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喜马拉雅大成就者的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最胜子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最胜子编著的《喜马拉雅大成就者的故事》介绍了,古老而常新的藏族社会带给全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佛教传统中师徒间灯火相传的鲜活精神的闪光一瞥。故事是传送真理的巧妙方法。收集在此的故事,是佛教传统中师徒间灯火相传的鲜活精神的闪光一瞥。根据传导,只要解除这些故事,就播下了解脱的种子。

内容推荐

最胜子编著的《喜马拉雅大成就者的故事》收集了百余则像文殊师利友、毗卢遮那、吉祥师子、无垢友等古印度大成就者,莲花生大师及其明妃益西措嘉、玛尔巴、米拉日巴、历代噶玛巴、竹巴昆烈、噶当格西班等古代西藏圣哲、巴楚仁波切、吉美林巴、秋吉林巴、蒋贡康楚等人的奇异的故事,深为人们喜爱。这些无以伦比的修行者的行宜事迹,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栩栩如生的可遵循的榜样。

目录

另一种安宁(代前言)

第一篇 有一种水能涤荡你的烦恼

 从最清净法界中等流而出

超越诸毒

没有芥菜子交给佛陀

反求诸己

松紧要合宜

高贵广大的心量最重要

比丘的金象

 溪水中,有一种解脱的味道

编篮师

牛的业

两个邪灵

一位比丘的梦

优婆毱多尊者与邪魔交会

提多迦终止了无谓的牺牲

长老偈圣者、妇人和鱼

中道尊者建立克什米尔

吉祥的香供

阿育王的儿子开了慧眼

 慈悲与智见汇成一条大河

赤裸的度母

转世的争议

龙树菩萨的女神

两位圣者辩论

寂天的开示

一只鸽子与豆子度母

陈那的山洞

 深山中激昂奔腾的巨流

执着束缚了我们

拥抱度母

罗刹珠子鼻

度母森林

荟供

以“任何形象”闻名的上师

黑瑜伽士和狗大师

复活,佛陀瞿斯耶的修观

萨惹哈的咖喱萝卜酱

第二篇 圣教传到藏地的日子

 翻越喜马拉雅

一位印度班智达在西藏

杜鹃啼声之悟

滇瑜伽士与金刚桥

益西措嘉解脱一位伙伴

 再次将佛法传入藏区

阿底峡的开悟

阿底峡遇见宝贤——仁千桑波

格西班行窃

西藏最好的供养

格西班的良知

 大手印教授的由来

上师至上

米拉日巴睡懒觉

米拉日巴最后的话

冈波巴的大空

冈波巴对生意的忠告

万事无常,勿为情执——一个老妇人的忠告

一位伟大的法女

 宝贵的摩尼明珠

一位圣者吞食了帕当巴桑杰的圣体

转愁容为欢颜

第三篇 遍敷雪域的甘露

 噶举派的圣哲与疯子

端坐旗竿上

竹巴昆烈为佛像加持开光

驴子带领唱诵

楚悉仁波切的梦

迁识

噶玛巴的蓝绵羊

噶玛巴希的灾难

 从藏宝袋中滚落出的珍宝

稚龄多珠千阅读和吟诵

多珠千示现如何死亡

多珠千开悟

顶礼开悟的流浪汉

忍辱波罗蜜

洞察秋毫的悲心

老狗

普贤上师言教

小偷改邪归正

纽舒的实相启蒙

匿名的喇嘛

巴楚仁波切的女人

准备你自己的供养

智慧也可以传染

闹鬼的堡垒

一位喇嘛的母亲

银子是毒,花雨

啥鬼东西也没有

名字与名声

米粒

巴楚的前世

大宴席

