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俗谚大智慧
分类
作者 何福田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何福田教授,字心耕,号布衣,名实相符,想到做到。福田必布福苗,用心耕耘俗谚,于公忙、授课之余,为布衣大众做出贡献。结合多年来研究、从事、促进教育的宝贵经验、独特观点,继出版《俗谚细推敲——教育学观点》之后,再推出《小俗谚大智慧》一书。全书依据“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古训,分为“放心实践”与“斟酌实践”两大部分,充分表现出负责任的师道尊严,让人衷心感佩。

内容推荐

“俗谚”,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从沙石里淘出的金子,亦是民族文化的瑰宝,珍贵无比。它虽然语意浅白,却根植于生活,带有时代的烙印,沉淀其中的人生智慧更令我们受益匪浅。

何福田编著的《小俗谚大智慧》汇集49个广为流传的民间俗谚,分为“放心实践”与“斟酌实践”两篇,旨在通过推敲、研究,进而探索出俗谚蕴含的哲理与智慧,帮助更多的读者了解俗谚真谛,以期运用自如,而又恰到好处。

目录

推荐序

自序

上篇 俗谚俗谚,放心实践

 01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02人到难处莫加言,马到险处莫扬鞭

 03山外青山楼外楼,学习永远没尽头

 04小孩不能惯,一惯定有乱

 05干将不可以缝线,巨象不可使捕鼠

 0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0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0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09自重不可自大,自谦不可自卑

 10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

 1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12争问题肚量要宽,拉烈马缰绳要长

 13看得破,跳得过

 14恩不可忘得太净,仇不可记得太深

 15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16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1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18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19壶小易热,量小易怒

 20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21勤学又勤问,不怕头脑笨

 22远水不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23嘴乱易惹祸,树大易招风

 24赚钱有数,生命爱顾

 25铁生锈则坏,人生妒则败

下篇 俗谚俗谚,斟酌实践

 26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27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28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29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30大匠无弃才,寻尺各有施

 31不撒大网,不得大鱼

 32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33仙拼仙,害死猴齐天

 34外贼易挡,家贼难防

 3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6好马不吃回头草

 37有雨无雨听龙王爷的,有病无病听郎中哥的

 38志大才疏事难成,志坚勤学虎添翼

 39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40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41莫说人家短,莫道自己长

 42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43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44宁可无了有,不可有了无

 45论辈没论岁

 46穷人无富亲

 47聪明人嘴藏在心里,愚蠢人心摆在嘴里

 48鸡蛋里挑骨头——找碴儿

 49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

书目索引

人名索引

试读章节

01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这句俗谚,可用于个人,也可用于如何管理一个家庭、一个公司,乃至用于如何治理一个国家。从“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个命题来看,它已经告诉我们“非低头不可”。如果是这样,还有什么讨论空间呢?可偏偏这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阿公要煮咸,阿嬷要煮淡,两人相扑弄破鼎”,很难搞定!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如果不做其他联想,这是非常自然之事:屋檐压顶,自然低头。如果要做推衍联想,那就可以有很多种情况。

屋檐高低可以先不谈,要不要低头才是本文的重点。何谓低头?一般情况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顺从。然而顺从的形式很多,有自愿与非自愿之分。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情况下,自愿地、心悦诚服地顺从,这时低头是一种礼敬的形式,可不必讨论;修养到家,能化戾气为祥和的“不与你计较”的低调行为,也可不必讨论。外在的生理顺从没有什么好谈的,内在的心理顺不顺从则有很多讨论空间。我们专谈受制于人时要不要顺从的情况。

第一,形势屈居下风。若主客观形势不利于自己,而且自己明白无法抗衡,可有三种反应:一是诚心顺从、听命,终其一生甘为下属,甚至委身为奴,历来这种人多如过江之鲫、恒河之沙。二是假装顺从,心怀叵测。比较古老的例子有春秋时代的越王勾践u,在败于吴王夫差v之后,“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打败夫差。三是心口不服,谁想让其称臣献媚,门儿都没有,但身体绝对顺从,要杀要剐随你。那些英雄豪杰、愚忠之士在失败之后,认为这是最佳选择。

