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论语真智慧(精)/董子竹妙解儒释道经典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董子竹
出版社 崇文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非常欣赏董子竹不断存疑的否定性思维,这恐怕也是导引我辈众生明明德的方便法门,看了一年多先生的文章,受益匪浅!顶礼!

近千年以来的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许多漏洞与谬误,为拨乱反正,董子竹以自己多年来潜心研究的心得,《论语真智慧(精)》重新解读《论语》,并引南怀瑾的观点作比较。

内容推荐

近千年以来的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许多漏洞与谬误,为拨乱反正,《论语真智慧(精)》作者董子竹以自己多年来潜心研究的心得,重新解读《论语》,并引南怀瑾的观点作比较。在臧否之间,作者的鲜明观点得以呈现,那就是《论语》乃中华智慧的结晶,能引导人类第二个“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并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富强。

目录

总序

怎样读《论语》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书后语:“觉悟”——人类的终极价值与归宿

试读章节

其实,人们往往不注意,这样的思维方法体系,实在是太霸道了。一个似是而非的定义、概念就想左右全人类吗!同一个定义、同一个概念就能统一人类的思想意志吗?当然不行。于是,人类混乱了,矛盾了。在定义、概念上各行其是,还要千方百计逼迫他人遵从;他人不遵从,人们便会为这些概念、定义去拼命,去斗争。这便是今日地球文化的根本悲剧之所在。

表面上看,今日的地球文化是一种利益争夺的“丛林文化”,事实上只是在似是而非的“概念”“定义”范围内对利益的确认与冲突。人类,就其本体讲,其利益本来虚妄,无所谓有利,也无所谓无利,但是经这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定义”一搅和,人类社会便浊浪滔天、群愚乱舞、马蹄踏肉、血染河海。其实,看似纷纭复杂的地球文化,在今日也只是概念的疯狂游戏而已。

中国古人的文化却是没有这样热闹。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这是个疑问句。如果你真懂了这一句,你会明白,这便是孔子在问你“生命是什么”啊。

孔子从不给你下一个定义,说什么是生命,怎么、怎么回事?孔子从不说这样的话,也就是绝不事先给定一个什么定义、概念、公式,命你去套用,去推理,去判断。孔子永远只是提示你自己去品味你的生命,你自己下自己的结论,自己作自己的判断。这种结论、判断当然也要基于一定的概念,但这些概念只是你对自己此刻心灵、心绪、心境的大致描述、描绘,准确说只是一种审美,不能推己及人,更不能用来供他人推理。一般说来,中国人的交流讲究形象性的印心会意,而不是概念同一性下的推理辩论,其妙也在此处。所以你一进儒家的门,孔子只是问你是不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人们,你一定要注意,读中国古人的经典必须与古人印心会意,而不是在概念同一性下的共同逻辑推理。先要从形象思维人手,好似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头就站在你的眼前,你当与孔子印一下心。生命的过程是怎么回事?不就是“学而时习之”吗?我们生命的全过程,哪一次,哪一时,哪一刻,不是“学而时习之”呢?

吃饭、喝水、睡觉、恋爱、工作、交际,哪个过程不是“学而时习之”呢?上学、读书便更是“学而时习之”了。

天下的生命过程真的没有不是“学而时习之”的,尤其是人类。

也许是人心麻木了,总认为吃饭、喝水、撒尿之类不是“学而时习之”,而是生命自发的某种动物行为,肢体本能的行为。其实,个人是不存在“行为’’的,任何行为说到底就是“学”天道,“习”天道。不是吗?今天的人类不是大讲自然科学常识吗?运用一点基本的自然科学常识,如果没有宇宙引力场的大运转,何言人类的“行为”?哪怕你的一瞥一怒,也无非天地宇宙大运动的投影。这个投影投到你的“知”中,你通过这个投影认得了你的行为,不也就是同时认得了“天”的运动?这不就是“学而时习之”吗?

这个“学而时习之”,在人类身上表现得最明显。动物的许多行为看似也有“学而时习之”的味道,其实完全只是条件反射的本能,未必是要“学’’什么,它没有“学”的自觉,更没有想到有“习”的自觉。这只能怪它自己,天体宇宙仍然要赋予它行为,虽然它无法“时习之”,更不能“不亦说(悦)乎”。

这个道理虽然简单,但对于被今天流行于全世界的这种逻辑理性思维方式熏蒙了的人们,如果不细细思索一番,是很难明白这里面的道理的。

“我是随时随地‘学而时习之’的吗?”

