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曾氏从年轻至去世前的百余篇较有代表性的家书,按内容大抵可分为劝学、修身、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等章。由这些书信,可窥斑见豹地探索曾氏一生之行为思想,从中感受到清朝末年的政治风云变幻和他仕途春风得意背后的感觉,由于树大招风,功高盖主,封建王朝随时都有再上演“走兔死,狡狗烹”的时代悲剧,所以他虽身居高位,但内心却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曾氏家书是一面镜子,真实折射出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读之,我们感觉是在和一颗伟大而丰富的心灵在对话,不知不觉中,我们心中涌起了敬意,人生境界得到了净化和超拔。
曾国藩者,“晚清第一名臣”也,被誉为“官场楷模”,“千古完人”。他倡导西学,开启“同光中兴”,扶晚清王朝六十余年而不倒,视为朝廷“中流砥柱”。曾氏平生与亲戚朋友家书颇多,保存甚全,现已被编入《曾国藩家书》一书,分为修身、治学、齐家、理财、友谊、治国、用人七篇,从中既感受曾家浓浓深情,亦能体会为人处世之道。伟人毛泽东云:“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其影响之大。本书从该书中精选了100多封信,有原文,有注释,有译文,方便读者阅读理解。
禀父母·闻九弟习字长进
原文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九弟之病,自正月十六日后,日见强旺,二月一日开荤,现全复元矣,二月以来,日日习字,甚有长进。男亦常习小楷,以为明年考差之具,近来改临智永《千字文》贴,不复临颜柳二家帖,以不合时宜故也。
孙男身体甚好,每日佻达①欢呼,曾无歇息。孙女亦好。
浙江之事,闻于正月底交战,仍尔不胜。去岁所失宁波府城、定海镇海二县城尚未收复。英夷滋扰以来,皆汉奸助之为虐,此辈食毛践土,丧尽天良,不知何日罪恶贯盈,始得聚而歼灭。
湖北崇阳县逆贼钟人杰为乱,攻占崇阳、通城二县。裕制军即日扑灭,将钟人杰及逆党槛送京师正法,余孽俱已搜尽。钟逆倡乱不及一月,党羽姻属皆伏天诛。
黄河去年决口,昨已合拢,大功告成矣。
九弟前病中思归,近因难觅好伴,且闻道上有虞,是以不复作归计。弟自病好后,亦安心不甚思家。
李碧峰在寓三月,现己找得馆地,在唐同年(李杜)家教书,每月俸金二两,月费一千。
男于二月初配丸药一料,重三斤,约计费钱六千文。男等在京谨慎,望父母亲大人放心。
男谨禀。
道光_二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注释
①佻达:佻皮,戏闹。
译文
儿子国藩跪着禀告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九弟的病,自正月十六日后,一天天痊愈起来,二月一日起开始吃荤,现已全部复元。二月以来,天天学习写字,且有所长进。儿子也常习小楷,为明年考差作准备。近来改临智永《千字文》帖,不再临颜、柳两家帖了,因为不合时宜的缘故。
孙儿身体很好,每天戏谑欢叫,片刻不得安宁,孙女也好。
浙江的事,听说在正月底与英夷交战,仍旧没有取胜。去年失守的宁波府城,定海、镇海两县城,还没有收复。英夷滋扰以来,那帮汉奸助纣为虐,此辈食毛践土,丧尽天良,不知道哪天罪恶贯盈,才得以一举把他们歼灭。
湖北崇阳县逆贼钟人杰作乱,攻占崇阳、通城两县。裕制军当天就把他们消灭,将钟人杰及逆党关进囚车押送京城正法,余孽已经一网打尽。钟逆作乱不到一个月,党羽娴属都被消灭。
黄河去年决口,昨已合拢,大功告成。
九弟前段日子生病想回家,近来因为找不到好的同伴,并且听说路上不太平,所以已不准备回家了。弟弟自从病好之后,也安心不想家了。
李碧峰在家住了三个月,现在已经找到教书的馆地,在唐同年(李杜)家教书,每个月俸金二两,月费一千。
儿子在二月初配丸药一料,重三斤,大约花了六千文钱。儿子等在京城谨慎从事,望父母亲大人放心。
儿子谨禀。
道光二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禀父母·教弟写字养神
原文 男国藩跪禀父母大人万福金安:
三月初,奉大人正月十二日手谕,俱悉一切,又不知附有布疋、腊肉等在黄弗卿处,第不知黄氏兄弟何日进京,又不知家中系专人送至省城,抑托人顺带也。
