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屠夫
对于商业世界的竞争来说,无论何时何地,价格始终是竞争的第一要素。
以百万“零价机票”为代表的“大醋”,是亚航进入任何一个新市场的撒手锏,它曾经顺利地以此进入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亚洲国家。
便宜的机票和连接众多热门旅行地的航线吸引了数以万计的体验者和消费者,按照亚航的统计,亚航的乘客中有接近一半的人是第一次乘坐飞机。
当然,0元机票和促销价并不是亚航定价机制的全部,不过即使在最常态的情况下,亚航的票价也会比其他航空公司经济舱的票价低30%。
和传统航空公司不同,传统航空公司的低价机票一般基于“库存甩卖”式的商业逻辑,而亚航的“廉价”则属于成本控制下的常态廉价。
事实上,只要你能提前两个月左右订票,亚航的机票价格就会像火车票一样便宜。
在十年前的亚洲,航空旅行还是一件奢侈品。这一地区的机票价格不仅昂贵,还缺少大规模的航线网络。现在的亚洲则已经成为世界上航空网络最发达的地区,航空公司每售出的5个机位中,就有1个是由低成本航空公司提供的。
这要归功于亚航。
亚航的诞生不仅搅动了马来西亚的航空市场,还引领了这一地区的低成本航空潮流,东南亚地区的短途航线机票价格迅速下降了一半。
以吉隆坡到新加坡为例。多年来,这条黄金航线一直由马来西亚航空和新加坡航空占有,短短40分钟的航程,经济舱折合人民币却要1600元。
2002年,东尼决定动一动这条航线的“奶酪”。那时,亚航在马来西亚国内还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角色,长期被国有航空公司马来西亚航空压制,而在东南亚区域的航线上,又面对与航空巨头新加坡航空的直接竞争。碍于这些因素,亚航一直无法获得这条航线的开通批文。
东尼坚持不懈用了整整五年时间,终于拿下了这条航线。开航之前,亚航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海报,上面写着:“终于,城里来了个新姑娘,她价格减半,有趣加倍!”
现在,亚航从吉隆坡飞新加坡的机票价格平均200元人民币左右,一天十几个航班。直到今天,这条航线还经常有0元机票的促销。东尼笑言:“新加坡航空最恨我了。”
一方面用价格和竞争对手区隔开来,另一方面,亚航还在与包含在机票总额之内的燃油税、机场费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亚航从2008年11月开始免除机票价格中的燃油附加费,并于2009年开始免除行政收费,成为全世界首家免除以上两种税费的航空公司。
东尼认为,透明价格结构的全包价(机票价格+机场税费)能够吸引更多旅客:“亚航更关注通过各种具有创新意识的途径和方法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同时开发更多的收入渠道。上调燃油附加费看似是一种简单且容易的解决办法,但就持续性发展而言,过分依赖此办法就未必是一剂良药。”
这项震惊航空界的大胆举措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当国际油价在2011年涨过100美元一桶,亚航不得不恢复征收燃油费。不过,毕竟亚航勇敢坚持了三年,而且这场“战斗”并没有结束。
2011年12月,马来西亚机场控股集团上调了28%的机场建设费,吉隆坡的低成本航站楼和亚庇的国际机场的费用从马来西亚币RM25涨到了RM32,兰卡威、槟城和古晋三个机场从RM51涨到了RM65,这大幅度提高了旅客航空旅行的费用。
要知道,RM65是亚航一些国际机票价格的一半。
亚航公开向机场方表达了愤怒,要求做出解释。随后亚航表示会坚守廉价的原则和承诺,以更加优惠的价格对冲这些额外增加的成本。
最终,有些机场做出了一定的妥协。
东尼并不喜欢找理由,他对亚航员工说过一句话:“把头埋进沙子,哭诉油价及削减航线不能解决问题。”对这位亚航创始人来说,“现在人人都能飞”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一种信仰。
东尼当初建立这家航空公司的初衷之一,就是希望在亚洲这样人口众多的区域打破“乘坐飞机旅行是有钱人的专利”这一传统观念,帮助更多的普通民众实现乘坐飞机并出国旅游的梦想。
