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们最老最老的祖先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陈建魁编著的这本《我们最老最老的祖先》选取华夏姓氏中的60个典型代表姓氏,分为四部分详细介绍每一个姓氏。本书依据重要的历史资料、书籍,对本姓氏的来源、始祖进行概括叙说,对本姓氏的始祖如何得姓以及其关键事迹给予讲述,并将本姓氏中的著名人物耳熟能详的故事进行介绍。

内容推荐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炎黄子孙共有的精神家园。从丰富多彩的中华姓氏文化典籍中提炼姓氏文化的精华,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便是陈建魁编著这本《我们最老最老的祖先》的宗旨所在。本书选取了包括赵、钱、孙、李、周、吴等六十个典型代表姓氏进行介绍。

目录

一、赵姓

二、钱姓

三、孙姓

四、李姓

五、周姓

六、吴姓

七、郑姓

八、王姓

九、冯姓

一〇、陈姓

一一、褚姓

一二、卫姓

一三、蒋姓

一四、沈姓

一五、韩姓

一六、杨姓

一七、朱姓

一八、秦姓

一九、尤姓

二〇、许姓

二一、何姓

二二、吕姓

二三、施姓

二四、张姓

二五、孔姓

二六、曹姓

二七、严姓

二八、华姓

二九、金姓

三〇、魏姓

三一、陶姓

三二、姜姓

三三、戚姓

三四、谢姓

三五、邹姓

三六、喻姓

三七、柏姓

三八、水姓

三九、窦姓

四〇、章姓

四一、云姓

四二、苏姓

四三、潘姓

四四、葛姓

四五、奚姓

四六、范姓

四七、彭姓

四八、郎姓

四九、鲁姓

五〇、韦姓

五一、昌姓

五二、马姓

五三、苗姓

五四、凤姓

五五、花姓

五六、方姓

五七、俞姓

五八、任姓

五九、袁姓

六〇、柳姓

试读章节

孙叔敖对儿子的遗言

孙叔敖被誉为古代为官清正廉洁的典范。孙叔敖在任令尹期间,三上三下,升迁和恢复职位时不沾沾自喜,因为他知道这是凭自己的才能得来的;失去权势时不悔恨不叹息,因为他知道那不是自己的罪过造成的。他生活上一直十分俭朴,他的妻子从未穿过绸缎,他家的马也不许饲喂粮食,他自己平常穿的也只是一领老山羊皮袄,出门坐的是拉货用的栈车,骑的也是多年的老马。

孙叔敖的随从见他身居高位却如此俭朴,有点看不下去,劝他说:“大人,新的车子坐着才舒服,马喂得肥才跑得快,狐皮大衣穿在身上才柔软暖和!为什么您有这个条件却不去享用呢?”孙叔敖回答:“我听人家说,君子穿好的用好的会更加谦虚恭敬,小人穿好的用好的就显得更加傲慢无礼。我的修养不够,所以不能穿用好的。”孙叔敖生活俭朴依然如故。楚庄王曾多次要赐他封地,但孙叔敖都坚辞不受。后来,孙叔敖年纪大了,得了重病,自知不久于人世,孙叔敖给楚庄王上奏章说:“承蒙大王提拔,我这样一个田野农夫竞当上了令尹,可惜我无法报答您的知遇之恩了。我有一子,资质太差,不配伺候大王,请让他回乡种田。”孙叔敖又把儿子孙安叫到床前,语重心长地说:“楚庄王好几次要给我封赏,我都没有接受,因为我不喜爱那些东西。我死了以后,楚庄王一定会封赏你的,你万万不可领受条件优裕的赏地。在楚国和越国交界处,有一片地叫寝丘,土质不好,只有这块地方可以长远据有。”又嘱咐儿子道:“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产,我死后,你必然贫困,优孟的人品很好,你到了生活真正过不下去的时候,可以去找他,告诉他,你是孙叔敖的儿子,他会帮助你的。”孙叔敖病逝后,孙安遵从父命回到了家乡,终日以种田、打柴维持生计,“妻子穷困负薪而食”,孙家生活陷于贫困之中。一天,孙安上山打柴回家,恰好遇见了优孟。孙安赶忙上前施礼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父亲临死前嘱咐我说,有困难时就去找先生,今日幸遇,请先生帮助我。”优孟是当时著名的艺人,也是楚庄王最喜爱的戏子。于是,优孟制作了孙叔敖穿过的宰相衣冠,模仿孙叔敖生前的举止言谈,这样经过一年多以后,学得非常像了,最后,他自己觉得,楚庄王及其左右也无法把自己和真的孙叔敖区别开来了。于是,在楚庄王的一次酒宴上,优孟便打扮成孙叔敖的样子上前祝酒。楚庄王大惊,觉得优孟简直就像是孙叔敖复生了,便想让优孟接替孙叔敖为宰相。优孟说:“请让我回家跟夫人商量一下。”三天后,优孟来到楚庄王面前说:“不行,我夫人不让我当宰相。”楚庄王惊问其故,优孟把编好的一首歌谣唱给楚庄王听,大意是:“贪官不能当又值得当,清官能当又不值得当。贪官不能当是因为当时名声太臭,值得当是能发财立业全家享福。清官能当是当时有清名,不值得当是儿孙都跟着受穷,穿破衣干苦活,人们认为做官的都有钱,只知道孙叔敖做了楚相却不知道孙叔敖廉洁,从没占过一分钱便宜。”楚庄王听罢,深受触动,立即召见孙安。见到孙安身着旧衣破衫,楚庄王不禁泪下,叹道:“为何穷到如此地步呢?”优孟道:“这不正说明令尹孙叔敖在世时是何等的公而忘私吗!”楚庄王将寝丘(今河南沈丘县东南)封给了孙安。一直到汉代,孙姓子孙依然在寝丘立足。后人为了纪念孙叔敖,写了一段话刻在他的墓碑上:“贪吏而不可为而可为,廉吏而可为而不可为。贪吏而不可为者,当时有污名;而可为者,子孙以家成。廉吏而可为者,当时有清名;而不可为者,子孙困穷披褐而负薪。贪吏常苦富,廉吏常苦贫。独不见楚相孙叔敖,廉洁不受钱。”这段铭文,令人一读三叹。到了清代,一位叫沈德潜的学者编了一本叫《古诗源》的书,把这段碑文收入书中,题名为《慷慨歌》,使之流传于今,警醒世人。

