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东周列国志(上下足本典藏)/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明)冯梦龙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话说平王东迁,车驾至于洛阳,见市井稠密,宫阙壮丽,与镐京无异,心中大喜。京都既定,四方诸侯,莫不进表称贺,贡献方物。惟有荆国不到,平王议欲征之。群臣谏日:“蛮荆久在化外,宣王始讨而服之。每年止贡菁茅一车,以供祭祀缩酒之用,不责他物,所以示羁縻之意。今迁都方始,人心未定,倘王师远讨,未卜顺逆。且宜包容,使彼怀德而来。如或始终不悛,俟兵力既足,讨之未晚。”自此南征之议遂息。

秦襄公告辞回国。平王日:“今岐丰之地,半被犬戎侵据,卿若能驱逐犬戎,此地尽以赐卿,少酬扈从之劳。永作西藩,岂不美哉?”秦襄公稽首受命而归。即整顿戎马,为灭戎之计。不及三年,杀得犬戎七零八落,其大将孛丁、满也速等,俱死于战阵,戎主远遁西荒。岐丰一片,尽为秦有,辟地千里,遂成大国。髯翁有诗云:

文武当年发迹乡,如何轻弃畀秦邦?岐丰形胜如依旧,安得秦强号始皇!

却说秦乃帝颛顼之裔。其后人名皋陶,自唐尧时为士师官。皋陶子伯翳,佐大禹治水,烈山焚泽,驱逐猛兽,以功赐姓日赢,为舜主畜牧之事。伯翳生二子:若木、大廉。若木封国于徐,夏商以来,世为诸侯。至纣王时,大廉之‘后,有蜚廉者,善走,日行五百里。其子恶来有绝力,能手裂虎豹之皮。父子俱以材勇,为纣幸臣,相助为虐。武王克商,诛蜚廉并及恶来。蜚廉少子日季胜,其曾孙名造父,以善御得幸于周穆王,封于赵,为晋赵氏之祖。其后有非子者,居犬丘,善于养马,周孝王用之,命畜马于淠渭二水之间,马大蕃息。孝王大喜,以秦地封非子为附庸之君,使续赢祀,号为赢秦。传六世至襄公,以勤王功封秦伯,又得岐丰之地,势益强大,定都于雍,始与诸侯通聘。襄公薨,子文公立,时平王十五年也。

一日,文公梦鄜邑之野,有黄蛇自天而降,止于山阪。头如车轮,下属于地,其尾连天。俄顷化为小儿,谓文公日:“我上帝之子也。帝命汝为白帝,以主西方之祀。”言讫不见。明日,召太史敦占之。敦奏日:“白者,西方之色。君奄有西方,上帝所命,祠之必当获福。”乃于鄜邑筑高台,立白帝庙,号日鄜畴,用白牛祭之。

又陈仓人猎得一兽,似猪而多刺,击之不死,不知其名,欲牵以献文公。路间,遇二童子,指曰:‘‘此兽名日‘猬’,常伏地中,啖死人脑,若捶其首即死。”猬亦作人言日:“二童子乃雉精,名日‘陈宝’。得雄者王,得雌者霸。”二童子被说破,即化为野鸡飞去。其雌者,止于陈仓山之北阪,化为石鸡。视猬,亦失去矣。猎人惊异,奔告文公。文公复立陈宝祠于陈仓山。

又终南山,有大梓树,文公欲伐为殿材,锯之不断,砍之不入,忽大风雨,乃止。有一人夜宿山下,闻众鬼向树贺喜,树神亦应之。一鬼日:“秦若使人被其发,以朱丝绕树,将奈之何?”树神默然。明日,此人以鬼语告于文公。文公依其说,复使人伐之,树随锯而断。有青牛从树中走出,径投雍水。其后近水居民,时见青牛出水中。文公闻之,使骑士候而击之。牛力大,触骑士倒地。骑士发散被面,牛惧更不敢出。文公乃制髦头于军中,复立怒特祠,以祭大梓之神。

