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他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各个历史时期的艰苦斗争,从一个普通的农民,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贺龙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一生,与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紧密相连;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发展、壮大紧密相连;与新中国的建立和繁荣昌盛紧密相连。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贺龙元帅/元帅传记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姜华峰 |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贺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他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各个历史时期的艰苦斗争,从一个普通的农民,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贺龙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一生,与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紧密相连;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发展、壮大紧密相连;与新中国的建立和繁荣昌盛紧密相连。 内容推荐 贺龙是中共第七、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贺龙一生对党无限忠诚,始终如一地坚持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林彪、“四人帮”诬陷、幽禁,受尽折磨,但就是在那种情况下,他依然忧党忧国,对自己投身于革命无怨无悔,为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而感到无上的光荣。贺龙一向以党的需要为己任,一切听从党安排。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我们党的一代元戎,功高不自傲,位高不自居,总是以人民公仆的姿态勤奋工作。贺龙一贯坚持党的原则,竭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毛泽东同志称赞贺龙“忠于党,忠于人民,对敌斗争狠,能联系群众”,对其党性和人民性作了高度的肯定。贺龙一生的革命经历,证明他获此评价确是当之无愧的。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北伐前后 少年时光 两把菜刀闹革命 出任澧州镇守使 挥师北伐 第二章 从南昌起义到万里长征 南昌起义军的总指挥 开辟湘鄂西苏区 开辟黔东根据地 创建湘鄂川黔边根据地 坚持江南斗争 长征之初的神来之笔 转战乌蒙山区 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与红一方面军会师 第三章 在一二○师 出任第一二○师师长 开辟晋西北 坚持游击战争 东进冀中 冀中四战四捷 齐会战斗 陈庄战斗 回师晋西北 建设西北与华北的战略枢纽 保卫晋绥抗日根据地 出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 领导大练兵运动 奋战在财经战线上 终身的伴侣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 组织南下支队 第四章 转战西北、西南 文水战斗 绥远战役 停战令下达之后 晋北战役 一生中最真挚的战侣 统一领导陕甘宁、晋绥两地区工作 出席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接管和治理西安 进军四川 改造起义部队 领导西南剿匪斗争 指挥进军西藏 加强西南军区全面建设 第五章 人民体育事业的奠基人 出任国家体委主任 兴建北京体育馆和创办《体育报》 不拘一格揽人才 建设国际一流的体育队伍 普及群众性体育运动 勇攀高峰 小小“银球”震五洲 努力提高“三大球”的水平 开展体育外交 第六章 致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出任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 质量第一 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 中苏关系破裂之后的国防工业建设 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前后 开展大比武 第七章 国务活动家 赴朝慰问 出任国家编制审查委员会主任 外事往来 投身经济建设 新疆行 第八章 生活中的贺龙 严于律己 相濡以沫 第九章 最后的时光 “文革”蒙难 含冤去世 平反昭雪 试读章节 南昌起义军的总指挥 也就是在北伐军向河南胜利进军的过程中,南京和武汉两方面的国民党右派日益勾结在一起,一股反共反人民的逆流正在涌动。当1927年6月下旬贺龙率部返回武汉时,汪精卫正在解除工人纠察队的武装,形势对共产党十分不利。进入7月,武汉的形势更加复杂。汪精卫一面打出“东征讨蒋”的旗号,命令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率领所部,包括贺龙的第二十军、叶挺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等部队沿长江而下,企图同蒋介石争夺国民党的领导权;一面撕下国民党左派的假面具,一步步地暴露出镇压工农群众、背叛革命的真面目。7月15日,汪精卫下令在武汉逮捕和屠杀共产党员及革命群众,公开叛变革命。 在这种形势下,作为第二十军军长的贺龙坚决地站在了工农大众一边。两天之后,贺龙召开第二十军连以上军官大会,并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他说:“15日,汪精卫叛变革命了,武汉国民政府终于撕掉了他们脸上的假面具,同共产党分裂了。我们本来就是工农大众的队伍,已经闹了多年革命,现在,革命到了危急关头,摆在我们面前的出路有三条:第一条是把队伍解散,大家都回老家去。这条路行不行?不行!第二条是跟着蒋介石、汪精卫去干反革命,屠杀工农弟兄。这条路行不行?不行!第一条是死路,自杀的路,第二条是当反革命的路,也是咱杀的路,我们绝不能走。我贺龙不管今后如何危险,就是刀架在脖子上,也绝不走这样的路。我要跟着共产党走革命的路,坚决走到底!你们愿意跟我搞的,我欢迎,不愿意的,可以对我说,我送你盘缠钱,回到家乡替我向你娘老子问好。可是有一条讲清楚,不许拉走部队。” 7月23日,贺龙率领部队到达江西九江。贺龙一到九江,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谭平山就找上门来。双方寒暄了几句之后,谭平山就直截了当地说:“贺龙同志,我要向你讲讲我们党的机密大事。”贺龙坚定地说:“好,信任我贺龙,我当然唯命是从。”