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只有敢于坦然面对自己的过去,才能更加坦然地面对眼前的生活。洛克菲勒的祖先毫无光彩之处,然而,洛克菲勒并未去粉饰,他并不认为有一个并不光彩的过去就不会拥有光彩的未来,即使在他打造了石油帝国、创造了巨额财富之后,当别人说起他的祖先的时候,他依旧可以坦然地向人们说出现实,并拒绝所有的美化和粉饰。
20世纪初期,洛克菲勒已经红遍了美国和欧洲。在美国,他与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齐名,当时的世界首富非他们二人莫属。在欧洲,法国和德国都想以他为骄傲,纷纷宣称洛克菲勒的祖辈生活在他们的领土之上。洛克菲勒并不在意人们力图为他弄一个高贵的出身,只是坦然说:“作为一个美国人,我已经觉得很满足了。”
谈及洛克菲勒的家世,有几个版本,其中有一种版本较为可靠,认为洛克菲勒的祖先可追溯到17世纪初,居住在德国西南部的莱因河谷地区。据说,身为磨坊主的家主约翰·彼得·洛克菲勒,也就是洛克菲勒的祖先,领着妻子和五个年幼的孩子,横渡大西洋,来到了美国东部宾西法尼亚州的费城,接着移居毗邻费城的新泽西州的萨默维尔城,后来又搬到阿姆韦尔城居住。他赚了很多钱,置办了许多土地。
十几年过去了,约翰的堂弟代尔也离开了家乡,来到宾西法尼亚州北部的纽约州日耳曼敦城居住。代尔有一个孙女,名叫克丽丝蒂娜,她嫁给了一个名叫威廉的小伙子,而这个威廉的爷爷,和约翰是远亲。威廉和克丽丝蒂娜婚后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戈弗雷·洛克菲勒。戈弗雷·洛克菲勒就是后来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祖父。
1806年,戈弗雷与露西·埃弗里结婚。露西来自与纽约州毗邻的马萨诸塞州伯克希尔县的大巴林顿镇,她的家人很不满意这桩婚事,因为她的祖先有着显赫的荣耀。不过,既然结婚了,就该关注一下他们的婚后生活,以便了解洛克菲勒的这位祖父到底对洛克菲勒家族做了什么样的贡献。
戈弗雷不仅长相不好,个子不高,且一事无成,穷困潦倒,尽管妻子露西精明能干,但依旧难以改变这个家庭的现状。露西心地善良,虔诚地信奉着浸信会(基督新教主要宗派之一)。她身材高挑,虽显得瘦削但走路却很矫健,总是一副精神奕奕的样子。她受过高等教育,也当过教师,很受家里孩子们的欢迎和爱戴,对于洛克菲勒来说,这样的一个祖母比起祖父好了很多,他曾经做出过这样的评价:“我的祖母是个非常要强的女人,祖父是远远比不上她的。”
露西身体很健康,为洛克菲勒家族一共生了10个孩子。其中,洛克菲勒的父亲威廉·埃弗里·洛克菲勒在家里排行第三,于1810年在细约州格兰杰出生。
戈弗雷一边务农,一边做些小生意,不过在做生意的时候总是亏本,但他并不吸取教训,一点也不安分,依旧四处折腾,带着家人到处搬家,最后搬到了利文斯顿。
从洛克菲勒家族的档案中可以查到,在1833年前后,戈弗雷一家驾车西迁,至于原因,众说纷纭。最终,他们来到了纽约州的西部,到达了目的地里奇福德镇(位于纽约州中西部的卡尤加县)。在这里,洛克菲勒家族拥有了60英亩的土地,但这里的土地基本上是没有人种过的荒地。土地上的石头太多,土壤很少,必须进行艰苦的开垦才可以种植。
从洛克菲勒家族得到的土地最高处看下去,整个山谷尽收眼底。尽管视野开阔,风景优美,但这并不能改变洛克菲勒一家人的生活现状,他们跻身在一栋简陋的小屋里。虽然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在荒地里劳作着,但贫瘠的土地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和付出成正比例的收获和财富,他们依旧过着艰苦的生活。
1839年7月8日夜里,威廉·埃弗里·洛克菲勒请来一位接生婆。在里奇福德一间长10英尺、宽8英尺的卧室里面,威廉的妻子伊莱扎·戴维森生下一个男孩,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石油大王的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出生之前,洛克菲勒家族经历坎坷。就是在这么一个普通甚至是四处迁徙、难易安居的家族中,洛克菲勒凭着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
洛克菲勒读书的时候,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就己经开始坦然面对家里的贫穷,勇敢地接受现实,不因贫穷而觉得低人一等。
洛克菲勒一家人从里奇福德镇搬到摩拉维亚镇后,接着又于1850年搬到了具有城市规模的繁华的奥韦戈镇。
在奥韦戈中学读书的时候,该校的学生多是富裕家庭的孩子。洛克菲勒非常重视与城里出身的孩子们相处,他说这样对乡下的孩子们是非常有利的。洛克菲勒从来不抱怨家里穷。
一次,摄影师给学生们拍照的时候,不愿意把洛克菲勒和弟弟威廉拍进去,说他们的衣服太寒酸了,影响形象。洛克菲勒成年后仍对当时的场景印象很深,并且一直收藏着那些照片,还坚持对人说道:“无论别人给我多少钱,我也不会把这些照片卖掉!”
洛克菲勒就是这么一个敢于接受现实的人,纵使面对的境遇再艰难,他也从不抱怨,因为他知道抱怨起不了任何作用。他的成功,不是因为抱怨,而是因为接受现实并积极进取。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