男在京身体如常,男妇亦清吉。九弟体已复元,前二月问,因其初愈,每日只令写字养神,三月以来,仍理旧业,依去年功课。未服补剂,男分丸药六两与他吃,因年少不敢峻补①。孙男女皆好,拟于三月问点牛痘。此问牛痘局,系广东京官请名医设局积德,不索一钱,万无一失。
男近来每日习贴,不多看书。同年邀为试帖诗课,十日内作诗五首,用白折写好公评,以为明年考差之具。又吴子序同年,有两弟在男处附课看文,又金台书院每月月课,男亦代人作文,因久荒制艺,不得不略为温习。
此刻光景已窘,幸每月可收公项房钱十五千外,些微挪借,即可过度,京城银钱比外问究为活动。家中去年彻底澄清,余债无多,此真可喜。
蕙妹仅存钱四百千,以二百在新窑食租,不知住何人屋?负薪汲水,又靠何人?率五素来文弱,何能习劳?后有家信,望将蕙妹家事琐细详书。余容后呈。
男谨禀。
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十一日
注释
①峻补:猛补,大补。
译文
儿子国藩跪着禀告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三月初,奉大人正月十二日手谕,知道一切。又知道附来布疋、腊肉等,在黄莽卿处,但不知道黄氏兄弟何时进京,又不知道家里是专人送到省城的,还是托人顺带?
儿子在京城身体如常,儿媳妇也很精神。九弟身体已复元,前二月间,因他是初愈,每天只叫他写字养神。三月以来,还是处理以前的课业,读去年的功课。没有吃补药,儿子分了六两丸药给他吃,因年纪轻,不敢大补。孙儿孙女都好,准备在三月间点牛痘。这里的牛痘局是广东籍京官请有名的医生设局积德的,不收钱,万无一失。
儿子近来每天习字,看书不多,同年的朋友邀我一起试帖诗课,十天内作诗五首,用白折写好,由大家公评,作为明年考差的拟写。另外吴子序同年有两个弟弟在儿子处附课看文。又金台书院每月月课,儿子也代人作文,因为文章荒废久了,不得不略为温习。
眼下手头很窘迫,幸亏每月可收公项房钱十五千外,再挪借一点点,就可以度日,京城银钱比外间究竟活动些。家中去年彻底澄清,余债不多,这真令人高兴。
蕙妹仅仅存钱四百千,又拿二百在新窑租房吃饭,不知房东是什么人?担柴挑水,又靠什么人?率五身体向来文弱,哪能习惯劳动?以后有家信,希望把蕙妹的家事,琐琐细细,详细写上,其余的容以后再呈禀。
儿子谨禀。
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十一日
……
P2-5
在中华民族历尽风霜的苍茫大地上,燃烧着五千年来传承不息的文明之火。它点燃了千千万万个炎黄子孙的奋斗之梦,照亮了中国历史的前进之路。泱泱中华,滚滚逝水,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脍炙人口的鸿篇巨著。在历史的画卷前回首抑或前瞻,总有千般华彩、万种风流,等待后人品味与鉴赏。
秦汉的文人风骨凝就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盛唐的明月美酒流淌出流传千古的锦句华章;宋代的古笔酽墨书写着一朝盛世的婉约风骨;明清的演义传奇描摹出一个时代的人世沧桑;孔子周游列国,教授弟子三千,铸就了文化的底蕴;孟子潜心著书,推行仁政,流传下思想的精髓。古老的文化有如一杯香茗,透过历史的尘封散发出无尽的幽香;古老的文化有如一阵清新的微风,透过亘古的光阴迎面扑来。品读经典,在时光的轨道中自由穿梭,与名家大师进行思想的对话,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学海无涯,“励志中国”丛书愿帮你推波助澜,探求无尽的知识宝藏,在先贤哲人的睿智和哲思中汲取智慧精华。为此,我们精心为您编纂了本套“励志中国”国学经典系列丛书,以弘扬民族文化精髓,展现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成果为目的,旨在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沿袭先辈为我们留下的光辉与骄傲。本套丛书文字简洁,图片生动,展现了五千年以来的社会变迁、战争战事、风云人物、诗词歌赋、文学名著等。内容涵盖全面、考证权威,在不失其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心的编排和润色,力争为读者奉上滋养头脑、愉悦身心的书籍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