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阿雪:教练,我最近很烦。
教练:什么原因?
阿雪:我老公总是说一些负面的话,一听到他这些负面的话我就很难受。
教练:可否举例说明一下,你最不喜欢他哪句话?
阿雪:比如他说“公司的事烦死我了”。
教练:这句话让你不舒服的是什么?
阿雪:我觉得他太负面了。
教练:你觉得这句话代表了什么呢?
阿雪:代表他太多抱怨。
教练:他抱怨是他的事,什么原因会使你不满呢?
阿雪:因为他的负面情绪影响我也变得负面。
教练:所以,你不舒服,其实是因为你不接受自己也会有负面情绪。
阿雪:是的。我平时工作和生活都做得很好,我会刻意不让负面的东西出来。
教练:是,你对自我要求非常高。同时,我觉得你也不能容忍身边的人居然会有这种负面情绪。
阿雪:是的,你说得对。
教练:你对他不满是因为你很在乎他,说明他对你很重要。
阿雪:教练到底是教练,说出来的话让我乐于接受。我老公就不会说这种话。
教练:关键点就在“我老公”这句话上。想一想,如果他同样的负面,不过是别人的老公,你会难受吗?
阿雪:当然不会,别人的老公关我什么事。
教练:所以你在乎的不是“老公”,而是“我的”。就好像如果你的钻戒掉了,你会很难受;但是别人的钻戒掉了,你虽然也惋惜,但不会那么难受。因为你真正在乎的不是钻戒,而是“我的钻戒”。
阿雪:是的,教练,你太厉害了!
教练:谢谢你的肯定。所以这真正让你难受的不是这个男人,而是“我的”。正因为他是“我的男人”,你才对他有这样的标准,这样的期望值。
阿雪:所以,其实真正让我难受的不是他,而是我自己,是我自己的标准?
教练:是的。
阿雪:教练,你这番话让我收获太大了。这不仅会影响我的生活,还会影响我家人的生活。我心里舒坦多了。非常感谢!
没人性的企业
风景是留不住人的,能留住人的只能是人。
阿涛对教练抱怨说,现在的员工真没良心,自己对他们那么好,他们还觉得不满足,不懂得感恩。
于是教练问他:你对员工的好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阿涛:我给他们的工资不低啊,过节还有过节费。
教练又问:其他呢?
阿涛:这些还不够吗?
教练:我觉得你的企业是一个没人性的企业!
阿涛很不服气:教练,为什么这样说呢?
教练:因为你提供的只是物质,没有人跟人的关系,他们不是为你打工,只是为你提供的物质待遇打工。
阿涛:你的意思是我不够关心他们?
教练:你只从物质上关心了他们,没从精神上关心。
阿涛:我不能关心每个员工啊,我的企业那么多人。
教练:你可以关心几个,以身示范,也让他们关心更多人,以此类推,整个企业就有文化了。
阿涛:教练,你的意思是情感比金钱更重要?
教练:两样都重要,光靠感情没钱也未必留得住人。要两条腿走路,你现在像是患了小儿麻痹症,一条腿粗一条腿细。
阿涛:那么,付出了感情是否他们就会留下呢?
教练:当然,你付出了感情不代表所有人都会留下,但对于维系整个企业团队的效果会不会不一样呢?
阿涛(想了想):是可以不一样。
我们常说回故乡,是因为故乡有感情在。如果这个故乡没什么亲人、朋友,没什么感情存在了,那么回故乡的意义可能就不大了。
没有感情,所有的地方都是他乡。
任何一个地方无论风景多美,都留不住人,只有人才能留住人。风景只是用来观光的,而我们眷恋的对象一定是人。
没人性的家
上一篇文章中提及的情况不仅仅出现在企业里,也常常出现在家庭中。下面这个案例就是其中的代表。
阿龙:教练,我现在的困惑不是企业上的,而是家庭中的,你能否帮助我?
教练:家庭怎么了?
阿龙:我老婆总是抱怨我没时间陪她。
教练:那你就多陪陪她哕。
阿龙:可是我工作那么忙,没时间啊。
教练:那就难怪她会抱怨啊。
阿龙:她应该理解我,支持我的工作,我在外面辛辛苦苦赚钱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好。
教练:你想她理解你,问题你是否理解她呢?
阿龙:我想我应该理解的。
教练:你认为她只是需要钱吗?
阿龙:我明白她也要感情交流,要有爱。但是我确实很忙,又要应付客户,又要管理员工,还要处理好跟政府部门的关系。我哪里还有那么多时间陪她!
