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的比较
你可能要问:“那网络营销又是什么?难道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淘宝、卓越、京东、阿里巴巴等网站的营销模式吗?”不,当然不是。这些网站是在运行电子商务,和我们今天要说的网络营销不是一回事!不管你是负责公司营销部门工作的同人,抑或是和营销工作八竿子打不着的路人甲,请你记住,“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不然,你可能很难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网络营销这一奇妙的营销方式了。
我们通常所说的电子商务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互联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线下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与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大家通过网络来实现交易和买卖。电子商务主要分为B2C、C2C、B2B、G2C、G2B、O2O。其中B2C、C2C和B2B是大家接触比较多的网购形式。B2C的代表网站有京东网、当当网、卓越亚马逊、新蛋中国、凡客诚品等;C2C的代表则有淘宝网、拍拍网、易趣网等;B2B的代表则是阿里巴巴、环球资源、中国服装网等;G2C第三方支付的代表是支付宝、银联电子支付、财付通;G2B是政府对个人,包括个人网上身份核实、网上申领车牌、网上申报个税等;G2B是政府对企业,包括网上报税、网上报关、网上申领营业执照等;O2O是Online To Offline,也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
网络营销则是以互联网媒体为基础,以其他媒体为整合工具,并以互联网的特性和理念去实施营销活动,更有效地促成品牌的延升,提高企业、品牌、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的一种营销模式。也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网络营销是企业以现代营销理论为基础,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以达到开拓市场,增加盈利为目标的经营过程。其实这些说法大同小异,用最简单明了的话说,网络营销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为达到一定营销目的进行的营销活动。如在网上刊登广告,在论坛发布信息,在网上发布供求信息,向潜在客户发送E—mail,微博互动,甚至通过网络直接销售产品等,这些都属于网络营销的范畴。
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虽然在某些地方存在概念上的重合,但其实还是有明显差异的。
首先,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的研究范围不同。电子商务其核心是电子化交易,而网络营销则注重营销活动是否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的。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的这种关系也表明,发生在电子交易过程中的网上支付和交易之后的商品配送等线下问题并不是网络营销所能包含的内容,同样,电子商务体系中涉及的安全、法律等问题也不适合全部包括在网络营销中。
其次,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的关注重点不同。网络营销的重点在交易前的宣传、推广和造势,电子商务的标志之一则是实现了电子化交易。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在交易发生之前,其发挥着主要的信息传递作用。
最后,电子商务可以被看做网络营销的综合阶段。一个企业在没有完全开展电子商务之前,同样可以开展不同层次的网络营销活动。所以说,实际上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是密切联系的,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电子商务一定是以开展网络营销为前提,但是网络营销更加强调营销过程的实施和效果,是更加细致的、灵活的、创新的市场行为。
网络营销优劣势分析
在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互联网在人们的脑海里早已经被贴上了“万金油”的标签。因为它能将政府、企业和个人跨时空地连接到一起,使得信息的传递变得简单、高效和互动。而在市场营销领域中,最重要的也是信息的交换和流动,这样才能有实现交易的可能。如此看来,在市场营销中,网络具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可以看做先天优势(见图1-2)。
网络可以连接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互联网允许网络使用者跨时间和跨空间交换信息,使得信息流通和交易不因时间与空间的不同而阻断。企业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全天24小时与世界各地进行顺畅的信息交流,即便你是深更半夜在非洲的丛林里都无关紧要。
网络保证了消费者的自主权。在网络营销中,消费者可以对自由选择的商品和相关信息进行深度了解。网络营销不会像传统营销那样采用过于强势的推广方式和营销方法,网络给了消费者更加自由随意的消费环境,而这一点是现在年轻人非常看重的!
