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之花》于一八五七年首次出版,在当时的象征主义和现代主义运动中具有深远的意味。诗集中许多主题都与腐坏和色情有关,诗集一出版即遭到法国官方媒体的攻击,波德莱尔也因此被告上法庭。悲哀、失败、愤怒、冷漠……诗人通过文字散发的忧郁直抵人心。
《忧郁与理想》是波德莱尔内心的忧郁及想摆脱忧郁的理想。《巴黎风光》让诗人的精神世界暂时搁浅,而丑恶、悲惨的现实景象只能给诗人带来失望。于是诗人乞灵于《酒》,但酒也不能解决问题,接着诞生了《恶之花》。诗人深入罪恶,体验生活,向天主发出反抗的呼喊,然而《叛逆》终究是徒劳。诗人向《死亡》寻求解脱,然而死亡并非终曲,他继续探索着这个世界,仍然没有完全放弃希望。
《恶之花》分为“忧郁与理想”、“巴黎风光”、“酒”、“恶之花”、“叛逆”、“死亡”和“增补诗”七部分。在诗人波德莱尔的笔下,巴黎风光阴暗而神秘,吸引他目光的是被社会抛弃的穷人、盲人、妓女,甚至不堪入目的横陈街头的女尸。时间、美、死亡、偶然、羞耻、愤怒、仇恨……都被拟人化。诗人破除了千百年来的善恶观,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恶,认为恶既有邪恶的一面,又散发着一种特殊的美。
1 祝福
当初,在最高之神的命令之下,
诗人降生到这个烦恼的世间,
他的母亲恐怖万分,满口辱骂,
向着怜悯她的天主捏紧双拳:
“唉!我真情愿生下一团蝰蛇,
也不愿生下这惹人耻笑的东西!
我要诅咒那片刻欢娱的一夜,
使我腹中孕育为我赎罪的种子!
“既然你从一切妇女中选出了我,
让我遭受我可怜的丈夫的厌恶,
既然我不能把他投入熊熊烈火,
像情书一样,烧掉这孱弱的怪物,
“我要把这压垮我的你的憎恶,
向你恶意诅咒的工具上喷洒,
我要尽力扭伤这悲惨的小树,
使它不能抽出感染瘟疫的毒芽!”
她就这样咽下她的怨恨的毒涎,
一点也不理解永难改变的天命,
她亲手堆积在那焦热地狱里面
为惩治母罪而准备的火葬柴薪。
可是,受到一位天使暗暗的保护,
这个被弃的孩子陶醉于天日之光,
他所喝的饮料,他所吃的食物,
都变成神馔和朱红色的玉液琼浆。
他跟轻风嬉戏,他跟浮云谈笑,
在通往十字架的路上高歌陶醉;
伴他朝圣的圣灵见他像林中小鸟
那样高高兴兴,不由落下眼泪。
他想爱的人都望着他,怀着惧心,
或者见他文质彬彬,竟然妄图
能够惹他发出一声不平之鸣,
而大胆地对他试逞他们的残酷。
在给他果腹的面包和葡萄酒里,
他们搀进了龌龊的痰液和灰尘;
他们伪善地扔掉他接触过的东西,
而且埋怨自己曾踩过他的脚印。
他的妻子走到广场上大声叫嚷:
“既然他当我是值得崇拜的美人,
我就要装扮得像古代女神的偶像,
我要像她们那样,全身装满黄金;
“我要陶醉于乳香、没药、甘松油脂、
屈膝跪拜之礼、食物与葡萄酒,
看我能否从爱慕我的人的心里
把敬神的诚意僭越地含笑消受!
“等我耍够这种亵渎神明的玩笑,
就把纤弱而有力的手贴紧他胸膛,
我的指甲,将像美人鸟的利爪,
抓开一条血路,直达他的心脏。
“仿佛抓住一只扑扑颤抖的小鸟, 我要从他胸中掏出鲜红的心,
为了供我钟爱的猫吃个大饱,
把它扔在地上,怀着轻蔑之情!”
宁静的诗人举起虔敬的双臂,
向着显现出壮丽宝座的上天,
他明晰的精神发出无限光辉,
给他遮住狂怒的群众的场面:
“祝福你,天主,你赐予的苦闷,
就是治疗我们的污垢的灵药,
这就是最优良、最纯粹的香精,
引导坚强的人趋向神圣的喜悦!