西藏的茶道

圆满的布施

年轻女子的供养

 采九寺的僧人秋吉林巴

粗鲁的开悟

鳄鱼宝藏

成就者的赛马

秋吉林巴和狼

一位顽劣的学生变成伟大的上师

 生死无惧

第七世达赖喇嘛与羊粪供养

树上的三个人

最好的精神修持

马脸与铜色山

开悟的厨师

为何我从前没看到

雅滇活佛面见文殊菩萨

一位开悟的尼师

玛尼千果地方的虹光身

持枪大师

长寿灌顶

麻风病患者的舍利塔

鼠尸与戒指

上师石击弟子

西藏牙医

出世间智慧经典的口传

俨若君王的岩藏大师

古玛惹札圆寂

内外反穿

噶仓巴的金刚宴

夏卡的雌牦牛

密续之旅

空行母的彩虹桥

两位大师与水晶

超越法规

自我牺牲

堪布蒙谢

第四篇 无名而伟大的成就者们

 内在生命的旅程

一位游吟诗人的痊愈

兀鹰人

摩尼老叟

渡河到彼岸

神奇的牙齿

佛像开口

炖皮浆糊

放生

惹炯与老妇

惧内丈夫的三个愿望

在桥下皈依的小偷

金银湖

观想

魔眼

新娘

一位喇嘛亲见文殊菩萨

无修无碍

国王学狗叫

瑜伽士遇见雪人

一位吟唱瑜伽士飞升

往生净土

名词解释

试读章节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个俊美的男婴出生在摩揭陀国一个富有家庭,男孩被取名为果帕拉。在他出生的时候,一头金色的大象出现在这户人家的大储藏室内。

一位占卜师观察星象,告诉孩子的双亲说,这男孩前途伟大,金象代表果帕拉以后将大富大贵。大家听了都欢喜欲狂。

男孩和他的宠象一起长大,难分难舍,不论果帕拉走到哪里,金象都跟着他,并留下小堆小堆的金粪与金尿,令大家十分惊讶。许多人都想知道那些亮晶晶的排泄物是不是真正的黄金,但是大部分好奇的人都知道得太少,因此谁也没有肯定。许多年就这么过去了。

男孩和金象的事情最后传到王子阿阁世耳中。他垂涎那头象的财富,决计不惜一切代价要得到那头金象。

阿阁世继位为王以后,他命令果帕拉将那头神奇的象献给他作礼物,他颁布一道皇室法令:“所有珍贵的财物,例如金象,都隶属皇室拥有,不该被老百姓误当宠物。”

年轻的果帕拉着急地问父亲:“别人怎能从我这儿夺走金象呢?我们同时出生,像双胞胎一样,情同手足。”

他父亲从容地回答:“国王嫉妒又自大,他会不顾一切地去夺取他想要的东西。我们带着金象去见他吧,或许正义会得以伸张。”

果帕拉将信将疑,和他父亲骑着金象去了皇宫。当他们被阿阁世王接见时,父子齐声说:“国王啊!愿您快乐、健康又智慧。”贪婪的国王很隆重地款待他们,然后令他们退去,要他们为了国家和全体人民的利益把金象留在王宫。

父亲牵着男孩的手,恭敬地向国王道别。果帕拉失望地转头看他父亲,父亲却平静地拉着他大步离去。

他们回到家的时候,却发现金象正好好地在庭院里等着他们,果帕拉欢喜地哭了。

父亲告诉他:“儿子,昨晚我做了个梦,梦见国王第一次骑上金象时,它被国王的重量压进地下去了,然后它就出现在我们的庭院。因为有这个预兆,所以我们今天见国王时,我一点也不担心。现在,正义的力量和神奇的象又回到我们身旁了,让我们为正义和美德而快乐吧!”

果帕拉虽然很高兴,但是看到连一国之君都要窃取臣民的财富,他对世俗生活感到彻底失望。后来,年轻人在获得他父母的同意和祝福后,骑着金象到祗树给孤独园,请求从佛出家。

遍知的佛陀不需要果帕拉开口,已经知道了一切。当男孩很恭敬地走近时,佛陀对他坚决地说:“善来比丘,已得清净!”

