线全景游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天上阿里与神耳语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湘君 |
出版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位女子,一袭长裙,偕同三五驴友,跨越阿里大北线,走向藏地最遥远的秘境——阿里,开启一段神山圣湖的灵魂之旅,一路艰难跋涉,到达那离天空最近的地方,邂逅了无人区的绝世美丽,也收获了灵魂的安宁。 湘君编著的《天上阿里与神耳语》是迄今最唯美的阿里作品,是国内首部阿里大北线全景游记。 内容推荐 大概没有任何一条旅行线路能像阿里大北线,一路穿行过如此多的动人湖泊。 走进阿里,就走进了“一错再错”的湖泊之国,当那“一错再错”的风情,从灵魂刷刷掠过,没有人不由衷觉得,为之再艰难的跋涉,亦是值得。 一段神山圣湖的灵魂之旅,一个年轻女子的追梦心经!《天上阿里与神耳语》作者湘君一袭长裙,走进藏地最遥远的秘境,邂逅无人区的绝世美丽! 目录 阿里印象 拉萨—萨嘎 深入藏地,西行阿里 朝圣孤旅,拉萨的倾城日光 温暖初见,烛光与泪水 再会羊湖,世界之巅的冷酷仙境 后藏佛光,扎什伦布寺一瞥 夜奔萨嘎,阿里在望 萨嘎—普兰 神山圣湖,风雪苦旅 渐入佳境,溯源雅鲁藏布江 暴雪将至,初见冈仁波齐 玛旁雍错,沐浴圣水的朝拜者 雪域鬼湖,神秘拉昂错 边城普兰,雪山环绕的地方 转山在即,叩拜启程 穿越峡谷,风雪转山路 在轮回台,放下天地放下你 卓玛拉山口,身体下地狱,灵魂归故乡 雪盲突袭,黑暗中声音的风景 神山圣湖,雪后初晴 札达—噶尔 土林环绕,古格的地老天荒 走向札达,那土林环绕的地方 古格日出,高原帝国的前世梦境 普布曲桑,传奇看门人的壁画情缘 废墟遗骨,辉煌王朝的荒凉今生 落日熔金,聆听大地的夕阳乐章 在路上,扎布让村的夜与狂欢 天边之城,阿里首府狮泉河 阿里小北线 无人区,那一错再错的旅途 无路之路,无人荒原的诱惑 野性藏北,与野生动物一同飞驰 遗世孤立,无名湖畔牧羊女 夜宿仁多,邂逅雪山深处的“阿爸” 惊艳连连,一错再错荒原路 天际湖光,醉在扎日南木错的黄昏 荒野迷踪,没有你的爱与路 患难与共,与狼共舞惊魂夜 阿里大北线 大秘境,邂逅生命禁区的美 藏北牧歌,草原上的人情似故乡 当惹雍错,你的名字叫作蓝 人与自然,坐拥圣湖在文布南村 难说再见,高原孤岛的隐居梦 一湖双生,藏北秘境的今天与明天 血色净土,不再哭泣的藏羚羊 天边双湖,与可可西里擦肩 走出荒原,色林错畔洗风尘 梦枕雪域,最后一眼的凝望 班戈—拉萨 天湖,天空与湖水的相别 一别经年,重返天湖 长路将尽,天涯珍重 纳木错畔,与神耳语 后记 有情阿里 附录 与阿里有关 试读章节 后藏佛光,扎什伦布寺一瞥 1 在日喀则的藏式旅馆,心跳剧烈地醒来。望向洗漱池的镜子,一张眼睛浮肿、嘴唇发紫的脸,写着被缺氧侵扰的彻夜难眠。同伴的情况似乎更糟,秀辉开始微微发烧,伟简吃不下早饭,一路嬉谈笑骂的巍川,也是罕有的无力状。大家都在忍受各自的高反病苦。而这一天,我们还将沿着向上的路,再度抬升1200米,夜宿在海拔4800米的萨嘎县——阿里南线的正式起点。要抵达高出云端的阿里,等着我们的还将有多少考验? 为了深入感受后藏,也为挺过头疼、心慌等种种高反症状,索性选择放慢脚步,留在了日喀则,这座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藏语意为“如意美好的庄园”。