“在一群圣天使的真福的品位里,
我知道,你给诗人保留一个席位,
你会邀请他去参加宝座天使、
德行天使、主权天使的永恒宴会。
“我知道,痛苦是唯一的高贵之宝,
现世和地狱决不能加以侵蚀,
要编我的神秘的花冠,那就需要
依靠一切时代和整个世界的助力。
“可是,古代巴尔米拉失去的宝石,
人所不知的金属,海底下的珍珠,
即使由你亲手镶嵌,也不足成为
这顶闪烁、光亮、美丽冠冕的饰物;
“因为,只有从原始光的圣炉之中
汲取来的纯光,才能将它精制,
凡人的肉眼,不管怎样光辉炯炯,
总不过是充满哀怨的昏暗的镜子!”
P7-11
这套中文简体字版“企鹅经典”丛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携手上海九久读书人与企鹅出版集团(Pengtlin Books)的一个合作项目,以企鹅集团授权使用的“企鹅”商标作为丛书标识,并采用了企鹅原版图书的编辑体例与规范。“企鹅经典”凡一千三百多种,我们初步遴选的书目有数百种之多,涵盖英、法、西、俄、德、意、阿拉伯、希伯来等多个语种。这虽是一项需要多年努力和积累的功业,但正如古人所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由艾伦·莱恩(Alien Lane)创办于一九三五年的企鹅出版公司,最初起步于英伦,如今已是一个庞大的跨国集团公司,尤以面向大众的平装本经典图书著称于世。一九四六年以前,英国经典图书的读者群局限于研究人员,普通读者根本找不到优秀易读的版本。二战后,这种局面被企鹅出版公司推出的“企鹅经典”丛书所打破。它用现代英语书写,既通俗又吸引人,裁减了冷僻生涩之词和外来成语。“高品质、平民化”可以说是企鹅创办之初就奠定的出版方针,这看似简单的思路中植入了一个大胆的想象,那就是可持续成长的文化期待。在这套经典丛书中,第一种就是荷马的《奥德赛》,以这样一部西方文学源头之作引领战后英美社会的阅读潮流,可谓高瞻远瞩,那个历经磨难重归家园的故事恰恰印证着世俗生活的传统理念。
经典之所以谓之经典,许多大学者大作家都有过精辟的定义,时间的检验是一个客观标尺,至于其形成机制却各有说法。经典的诞生除作品本身的因素,传播者(出版者)、读者和批评者的广泛参与同样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事实上,每一个参与者都可能是一个主体,经典的生命延续也在于每一个接受个体的认同与投入。从企鹅公司最早出版经典系列那个年代开始,经典就已经走出学者与贵族精英的书斋,进入了大众视野,成为千千万万普通读者的精神伴侣。在现代社会,经典作品绝对不再是小众沙龙里的宠儿,所有富有生命力的经典都存活在大众阅读之中,它已是每一代人知识与教养的构成元素,成为人们心灵与智慧的培养基。
处于全球化的当今之世,优秀的世界文学作品更有一种特殊的价值承载,那就是提供了跨越不同国度不同文化的理解之途。文学的审美归根结底在于理解和同情,是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与投入。阅读经典也许可以被认为是对文化个性和多样性的最佳体验方式,此中的乐趣莫过于感受想象与思维的异质性,也即穿越时空阅尽人世的欣悦。换成更理性的说法,正是经典作品所涵纳的多样性的文化资源,展示了地球人精神视野的宽广与深邃。在大工业和产业化席卷全球的浪潮中,迪斯尼式的大众消费文化越来越多地造成了单极化的拟象世界,面对那些铺天盖地的电子游戏一类文化产品,人们的确需要从精神上作出反拨,加以制衡,需要一种文化救赎。此时此刻,如果打开一本经典,你也许不难找到重归家园或是重新认识自我的感觉。
中文版“企鹅经典”丛书沿袭原版企鹅经典的一贯宗旨:首先在选题上精心斟酌,保证所有的书目都是名至实归的经典作品,并具有不同语种和文化区域的代表性;其次,采用优质的译本,译文务求贴近作者的语言风格,尽可能忠实地再现原著的内容与品质;另外,每一种书都附有专家撰写的导读文字,以及必要的注释,希望这对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会有一定作用。总之,我们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绝对不低的标准,期望用自己的努力将读者引入庄重而温馨的文化殿堂。
关于经典,一位业已迈入当今经典之列的大作家,有这样一个简单而生动的说法——“‘经典’的另一层意思是:搁在书架上以备一千次、一百万次被人取下。”或许你可以骄傲地补充说,那本让自己从书架上频繁取下的经典,正是我们这套丛书中的某一种。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四月
我所感受到的,是一种巨大的气馁,一种不可忍受的孤独感,对于一种朦胧的不幸的永久恐惧,对自己力量的完全的不信任,欲望的彻底缺乏,一种随便寻求什么消遣的不可能。我不断地自问:这有什么用?那有什么用?这是真正的忧郁的精神。
——波德莱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