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曾国藩家书/励志中国国学经典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清)曾国藩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曾氏从年轻至去世前的百余篇较有代表性的家书,按内容大抵可分为劝学、修身、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等章。由这些书信,可窥斑见豹地探索曾氏一生之行为思想,从中感受到清朝末年的政治风云变幻和他仕途春风得意背后的感觉,由于树大招风,功高盖主,封建王朝随时都有再上演“走兔死,狡狗烹”的时代悲剧,所以他虽身居高位,但内心却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曾氏家书是一面镜子,真实折射出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读之,我们感觉是在和一颗伟大而丰富的心灵在对话,不知不觉中,我们心中涌起了敬意,人生境界得到了净化和超拔。

内容推荐

曾国藩者,“晚清第一名臣”也,被誉为“官场楷模”,“千古完人”。他倡导西学,开启“同光中兴”,扶晚清王朝六十余年而不倒,视为朝廷“中流砥柱”。曾氏平生与亲戚朋友家书颇多,保存甚全,现已被编入《曾国藩家书》一书,分为修身、治学、齐家、理财、友谊、治国、用人七篇,从中既感受曾家浓浓深情,亦能体会为人处世之道。伟人毛泽东云:“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其影响之大。本书从该书中精选了100多封信,有原文,有注释,有译文,方便读者阅读理解。