但它繁荣的根基,绝不仅因土地丰饶,更在于城西山坡上那一片风马飞扬、佛光金顶的经殿群——扎什伦布寺。 作为历代班禅驻锡地,扎寺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仅次于布达拉宫,可谓后藏的心脏。伟简至今还意犹未尽地对我说,真想就在扎寺旁开一家梦想的客栈。只因那实在是个感受藏地人文的好去处。 红檐,白墙,蓝天,深巷,高原阳光流过庙宇金顶,红衣喇嘛默念经文环坐殿堂,弓背老人手摇经筒转过座座白塔……走在这座后藏最大的佛寺中,随处可见衣衫朴素的朝拜者,或一遍遍转经转塔,或三三两两围坐墙脚晒太阳。他们一脸平静,眼神明亮,看不出一丝阴云或窘迫。 索甲仁波切曾在《西藏生死书》中写道:“藏语称身体为10,意思是‘留下来的东西’,用以提醒自己,我们只是旅客,暂时住在此生和此身。因此藏人并不以全部时间改善外在环境,让心分散。”当我们在上午9点涌向都市格子间,衣着光鲜,日复一日,受欲望驱使或被世俗推挤,戴着面具筋疲力尽时,全民信教的藏族人,却认为心灵修行才是头等大事,情愿在最通透的阳光照耀下,静静仰望圣美殿堂。 置身扎寺,置身这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里,把镜头聚焦在一张张被阳光抚摩过的脸、一双双湖泊般清澈的眼,我忽然想,在佛的国度,是否并非拥有越多便越富足,而是需索得越少,才会越自由快乐? 2 扎寺很大,偌大寺院,俨然自成一个小王国。红色宫墙沿山势蜿蜒迤逦,盘踞整片山头。右侧白色建筑为晒佛台,中间是供奉历代班禅舍利的灵塔殿,左侧最高的则是强巴佛殿。 强巴佛殿里,供奉着世界上最高大的铜佛。镇寺之宝前,自然最是人头攒动。酥油灯火苗微微跳跃,恍惚映照着幽暗佛堂。诵经声中,人们怀着或好奇、或崇敬的心情,抬望头顶高达九层楼的赤金佛身。它是那么高,那么亮,让人不能不仰视,就仿佛在黑暗中本能地趋向光。 相比随众人一起仰望佛陀,我最想去寻访的却是寺庙角落的日光殿,因为那里藏着仓央嘉措的传说。五世班禅自传有载,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这位传说中的教界领袖与浪漫诗人,曾专程赶赴扎什伦布寺,不仅拒受比丘戒,更求曾为他落发受戒的五世班禅,收回此前所受的出家戒和沙弥戒。那一年,他20岁。那一天,他久久跪在日光大殿的日光里,给大师磕了三个头。那一刻,他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违背上师之命,实在感愧”,之后黯然离去。 于是这个清晨,当我推开日光殿虚掩的重门,咿呀呀,只觉得一脚踏进了古老沧桑的岁月。没有人,也没有风,只有透过天井射入殿堂的阳光,破碎而亮烈。三百年前,同样的日光,是否也曾如此洒落?洒在那位茫然又倔强的青年活佛身上,拖着长长的影子……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一个人走在幽暗殿堂,走在沉重传说里,不由得就想起了仓央嘉措的这句诗。“入山梵行”的宗教,是为心灵的修行,来世的寄托。“多情恐别”的愁肠,为的是漫漫今生那一份深刻的温柔。为何两者不可得兼?为何须得放下爱恨歌哭,披上苦行的僧袍,才能走近佛? 