网络使得人们之间的沟通更方便灵活。互联网的便捷性保证了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信息交流活动。这不仅减少了时间差对交流结果的负面影响,更使得交流更加通畅、高效和互动。
网络使得网络营销更加低成本而高回报。网络营销相比于传统营销来说,消耗更少的实体资源,如海报、传单、店面、水电费和人工成本。这使得网络营销大大降低了企业营销活动的成本,而网络营销由于建立于网络基础之上,拥有较为丰富的用户资源,传播便捷,使得营销效果相当可观。
网络允许信息以多种形式传递发送。不论是文字、图片、音乐,还是最复杂的视频,互联网都可以保证信息被完整快速地发送到信息接收者手里。这不仅使得信息本身更加完整而富有活力,降低信息接收者对信息处理的难度,同时允许了信息发送者可以灵活地选择不同的信息形式来表达不同的内涵。
网络使得营销行为更加全面而聚合。鉴于互联网的强大信息囊括与传递功能,公司可以将不同的营销手段加以整理,再做出完整、全面、有序的营销活动。
网络拥有强大的搜索功能。强大的搜索功能使你的信息更容易被潜在的真正消费者找到,而不像过去犹如大海捞针一样困难。
当然,网络营销也不是完美无缺的,相比于传统营销,它还是存在一些劣势的,主要体现于网络营销的产品和服务在营销阶段,并不能像传统营销那样给消费者线下看得见摸得着的展示。也就是说,在网络营销中,对商家的信誉要求较高,这主要反映于消费者是否相信商家对于产品和服务的营销活动。如果消费者在某些网络营销活动的说服下近距离接触了产品,或者直接购买了产品,但产品本身并没有达到商家前期网络销售中所呈现的高水平,那么这次夸大其词的网络营销将打击消费者的信任,导致不良的心理效果。
具体来说,网络营销的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网络使得消费者不能近距离接触产品并作出准确的评价。这就是上面提到的,网络虽然让交流更通畅,但也隔开了消费者和产品的距离。难以接触到的产品,总是让人没有那么容易去接受和购买。
其次,网络营销的互动不能达到实物营销互动中的那种乐趣。我们平时参加商场中举办的营销活动,总是乐于参加商家举办的试吃、试穿、试用活动,或者干脆上台参与一些与产品有关的体验活动,其间乐趣无穷。但是在网络营销中,虽然我们可以看到商家优美的网络营销文案,可以听到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甚至可以观看激动人心的营销视频,但我们就是接触不到我们关心的产品本身。这多多少少会给消费者以“好像总是缺了点什么”的感觉。
最后,网络营销对信息接收者的上网条件要求比较高。试想,如果消费者的网络带宽不够,或者显示器显示效果欠佳,当她看到一个卡了又卡,颜色也奇怪的衣服,会引发她购买的欲望吗?好像不会吧。所以,在网络营销中,商家只能尽量保证信息在传递出去的时候是完整、真实、连续的,但并不能保证信息在接受者那里也是完整、真实、连续的。这其实是网络在变相削弱产品本身的竞争力,根据我的大量实战经验,有时网络营销的信息到了不同消费者那里,的确会呈现不同程度的“碎片化”和“失真化”特征。
P10-14
请叫我“网络营销人”
网络就像海洋,一般的内容就像是个小石头,扔进去也不会激起骇浪。而我是在海底的石缝里放颗炸弹,炸得整个海面浪花四溅。
200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是有重大意义的。这一年里我的名字和一个新兴的职业紧密相连。“网络推手”这个职业被冠以“浪兄制造”,也就是说,这个职业是因我而生,我能不自豪吗,7想想有几个人能像我一样制造出一个新鲜事物出来?也因为这个,我被网友戏称为“网络推手教父”。
等一等,你竟然不知何为网络推手,你是从远古来的吗?火星人吗?你太0UT了。这个新名词在互联网上被解释为:最开始把网络明星、网络事件、网络畅销品推出来的人或团队。这个解释我个人感觉不好,不够贴切,至少用在我身上是不够确切的。网友所说的狭义的“网络推手”在我看来充其量是“枪手”而已,也就是说,只是简单的话题制造者和具体执行者,而我做的是一系列一条龙式服务,包括话题出来后,整体的包装和推广策划等全部流程。
我敢说我有这样的优势,我通晓网络操作规则,熟谙大众接受心理,手握八方可用资源,能让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也能让一个企业、一个产品迅速占领人们的心理城堡。
所以我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个网络营销大师,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推手。虽然今天敢自封大师的傻瓜已经不多了,他们没有那个底气,也只有我敢说我完全对得起这个称号。
目前我的理想是将网络营销打造成为一种产业,成立中国首家以网络营销为主业的上市公司。肯定会有网友说你就继续吹吧,总有你笑不出来的时候。没事,我浪兄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你们继续怀疑和鄙视吧,没有反对的声音怎能显示出我的强大。所以说你们仍然可以继续鄙视我,继续小觑网络的力量,等我成功后,你们就会后悔和内疚。既然你们愿意这样,我有什么好说的呢。
网络营销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我们每一个人在网络时代里,天生就是一个演员。想从事我这样的行业,你先看看自己有没有像我一样卓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上彪悍的执行力,如果没有,也不要紧,多多学习,多多思考,多多实践,怀抱梦想,认真追求,有一天,你一定会超过我的,必需的!君不见“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再来推老浪,老浪必死沙滩上”吗?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网络营销的未来是属于你们的,当然也是属于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属于你们的!