问问自己,静下心来问一问自己!审一审,把自己的“心”“知”,当成审美对象审一审,看一看,你一定会对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感到无比亲切。但是,我真的无法给你条分缕析地推理、概括、演绎你的这个“学而时习之”。更无法给出一个定义、一个概念、一个原理来说明你的这个“学而时习之”。你自己不思索、不品味、不体认,我说死,对你也是个“糊涂”。

正是由于此,本书的标题是《论语真智慧》。生命,对于我们现在面对的这个处处讲道理、讲推理、讲定义的文化来说,能有什么真智慧啊!人类,你是在巨大的思维误区之中啊!

学习中国文化,千万不可过分执著去找什么概念体系,找什么逻辑体系。

我“说”(“悦”)了,其中就包含了一切道理。不是吗?

P16-17

序言

感谢出版社,让我的解析儒、道、释诸家传统经典的几本册子有机会集结起来面世。在今天人类整体文化心浮气躁的情况下,可以预料的是:这套丛书绝无可能成为“洛阳纸贵”的热门。所以,敢做这种注定赔钱的买卖,出版社的胆识无疑令人佩服。

这套丛书乃我二十多年研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点滴心得之汇总整理,不敢言“著作”,姑谓之敝帚以自珍吧!

古人讲修心,需具备“理”“法”“财”“地”四大因缘。我这一生能侥幸具足此四大因缘,务要感谢两个贵人:一位乃是我的恩师,江西东林寺方丈,上果下一大和尚;另一位是江西正邦集团董事长林印孙先生。后者为我二十年写书提供了“财”与“地”,可谓衣食无忧、有求必应。对我这样一个落拓文入,还专门配了位秘书。若不是背靠正邦这棵大树,独自完成这上百万字的殚心竭力、条分缕析的文字工程是无法想象的。

而从“理”“法”上圆满了我的,是我出家六年侍奉跟随的亲师父:上果下一大和尚。他老人家作为出家人,在学界没有什么声名。但是,大家若有机会能看到我恩师留下的唯一遗作,便知其佛法根底之深、佛学理法之精,至今我仍感望尘莫及。

日僧《叹异钞》传入中国,吾师为之作序,序中有言:

《叹异钞》者,辟此异说。破雾海之灯塔,消疑网之智炬,立金刚之信心,信如来之宏愿。依斯愿力,悉念一心,锲而不舍,不存杂想。犹如果日丽天,绝无纤云;亦如皎月中天,清凉明历。心佛众生,感应道交。生佛一体,如水乳合。紧系此境,深入三昧。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如入禅定。世尊大慈,与诸圣众,接引行者,生极乐国。上智利根,一念花开,见佛闻法,即成菩提;下愚凡夫,恶业缠身,又有破戒比丘、邪见沙门、十恶五逆之徒、恶见邪说之辈,临终恶相,定堕地狱。或有宿植微善,便能遭值善友,教念持名,称佛圣号。称佛名故,八万亿劫生死重罪,如汤泼雪,悉令销除。十念一心即得往生。由于此辈,心坚固故,信如金刚。故能一心十念,命终往生。受苦有情,积善恶业,转轮六道,无有尽期。依佛愿力,一心念佛,临终定生极乐国土。

斯序也,有理有法,字字句句鞭辟入里,直捣究竟。窃以为,即便净土历代祖师之雄文,若以风骨、文理、法脉等一一推较论之,亦莫过如此乎。子竹不才,此生能逢善师,实三生幸事!

师父曾给我讲过他在虚云大和尚的真如寺中当主持时的一个故事。谓一禅僧找师父打禅,于空中画了个大圆,要吾师言于句下。师道:“尔钻过来!”结果禅师面红耳赤而去。由此可见吾师禅净不二的功夫,实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师父圆寂后之荼毗,我有幸侍奉尊前。荼毗时见舍利花无数,舍利子四粒。我守师尊舍利子半年方离开祖庭,发愿行脚天涯,誓以弘扬师父“理”“法”为终身之任。

这便是我现在解儒释道诸经“理”“法”之来历。师傅的教诲就是我的根基。

从吾国历史看,解儒释道经典的文字怕可称得上汗牛充栋,粗分应有七大类。

一日:古时的神秘功能类;

二日:大半是汉时兴起的神学宿命类;

三日:唐宋明的理学类,也可称神圣道德类;

四日:清时兴起的考据类;

五日:当代哲理格言类;