时鲁惠公闻秦国僭祀上帝,亦遣太宰让到周,请用郊稀之礼。平王不许。惠公日:“吾祖周公有大勋劳于王室。礼乐吾祖之所制作,子孙用之何伤?况天子不能禁秦,安能禁鲁?”遂僭用郊禘,比于王室。平王知之,不敢问也。自此王室日益卑弱,诸侯各自擅权,互相侵伐,天下纷纷多事矣。史官有诗叹日:

自古王侯礼数悬,未闻侯国可郊天。一从秦鲁开端僭,列国纷纷窃大权。

再说郑世子掘突嗣位,是为武公。武公乘周乱,并有东虢及郐地,迁都于郐,谓之新郑。以荥阳为京城,设关于制邑。郑自是亦遂强大,与卫武公同为周朝卿士。平王十三年,卫武公薨,郑武公独秉周政。只为郑都荥阳,与洛邑邻近,或在朝,或在国,往来不一。这也不在话下。却说郑武公夫人,是申侯之女姜氏。所生二子,长日寤生,次日段。为何唤做寤生?原来姜氏夫人分娩之时,不曾坐蓐,在睡梦中产下,醒觉方知。姜氏吃了一惊,以此取名寤生,心中便有不快之意。及生次子段,长成得一表人才,面如傅粉,唇若涂朱,又且多力善射,武艺高强。姜氏心中偏爱此子:“若袭位为君,岂不胜寤生十倍?”屡次向其夫武公,称道次子之贤,宜立为嗣。武公日:“长幼有序,不可紊乱。况寤生无过,岂可废长而立幼乎?”遂立寤生为世子。只以小4、共城,为段之食邑,号日共叔。姜氏心中愈加不悦。及武公薨,寤生即位,是为郑庄公,仍代父为周卿士。姜氏夫人见共叔无权,心中怏柍。乃谓庄公日:“汝承父位,享地数百里,使同胞之弟,容身蕞尔,于心何忍!”庄公日:“椎母所欲。”姜氏日:“何不以制邑封之?”庄公日:“制邑岩险著名,先王遗命,不许分封。除此之外,无不奉命。”姜氏日:“其次则京城亦可。”庄公默然不语。姜氏作色日:“再若不允,惟有逐之他国,使其别图仕进,以糊口耳。”庄公连声日:“不敢,不敢!”遂唯唯而退。

次日升殿,即宣共叔段欲封之。大夫祭足谏日:“不可。天无二日。民无二君。京城有百雉之雄,地广民众,与荥阳相等。况共叔,夫人之爱子,若封之大邑,是二君也!恃其内宠,恐有后患。”庄公日:“我母之命,何敢拒之?”遂封共叔于京城。共叔谢恩已毕,人宫来辞姜氏。姜氏屏去左右,私谓段日:“汝兄不念同胞之情,待汝甚薄。今日之封,我再三恳求,虽则勉从,中心未必和顺。汝到京城,宜聚兵蒐乘,阴为准备。倘有机会可乘,我当相约。汝兴袭郑之师,我为内应,国可得也。汝若代了寤生之位,我死无憾矣!”共叔领命,遂往京城居住。自此国人改口,俱称为京城太叔。