走近大殿中央那一尊尊低垂眉目、俯视众生的神像,我也想像《问佛》中所写的,问一问佛陀:“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人究竟为何而活?”佛祖只是沉默,只有灯花忽明忽暗,摇曳一脸斑驳,落在我仰望的脸上。 退出寂静佛殿,走回日光耀眼的蓝天底下,沿着长长巷道继续往前走,路过的每一扇门后面,都隐着拜不完的神明、说不完的传说。要浮光掠影过这片佛国的表面,大致只需几小时。但望着往来不绝的红衣喇嘛与朝拜者,我忽然想,要真正走近佛,又需要多少世的修行与轮回呢? P31-33 序言 天空很大,没有你 “我想画下自由。画下远方的蓝天草原、白云雪山,画下雪山下一面湖水;画下我们最初的梦。亲爱的,你会看见吗?看见两个女孩,扯一猎猎风帜,奔跑在旷野风沙里,快乐和裙裾风中飞扬?无尽宽广的天地中,终于长大。” 十年前,我和一个叫北北的女孩,一起做过这样一个梦。那时的我们,还是不知道远方有多远的小女生。正值最迷茫的青春,一无所有,只有一个个浆果般美丽的梦。 后来,生活为我们选择了各自的方向。繁华都市,如花爱慕,让我们再看不见彼此,看不见最初。我驻扎在陌生异乡,过着,赶着,没有终点地奔劳。直到某个深夜,忽然惊醒,停顿。想起曾经,黑暗里寻找光明的眼睛。想起两个女孩,关于远方的梦。它纯真、热烈又迷茫,如同被掩埋的本心。我的眼前浮起熟悉的脸,我失散的花儿。今生不能重逢,那么能做的,或是冗长岁月里,恪守最初的真与梦。 于是,我从应接不暇的工作中出走了。依然不知道远方有多远,却相信,梦想的花朵,一定就在某个地方尽情生长。只是,那里又是哪里? 那段日子,离现在很近也很远。长长铁轨,没有尽头。梦中天地,终于豁啦啦拉开大幕。火车轰鸣着,飞奔着,带我去一个个梦想的远方,也去向自己内心最深处。一路上,路过村庄犹如路过温暖,路过沙漠犹如路过孤独,路过湖泊犹如路过泪水,路过高山犹如路过领悟……我用双脚一寸寸丈量着大地,也任大地一次次撞击茫然的心。一年年,就这么走过茫茫西部,一直走进最遥远的阿里。 倘若我苍白的生命,是因为串起一段段闪烁在远方的风景,才渐渐焕发不一样的崭新,那么阿里,这片藏地最遥远的秘境,无疑是其中最美的。只是,当我终于面对这宛若仙境的人间至景时,天空很大,却没有你。 要怎样,才能让你看见我看到的风景,被阳光雨雪淘洗出的这颗真心?置身梦中天堂,又美好又落寞。落寞如藏北不为人知的一面面寂静湖水。这湖水,在离开高原的日子,依然在我心头激荡。一日日,终于沉淀成眼前这一行行文字。 文字里,我只是真诚地去品、去怀念、去唤起旅程中、内心里涌现过的一切。现在,我把它呈现给你。它是一幅雪山、湖泊、荒原、草场的长长画卷,也是一个女孩一路追梦走过的漫漫心经。 藏人转山转水,叩着长头,走在漫无止尽的朝圣路。而我,只能以文字与旅行的方式修行。只愿与你相遇,在这天上的阿里。 书写漫漫旅程的夜晚,我又做了一个长长的梦,长得像阿里无尽荒蛮的路。路的尽头,高原圣湖泛着灿灿波光,一袭红裙的女子,无限柔情的背影,立于幽蓝湖水之畔…… 十年前的梦,梦中的人,风景里终于重逢。 梦醒来,我一个人快乐了很久很久。 后记 有情阿里 1 走出阿里那天,我和旅伴伟简,有过这样一个约定:若有一天谁先实现梦想,在远方开起一家属于自己的客栈,一定会留一席坐榻,给对方。 很久以后,当我以文字追忆起这段漫漫旅途,竟收到伟简从高原发来的消息,他在拉萨的客栈已经正式开张。客栈留言墙上,一张高原圣湖的照片,水天空阔,一袭红裙的女子迎风孑立……这是我们的阿里梦,他说,他会把它传递给更多来拉萨的旅人。 在人生的某个时点,我们一起走过阿里的风景。