再也不能继续“马大哈”下去
说中国文化是“马大哈文化”,似乎说不过去,但要说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习惯于马大哈,则不算过分。中国人的“马大哈”习惯从一些词语和俗语上可见一斑,比如,“差不多”、“就这样”、“拉倒”、“大概其”、“点到为止”、“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马大哈”这个词,我的理解就是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和嘻嘻哈哈的组合。
“马大哈”一词到底产生于何年何月,或不可考,我确也没考证。但至少不会与中华文明同寿。中国古代文化还是颇为严谨的,很多经典中不少提法是非常负责的。比如,我所知的中国最早的教材《尚书》在其《大禹谟》篇中就提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唯精唯一,允执厥中。”认为人心高深莫测,管理思想就得精微,必须精细和专注,执行要尺度适中。这已经是精细化管理思想的雏形了。就这段话曾国藩在《与弟书》中有深刻的解读:“穷通由天做主,予夺由人做主,业之精不精则由我做主,然吾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再看《论语·宪问》:“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说的是文件的形成要严肃认真,裨谌起草文件,世叔组织讨论,再让子羽作修订,然后才由子产进行文字润色。这很像一份现代企业管理的流程。我也曾在一处旧时的县衙门上看到这样一副对联:“为士为农有暇各勤尔业,或工或商无事休进此门。”这不就是典型的岗位管理语言吗?
那个时候,人们做事,也往往是很讲究细节的,是非常较真的。曾经读到一首诗,是明朝初期的翰林院老书生钱宰散朝回家吟诵的:“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谁知,儒生钱宰诵诗的事被皇帝朱元璋知道了,次日上朝时,皇帝主动提及此诗,说你昨天做的诗好啊,不过,我并没有“嫌”你上朝迟到呀,何不改为“忧”呢?你自己对工作负责,总是担心晚到嘛。钱宰吓得一个劲儿地磕头。那个时候正大兴“文字狱”,而且锦衣卫、东西厂特务神出鬼没,一不谨慎,丢了脑袋还不知祸从何来啊。
《韩非子·二柄第七》讲了另一个关于制度执行的故事,说韩昭侯醉了倒头便睡,手下人担心他着凉,就给他披了件衣服。韩昭侯酒醒了看到身上的衣服很高兴,问左右: “谁给我加的衣服?”手下回答:“管您戴帽的官。”结果管戴帽和管穿衣的两个官都受处分了,理由是管穿衣的失职,管戴帽的越权。韩昭侯还声称,宁愿受冻,也不能培养官员不行职责和超越职责的行为。此事的真实性我一直怀疑,但管理的理念很多现代人也赶不上。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历史上的读书人和官员总体来说是不太愿意去研究管理学的。我曾写过《中国古代没有管理学》,承认有管理实践,却并无系统研究,即使涉及与管理紧密相关的内容,也仅局限于人力资源。正如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所言:“中国人的心思聪明恰没有用在生产上。数千年知识学问之累积,皆在人事一方面,而缺乏自然之研究。殖产营利,尤为读书人所不道。”
近百年形势就更不乐观,不仅不研究做事,反而更加不讲究事物本身的科学性,效果之糟糕自然可想而知。记得1958年夏天,河北省一个普通县徐水县竟办起了一个拥有12个系的综合大学,县下每个公社都有一个“红专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群学生加上几个青年教师,仅花35天就写出一部78万字的《中国文学史》。清华大学几个月内就编出了95部各种教材与专著,其中《水工概论》、《农田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测量》、《工程水文学》、《水工量测及模型试验》是10天工夫写出来的。(见张鸣著《历史的坏脾气》)
这两年,在四川灾后重建的问题上, “三年灾后重建,争取两年实现”本是高层领导急切心情下的期望,最终却成了基层的军令状。这和上面快速编书的荒唐,无非“五十步笑百步”。 正因为这样,我每次在饭店吃早点,看到点心牌上,最差的点心是“一级点心”,稍好一点的是“特级点心”,更好一点的是“超级点心”,最高档次的则名之为“顶级点心”,就觉得不得劲。联想到过去的一、二、三等奖分别升格为“一等奖”、“特等奖”和“最高奖”,教人怎能不为世风日下而忧心?