开府之日,西鄙北鄙之宰,俱来称贺。太叔段谓二宰日:“汝二人所掌之地,如今属我封土,自今贡税,俱要到我处交纳,兵车俱要听我征调,不可违误。”二宰久知太叔为国母爱子,有嗣位之望。今日见他丰采昂昂,人才出众,不敢违抗,且自应承。太叔托名射猎,逐日出城训练士卒,并收二鄙之众,一齐造入军册。又假出猎为由,袭取鄢及廪延。两处邑宰逃入郑国,遂将太叔引兵取邑之事,备细奏闻庄公。庄公微笑不言。班中有一位官员,高声叫日:“段可诛也!”庄公抬头观看,乃是上卿公子吕。庄公日:“子封有何高论?”公子吕奏曰:“臣闻‘人臣无将,将则必诛。’今太叔内挟母后之宠,外恃京城之固,日夜训兵讲武,其志不篡夺不已。主公假臣偏师,直造京城,缚段而归,方绝后患。”庄公日:“段恶未著,安可加诛?”子封日:“今两鄙被收,直至廪延,先君土地,岂容日割?”庄公笑日:“段乃姜氏之爱子,寡人之爱弟。寡人宁可失地,岂可伤兄弟之情,拂国母之意乎?”公子吕又奏日:“臣非虑失地,实虑失国也。今人心皇皇,见太叔势大力强,尽怀观望。不久都城之民,亦将贰心。主公今日能容太叔,恐异日太叔不能容主公,悔之何及?”庄公日:“卿匆妄言,寡人当思之。”

公子吕出外,谓正卿祭足日:“主公以宫闱之私情,而忽社稷之大计,吾甚忧之!”祭足日:“主公才智兼人,此事必非坐视,只因大庭耳目之地,不便泄露。子贵戚之卿也,若私叩之,必有定见。”公子吕依言,直叩宫门,再请庄公求见。庄公日:“卿此来何意?”公子吕日:“主公嗣位,非国母之意也。万一中外合谋,变生肘腋,郑国非主公之有矣。臣寝食不宁,是以再请!”庄公日:‘‘此事干碍国母。’’公子吕日:“主公岂不闻周公诛管蔡之事乎?‘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望早早决计。”庄公日:“寡人筹之熟矣!段虽不道,尚未显然叛逆。我若加诛,姜氏必从中阻挠,徒惹外人议论,不惟说我不友,又说我不孝。我今置之度外,任其所为。彼恃宠得志,肆无忌惮。待其造逆,那时明正其罪.则国人必不敢助,而姜氏亦无辞矣。”公子吕日:“主公远见,非臣所及。但恐日复一日,养成势大,如蔓草不可芟除,可奈何?主公若必欲俟其先发,宜挑之速来。”庄公日:“计将安出?”公子吕日:“主公久不入朝,无非为太叔故也。今声言如周,太叔必谓国内空虚,兴兵争郑。臣预先引兵伏于京城近处,乘其出城,入而据之。主公从廪延一路杀来,腹背受敌,太叔虽有冲天之翼,能飞去乎?”庄公日:“卿计甚善,慎毋泄之他人。”公子吕辞出宫门,叹日:“祭足料事,可谓如神矣。”

次日早朝,庄公假传一令,使大夫祭足监国,自己往周朝面君辅政。姜氏闻知此信,心中大喜日:“段有福为君矣!”遂写密信一通,遣心腹送到京城,约太叔于五月初旬,兴兵袭郑。时四月下旬事也。公子吕预先差人伏于要路,获住赍书之人,登时杀了,将书密送庄公。庄公启缄看毕,重加封固,别遣人假作姜氏所差,送达太叔。索有回书,以五月初五日为期,要立白旗一面于城楼,便知接应之处。庄公得书,喜日:“段之供招在此,姜氏岂能庇护耶!”遂人宫辞别姜氏,只说往周,却望廪延一路徐徐而进。公子吕率车二百乘,于京城邻近埋伏。自不必说。P18-21

