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刘惠民学术评传(大字版)/中华中医昆仑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中国盲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世界医学宝库中的夺目瑰宝,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仍是中国医药卫生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民族体魄康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华中医昆仑》是为我国近百年来150位著名中医药专家编辑出版的传记丛书,是一套具有历史、学术、文化、实用和典藏等多重价值的精品力作。

张镜源著的《刘惠民学术评传(大字版)》记载了刘惠民的生平事迹,阐发了其学术思想、医术专长、医风医德和突出贡献。

内容推荐

《中华中医昆仑》是为我国近百年来150位著名中医药专家编辑出版的传记丛书,是一套具有历史、学术、文化、实用和典藏等多重价值的精品力作,对于广大中医师坚定专业思想、传承中医精髓、提高医德医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张镜源著的《刘惠民学术评传(大字版)》记载了刘惠民的生平事迹,阐发了其学术思想、医术专长、医风医德和突出贡献。

目录

读书知己短 问业学他长

主事求团结 治病讲良效

外感生石膏 养心酸枣仁

审证求精准 施治重整体

妇病调冲任 小儿理肺脾

医药同一理 医护不分家

管教医于身 医卫健于心

誉高心更谦 业精胆愈大

试读章节

1898年11月16日,刘惠民出生在山东省沂水县黄山乡胡家庄。刘家祖籍山西省,因明末战乱不断,冀豫是历次改朝换代必争之地,其先祖为避战乱,迁居到鲁中山区沂水县。该县位于沂河之旁,北有鲁、沂二山,地势起伏,沂河贯城而过。祖辈虽以耕种为生,亦是耕读并重的读书人家。自他以上三代长辈中,都出过懂医术之人,尤以祖父、外祖父、舅父的内科、妇科、儿科以及骨伤科在沂水地区颇有名气。

刘惠民8岁人当地私塾,受开蒙教育。因在家中经常接触前来就诊的病人,看到病人痛苦的表情,从小就产生了学医为病人解除痛苦的想法,常在放学之后观察祖父治病过程,渐渐地熟悉了各种常用药材的气味、颜色和用途。祖父告诉他,学医首先要学好国文,打下坚实的古文基础。此后,他沉潜于经史子集的苦读中,国文功底日渐深厚。不料,1 6岁那年患上一场重病,他在家边养病边读医书。1 9 1 6年,他拜同村中医李步鳌为师,侍候老师身旁。李步鳌欣赏他聪明好学,知道他自幼立志学医,志向坚定,认定他将来必有成就,遂尽心扶植这位后生。在李步鳌的指导下,刘惠民开始研读《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及历代医学名著,遇到不懂之处,李步鳌尽其所能为他解答。之后,刘惠民随老师侍诊,实习辨证、识药、立方。三年后,即在他2 1岁时,李步鳌同意他出师,独立行医。就在这一年,北洋政府举行医士资格审查考试,刘惠民取得全省第二名的优良成绩,喜悦之情难于言表。然而,他没有得到开业资格证书,理由是他刚满2 1岁,经验不足,尚不具备行医资格。他从济南回到沂水,开始筹办一所乡村医药学校,从事培养乡村医生工作,但再一次遭到当局拒绝,这回理由是他的报告不符合北洋政府教育部的立案手续。

刘惠民在两次挫折后没有灰心和放弃。有一年夏天,乡里流行疟疾,病人很多,刘惠民主动参与治疗。他记得《海上验方》中有一个治疗疟疾的验方,查阅后按此验方试用,果然医效甚佳,再用该方普治患者,皆有良效。1 9 20年,2 2岁的刘惠民听朋友说,奉天(今沈阳)有一家名叫立达医院的中医院,院长是大名鼎鼎的张锡纯,医院欢迎年轻有为的后学去学习。刘惠民早就知道张锡纯的大名和他的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但因沂水山区交通闭塞,未曾买到这本名著。经朋友介绍,他辞别家人,第一回乘火车北上奉天,立达医院痛快地同意他人院进修。

成立于1 9 1 8年的立达医院,被学者称为“中医之有院,实肇始于此"。自古至今,中医开业行医只要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一个脉枕、数把椅子,从来没有自己的医院。刘惠民对立达医院的一切都分外新奇并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思量:原来中医也能像西医一样办起医院,病人可以住院治疗,医生可以随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方子,既省去了病人排队挂号就诊的麻烦,又避免了医生不能随时掌握病情的缺憾。这次对立达医院的见识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立达医院授课的教材就是《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在“序"的第一段开宗明义地指出:“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老安友信少怀,孑L子之愿力也;当令一切众生皆成佛,如来之愿力也";“故学医者为家温饱计则愿力小,为济世活人计则愿力大"。张锡纯的每一句话都令他折服,顿觉心胸豁然开阔。他懂得了,医生须有仁爱之心、慈悲之怀,济世活人、泽惠民众方为大志,终为良医。