佛陀的话就是用来剃度比丘的。一说完,年轻的果帕拉立刻现身成一位如法的年轻比丘,顶着光头,身着黄色僧袍,好像他从来就是一位比丘。他美丽、油亮、乌黑的长发不见了,那身平常百姓的衣服也无处可寻,一个乞食的钵出现在他互握的手中。

在那瞬间,他的心灵寂静,有完美的专注力。于是迦诺迦伐蹉比丘诞生了。

当年轻的比丘缓慢、明觉地走入森林,去做每日黄昏的禅修时,金象就在那儿等着他。他们仍然形影不离。

迦诺迦伐蹉最后悟到:所有世间追求的空幻、不满足本质以及所有财富与经验都是过眼云烟。他已从执着的最后点滴——他最宠爱的金象中解脱了。然而,金象执着于他,不肯离去。

经过更深的禅定,年轻的比丘终于现观究竟真理,证得阿罗汉果。大众开始追随他并欢喜听他温和地开示。

有一天,一些商人听说了那头金象和它的神奇粪尿。不论阿罗汉和他神奇的象走到那里,他们就跟到哪里,制造混乱。这些事件很快引起了佛陀的注意。

佛陀唤来迦诺迦伐蹉,对他说:“金象的粪便酷似虚假的金块,引起了世俗争吵的错乱情绪,并造成了大骚动,已经侵犯到僧伽平静业林的和谐气氛了。因此,虽然你并无过错,但金象必须离开。”迦诺迦伐蹉禀告佛陀说,他自己好几次试图离开这个世间最后的牵连,但那头忠心的宠象还是不肯离去。迦诺迦伐蹉说:“我替它难过,长久以来它对我这么忠心,我如何能狠心舍弃我可怜的兄弟呢?”

佛陀回答:“众生平等有如兄弟,年轻的比丘,众生都平等地想得到解脱,不要流于偏爱。”

正觉者又告诉弟子:“你的金象是你的善果。这善业源于你几世前慷慨地供养了一座白象雕塑,那是迦叶佛为造福众生从无色界投入母胎时所骑的象。现在你可以对它说以下的话:‘我不再需要你了,好朋友。由于证得解脱,我已经实现了生命的意义。现在,你也必须得到解脱。’对它说三次,用你的祝福和诚挚送它上路吧!这样它也能获得解脱。没有什么比帮助我们所喜爱的人从无明和执着中解脱出来更好的了。”佛陀如此说道。

仁慈的迦诺迦伐蹉向他挚爱的朋友说了慈悲的佛陀告诉他的话。金象立刻在他眼前消失了,投生到天界,最后也得到了解脱。

迦诺迦伐蹉最后成为有名的十六大阿罗汉之一,在美丽的克什米尔一带广传佛法。P18-21

序言

生活在今天的人往往有两方面互相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我们享用着科学和技术带来的便利,总是寄希望科技的下一次进步能够满足我们下一个愿望。另一方面,我们也开始抱怨和担忧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副作用:水源和食物被化肥和农药的污染;暴力犯罪率在1950年以后的50年里几乎上升了8一10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急剧下降;汽车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一天不如一天;甚至连银行存款因网络黑客的侵犯不翼而飞的事件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讨论的话题……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科技征服自然的进程有没有终点?人类亲手缔造出来的现代文明是不是真的会让几千年的传统从此退出历史舞台?面对这些问题,发展主义者们“Yes”的回答声越来越连他们自己都信不过了。

在中国,一般的传统主义者们把希望寄托于儒家文明的重光和社会美德的重建。似乎伦理纲常那一套真的“能振衰补敝,改变历史时代而使其安和康乐”。

在西方,也有不少人认为,“社会的大分裂”有待于一种“大重建”,而“大重建”的源动力则应是清教徒自律精神的再现。

我们不能否认孔子、耶稣、朱熹和达尔文的智慧,儒学与耶教的价值,但是同时我们也不应忘记中国与欧洲的现代文明正是其传统社会绵延数千年后不得不变革的产物这一事实。

以儒家文明为例,等级尊卑虽然能让社会安定团结,但早在制礼之初,《礼记·表记》中就已有了“周人……其民之蔽,利而巧,文而不惭,贼而蔽”的说法,与孔子同时的老子更直截地提出了“大道废礼义兴”的名言。