目录

第一回 周宣王闻谣轻杀杜大夫化厉鸣冤

第二回 褒人赎罪献美女幽王烽火戏诸侯

第三回 犬戎主大闹镐京周平王东迁洛邑

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应梦郑庄公掘地见母

第五回 宠虢公周郑交质助卫逆鲁宋兴兵

第六回 卫石碚大义灭亲郑庄公假命伐宋

第七回 公孙阏争车射考叔公子晕献谄贼隐公

第八回 立新君华督行赂败戎兵郑忽辞婚

第九回 齐侯送文姜婚鲁祝聃射周王中肩

第十回 楚熊通僭号称王郑祭足被胁立庶

第十一回 宋庄公贪赂搏兵郑祭足杀婿逐主

第十二回 卫宣公筑台纳媳高渠弥乘间易君

第十三回 鲁桓公夫妇如齐郑子饔君臣为戮

第十四回 卫侯朔抗王人国齐襄公出猎遇鬼

第十五回 雍大夫计杀无知鲁庄公乾时大战

第十六回 释槛囚鲍叔荐仲战长勺曹刿败齐

第十七回 宋国纳赂诛长万楚王杯酒虏息妫

第十八回 曹沫手剑劫齐侯桓公举火爵宁戚

第十九回 擒傅瑕厉公复国杀子颓惠王反正

第二十回 晋献公违卜立骊姬楚成王平乱相子文

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儿齐桓公兵定孤竹

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两定鲁君齐皇子独对委蛇

第二十三回 卫懿公好鹤亡国齐桓公兴兵伐楚

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礼款楚大夫会葵丘义戴周天子

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灭虢穷百里饲牛拜相

第二十六回 歌戾扅百里认妻获陈宝穆公证梦

第二十七回 骊姬巧计杀申生献公临终嘱荀息

第二十八回 里克两弑孤主穆公一平晋乱

第二十九回 晋惠公大诛群臣管夷吾病榻论相

第三十回 秦晋大战龙门山穆姬登台要大赦

第三十一回 晋惠公怒杀庆郑介子推割股啖君

第三十二回 晏蛾儿逾墙殉节群公子大闹朝堂

第三十三回 宋公伐齐纳子昭楚人伏兵劫盟主

第三十四回 宋襄公假仁失众齐姜氏乘醉遣夫

第三十五回 晋重耳周游列国秦怀赢重婚公子

第三十六回 晋吕邰夜焚公宫秦穆公再平晋乱

第三十七回 介子推守志焚绵上太叔带怙宠入宫中

第三十八回 周襄王避乱居郑晋文公守信降原

第三十九回 柳下惠授词却敌晋文公伐卫破曹

第四十回 先轸诡谋激子玉晋楚城濮大交兵

第四十一回 连谷城子玉自杀践土坛晋侯主盟

第四十二回 周襄王河阳受觐卫元晅公馆对狱

第四十三回 智宁俞假酰复卫老烛武缒城说秦

第四十四回 叔詹据鼎抗晋侯弦高假命犒秦军

第四十五回 晋襄公墨缭败秦先元帅免胄殉翟

第四十六回 楚商臣宫中弑父秦穆公殽谷封尸

第四十七回 弄玉吹箫双跨凤赵盾背秦立灵公

第四十八回 刺先克五将乱晋召士会寿余诒秦

第四十九回 公子鲍厚施买国齐懿公竹池遇变

第五十回 东门遂援立子倭赵宣子桃园强谏

第五十一回 责赵盾董狐直笔诛斗椒绝缨大会

第五十二回 公子宋尝鼋构逆陈灵公袒服戏朝

第五十三回 楚庄王纳谏复陈晋景公出师救郑

第五十四回 荀林父纵属亡师孟侏儒托优悟主

第五十五回 华元登床劫子反老人结草亢杜回 

第五十六回 萧夫人登台笑客逢丑父易服免君

第五十七回 娶夏姬巫臣逃晋围下宫程婴匿孤

第五十八回 说秦伯魏相迎医报魏养叔献艺

第五十九回 宠胥童晋国大乱诛岸贾赵氏复兴

第六十回 智武子分军肆敌倡阳城三将斗力

第六十一回 晋悼公驾楚会萧鱼孙林父因歌逐献公

第六十二回 诸侯同心围齐国晋臣合计逐栾盈

第六十三回 老祁奚力救羊舌小范鞅智劫魏舒

第六十四回 曲沃城栾盈灭族且于门杞梁死战

第六十五回 弑齐光崔庆专权纳卫蒐宁喜擅政

第六十六回 杀宁喜子鳟出奔戮崔杼庆封独相