于是,谭平山便把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在南昌举行暴动的计划告诉了贺龙,并提出希望他能够率领第二十军参加南昌起义。贺龙听了之后,一下子站了起来,激动地说:“平山同志,我贺龙感谢党中央对我的信任,也感谢你把这样重大的机密告诉我。我只有一句话,赞成!我完全听从共产党的指示。”谭平山高兴地说:“我要谢谢你,有二十军参加,胜利的把握就更大了。”贺龙说:“谁也莫谢谁,我们大家一条心,为中国工农做一点点子事情嘛!” 贺龙的态度极大地鼓舞了在九江的几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他们决定贺龙率领第二十军、叶挺率领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以及其他部队于28日之前集中到南昌,28日晚在南昌举行暴动,并向在武汉的中共中央发出急电请示意见。 1927年7月27日,第二十军全部集中到南昌。28日,贺龙在军部驻地中华圣公会迎来了前来领导南昌起义的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周恩来在向贺龙讲了南昌起义的基本计划之后,提出要听一听贺龙的意见。贺龙说:“我完全听共产党的命令,党要我怎么干就怎么干。”周恩来说:“共产党对你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党的前委委任你为起义军总指挥!”这让贺龙感到十分意外,他喃喃地说:“我还没有入党……”周恩来说:“你看,你刚刚讲过完全听共产党的命令,怎么第一个命令就不听了?”贺龙说:“好,我服从。” 7月31日上午,贺龙列席了在第二十军军部召开的前委会议。会议决定8月1日凌晨4时起义。但是,由于第二十军的一个副营长突然叛变,前委不得不临时将起义时间提前了两个小时。当天下午,贺龙在第二十军营以上军官大会上发表动员讲话:“国民党已经叛变了革命,国民党已经死了。我们今天要重新树起革命的旗帜,反对反动政府,打倒蒋介石,打倒汪精卫。我们今天要起义了,我们大家在一块儿都很久了,愿意跟我走的,我们一块儿革命;不愿跟我走的,可以离开部队。我们今后要听共产党的领导,绝对服从共产党的命令。”8月1日凌晨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的领导下,两万多名官兵脖子上系着红布带,左臂上扎着白毛巾,马灯、电筒上贴着红十字,按计划举行起义,打响了中国武装革命反对武装反革命的第一枪。经过四个小时的激战,起义部队便将南昌敌军3000多人全部歼灭。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历史。参加南昌起义的所有部队共有3个军16个团又4个营2万多人,其中贺龙率领的第二十军就占近一半的兵力。 8月3日,起义部队主动撤离南昌,南下广东。在8月底起义部队攻占瑞金之后,贺龙在瑞金的一所中学里,经周逸群、谭平山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周恩来在贺龙入党宣誓仪式上说:“组织上对贺龙很了解,贺龙同志由一个贫苦农民经过斗争,成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很不容易。多年来,贺龙同志积极追求真理,是经过考验的,是信得过的。”一个多月之后,南昌起义失败。起义部队一部分转到广东海陆丰地区,另一部分在朱德等率领下,转到粤湘边境坚持斗争,后来成为工农红军的一支骨干力量。贺龙和周恩来、叶挺、刘伯承等人则经香港转去了上海。 P15-19 序言 贺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他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各个历史时期的艰苦斗争,从一个普通的农民,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贺龙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一生,与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紧密相连;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发展、壮大紧密相连;与新中国的建立和繁荣昌盛紧密相连。 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原名贺文常,字云卿。由于家境贫寒,贺龙14岁就与人结伴出外赶马帮运盐,目睹了种种社会不平之后,萌发了反抗思想。1914年,贺龙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开始投入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中。 1916年,贺龙率乡邻捣毁芭茅溪盐局税卡,以缴获的枪支,组织起讨袁护国民军,任总指挥,不久失败。1917年,在湖南石门、慈利两县交界的两水井,以两把菜刀夺得枪支,组织起农民武装,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援鄂战争,并出任湘西护法援鄂军民军第一路所属游击司令。 1924年至1927年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贺龙积极拥护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高举“打倒列强、打倒军阀”的旗帜,率部参加北伐战争。1926年8月,他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1927年6月,由于战功卓著,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成为北伐军中著名的左派将领。贺龙不断追求真理,在北伐战争中,逐渐由信仰三民主义转变为信仰共产主义。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革命转入低潮,贺龙无所畏惧,坚定地站在共产党和工农大众一边,率部参加南昌起义,并担任起义军总指挥。在起义部队南下途中,经周逸群、谭平山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南昌起义后,贺龙经香港到上海,并经中共中央批准,于1928年初与周逸群等组成中共湘西北特委,回湘西发展工农武装,开展游击战争。此后逐步发展,于1929年初袭占湖北鹤峰县城,成立苏维埃政府和中共鹤峰县委及农民协会、农民自卫武装,开展土地革命,创建了湘鄂西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1930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贺龙率部在鄂西公安与红六军会师,出任由红六军和红二军(红四军改称)合编的红二军团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其间,他与党内“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作了坚决的斗争,并在“肃反”中保护了一批干部。 1934年10月,贺龙率领红三军(1931年,由红二军团缩编而成)与由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在川黔边界会师。不久,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贺龙出任军团长,与政治委员任弼时统一指挥红二、六军团的行动。