刘惠民在立达医院认真研读《医学衷中参西录》。该书中收录的16O多个方剂,须结合《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来理解立法,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张锡纯给予指点;之后随张师诊治,看张师如何辨证施治,依法立方。通常情况下,经过3年学习,弟子大多会治病。而刘惠民仅用两年便结束了立达医院的进修。在立达医院进修学习,是刘惠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在立达医院进修期间,他和同学一起报名参加了名医丁福保创办的函授新医学讲习所的学习,两年毕业。刘惠民从新医学讲习所学到很多现代医学知识,如西医生理、药理、解剖、注射、消毒等。并购买了大量中医书籍及各种医刊,其中包括叶天士的《温热论》。为之后创办36人的中医学校、中西医教学奠定了基础。P7-11

序言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世界医学宝库中的夺目瑰宝,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仍是中国医药卫生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民族体魄康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医药学,是中华传统文化和科技文明的结晶,是勤劳聪慧的中华儿女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中,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体系。它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哲学内涵。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医药传人、一辈又一辈名医大家的实践探索、薪火传承、总结完善、创新发展,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独特的诊疗方法、丰富的医学内容、实用的制药技术。具有疗效确切、用药安全、应诊灵活、普适简廉和预防保健作用显著的巨大优势,在世界医学之林独树一帜,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与医疗保健事业,已经并正在作出积极的贡献。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彰显中医药学家的丰功伟绩,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办公室、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等精诚合作,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和指导下,为中华近现代百年来贡献卓著、深受敬仰的1 5 O位中医药学家,编撰出版了这部大型传记丛书。丛书采用评传体裁,记载他们的生平事迹、医术专长、学术思想、传承教育、医风医德、养生之道和突出贡献,使这些宝贵的医学成就和精神财富发扬光大,千古流芳。

丛书取名《中华中医昆仑》。昆仑山,被尊为“万山之祖",柱西北而瞰东南,立中国而凭世界,凌驾乾坤,巍然屹立。以其高峻豪迈、绵延起伏的磅礴气势,寓意中华中医药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和永不衰竭;以其挺拔雄伟、高耸入云的恢弘气魄,彪炳一代中医药学家的丰功伟绩、杰出贡献和不朽勋业。

丛书入选传主,从全国范围推荐遴选,遍及中医药界各个领域。有临床家、理论家、药学家、教育家、医史文献学家;有名师亲授、世医家教、学派传人、院校毕业和自学成才者;有师徒并驾、父子齐名和伉俪联袂者。他们学术造诣深厚、诊疗技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学科地位崇高、科研成果丰硕、医风医德高尚、国内外影响较大,从医学理论到临床实践,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是近现代百年来中华中医药界的杰出代表。

丛书的出版,对于弘扬中华文化,振兴中医药事业,造就中医药人才,普及中医药知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一项开创性工作,填补了我国为著名中医药学家大规模撰写传记的空白;也是一项抢救性工作,因入选传主已仙逝过半,许多亲历、亲见、亲闻的史料日见散逸,将之收集整理、编撰成书,功垂后世、利国利民;更是一项承前启后的工作,总结传主经验,传承中医药伟业,继往开来,光耀世界医学之林。这部医文结合,富蕴历史性、学术性、文学性和实用性的鸿篇巨制,对医疗、卫生、科研、教育及全球关注中华中医药文化的各界人士,都有重要的参考和阅读价值。

丛书的编撰出版,是一项巨大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工程,在策划、撰写、编辑、出版过程中,自始至终得到了国家有关领导、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并组织专家对全书进行终审;数百名专家、学者亲临指导,参与规划;有关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中医局(处)给予大力帮助;传主及其亲属、弟子热情支持、密切配合;撰稿人深情满怀、辛勤笔耕;编审专家尽心竭力、精工细琢;关爱中医药事业的企业家热心公益、慷慨资助;全体工作人员不辞辛劳、无私奉献,这一切使丛书得以顺利出版。对此,我们深表谢意。

由于时间紧迫和资料搜集困难,加之水平有限,难免有疏误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中华中医药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发端于远古,奔向于未来。百年对于历史,不过是短暂的瞬间;百人对于万众,不过是沧海一粟。然本丛书所记载的百年百人,则无疑是波澜壮阔的中医药发展史上辉煌的篇章和光芒闪烁的璀璨星辰。

张镜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5: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