那么,有没有另一条道路,另一种传统,另一种安宁存在呢?有没有一种不是以压抑人性为代价,也不是以刺激人欲为导引,而是把实践、开发生命中本有的喜悦宝藏作为达到生命内在安宁的途径,既不导致贪婪、轻躁、虚荣,也不产生迷妄、嗔恼、虚伪,而是具有轻安、温柔、和易的效能的传统呢?

近些年来,世界上最大的一片高原——中国西南地区,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注意。数以百万计的藏民们不仅身体力行着“另一种传统”,享受着“另一种安宁”,而且,他们还用其优美的口头文学方式,让这“另一种安宁”、“另一种传统”,能够透过脍炙人口的新老故事而传播到四方,传播到将来。

格西班是西藏著名的大修行人。在西藏,许多修行人都依靠施主的供养而生活,格西班的供养人以喜好清洁而著称。一天清晨,格西班听说他的供养人下午要来看望他,花费了大半个早上把佛堂打扫得一尘不染,清洁极了。然而,就在他刚刚迈着满意的步伐走出佛堂的第二瞬间,他习惯性地护念起自己的起心动念,并且当即就发现在清扫佛堂时自己原来并不纯是为了供奉至尊佛陀而是混杂有希冀施主心生欢喜并多施供养的贪欲。“我怎么会作出这样可笑的发心?”格西班轻轻地嘲笑着自己,从地上抓起一把细土,随手就向供台撒去。

这个被誉为“全西藏最殊胜的供养是格西班的一把土”的故事,至今仍能让我们从中看出阴性喜乐文明与阳性戒律文明的重大区别。更重要的是,在西藏,直到今天,还在不停地产生出新的好故事。而且,伴随着藏族精神导师们走出高原与外界接触的增多,这些故事也变得越来越富有现代性了。

1996年的一天,我和来自青海的扎西活佛在北京相遇。扎西活佛是噶举派著名的大成就者。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有些古老而刻板的规矩是否必须要坚持。

令我想像不到的是,第一次见到扎西活佛时,他竞然熟练地驾驶着一辆保时捷跑车,并向我招手让我上车。我按捺住好奇和惊讶钻进车子,半天说不出话来。经过第一个路口时,正逢红灯。扎西活佛把车停下,用手一指交通警察,然后用流利的汉语说:“警察也许并不比我们聪明,但我们还是要听他的指挥,这是因为他代表了一种‘道’。”正在此时,一辆鸣着急诊笛的救护车不顾红灯飞驶而过。“但有的时候也可以不管那么多,如果有必要的话。”扎西活佛笑着补充。

一瞬间,许多在我心中缠绕已久的结绊陡然解开。毫无疑问,这些故事是古老而常新的藏族社会带给全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它们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今天能接触到它们的幸运者,让人们从中得到许多不同寻常的启发与欢乐。我们想和更多的人分享这一切,就着手收集、整理出了这本故事集。

书评(媒体评论)

起初,故事中许多的大成就者并没有在宗教阶层中拥有高位,他们是因其实证出完整而真实的成就,才成为万人景仰的伟大上师……——堪布丹增仁波切(当代康藏著名宁玛派佛教大师)

深刻的心灵经验似乎超越理性的解释,不容轻易用文字或口头解释传达,而要借藉心灵传承来给予启发和加持。故事,会在此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扎西仁波切(当代康藏著名噶举派佛教大师)

出这本书,看这本书,功德无量。——丹迥·冉那班杂活佛(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教务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