随后,为策应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长征,贺龙和任弼时等率红二、六军团发起湘西攻势,调动和牵制国民党军大量兵力,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的行动,创建了湘鄂川黔苏区。 1935年初,国民党军以80多个团的兵力,分六路向湘鄂川黔根据地发动“围剿”。贺龙根据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关于红二、六军团应主要在湘西、鄂西进行内线作战的指示精神,集中主力在敌侧后行动。当敌分进合击时,采取诱敌深入、歼其一路的战法,在陈家河、桃子溪、忠堡、板栗园连获大捷,成功地挫败了国民党军的“围剿”,保卫了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 1935年11月,贺龙与任弼时等率领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县刘家坪出发,开始长征。 1936年7月初,贺龙等率领红二、六军团到达四川甘孜,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根据中革军委命令,红二、六军团及红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会师后,贺龙与朱德、刘伯承、任弼时、关向应等一起,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了斗争,维护了党的团结,促进了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抗日战争开始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贺龙任八路军第一二○师师长。1937年9月,率师主力东渡黄河,挺进敌后,配合国民党军队对曰军发起忻口战役,取得了雁门关伏击战等胜利。后转入晋西北管涔山区,率部粉碎日军对晋西北的进攻,接连收复宁武、神池等七座县城,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8年底奉命率部挺进冀中,任冀中军政委员会书记,指挥第一二。师和八路军第三纵队转战冀中平原,先后在曹家庄、大曹村、邢家庄、黑马张庄四战四捷。他指挥的河间齐会战斗,是抗日战争中平原歼灭战的范例。在这次战斗中,他身中毒气,仍坚持指挥,为部队作出表率。1939年9月,在晋察冀边区指挥了著名的陈庄战斗。1940年率部返回晋西北,担任晋西北军政委员会书记和晋西北军区司令员,领导晋西北军队粉碎了日军多次“扫荡”,在指挥晋绥军民“把敌人挤出去”的斗争中,创造了许多辉煌战例。他领导晋绥人民进行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使晋绥根据地不断扩大和巩固。1942年6月,他担任陕甘宁和晋绥联防军司令员,为陕甘宁和晋绥两个根据地的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 日军投降后,贺龙率领晋绥部队主力挥师北上,解放了晋中广大地区,并与聂荣臻指挥的晋察冀部队一起进行了绥远战役、晋北战役,打退了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进攻,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 解放战争开始后,贺龙奉命协助彭德怀组织指挥西北战场部队,并主持后方根据地的建设,负责陕甘宁和晋绥的财经工作。他积极领导根据地人民进行土地改革,集中边区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前线部队作战,为西北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11月,贺龙率第一野战军第十八兵团等部,由陕入川,配合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歼敌数十万人于成都地区。西南各省解放后,贺龙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和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西南局第三书记。他与邓小平、刘伯承一起领导了清剿土匪,恢复生产,建设边疆以及改造起义投诚的原国民党部队等工作,为和平解放西藏,解放大西南,建设大西南,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52年11月,贺龙出任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在此后担任国家体委主任的14年间,新中国的体育事业突飞猛进,不仅洗掉了“东亚病夫”的耻辱,并且为进入世界体育强国的行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贺龙是当之无愧的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 1954年6月起,贺龙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长期以来,他积极参与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1960年1月,任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同罗瑞卿等领导了我国的国防工业建设。1963年9月起,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与叶剑英、罗瑞卿等组织全军群众性的大练兵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在国际事务中,他协助周恩来工作,多次出访欧亚各国,为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间的友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贺龙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迫害。他坚贞不屈,于1969年6月9日被迫害致死。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贺龙冤案得到彻底平反。 贺龙是中共第七、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贺龙一生对党无限忠诚,始终如一地坚持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林彪、“四人帮”诬陷、幽禁,受尽折磨,但就是在那种情况下,他依然忧党忧国,对自己投身于革命无怨无悔,为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而感到无上的光荣。贺龙一向以党的需要为己任,一切听从党安排。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我们党的一代元戎,功高不自傲,位高不自居,总是以人民公仆的姿态勤奋工作。贺龙一贯坚持党的原则,竭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毛泽东同志称赞贺龙“忠于党,忠于人民,对敌斗争狠,能联系群众”,对其党性和人民性作了高度的肯定。贺龙一生的革命经历,证明他获此评价确是当之无愧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