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举世闻名的东方“圣经”之一,是光照千秋的文化瑰宝。《论语》中的经典传世名句之所以能广为传颂,就其内容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为了能用活泼、简明的文句,把经典的精粹提炼出来,让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飞得更远,我们编著了《中学生一定要知道的100个(论语)名句》。这是一本文学普及读物,其特色是全面系统、选句广泛,便于旁征博引、广泛涉猎、用轻松新颖的形式,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论语》经典。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学生一定要知道的论语100个名句/中华经典名句系列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邵勋潜//张丹琴 |
出版社 | 江西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论语》是举世闻名的东方“圣经”之一,是光照千秋的文化瑰宝。《论语》中的经典传世名句之所以能广为传颂,就其内容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为了能用活泼、简明的文句,把经典的精粹提炼出来,让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飞得更远,我们编著了《中学生一定要知道的100个(论语)名句》。这是一本文学普及读物,其特色是全面系统、选句广泛,便于旁征博引、广泛涉猎、用轻松新颖的形式,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论语》经典。 内容推荐 本书采取把深奥的名句放到故事中去解读的方式,让中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深刻地理解名句的内涵和寓意,真正做到经典名句浓缩名著精华,历史故事诠释名著涵义。这便是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体例上共分六部分: “名句”。选择书中具有代表性、古今流传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妙语佳句。“出典”。标明该名句出自的篇目。“注释”。对深奥、不易理解的词语,做恰当的释义。“译文”。书中的每个名句均有白话文翻译,易于读者理解。“故事”。或是关于名句诞生的背景故事,或是关于名人的人生经历,或是关于名句的历史知识。“赏析”。名句因何成名,好在哪里,如何品读、赏析,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目录 前言 B 不迁怒,不贰过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C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D 当仁不让于师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E 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 恶利口之覆邦家 F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至将至云尔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G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过犹不及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割鸡焉用牛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H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既来之,则安之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周急不继富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君子不器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K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L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M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N 鸟兽不可与同群 女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 P 贫而无谄,富贵无骄 Q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R 仁者可欺也,不可罔也 S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施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 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升堂矣,未入于室 T 听其言而观其行 W 未知生,焉知死 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X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小不忍则乱大谋 乡原,德之贼也 Y 一言而可以兴邦言而丧邦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言必信,行必果 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有教无类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Z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 试读章节 【名句】 不迁怒①,不贰过②。 【出典】 《论语·雍也》 【注释】 ①迁怒:心情不好,拿别人来出气。 ②贰过:同样的过失或错误。贰:再,重复。 【译文】 不拿别人来出气,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故事】 颜回是孔子的许多弟子中最受恩师赏识的一个。他出身寒门,生性也并非特别聪慧,但颜回笃学不止,长于思考,每每能够举一反三,故而深得老师所爱。 有一次,一个刚刚入门的弟子求教孔子:“您总是对我们夸赞颜回,要我们以他为榜样,可是我总觉得他在您的弟子中并非特别突出。比如说,论能言善辩,他比不上子贡;论下笔生花,他比不上子游;而勇武刚强,他也比不上子路。颜回的特色究竟是什么呢?” 孔子知道这名新弟子不了解颜回的为人和学问,便对他说:“说实在的,颜回刚来到我这里的时候,我也并不怎么喜欢他。我给他讲课,无论讲得多么生动,他也只是默默地望着我,聚精会神地听着,从来不提出问题,也不发表不同的看法。” 那位弟子不由得问道:“颜回这样木木讷讷的,是不是在智力上有些迟钝呢?” 