目录

劝学篇

 禀父母·闻九弟习字长进

 禀父母·教弟写字养神

 禀父母·劝两弟学业宜精

 致诸弟·述求学之方法

 致诸弟·读书宜立志有

 致诸弟·勉励自立课程

 致诸弟·讲读经史方法

 致六弟·述学诗习字之法

 致诸弟·劝述孝悌之道

 致诸弟·勿为时文所误

 禀父母·教弟注重看书

 致诸弟·必须立志猛进

 致诸弟·读书必须有恒心

 致诸弟·按月作文寄京

 致诸弟·评文字之优劣

 致诸弟·读书宜选一明师

 致四弟九弟·谆嘱瑞侄用功

 致四弟九弟·述为不学有四要事

修身篇

 禀父母·谨守父亲保身之则

 禀父母·痛改前非自我反省

 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禀父母·劝弟勿夜郎自大

 致诸弟·劝弟谨记进德修业

 致诸弟·劝弟切勿恃才傲物

 禀父母·做事当不苟不懈

 致诸弟·劝宜力除牢骚

 致九弟·劝弟须保护身体

 致九弟·做人须有恒心

 致九弟·言凶德有二端

 致九弟·愿共鉴诫二弊

 致九弟·注意平和二字

 致四弟·必须加意保养

 致九弟四弟·早缸乃健身之妙方

 致四弟·用药须小心谨慎

 致四弟·不宜非议讥笑他人

 致九弟季弟·做人须清谦谨慎勤劳

 致九弟季弟·必须自立自强

 致九弟·望勿各逞己见

 致九弟季弟·治身宜不服药

 致四弟·劝弟须静养身体

 致四弟·与官相见以谦谨为主

 致九弟·述治事宜勤军

 致九弟·只问积劳不问成名

 致九弟·万望毋恼毋怒

 致四弟·述养身有五事

 致九弟·宜自修处求强

 致九弟·时刻悔悟大有进益

 致九弟·必须逆来顺受

治家篇

 禀父母·述家和万事兴

 禀父母·教弟以和睦为第一

 禀父母·勿因家务过劳

 致诸弟·告诫弟弟要清白做人

 禀叔父母·勿因劳累伤身

 致诸弟·述改建祖屋之意见

 致诸弟·拟定于明年归家探亲

 致诸弟·迎养父母叔父

 谕纪泽·料理丧母之后事离京

理财篇

 禀祖父母·请给族人以资助

 禀祖父母·述告在京无生计

 禀祖父母·述京中窘迫状

 禀父亲·筹划归还借款

 禀父母·借银寄回家用

 禀父母·在外借债过年

 禀父母·家中费用窘迫

 禀祖父母·要叔父教训诸弟

 以管家事

 禀祖父母·先馈赠亲戚族人

 禀祖父母·赠亲戚族人数目

 致诸弟·取款及托带银

 禀父母·取借款须专人去

 致诸弟·带归度岁之资

 致九弟·顺便可以周济

 致九弟·周济受害绅民

 致九弟·述捐银作祭费

 致九弟·劝捐银修祠堂

 禀叔父母·请兑钱送人

 致诸弟·节俭置田以济贫民

 致四弟九弟·千里寄银礼轻义重

 致四弟·送银子共患难者

交友篇

 致诸弟·交友拜师宜专一

 致诸弟·必须亲近良友

 禀叔父·不辞劳苦料理朋友丧事

 致诸弟·交友须勤加来往

 致诸弟·切勿占人便宜

 致九弟·患难与共勿有遗憾

 致九弟·述挽胡润帅联

 致九弟季弟·述有负朋友

为政篇

 禀祖父母·述与英国议和

 致诸弟·喜述大考升官

 禀祖父母·报告荣升侍讲

 禀祖父母·报告考差信

 禀祖父母·报告补侍读

 致诸弟·喜述升詹事府右

 春坊右庶子

 禀父母·万望勿入署说公事

 禀父母·敬请祖父换蓝顸

 禀父母·拟为六弟纳监

 禀父母·报告两次兼职

 禀父母·请勿悬望得差

 禀父母·附呈考差诗文

 禀父母·贺六弟成就功名

 禀父母·请敬接诰封轴

 禀父母·不敢求非分之荣

 禀父母·请四弟送归封轴

 禀父母·谨遵家命一心服官

 致诸弟·述升内阁学士

 致诸弟·喜述补侍郎缺

 致诸弟·述奉旨为较射大臣

 致诸弟·进谏言戒除骄矜

 致诸弟·详述办理巨盗

 及公议粮饷事

 致诸弟·喜闻九弟得优贡

 致九弟·为政切不可疏懒

 致九弟·述弟为政优于带兵

 致九弟季弟·以勤字报君

 以爱民二字报亲

 致九弟·暂缓祭祀望溪

 致季弟·述长江厘卡太多

 致九弟季弟·述筹办粤省厘金

 致九弟·述抽本省之厘税

 致九弟·述让纪瑞承荫

 致九弟·不必再行辞谢

 致九弟·处事修身宜明强

 致九弟·战事宜自具奏

 致四弟·兄弟同蒙封爵

用人篇

 致诸弟·述营中急需人才

 致诸弟·调彭雪琴来江

 致九弟·催周凤山速来

 致九弟·愧对江西绅士

 致九弟·宜以求才为在事

 致沅弟季弟·随时推荐

 出色的人

 致九弟季弟·述杨光宗不驯

 致沅弟季弟·嘱文辅卿二语

 致九弟季弟·拟和陈射仙

 办大通厘金

 致九弟·述告办事好手不多

 致九弟·宜多选好替手

试读章节

禀父母·闻九弟习字长进

原文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九弟之病,自正月十六日后,日见强旺,二月一日开荤,现全复元矣,二月以来,日日习字,甚有长进。男亦常习小楷,以为明年考差之具,近来改临智永《千字文》贴,不复临颜柳二家帖,以不合时宜故也。

孙男身体甚好,每日佻达①欢呼,曾无歇息。孙女亦好。

浙江之事,闻于正月底交战,仍尔不胜。去岁所失宁波府城、定海镇海二县城尚未收复。英夷滋扰以来,皆汉奸助之为虐,此辈食毛践土,丧尽天良,不知何日罪恶贯盈,始得聚而歼灭。

湖北崇阳县逆贼钟人杰为乱,攻占崇阳、通城二县。裕制军即日扑灭,将钟人杰及逆党槛送京师正法,余孽俱已搜尽。钟逆倡乱不及一月,党羽姻属皆伏天诛。

黄河去年决口,昨已合拢,大功告成矣。

九弟前病中思归,近因难觅好伴,且闻道上有虞,是以不复作归计。弟自病好后,亦安心不甚思家。

李碧峰在寓三月,现己找得馆地,在唐同年(李杜)家教书,每月俸金二两,月费一千。

男于二月初配丸药一料,重三斤,约计费钱六千文。男等在京谨慎,望父母亲大人放心。

男谨禀。

道光_二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注释

①佻达:佻皮,戏闹。

译文

儿子国藩跪着禀告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九弟的病,自正月十六日后,一天天痊愈起来,二月一日起开始吃荤,现已全部复元。二月以来,天天学习写字,且有所长进。儿子也常习小楷,为明年考差作准备。近来改临智永《千字文》帖,不再临颜、柳两家帖了,因为不合时宜的缘故。

孙儿身体很好,每天戏谑欢叫,片刻不得安宁,孙女也好。

浙江的事,听说在正月底与英夷交战,仍旧没有取胜。去年失守的宁波府城,定海、镇海两县城,还没有收复。英夷滋扰以来,那帮汉奸助纣为虐,此辈食毛践土,丧尽天良,不知道哪天罪恶贯盈,才得以一举把他们歼灭。

湖北崇阳县逆贼钟人杰作乱,攻占崇阳、通城两县。裕制军当天就把他们消灭,将钟人杰及逆党关进囚车押送京城正法,余孽已经一网打尽。钟逆作乱不到一个月,党羽娴属都被消灭。