抢购亚航廉价机票的“十二条军规”
1.关注亚航官网、微博和微信所发布的最新促销信息。
2.注册成为亚航会员,并输入详细、准确的个人资料和信息(需用英文字符或拼音填写)。系统会自行记录,这样在订票时就不需要反复多次输入了。
3.根据自己的旅行区间,提前计划好旅行时间,以便快捷查询。在无特定旅行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旅游低峰期(周一至周四)的航班。希望得到相对较低价位的旅客,要尽量避开周末、公共假期、学生假期和旅游高峰期。
4.确认网络付款渠道有效而畅通(美金结算的Visa或Master、人民币结算的支付宝等)。
5.检查旅行证件的有效期或预估办理需用时间。为避免因签证等问题产生的困扰或误机,如行程中有多个国家,仍建议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逐一事先办妥入境签证。
6.如需要帮助他人订购,请提前获取其资料(旅客姓名、出生年月、护照号码、通讯地址、联络电子信箱、信用卡、支付宝、银联借记卡以及账单通知地址等)。
7.大促抢票时需要提前浏览并熟悉亚航官网的购票程序、付费服务产品和付款方式及渠道,应尽量避开抢票的高峰时段(如开售当日0点至2点)。
8.由于极可能出现网站拥堵,请大家要耐心,多次反复尝试,并尽可能选择夜间、午休或其他非网络使用高峰时间。在确认点击一次后,不要多次点击或点击“返回”、“刷新”、“重新点击”,耐心等待进入下一页面。
9.可先只订购机票,其他付费产品如座位选择、交运行李重量、机上餐饮、航空保险等均可在购票后通过“管理我的订单”进行修正和补充购买。注意,每位旅客只能携带一件手提行李登机。
10.付款过程中出现错误,或因服务器故障,或所选机票已被定购,请重新搜索。付款后不要“刷新”、“返回”页面,直到定位代码出现。如没有收到订单号,请即刻与亚航客服部门或支付银行联络确认(有时系统有1~2小时的缓冲,导致不能即刻收到订单)。
11.请耐心阅读亚航机票订购“条款与规定”。无特殊情况,勿轻易更改航班日期,尤其是促销机票(按规定改签需要补交新改机票当日价差价,促销机票退回只能退机场建设税)。
12.请打印或记住定位代码。需要办理落地签证或中转至第三国的,务必提前打印好返程及下段往返机票。P13-19
自2001年收购严重亏损的亚洲航空公司后,他(亚洲航空公司创始人兼CEO东尼)不仅以“现在人人都能飞”的口号重新定义了航空旅行,并忠实地实践着这一口号。他的低价机票、优质产品及完美服务的结合,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经济阶层的旅客。亚洲航空成立仅八年多,运送旅客人数已经上亿,其中有许许多多的人是从不敢梦想乘坐飞机旅行的人们。
——《福布斯》杂志(美国)
亚洲航空凭借大胆创新的精神,独特的个性化服务,充分利用先进电子及网络技术,最大程度降低运营成本,为用户和旅客提供更方便和快捷的全新航空旅行服务。
——《新京报》(中国)
东尼·费尔南德斯的商务活动均基于一个朴素且简单的愿望,那就是“为服务盲区提供服务”。自2001年起,这位马来西亚的企业家创建了属于自己的亚洲航空,这家亚洲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至今运送旅客人数已经破亿,其中有很多是之前无法支付洲际间高昂机票费用的旅客。
——《快公司》(美国)
尽管充满热情,但这本书的写作进程还是被我这个拖延症患者推迟了近两年。
对我来说,写作过程更像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一次回顾。不过令人兴奋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情况时常发生。
这期间亚航的新故事也在不断上演,有时刚写完一个章节,就发现需要修改,因为事情已经有了变化。商业就是这样,套用好莱坞电影的名字,“金钱永不眠”。
我不太想把这本书变成一个自己新闻作品的扩大版,因为新闻是一个易碎品,所以我尝试链接很多外部信息,以期让这本书有更多的历史感和工具实用性。
有朋友问我的这部作品到底是属于商业管理类还是旅行类,我说还真是不好界定,它不仅是一部关于亚洲航空公司的书,也是关于航空业的书;它不仅是一部商业史,更多的也是一群人的成长记录;它不仅在解析营销模式,也在介绍生活方式。总之,我希望这本书不是“心灵鸡汤”式的商业和旅行励志,而是话题探讨,这本书的读者可以是专业人士,也可以是对商业和旅行有兴趣的普通大众。