而阿里,这片近乎神奇的土地,也由此深深走进了各自的生命。 茫茫阿里,万物有灵且美。转山转水的藏族人,赋予这片高出天堂的高原,以太高神性、太多仰望。于是,走过阿里,除了遇见离天空最近的风景,收获最深的,却是某种天清地灵的沉醉、触动与思省。 这思省,让伟简一点点认清自己想要的生活。因缘际会下,终于离开工作十多年的外企,回到高原云端,筑起梦的巢穴,为那生命完整的理由。这沉醉,也让我在返身红尘的日子,—遍遍梦回那天上的阿里,直到化成眼前这—行行文字。 曾经,年少的梦,牵引我走向漫漫阿里路。其后,这段漫漫阿里路,却又奇妙牵引着我,走遍了内心每一个角落。这似乎是一次更漫长更极致的旅行。寻着记忆的蛛丝马迹,我又一轮轮唤醒旅途中的凝望和观想、注视与领悟;一回回神游于梦中风景,重逢那些阳光下的笑容。 如果说动身之前、提笔之际,我还带着些个人的爱嗔痴念,那么,走到后来,我的一颗心,已不知不觉间交付给阿里充满神性的天地。那是冈仁波齐的风雪山路、玛旁雍错的瑰丽日落,那是土林古格的黄金日出、“一错再错”的灿烂湖水,那是顶着风雪转山的朝圣者、眼睛如酥油灯摇曳的牧羊女,那是阿里人对生对死,对万物生灵,充满豁达的参透与敬畏…… 当我置身这宛若仙境的人间至景,天空很大,却没有你。但是否正因生命中再没有你,一次次怅然若失的找寻中,我才会在千山万水中看到世间真正永恒的美丽? 就这样,我走过高耸云端的天上阿里,也终于走出了内心长年走不出的漠漠荒原。 2 这个有关阿里的大梦,我也想和伟简一样,把它传递给更多人——出发吧,在梦想开花的日子,带上一颗心上路,去那片离天空最近的大地,去欣赏、去赞叹那遗世孤立、不为人知的大美。 只是,分享同时,我也有着隐隐陇虑。忧心阿里,随着南线贯通,在不太遥远的未来,亦将迎来越来越多尘世喧扰,不复最初的纯与静。 诚然,阿里是至为圣洁的。雄踞“世界屋脊”巅峰区域的它,盛开着数不尽的雪山、湖泊,存留着最原生的自然与最虔诚的信仰。然而,越是原始的生态,面对突如其来的开放,往往越是脆弱不堪。当西藏大部的冰雪正一点点消融,阿里这片处在藏地之巅的最后净土,等待它的未来又会怎样? 而每当阿里的朋友告诉我,那儿的垃圾正越来越多,动物与植被却越来越少,时有粗心冒进的旅行者因高反命丧阿里,我的心总会一阵阵揪紧。 要知道,在旅人眼里那么美丽的阿里,却也是最难以生存的地方。超高海拔、恶劣气候、严重缺氧,使它远远不同于一般旅行地。尤其是走进藏北无人区,这片曾经的生命禁地,一切都只能听从大自然的安排,无论远道而来的旅人,还是天生地养于此的阿里人。 在这里,人与动物、与花草,都只是大自然里平等的生命,一样美好,也一样脆弱。在这里,唯有怀着一颗敬畏的心,才能遇见上天恩赐的美丽。因此,为阿里风光一路赞叹时,请不要再犯我转山雪盲、荒原迷路的错误,更不要做任何有损当地牧民的事情。 —切外来者都只是匆匆来去的过客,这片土地永远只属于阿里人。其实并没有人,会喜欢真正生活于苦难。在这孤绝至残酷的高原上,牧民们是用最大的坚韧与豁达,世世代代承受住了所有苦难。除了由衷敬佩与悲悯,我们这些万里而来的旅行者,又能为这片心爱的土地、土地匕的人们,做些什么? 所以,最后的最后,容我衷心祈愿,每个崇尚天地大美的人,都能怀着温柔的爱意,去爱惜那里的每一座山、每一面水、每一个人与生灵…… 人有情于万物,万物才会有情于人。 祝福走在路上的有情人。 祝福阿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