黄河去年决口,昨已合拢,大功告成。

九弟前段日子生病想回家,近来因为找不到好的同伴,并且听说路上不太平,所以已不准备回家了。弟弟自从病好之后,也安心不想家了。

李碧峰在家住了三个月,现在已经找到教书的馆地,在唐同年(李杜)家教书,每个月俸金二两,月费一千。

儿子在二月初配丸药一料,重三斤,大约花了六千文钱。儿子等在京城谨慎从事,望父母亲大人放心。

儿子谨禀。

道光二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禀父母·教弟写字养神

原文  男国藩跪禀父母大人万福金安:

三月初,奉大人正月十二日手谕,俱悉一切,又不知附有布疋、腊肉等在黄弗卿处,第不知黄氏兄弟何日进京,又不知家中系专人送至省城,抑托人顺带也。

男在京身体如常,男妇亦清吉。九弟体已复元,前二月问,因其初愈,每日只令写字养神,三月以来,仍理旧业,依去年功课。未服补剂,男分丸药六两与他吃,因年少不敢峻补①。孙男女皆好,拟于三月问点牛痘。此问牛痘局,系广东京官请名医设局积德,不索一钱,万无一失。

男近来每日习贴,不多看书。同年邀为试帖诗课,十日内作诗五首,用白折写好公评,以为明年考差之具。又吴子序同年,有两弟在男处附课看文,又金台书院每月月课,男亦代人作文,因久荒制艺,不得不略为温习。

此刻光景已窘,幸每月可收公项房钱十五千外,些微挪借,即可过度,京城银钱比外问究为活动。家中去年彻底澄清,余债无多,此真可喜。

蕙妹仅存钱四百千,以二百在新窑食租,不知住何人屋?负薪汲水,又靠何人?率五素来文弱,何能习劳?后有家信,望将蕙妹家事琐细详书。余容后呈。

男谨禀。

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十一日

注释

①峻补:猛补,大补。

译文

儿子国藩跪着禀告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三月初,奉大人正月十二日手谕,知道一切。又知道附来布疋、腊肉等,在黄莽卿处,但不知道黄氏兄弟何时进京,又不知道家里是专人送到省城的,还是托人顺带?

儿子在京城身体如常,儿媳妇也很精神。九弟身体已复元,前二月间,因他是初愈,每天只叫他写字养神。三月以来,还是处理以前的课业,读去年的功课。没有吃补药,儿子分了六两丸药给他吃,因年纪轻,不敢大补。孙儿孙女都好,准备在三月间点牛痘。这里的牛痘局是广东籍京官请有名的医生设局积德的,不收钱,万无一失。

儿子近来每天习字,看书不多,同年的朋友邀我一起试帖诗课,十天内作诗五首,用白折写好,由大家公评,作为明年考差的拟写。另外吴子序同年有两个弟弟在儿子处附课看文。又金台书院每月月课,儿子也代人作文,因为文章荒废久了,不得不略为温习。

眼下手头很窘迫,幸亏每月可收公项房钱十五千外,再挪借一点点,就可以度日,京城银钱比外间究竟活动些。家中去年彻底澄清,余债不多,这真令人高兴。

蕙妹仅仅存钱四百千,又拿二百在新窑租房吃饭,不知房东是什么人?担柴挑水,又靠什么人?率五身体向来文弱,哪能习惯劳动?以后有家信,希望把蕙妹的家事,琐琐细细,详细写上,其余的容以后再呈禀。

儿子谨禀。

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十一日

……

P2-5

序言

在中华民族历尽风霜的苍茫大地上,燃烧着五千年来传承不息的文明之火。它点燃了千千万万个炎黄子孙的奋斗之梦,照亮了中国历史的前进之路。泱泱中华,滚滚逝水,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脍炙人口的鸿篇巨著。在历史的画卷前回首抑或前瞻,总有千般华彩、万种风流,等待后人品味与鉴赏。

秦汉的文人风骨凝就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盛唐的明月美酒流淌出流传千古的锦句华章;宋代的古笔酽墨书写着一朝盛世的婉约风骨;明清的演义传奇描摹出一个时代的人世沧桑;孔子周游列国,教授弟子三千,铸就了文化的底蕴;孟子潜心著书,推行仁政,流传下思想的精髓。古老的文化有如一杯香茗,透过历史的尘封散发出无尽的幽香;古老的文化有如一阵清新的微风,透过亘古的光阴迎面扑来。品读经典,在时光的轨道中自由穿梭,与名家大师进行思想的对话,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学海无涯,“励志中国”丛书愿帮你推波助澜,探求无尽的知识宝藏,在先贤哲人的睿智和哲思中汲取智慧精华。为此,我们精心为您编纂了本套“励志中国”国学经典系列丛书,以弘扬民族文化精髓,展现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成果为目的,旨在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沿袭先辈为我们留下的光辉与骄傲。本套丛书文字简洁,图片生动,展现了五千年以来的社会变迁、战争战事、风云人物、诗词歌赋、文学名著等。内容涵盖全面、考证权威,在不失其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心的编排和润色,力争为读者奉上滋养头脑、愉悦身心的书籍盛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9: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