孔子回答:“关于这一点,一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等他离开课堂,我又进行了一些细微的观察,才发现颜回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把我讲的精神实质领会于心,并且往往能够做得很出色。更重要的是,颜回从来不拿别人出气,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我们所有的人学习吗?” 孔子的一番解释,使得那名新弟子从心底里对颜回折服了。 【赏析】 这句话是孔子赞美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所具有的品德修养。在众多的学生中,为什么孔子最看重颜回呢?因为颜回不但发愤学习,勤于思考。更重要的是自己生气、心情不好时,从不拿别人当出气筒,也从不重犯同样性质的过失。由此可知,孔子所说的好学,首先是为人处事品德修养的学习。当然,知识学习也不能放松。所以说,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要注重道德修养的培养。 【名句】 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③,则不复也。 【出典】 《论语·述而》 【注释】 ①愤:思考问题有疑难之处,苦思冥想,仍然没有想通,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②悱(fei):想说而不能明确地表达,说不出来的样子。 ③隅(yu):角落,角。这里比喻从已知的一点,去进行推论,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这句就是成语“举一反三”和“启发”一词的由来。 【译文】 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故事】 孔子教学成绩博大,同行多有景仰。有一位同样从事教学多年的朋友来拜访孔子,寒暄了一阵之后,朋友作出一副很苦恼的样子说:“仲尼啊!我看您教导的学生,一个个皆成大器,而我的学生则总是难得长进,教什么记什么,从不肯动脑子想想问题,看起来倒也用功,可收效实在不大。请问,您是怎样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呢?” 孔子很为朋友的诚恳所感动,真诚地对他说:“唉,老兄,您怎么不知道,我们教育学生的原则,首先应注重培养他们的自立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呀。如果只是满堂灌式的教学,那人与鹦鹉有什么不同呢?” 朋友点了点头,孔子又说:“说到教学方法呢,不瞒您说,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老师不要直接把所教的知识告诉学生,而应当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主动去动脑筋想问题,直到他们冥思苦想,说解而又不得其解的时候,再把答案告诉他们。” 朋友赞同地点了点头,然后又问:“仲尼,其实我有时也很希望他们多动脑筋,但是怎样才能使他们既会思考问题又不钻牛角尖呢?” 孔子说:“这有一个个性问题。凡能触类旁通的人,你就可以希望他学会思考,而如果有的人告诉他东方在哪边,他却不能推断出西方、北方和南方在什么方向,这样的人,就没有必要重复去开导他了。” 朋友听了孔子的话,觉得很有道理,高兴地回去了。 【赏析】 这是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之一。他从事的是成人教育,他的学生都不是小孩子,但他的教学方法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值得我们学习。 当学生在学习时,如果不是通过苦思苦索还是想不清因而烦恼不安,孔子是不会去启发他的——让他继续思考。如果不是心里已有,而口头想表达而又不能表达清楚的时候,孔子是不会去开导、点拨他的。孔子的教学方法,在现代教育学上叫启发性教育,加强思维锻炼、留有余地,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学习积极性。这一名言,在谈教育的文章、言论中常被作为经典引用。“举一反三”这个成语也就是从这一名句中演变而来的。 P1-4 序言 《论语》是举世闻名的东方“圣经”之一,是光照千秋的文化瑰宝。数千年来,它启迪了炎黄子孙对宇宙自然的体悟、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对人伦天理的创造性阐述,提供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和经验。其中的经典传世名句,则是《论语》的精华所在。它具有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世世代代的人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论语》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即使遭致浩劫,亦能像火中凤凰,劫后重生,而不稍减其光艳。 《论语》中的经典传世名句之所以能广为传颂,就其内容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闪现着深刻的思想和智慧的光芒,体现着伟大的人格力量;就其形式说,它语言洗练,用词精辟,具有非凡的表达能力,故能朗朗上口,久而不怠。这一切,便是论语经典传世名句的魅力所在。 为了能用活泼、简明的文句,把经典的精粹提炼出来,让中学生可以在“三上”(椅上、枕上、厕上)阅读,让他们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飞得更远,我们编著了《中学生一定要知道的100个(论语)名句》。这是一本文学普及读物,其特色是全面系统、选句广泛,便于旁征博引、广泛涉猎、用轻松新颖的形式,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论语》经典。 全书在体例上分为六个部分: 一是“名句”。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名句。 二是“出典”。每一名句均注明是出自《论语》中的哪一篇章。 三是“注释”。名句中有深奥、不易理解的词语,均有通俗的释义。 四是“译文”。每一名句都有恰当的白话译文,便于理解。 五是“故事”。或是关于名句创作的故事,或是与名句内容有关的故事,或是名句产生的背景故事。读了这些故事,可以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并进而更好地理解背诵这些名句。 六是“赏析”。每一名句好在哪里,如何分析欣赏,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江山代有才人出,名句还要代代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学生们若能将这些字字珠玑、句句经典的《论语》传世名句诵记下来,将受益终生;对许多成年人来说,这也是应补的一课。 最后,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对中学生和广大《论语》爱好者有所帮助,使《论语》经典传世名句成为他们成长、成才的良师益友。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本书的体例和内容难免未能尽如人意,殷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进一步修改。 邵勋潜 张丹琴 2008年1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