第六十七回 卢蒲癸计逐庆封楚灵王大合诸侯

第六十八回 贺魇祁师旷辨新声散家财陈氏买齐国

第六十九回 楚灵王挟诈灭陈蔡晏平仲巧辩服荆蛮

第七十回 杀三兄楚平王即位劫齐鲁晋昭公寻盟

第七十一回 晏平仲二桃杀三士楚平王娶媳逐世子

第七十二回 棠公尚捐躯奔父难伍子胥微服过昭关

第七十三回 伍员吹箫乞吴市专诸进炙刺王僚

第七十四回 囊瓦惧谤诛无极要离贪名刺庆忌

第七十五回 孙武子演阵斩美姬蔡昭侯纳质乞吴师

第七十六回 楚昭王弃郢西奔伍子胥掘墓鞭尸

第七十七回 泣秦庭申包胥借兵退吴师楚昭王返国

第七十八回 会夹谷孔子却齐堕三都闻人伏法

第七十九回 归女乐黎弥阻孔子栖会稽文种通宰嚭

第八十回 夫差违谏释越句践竭力事吴

第八十一回 美人计吴宫宠西施言语科子贡说列国

第八十二回 杀子胥夫差争歃纳蒯瞆子路结缨

第八十三回 诛芈胜叶公定楚灭夫差越王称霸

第八十四回 智伯决水灌晋阳豫让击衣报襄子

第八十五回 乐羊子怒汜中山羹西门豹乔送河伯妇

第八十六回 吴起杀妻求将驺忌鼓琴取相

第八十七回 说秦君卫鞅变法辞鬼谷孙膑下山

第八十八回 孙膑佯狂脱祸庞涓兵败桂陵

第八十九回 马陵道万弩射庞涓咸阳市五牛分商鞅

第九十回 苏秦合纵相六国张仪被激往秦邦

第九十一回 学让国燕哙召兵伪献地张仪欺楚

第九十二回 赛举鼎秦武王绝胫莽赴会楚怀王陷秦

第九十三回 赵主父饿死沙丘宫孟尝君偷过函谷关

第九十四回 冯谖弹铗客孟尝齐王纠兵伐桀宋

第九十五回 说四国乐毅灭齐驱火牛田单破燕

第九十六回 蔺相如两屈秦王马服君单解韩围

第九十七回 死范雎计逃秦国假张禄廷辱魏使

第九十八回 质平原秦王索魏齐败长平白起坑赵卒

第九十九回 武安君含冤死杜邮吕不韦巧计归异人

第一百回 鲁仲连不肯帝秦信陵君窃符救赵

第一百一回 秦王灭周迁九鼎廉颇败燕杀二将

第一百二回 华阴道信陵败蒙骜胡卢河庞媛斩剧辛

第一百三回 李国舅争权除黄歇樊於期传檄讨秦王

第一百四回 甘罗童年取高位缪毒伪腐乱秦宫

第一百五回 茅焦解衣谏秦王李牧坚壁却桓佚

第一百六回 王敖反间杀李牧田光刎颈荐荆轲

第一百七回 献地图荆轲闹秦庭论兵法王翦代李信

第一百八回 兼六国混一舆图号始皇建立郡县

序言

中国古典小说,从先秦文言“残从小语”到明清白话章回长篇,数千年间得到长足的发展。自宋迄清,产生长篇小说三百余部,短篇小说数以万计。这些文学作品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再现了中国历史的演变,成为人们认识社会和文娱生活的主要文学形式。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始,小说以其无可比拟的通俗性、可读性的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了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东周列国志》是这万紫千红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东周列国志》是一部章回体的长篇历史小说,是除《三国演义》以外流传最广、影响较大的历史演义类小说。关于它的成书年代和著作者,据史料记载,远在元代的时候,就有一些关于“列国”故事的平话本。到明嘉靖隆庆、时代,余劭鱼编辑了平话《列国志》,以武王伐纣的故事开篇,分节不分回.每节随事立题。后来是明末冯梦龙(字犹尤,即墨憨氏)在此基础上,加以改编,对余邵鱼疏忽或遗漏的地方,根据史书作了订正,艺术上也有明显的提高,改名为《新列国志》,共108回。现在流传的《东周列国志》版本,则是清人(清乾隆年间)蔡元放(名界,号七都梦夫、野云主人)对《新列国志》进行了一番修改,并加了序、读法、详细的评语和简要的注释,改名而成。