六日:当代哲学逻辑类;

七日:明心类;我自认是属于这一类的。是与不是,读者可自品。

前三种,我的书里有详尽评价,此处不赘言。

考据是中国文化学界的一类传统,非独起自前清,不过以清为盛。其功劳无需我在此多说,贡献应该是很大的。但,有不少人也掉进去了,譬如直把“禹”考成“虫”之类云等,就有几分无聊了。在我看来,禹可以以“人”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以“虫”的形式存在,这于上古时代应算不得什么稀罕事,然并不妨碍禹之成为圣人。今人已经不能随意找到生命自由的存在方式了,所以才把这种生命本应有的自由称之为之“神”。“禹”的多义性本就是中国文化题中之义吧?何必若此贬低古圣?

说到理学派,这里不妨再补充几句。

开理学派先河的大师应是唐中叶的韩愈,完成则在朱熹。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说博爱之谓仁,也不错,即便错也错不到哪里去。问题是:这是什么博爱,是哪里来的博爱?是人类意识中的博爱,还是生命本体本具的博爱?生命本体的这种博爱,与人意识中的博爱有联系但又是有区别的。生命本体的博爱是生命对生命“觉悟”的产物,如佛的“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世间人意识中的博爱,则可以是人性的一部分,但本质上是人的“动物性”的怯弱之潜意识——所引起的一种对世界的“乞求感”。显然,从韩愈乃至到杜维明诸君的这种博爱,与后世德国大哲康德等由人性解剖而得出的所谓“先天道德律令”,应该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依我看,这种博爱观与中国真正的传统文化是不搭界的。

然而至今,中国的新儒家却正是接续了这个香火。由牟宗三、杜维明等树起的一面号称“博爱”的大旗上赫然写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孔子此语本是“致良知”之人深刻细腻的用心之道,硬生生被他们摁在对“博爱”的解析上,已经是驴唇不对马嘴了。

韩愈活了,朱熹再生了,康德也举手过额了,新儒家该当弹冠相庆了,而中国文化由是也成了末流的基督文化之附庸。

……

生命这个旁观者之“观”,不就是生命之“知”吗?但是,脱离了主体能知之心的客体,被知之物能存在吗?假若今日自然科学能推演到终极,一切现象界的变化,不就是“知”的能量运动的显现吗?

舍了生命之“知”,说自然,说宇宙,说世界,说社会,皆是姑妄言之,姑妄闻之。自然科学只是在发展到量子力学阶段,才了解到能知、被知不可分的秘密。“测不准原理”只是对其思维误区的一个小小的纠偏。

当今流行于人类世界的,奉欧美为经典的主流文化,正是这样一种并不认得自己天生大漏洞的文化,一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逐妄型的文化。

这个文化的根本错误在于其割裂了“知”的能所关系,固化了“被知”、静止了“被知”。更严重的错误是,认为人的肉体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能知”本身。不了解肉体,首先是“被知”,后来才冒充为“能知”的,真正的“能知”本体,有没有肉体器官同样在“知”。

别的都不说,就是现当代人对人的认识,根本不知“知”的能量运动到底来自何方,以为只是眼耳认知系统的功能。进而认为,这个肉体就是真自我。这样说到底,生命只能是“动物”。

西方文化正是在这样的认知下,对人类作了如此这般的判断。

说“人道”,不管这个文化辞令讲得多么冠冕堂皇,实在说指向的却是“兽道”。今天的人类社会文明主潮,正是以“掠夺”为主要内在推动力的“兽道”,而披着“人道”的衣冠大行其道。看看今日之世界,不正如一个弱肉强食的大丛林吗!

“民主”,多漂亮的名词!在今天的西方文化统治的人类文化中,也是“兽道”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所谓“民主”,骨子里实是“兽道”集团内部的分赃原则。

“自由”,只是肉体的任性放浪。

“博爱”,只是“兽道”中弱者的哀鸣。只是由于与基督意识中的可怜的怜悯心合了拍,才被吹得神乎其神。

本丛书本不是当代文明的批判丛书,这一切在这个总序里也只是稍加提示,但人们可以在当代人的生活中继续仔细辨析。

是的,在中国古代社会,受历史的局限性,中国儒道释的基本生命观,虽然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落实,但终比今日流行于全世界的“动物文化”还是高明得多吧?!

到了最后该说什么?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文化,爱我儒道释思想精华!

中国文化的使命是唤醒人类的心!