当然,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要在这里感谢为这本书付出努力的朋友。
感谢跟我聊天的亚航诸君,东尼、陈凯霖、阿斯兰、戴秀凤、刘小媛、梁谊等,尤其感谢帮我联系采访和沟通的王彬;感谢“三少”郑凯锋和“刘总”刘朔廷,他们分别为本书贡献了“抢票攻略”和“签证攻略”;感谢接受我采访的曾晓青夫妇、“太阳1975”孙有军、姜柳等;感谢穷游网的肖异、海南航空的董珺、空中客车的陶文革、罗德公关的潘望、春秋航空的张武安等对本书提供的意见和支持;感谢忍受我拖稿的本书编辑张晓星和吕征。最后,感谢我的三位朋友马澈、叶孝忠、王潇雨拔冗作序,感谢吴晓波老师和米晓春女士的推荐。
作为本书的第一个读者,我的妻子周亦楣不仅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还利用业余时间整理了部分录音,感谢她的支持和付出。
这是我的第一部图书作品,难免有各种不足和遗漏,恳请大家的批评指正,也欢迎随时探讨。
让梦想和飞行继续。
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第一次记忆犹新。
2009年夏,我辞去在媒体的工作,决定开始为期半年的旅行。
作为一个专注于商业模式报道的记者,之前我从不认为自己占有的信息优势也能转化为“福利”,那时我已经深入了解过亚洲航空,并做过相关报道,但从没体验过它的产品。
我想,这家公司值得一试。
翻出《孤独星球》(LonelyPlanet)关于东南亚旅行的部分,我把自己要去的国家和亚航的航线图一一对照,然后开始了刷票工作。我的原则是:行程跟着机票走。最终,我花了三千多元,预订了8个航段,涵盖5个国家。
在中国西南部游荡一个多月后,我从桂林出境,前往马来西亚吉隆坡。
对于一个商业记者来说,并不乏出国采访的机会,但只身一人出国旅行,那还是我的第一次,坐在亚航红色的飞机上,我既兴奋又忐忑。
那次长途旅行是我人生里最美好的体验之一,就连那些为赶早班飞机,在吉隆坡低成本航站楼(LCCT)里过夜的辛苦,也都化为甜蜜的回忆。
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廉价航空的魅力后,我成了亚航的“粉丝”,回来之后,我更是成了亚航的义务宣传员。
我的中学同学,一个生活在内地小镇的青年,在我的“指导”下,“大促”时抢到机票,带着自己的新婚爱人去泰国完成了蜜月旅行。
这件事成为他那个小圈子里的“轰动新闻”。在信息闭塞的小镇,很少人知道出国旅行不需要英文很好,不必通过旅行社,更没人相信出趟国的成本跟去趟省城差不多。这位中学同学后来跟我聊起时还觉得不可思议,他说,亚航增进了普通中国人的福利。
当然,我周围的同事们受到的影响更直接一些。一位同事第一次搭乘亚航后,回来兴奋地告诉我:“他们的飞机落地后放的竟然是林肯公园的歌!”显然,这是他乘坐国内航班时不曾有过的“用户体验”。
后来,我又成功抢到“0元机票”,并成就了史上最“廉价”的一次旅行。2009年11月11日“光棍节”零点,亚航传统的年度大促销,放出了100万张免费机票。这是亚航历次零价机票促销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意味着“抢票人”不用凭运气就能获得0元机票。
通宵奋战一个晚上后,我抢到天津往返吉隆坡、吉隆坡往返巴厘岛的0元机票(当时亚航还取消了燃油附加税),同时,我还抢到了亚航旗下图恩(TUNE)连锁酒店每晚30多元人民币的促销旅馆。这样算来,整个行程的成本,包括机场建设税和北京往返天津的交通费在内,只有不到一千元人民币。
后来的后来,因为工作关系,对亚航的了解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喜欢这家公司。我认识了很多在亚航工作的朋友,他们的专业和热情令人印象深刻;我还认识了很多很多亚航的“粉丝”,听到了很多和亚航有关的“传奇”故事。
也是从亚航开始,我对廉价航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回归了飞行的本质,大大降低了旅行中的交通开支。对于热爱旅行的人来说,廉价航空就是最大的出行福利。便宜的机票不仅带来更多的旅行机会,也不断延伸着旅行的边界。