第二,处世风格低调。这种人平时处世的风格很低调,没有胜算不会强出头,无关是否人在屋檐下,他都表现得谦卑、示弱。如果真的迫于形势,处于人家的屋檐下,他一定顺从,而且隐没于人群之中,深谙“暴钉受锤”的道理。俗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一如《周易系辞下》所言:“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这当然是受教育或经高人指点的结果,是学来的,不是自然生成的。

第三,洞彻自然道理。史上所载圣贤言行,逢凶化吉,自有应付之道,该低头就低头,该转弯就转弯,一切都显得极为自然。

孔子的“随心所欲不逾矩”,谅即如是。做好事,不是为了炫耀,即便“人不知”也“不愠”,“不亦君子乎?”人观察自然现象——成熟的麦子无有不低头,从而领悟人世之相关道理。西汉时期的刘向w说了这样一则故事:常摐病重,老子x去看他,问他有何遗教。常摐说:“你不问,我也要告诉你。”然后反问老子:“过故乡而下车,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老子回答:“该是不忘故里吧!” 常摐说:“对了。”再问:“路遇高大的乔木要急走而过,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老子回答说:“该是敬老吧!” 常摐说:“对了。”然后又张开嘴巴问老子:“我的舌头在吗?” 老子答:“在!” 常摐说:“牙齿呢?” 老子答:“没了!” 常摐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老子答:“舌头还在,难道不是因为它的柔弱吗?牙齿不在,难道不是因为它的刚强吗?” 常摐说:“对了。知道这个道理,天下之事尽在其中,我没什么事可告诉你的了!” 由此可见,如果“人在屋檐下”却不肯低头,那会怎样?想想常摐的“齿亡舌存”,否则就会碰伤头、吃苦头,甚至丢了性命。

个人的生存之道如此,国家的存亡之道又如何呢?如果在国际强权下,你是带着自己的同胞飞蛾扑火式地自杀,卒至毁家灭国在所不惜,还是暂时委曲求全,以图卧薪尝胆、东山再起?昂首招灾和低头避祸,你要选择哪个?

尊严大家都要。可有些人不懂得暂时的没尊严是在维护更为长久的尊严。领导一个家庭、团体、国家生存下去,很显然不能再“耍个性”。所以,个人要讲尊严、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高调尽管唱,高风亮节尽管表现,如果为争取一个家庭、团体、国家的尊严而毁家灭国,令其“走进历史”,可乎?!P3-7

序言

中华民族的道学家不同于西方的哲学家,并不把自己困在象牙塔里,好像非要不食人间烟火才显得与众不同。我们的道学,精微玄妙,却能够转化为通俗的谚语,深入民间,发挥深入而广泛的影响力。知行合一,依靠的便是这种深入浅出所造成的“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软实力。

民间流传的俗谚,历经时间的考验,已经成为海内外华人通用的沟通用语,不但简便有效,而且通俗易懂,简直是沟通密码,能够迅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促进情感的交流,也能增强沟通的效果。

可惜流传既久,往往不知源头出处,原本有何典故。电脑等工具问世以来,同音字颇多混淆,以讹传讹,造成许多失误,加上广告界人士求新求变,任意加以更改,这让大家颇为担心,长此以往,这些民族资产会不会失传、误传或错传?丧失这种良好有效的沟通媒介,岂不令人悲伤。

何福田教授,字心耕,号布衣,名实相符,想到做到。福田必布福苗,用心耕耘俗谚,于公忙、授课之余,为布衣大众做出贡献。结合多年来研究、从事、促进教育的宝贵经验、独特观点,继出版《俗谚细推敲——教育学观点》之后,再推出《小俗谚,大智慧》一书。全书依据“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古训,分为“放心实践”与“斟酌实践”两大部分,充分表现出负责任的师道尊严,让人衷心感佩。

网络时代,大家最需要的能力,应该是“抉择力”。面对浩瀚无穷的信息,不知该如何选择,实在是现代人最大的苦恼之一。何教授秉持一贯的“行不言之教”的可爱风格,提示大家对于俗谚,不但要有深层了解,以期运用自如,而且应随着时代的变迁,细心斟酌,继旧开新,做出合理调整。每次交谈,对于何教授的处世风格,我都非常赞赏。每遇事研商,他也都诚恳回应。拜读《俗谚细推敲——教育学观点》大著,每觉深得我心。如今《小俗谚,大智慧》出版,当然乐之为序。

曾仕强 台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