后记

“觉悟”——人类的终极价值与归宿

这本书是我旧作《<论语>正裁》的全面引申。《<论语>正裁》是论战之作,各个方面都显得草率。尤其是对于初入国学门的朋友来说,初读该书会觉得突兀,对于学者们来讲又似乎什么也没有说透。在《<论语>正裁》出版十年之后,我才决心重解一次《论语》,除了尽可能细解每段语录中圣人的“用心”之外,还想攀附一下当今最有分量的学者钱穆、李泽厚二先生,尽可能吸收二位的优长,以求当代人能更好地理解圣人本有之心。

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数易其稿,这本书终于写完了。原来是不准备写书后语的,我以为解透《论语》正文就好了。但是,当全书整理完了之后,发现还是要写一个书后语,给读者一个较为清晰的交代,孔子思想的内涵与人类思想史大循环的发展脉络是怎样一个关系。也就是说,不把孔子放在人类文明史的长河中思考,是很难全面准确体认圣人之心的。

概括孔子的思想,古今以来,怕是有千百人在做这个工作,以我的功力想超越过去,实在是有些自不量力。

但是,有一点是值得庆幸的,我已经活到了21世纪。

人类发展的终极目的,在21世纪终于清晰了:人类一切活动,宇宙的一切运动,只是为了人类对生命整体的“觉悟”。这个“觉悟”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个体的动物化觉悟阶段”,“人的社会化觉悟阶段”,“生命的宇宙化觉悟阶段”。21世纪大概是人的“社会化觉悟阶段”完结,而“生命的宇宙化觉悟阶段”慢慢展开的时代。

21世纪真是一个伟大的世纪。在我看来,世界文化的五大板块的运动,其运动的基本功用与价值应该是尘埃落定了。各自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也应该是清晰可辨了。

当代人类文明现存的这五大支系(或日板块),从东到西围绕帕米尔高原半圆排列,正好一个正时钟方向运动序列:

儒家体系,依黄河而兴盛。

道家体系,依长江而兴盛。

佛家体系,依恒河而兴盛。

圣经体系,发源于中东两河流域。

古希腊体系,依地中海北岸而兴盛。

19世纪到20世纪初年,古希腊文化体系在大盛后分解,其逻辑理性部分,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主义,仍然依正时钟方向回流东方,即经俄罗斯旋回东方,从而导致了整个原来东方文化体系的大震荡、大改组、大换血。以致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21世纪,使我们看到,这五大文化板块终于要大融合了,大圆满了。这就有了产生人类新文明的契机。

人类文明的这五大体系大致上是产生于公元前五百年到一千年之间,学界大半称此为“轴心时代”。  这五大体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反宗教、反鬼神。准确地讲,它们是在人类走出自己的巫术图腾时代的过程中,产生的五大文化体系。

说儒、道、释、古希腊文化是反宗教、反鬼神的文化,似乎不需要争论。虽然这四大文化都给鬼神留有一定的地位,但谁也不会再如巫术图腾时代一样,把鬼神当成人类生命的绝对主宰。

在一般人看来,唯一例外的是圣经文化体系。信奉圣经文化体系的广大人群,似乎都相信自己的生命之外,真有一个“上帝”。其实这是一个误会。如果你细品《圣经·旧约·创世纪》,其中并没有给心外之神、人外之神留下任何地位。至于后来《圣经》文化体系要以宗教的形式传播,这应该说是历史的不得已。以古希腊文化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为基本认知体系的欧洲人,要深刻理解透《圣经》新旧约的思路,实在是太难了,只能再借宗教外壳传播这个伟大的文化。就是如此,《圣经》文化的几大宗教与人类社会的原始宗教也已经是天渊之别了。

更奇妙的是,这个文化在后来与古希腊文化合流,却造就了人类眼前这个气势磅礴的横亘四海的文明。这实在太不合逻辑了!太不可思议了!