这也促使我以更大的热情深入了解廉价航空。我先后搭乘和体验了国内的春秋航空、西部航空和欧洲的瑞安航空(Ryanair)、易捷航空(EasyJet)等廉价航空公司,不断积累着对廉价航空的认识。
事实上,这个行业并非外界看上去那么光鲜。航空业有一个段子:想从千亿富翁变成千万富翁吗?来做航空公司吧;想变成百万富翁,直到最后成为穷光蛋吗?那就继续做下去吧。
航空业是一个典型的“大资本、大投入”行业,而收益率又极易受经济周期和燃油价格的影响,所以“某航空公司因经营不善而破产”对于航空业来说不算什么新闻。同时,航空业也是一个带有“公共属性”的行业,天然受到国家意志的左右。
亚洲航空公司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在这个充满了“炮灰”的行业中成长起来,还在“国有航空公司”的重重包围中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这是一个勇敢者的故事,也是一个智慧者的故事。
不过,这家公司并不喜欢宣扬自己创业时的艰辛卓绝,而总是强调自己的坚持和梦想,甚至,这家公司以“有趣”定位自身企业文化。
此后,我又多次搭乘亚航去旅行,见证了这家公司带给中国人的变化——它的确改变了一群人的出行方式,影响了很多人的价值观,“人民的航空公司”真正实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当然,亚航并非完美,高速扩张带来的人力资源紧张、资金匮乏以及管理失控,正在考验领导者的智慧。在提供了价格低廉的机票之后,怎么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也成为等待亚航解决的一个难题。
好在亚航是在挑战中诞生的,从来不缺乏应对挑战的经验。
随着2012年亚航在中国的航点达到两位数,亚航在中国内地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作为一个记者,我有着不可抑止的冲动,想把亚航的故事记录下来,分享给更多的人。
“现在人人都能飞”,亚航的这句口号和标签,也可以是每个人的理想与现实。
对于长期被“囚禁”在土地上的中国人来说,我们更需要与梦想有关的飞行和旅行。
陈旭编著的《0元机票的秘密(亚洲航空的低成本试验)》是一本详尽介绍低成本航空行业尤其是亚洲航空公司的商业模式的财经类图书。低成本航空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商业模式,亚洲航空公司2001年成立,是亚洲第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也是亚洲低成本航空行业的引领者,目前为止,已连续五年获得“亚洲及世界最佳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荣誉。《0元机票的秘密(亚洲航空的低成本试验)》从亚航运营模式、亚航的理念、亚航的服务、亚航的营销模式等诸多方面,剖析了亚航成功的原因。其商业模式、商业理念、公司管理、营销策略等,能给众多企业带来有益的启发,并能为一般读者普及低成本航空行业的相关知识。
如果有家公司跟你说,它愿意给你提供免费机票,且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你会不会觉得不敢相信?
但确实就有一家航空公司,每年提供大量免费和近乎免费的廉价机票。这家公司名叫“亚洲航空”。
亚航的人傻了吗?不,他们比任何一家公司都要聪明!通过这种商业模式,他们用11年时间,从负债7000万发展到资产176亿;他们连续五年获得国际航空界最权威机构颁发的“世界最佳低成本航空公司”,亚航之所以能这么做,是因为它洞悉了正在波及全球的“低成本商业模式”。这种新型商业模式的核心,在于内部管理的高效和盈利模式的多元。
亚航是怎样玩转低成本商业模式的?它如何在管理上既能实现高效,又能压低成本?它在盈利渠道上有哪些极具启发意义的开拓和创新?亚航所代表的低成本商业潮流,带来了哪些深远影响?
以及,我们如何才能抢到亚航的0元机票?
资深财经记者陈旭深入亚航内部,采访数十位相关人士,历时数年完成《0元机票的秘密(亚洲航空的低成本试验)》,悉数揭开亚航和低成本商业模式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