《东周列国志》从西周末年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写起,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止,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历史.内容相当丰富复杂。其中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基本人物、基本史实,只作了少量虚构,正如原书“序,,中所说:“《东周列国》一书,稗官之近正者也。”它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演义。

《东周列国志》谋篇布局主次分明,繁简得当,虽然头绪纷繁,矛盾错综复杂,但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不仅如实地反映了整个历史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且各诸侯国的发展、变化、各国之间的关系,分析得条分缕析。小说故事性极强,每个故事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是全书的一部分。故事描述娓娓动听,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语言通俗简洁流畅。种种是非善恶,忠好智愚,全在字里行间,一一显露。这是作者编写此书的用意,也是他们对后人的贡献。

《东周列国志》与其他史书一样,以国家的兴亡成败为主题,致力探讨气运盛衰、人事成败之间转化变迁的因果关系。作者通过人物命运的沉浮,形象地告诉人们,能否注重道义,任用贤能是判断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最根本的依据。得民心者得天下。道义是对天意的阐发,天意就是民心。民心存,其政举,民心亡,其政息。这种人本主义的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

为了适应广大读者的阅读鉴赏要求,充分发掘利用祖国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我们特意编印了《东周列国志》绣像本,企盼它能使中国古典小说绣像插图本焕发异彩。

内容推荐

冯梦龙编著的《东周列国志》是一部章回体的长篇历史小说,是除《三国演义》以外流传最广、影响较大的历史演义类小说。关于它的成书年代和著作者,据史料记载,远在元代的时候,就有一些关于“列国”故事的平话本。到明嘉靖隆庆、时代,余劭鱼编辑了平话《列国志》,以武王伐纣的故事开篇,分节不分回.每节随事立题。后来是明末冯梦龙(字犹尤,即墨憨氏)在此基础上,加以改编,对余邵鱼疏忽或遗漏的地方,根据史书作了订正,艺术上也有明显的提高,改名为《新列国志》,共108回。现在流传的《东周列国志》版本,则是清人(清乾隆年间)蔡元放(名界,号七都梦夫、野云主人)对《新列国志》进行了一番修改,并加了序、读法、详细的评语和简要的注释,改名而成。

《东周列国志》从西周末年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写起,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止,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历史.内容相当丰富复杂。其中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基本人物、基本史实,只作了少量虚构,正如原书“序,,中所说:“《东周列国》一书,稗官之近正者也。”它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演义。

编辑推荐

冯梦龙编著的《东周列国志》在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是一部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早在元代就有一些有关“列国”故事的白话本,明代嘉靖、隆庆时期,余邵鱼撰辑了一部《列国志传》,明末冯梦龙依据史传对《列国志传》加以修改订正,润色加工,成为一百零八回的《新列国志》。清代乾隆年间,蔡元放对此书又作了修改,定名为《东周列国志》。《东周列国志》为明代长篇白话历史演义小说。当周宣王轻易见杀,当褒姒巧遇得活,《东周列国志》拉开了它那长达数百年史事的序幕。这是古今中外时间跨越最长,人物最多的一部小说,描写春秋战国时代“列国”故事。关于“列国”故事的平话,最早产生在元代。明代嘉靖、隆庆年间,余邵鱼(字畏斋)撰《列国志传》,以烽火戏诸侯开篇,分节不分回,每节随事立题。明末冯梦龙加以改编,凡余邵鱼疏忽或遗漏的地方,都根据史书作了订正,艺术上也有显著的提高,改名为《新列国志》,共108回。清代乾隆年间,改名为《东周列国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3: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