你如果细研过这两大文化,便知双方是极其对立的。但是,就是这样两种几乎完全对立的文化的奇异结合,不仅为人类创造了这样一个辉煌的现代文明,使人类的“社会化觉悟阶段”得以圆满完成,并且为进入下一个崭新的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即为人类进入“生命的宇宙化觉悟阶段”铺垫了宽阔的道路。

反之,我们中国文化却没有做到这一点。

我们今天已经很难了解埃及文化、玛雅文化、古欧洲文化的真面目了。仅从一些散乱零碎的人类文化学资料看,那真是一个万般恐怖的文化。如果不是古希腊文化与圣经文化的结缘,在这一千多年近两千年的共同大拼搏中,彻底改变了西半球文化的基本面貌,使人类“人的社会化觉悟阶段”得以圆满完成,今天的人类要进人一个新的文明,为人类进入“生命的宇宙化觉悟阶段”打好基础,几乎没有任何可能。

就东方文明本身,不要说得更远,只说在百余年前,较之西方文化看似文明得多,但终是没有与巫术图腾文化彻底割裂。就中国来说,一直局于“通天教主一自耕农”文明的小圈子,看似温馨,释、道、儒文化却都被大大扭曲了。进入20世纪,想再前进一步,也已经是寸步难行了。多亏西方人的洋枪、洋炮在背后击了一猛掌,这才有了中国文化乃至整个东方文化20世纪的大进步、大改组、大换血。

日本文化、印度文化、东南亚文化,不都是这样进入20世纪的吗?

我不会像思想史家那样,去条分缕析地清理人类文明的这两千年演变的脉络。主要是我不具备如此做学问的功力。我想,与其按时空顺序展开人类文明这两千年的一幅图画,不如让人们好好品悟一下自己“当下”的这颗“人心”。

进入了21世纪,“我们”现在这样的,“我”眼下这样的“文化心理结构”,是如何生成的?

……

从屈原的《天问》到《红楼梦》的太虚幻境,从李白的诗到《牡丹亭》的游魂惊梦,从唐人传奇、敦煌卷子到《西游记》的奇妙构思……哪个不是对生命的“天问”?

说到书法、绘画、歌舞,凡中国艺术无不追求天人合一的天籁之音。这里面不也包含了这种对生命的终极质问吗?

现在去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不是太不结合实际了吗?这些问题太有点精神贵族的味道了。但是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再关心这些问题,相反的就是“急功近利”的大泛滥。

当一个人、一个民族没有自己民族独特的“生命觉悟”之时,这个民族是没有凝聚力的,也是没有希望的。

西方文化已经自成体系,你看他的四大支柱是极为协调的。两院制民主政治体系,金融经济体制,自然科学、工业文明体系,教育、宗教系统。虽然西方人一直没有自觉的“觉悟”追求,但这其中已经包括了“觉悟”。本文开始谈到的现代文明对人类的“觉悟”的启示,不就是这个文明的成果嘛?更不要说把今天的西方文明和原来的西方文明加以对比,西方人是大大提高了。这套文化体系现在已经影响遍及全世界了,也可以说全世界都在这种西方文化的股掌之中。但是,这种文化体系在今天,更多的已经是人类“觉悟”的障碍了。

中华民族不同于世界上任何民族,我们不是南美人,我们也不是印度、日本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体系。我们这套文化体系很难被西方文化体系全面包容。我们自己也不可能在现有的西方文化体系中得到根本的发展。

说白了,我们这个民族在这些最根本的生命问题上的回答,比西方人高明得多,“心学”就是中国人的独特的“生命觉悟”之学。

这本来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东西,现在反倒成了我们最缺失的了。

我们的孩子不得不去热读《苏菲的世界》这样的作品。

中国人,中国的年轻人,千万要知道中国人、中华民族要想真正崛起,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的民族文化太独特。不要说照抄西方不行,就是希望我们存活在现代社会这种西方文化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文化体系中,而不受震荡,也是办不到的。不是人家不让我们活,而是我们自己就办不到。

苏联、东欧为什么崩溃,文化本身就不谐调,自相矛盾。

一句话,中国人如果在“我是谁”“我是从哪里来”“世界是如何形式的”这些根本问题没有自己独特的现代的声音,中华民族的复兴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们也不祈求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里,我们民族能在这个根本问题上有什么统一的权威的答案。也完全可以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键是,只要这个议题能够成为知识界、文化界、青年学生的话语主题,就是莫大的胜利,我们民族就有希望了。

对于现在全民族的急功近利的浮躁,我们绝不能以“急功近利”对“急功近利”。不要以为我们相对应的提倡一些道德规范,表扬一些典型人物,就可以解决问题。如果现在中国的道德思想教育本身就是“急功近利”的,那怎么可能解决“急功近利”的社会意识问题呢?

像中华民族这样伟大的民族,如果不把自己独特的生命自觉提到议事日程上,全民的浮躁、“急功近利”是无法克服的。

该是中国人向生命提问的时代了,该是中国人大觉悟的时候了!我们一定能超越今天的西方文化,得出我们自己的关于生命“觉悟”的答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6: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