教练:那么做你老婆还不如做你员工,你的员工还能天天见到你。
阿龙笑了:你说得也是。但是我给老婆的钱可比给员工的多得多。
教练:说句不客气的话,你的家是个没人性的家,因为你认为只要有钱就够了,但是那就变成了银行而不是家。
阿龙:我心里虽然没有这么想,却是这么做的,可能我老婆也会有这种感受。教练,我可以改进,不过,我确实不能天天陪她。
教练:她要你陪她的目的是什么?
阿龙:多关心她,体贴她。
教练:所以,她不是需要你在形式上天天守着她。如果你天天守着她,但人在心不在又能如何?她需要你给她家的温暖而不只是钱。
阿龙:看来问题还是出在我身上。
教练:现在不追究是谁的责任,而是你要怎么做才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家庭。
家是可以放心的地方。家是有人情味的地方。
钱可以买到房子,但买不到家。
世界上的旅店有很多,但家只有一个。
哭的问题
阿明:教练,我在做员工思想工作的时候他哭了,搞得我也不好意思。
教练:你觉得他哭有问题吗?
阿明:他还是个男的。
教练:男的就不可以哭了吗?
阿明:他一哭我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教练:有没有了解他为什么哭?
阿明:没有。他一哭我就不知道说什么了,只是安慰了他两句。
教练:你担心什么?
阿明:我担心是不是我把他逼得紧了,他受不了。
教练:那你就别逼他哕。
阿明:可是他表现不好,我也不能不管啊。
教练:你想他表现好,可是你又把他看得很脆弱——他哭就等于受不了了吗?
阿明:我是这么认为的。我想还是先抚平他的情绪再说,在这种情况下,我担心沟通无效。
教练:很好,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做法。同时,你也要留意,这并不等于因为在乎情绪而放弃处理事情。
阿明:我好像有些启发,可能在这方面我没有区分开。
教练:当他哭的时候,你还可以怎么做呢?
阿明:我只想继续把我的想法讲完,但我不知道该不该讲?
教练:怎样才对你的目标有帮助呢?
阿明:还是要跟他继续讲。问题是我不知道他受不受得了?
教练:我也不知道。你认为谁才知道?
阿明:应该是他本人吧。
教练:他有一种情绪叫做“哭”,他表达出来了;其实你也有一种情绪,叫做“担心”,而你没有表达啊。所以看起来,他比你更坦率啊。
阿明:教练,我可否这样理解,当时我应该毫无顾虑地讲出自己的感受?
教练:当然,并不是说你要漠视他的情绪,只顾说自己的。只是无需把他的“哭”看成问题。
阿明:是的。我还是要关怀他,倾听他的想法,了解他心底的真实感受,同时也要敢于表达我的感受。
沟通是我们每天都有机会要冒的一种险!
漠视或者误解情绪,往往让我们沟而不通。
如果善于解读,你会发现,情绪其实也是沟通的方式。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对方的“哭”,而在于我们对“哭”的反应。
起子和钻子 阿金:教练,我觉得我的性格不好。
教练:有什么不好?
阿金:遇到什么事都生不起气来。
教练:这不是很好吗?说明你是好脾气啊!
阿金:不好。现在别人说我脾气好,我都会觉得是个贬义词,我觉得这样太温顺、太软弱了。
教练:脾气好不是错,只是你的“工具”不够丰富。你只有“柔”的一面,而缺乏了“刚”的一面。
阿金:你说得对,我就想自己变得“刚”起来。
教练:你想“刚”起来没问题,但不代表你“柔”的一面就不好啊。
阿金:不太明白。
教练:你有没有开过啤酒瓶盖?
阿金:有。
教练:开啤酒瓶盖用什么工具?
阿金:起子。
教练:你有没有开过葡萄酒的瓶塞?
阿金:有。
教练:打开葡萄酒的瓶塞用什么工具?
阿金:钻子。
教练:起子能不能开葡萄酒的瓶塞?
阿金:不能。
教练:钻子能不能开啤酒的瓶盖?
阿金:也不能。
教练:起子就是你“柔”的一面,钻子就是你“刚”的一面。
阿金:你的意思是我只有起子,没有钻子,所以“工具”不够丰富?
教练:是啊,你只有起子,就只能开啤酒瓶盖,但你开不了葡萄酒瓶塞。
阿金:我明白,你是说我要有“刚”的一面才能开葡萄酒瓶塞,所以我才想把自己变成钻子嘛。
教练:但是起子开不了葡萄酒瓶塞不等于起子就没用,它毕竟还是能开啤酒瓶盖嘛。
阿金:所以我不该否定我“柔”的一面。
教练:你的好脾气,也就是你“柔”的一面,有没有给你带来过好处?
阿金:有。很多人喜欢跟我在一起就是因为这点。
教练:所以“柔”也不是缺点。
阿金:你的意思是我要刚柔并济?
教练:是啊。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总之,你拥有的“工具”越多,你能够打开的“酒”瓶盖的种类就越多!
P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