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故事是学生的天性,有趣的故事更会受到学生的喜欢。
吸引学生读书,吸引学生学习,进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语文学习成绩,是“语文趣味故事丛书”的编写目的。
这本由张松清编写的《最有趣的对联故事》是其中一册,书中每篇故事相对独立,每篇故事设有“精彩故事”、“知识点击”、“妙趣横生”栏目。
这本由张松清编写的《最有趣的对联故事》是“语文趣味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书中每篇故事相对独立,每篇故事设有“精彩故事”、“知识点击”、“妙趣横生”栏目。
《最有趣的对联故事》收录了《刘靖宋对倒李歪才》;《蔡锷妙对戏知府》;《苏小妹妙续东坡联》等故事。
你知道我国的第一副对联是谁写的?写了些什么吗?
相传,最早的一副对联是后蜀末代皇帝孟昶(919—965)写的。他出生在晋阳城(今山西太原西南),活了47岁,当了31年皇帝。
公元964年除夕,孟昶让翰林院学士辛寅逊在桃木板上写两句吉祥话,挂在自己卧房的门上。辛寅逊写完了,孟昶直摇头,不满意。他干脆自己编了两句,亲自写在桃木板上。他写的是: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这两句都是吉祥话,上下联首尾二字连起来就是“新春”,上联前两个字是“新年”,下联的前两个字是“佳节”。意思是说:新的一年就开始了,万事大吉;春节一到,美好的春天就来了春意盎然。“长春”还有总是年轻的意思,孟昶也盼着自己能“长春”,老当皇帝呢。这副对联是有记载的最早的一副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对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春节贴春联,结婚贴喜联,祝寿送寿联,吊唁送挽联,入住新居贴新居联,各行各业开业贴行业联等,凡庆贺场面,对联都有用武之地。对联——已经成为我国的一种文化习俗。
20世纪50年代初,齐白石特为毛泽东主席刻制了两方精关的印章作礼物,亲自送到中南海,以表谢意。毛主席也很感激,设家宴招待齐白石,并请文坛大师郭沫若作陪。席间,毛主席不但赞扬齐白石印章刻得精美,还赞扬包印章用的那幅画也很好,很有气势和功力。
可齐白石说:“这是不入格的废品,只作包装纸用,主席如果喜欢此画,我就依此样另画一幅奉送。”听到齐白石说要另画一幅送给毛主席,郭沫若趁机说:“这‘废品’我看不‘废’,我愿收藏此‘废品’,如果齐老同意的话。”
齐白石觉得这“废品”得到毛主席和郭沫若两人的盛赞,就请他们在“废品”上题词留念。
毛主席和郭沫若商量后,决定共题一联。毛主席的题联是:丹青意造本无法。 这是借用苏东坡诗“我书意造本无法”,更动前面二字而成。郭沫若沉思片刻,题的下联是:此老胸中常有诗。
他也借用陆游诗“画圣胸中常有诗”,更动前面二字而成。于是一件有画有联的珍贵文艺作品就这样产生了。
国画大师的画,毛泽东的上联和书法,郭沫若的下联和墨宝齐集于此。这三大家合作的珍品,不说是绝后,起码也是空前的“三绝”!无怪乎齐白石一直珍藏,轻易不给人看。
毛泽东与周恩来相识于救国救民的革命烽火中,几十年肝胆相照,共同奋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一次,毛泽东与周恩来一起到湖南视察,有一天,两人同乘一辆轿车浏览长沙市容。车子行至湘江橘子洲头,毛泽东目睹江面上帆影点点,百舸争流,回忆起自己青年时代在这里与同学们纵论天下,青春蓬勃的情景,不由得豪兴勃发,于是提出与周恩来对句互娱。他当即咏出上联:
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未行。
上联不仅即景扣情,而且“舟”与“洲”的读音相谐,难度颇大,因而,素有才气的周恩来一时竞无法对出。小车离开橘子洲,行至天心阁时周恩来忽见一群鸽子从阁内飞出,灵感即来,才思敏捷,他拍拍大腿,立即对出下联:
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未飞。
下联对的十分工整,贴切,天衣无缝,毛泽东听罢两人开心大笑。
联中提到的橘子洲又称橘洲、位于长沙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四面环水,形状是一个长岛,是长沙重要名胜之一。天心阁在长沙市中心地区东南角上,是长沙古城的一座城楼,是长沙仅存的古城标志。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