奇怪的是,我们在官场看到很多事情却是完全符合精细化的,比如,领导的接待,桌上的茶杯要拉线摆齐不说,连到哪个路口接车,席位牌怎么摆,谁站在哪个台阶上去握手,那是精细得不得了啊!所以,中国人看到奥巴马一帮人在会议室观看击毙拉登的录像时的“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就五味杂陈了。据说湖南一位姜姓副市长发明了一套极为精细的签名规则:如果字是横着签的可以搁着不办,竖着签的要“一办到底”,在“同意”后面是一个实心句号必须“全心全意”办成,点的是一个空心句号百分之百是“签了字也是空的”。只能用一句话概括:机关算尽。
本该较真的却并不当回事。比如,香港财政司的财政预算一旦制定立即挂到网上,预算支出情况常常多达数百页,细致记载各部门收支,连一张公务用纸、一张办公桌、一把办公椅都要做到有案可据,还会公布办公电话,随时接听民众的质询。但我们却找各种理由不公布,不得已公布了也语焉不详,“类”、“款”、“项”、“目”四个级别的预算科目,多数仍停留在“类”上。一些严重超出预算的部门要将“三公消费”的真实数额在“其他行政经费支出”或“公共服务项目支出”中“暗度陈仓”其实极为容易,外界也无法通过会计手段进行核实查证。
所以,在中国,绝大多数事情不存在能不能,主要是愿不愿。然而,愿不愿不是我等讨论的范畴,只是说说能不能,只涉及方法论。举三个小的例子在后,希望给有意愿者一些启发,因为中国实在不能再“马大哈”下去了。
日本人都熟悉一种沟通细则,叫HORENSO。HORENSO是三个词的合写,一是报告(Hohkoku),下级完成了的事即时反馈给直接上司,不用等上司来催问;二是联络(Renraku),平级间也需要通气,免得互不知情,妨碍配合;三是相谈(sohclan),不仅要主动沟通,关联部门或岗位还需达成共识。这一点体现了日本人一贯的工作作风:“把屁大的事当天大的事做。”
德国的高速公路基本不收费,也不限速,有需要维修的地方即使限速也会一再给出指示牌:“限速多远?6公里。”“到一半了吗?还有4公里。”“马上结束了?还有3公里。”“究竟还有多远?1公里。”“谢谢您的理解,祝您一路平安!”这才是“为人民服务”啊。
中国近几年全民谈论食品安全。我们在欧洲看到鸡蛋是有“身份证号”的,如:1-DE-4315402,第一个数字“0”表示是绿色鸡蛋,“1”表示是露天饲养场放养的母鸡下的蛋,“2”表示是圈养的母鸡下的蛋,“3”则说明这是在笼子里饲养的生长环境最差的母鸡下的蛋;两个英文字母是鸡蛋出产国的标志,DE代表德国;第三部分数字是产蛋母鸡所在的养鸡场、鸡舍或鸡笼的编号。认真到这个程度,还需要在《新闻联播》里反复提醒消费者“谨防上当”吗?
其实网络营销一样可以精细化。我一直坚信,精细化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各行各业,若想做出点名堂,精细化是必经之路。浪兄作为中国网络营销第一人,若非精益求精,坚持在精细方面脚踏实地,我想他是难以取得如此傲人成绩的。精益求精,细致入微,这是我的经验总结,也定是浪兄的多年心得。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网络营销与精细化完全可以精确对接,以精细化大力推动网络营销的发展,以网络营销进一步佐证精细化的独特魅力,这是我和浪兄共同的心愿。
浪兄,欢迎您进入精细化的殿堂。
《精细化网络营销及实战技巧》是一本网本书络营销的工具书,作者浪兄以自己策划的多起网络营销成功案例,如天仙妹妹、封杀王老吉等,为读者全面、细致地讲解了网络营销的现状、网络营销的战略七巧神功、网络营销十二大利器、网络整合营销等内容。在《精细化网络营销及实战技巧》中,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网络拥有着不可思议的覆盖面和传播速度,成功的网络营销,可以轻而易举地吸引亿万眼球,从而达到广告效应的最大化。
在《精细化网络营销及实战技巧》一书中,中国首席网络推手、实战派网络营销专家浪兄以“天仙妹妹”、“封杀王老吉”、“非常真人”等成功案例倾情奉献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最实用的网络营销及其实战技巧。
阅读此书100天,让你的企业轻松俘获亿万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