孙武练兵

春秋时代有个伟大的军事家,名叫孙武,有一天应伍子胥的推荐去见吴王阖间,吴王问他能不能训练女兵,孙武说:“可以。”于是吴王便拨了一百多位宫女给他。孙武把宫女编成两队,用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为队长,然后把一些军事基本动作教给她们,并告诫她们要遵守军令,不可违背。不料孙武开始发令时,宫女们觉得好玩,都一个个笑了起来。孙武以为自己话没说清楚,便重复一遍,等第二次再发令,宫女们还是只顾嬉笑。这次孙武生气了,便下令把队长拖去斩首,理由是队长领导无方。吴王听说要斩他的爱妃,急忙向他求情,但是孙武说:“君王既然已经把她们交给我来训练,我就必须依照军队的规定来管理她们,任何人违犯了军令都该接受处分,这是没有例外的。”结果还是把队长给杀了。宫女们见他说到做到,都吓得脸色发白。第三次发令,没有一个人敢再开玩笑了。不几天,这支女子部队便训练得有模有样了。队伍无论前进后退都整齐划一,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吴王虽不高兴,但却因此了解到孙武是一位既能著书立说、又能统兵作战的军事奇才,终于封孙武为将军,令他日夜练兵,准备伐楚。孙武与伍子胥等辅助阖闾制定袭楚方略,使楚疲于奔命,国力耗损。在孙武的辅佐下,吴王阖闾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P21-23

序言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每当追忆遥远的历史,想起我们古老的祖先,他们荜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举,亭台歌榭寄居田园的闲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风发,嬉笑怒骂智斗权贵的淋漓,琴棋书画世事练达的儒雅,携妻将子荷戈配剑的播徙,宦海逐波格物致知的求索,纵情山水流连忘返的写意等,无不时时刻刻触动我们心灵深处的情愫。

姓,是中华民族标志其家族系统的称号,一般通称为姓氏。自古以来,姓与名相连,作为识别一个人的符号,具有不可缺少、不可取代的重要性。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姓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姓,在母系氏族社会时已经产生,距今至少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在母系氏族社会,“民只知有母,不知有父”,世系的计算只能以母系为准。凡一个氏族的成员都出自一个共同的女祖先,从母得姓,即《左传》上所谓“因生赐姓”。“姓”字本身就是一个会意字,即“女所生也”。中国产生较早的姓,如姬、姜、妫、姚、妊等,多从女旁。

姓的起源与先民们的图腾崇拜有关,有些姓氏就是由图腾转化而来。仰韶文化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阶段,该时期陶器上的鸟、鱼、蛙及人首虫身等图像,或是最原始的“姓”的标志。传说太昊与其妹女娲所处的时代,即是中国图腾制的标本时代。

“氏”是“姓”衍生的分支,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氏”字的造字结构,在甲骨文中是“木本”之意,即植物的根,后来转注为姓氏的氏。氏最初是表示部落支系的居住地,往往借用图腾、徽号和地名作为标志。男子称氏,氏随父亲而来。氏到后来逐渐转变为专指部落首领相沿承袭的尊号。如黄帝号轩辕氏,炎帝号神农氏等。炎黄时代,氏族林立,正如《史记·封禅书》中所云:黄帝时“万诸侯”。这成千上万的氏族、部落便是“氏”的渊源。

先有姓,后有氏;姓是氏的源头,氏是姓的分支;姓侧重于血统关系,氏强调地域概念;姓是决定是否能够通婚的依据,氏则是用来区分贵贱的。贵族有姓有氏,平民有姓无氏;男子称氏而不称姓,女子称姓而不称氏。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制度的瓦解和社会的急剧变革,“姓氏相别”的制度发生动摇。到秦汉时期,姓氏逐渐通用、合二为一,姓氏体系基本定型,“姓氏合一”这一模式,一直沿用至今。

宋代一位老儒编了一本《百家姓》。起初,《百家姓》收有四百一十个姓氏,历元、明、清三代,又出现了多个《百家姓》版本,最常见的版本有五百六十八字,其中单字姓四百四十七个,双字姓六十个,最末一句是“第五言福,百家姓续”。《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易学好记,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我国古代儿童的固定教材。

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炎黄子孙共有的精神家园。从丰富多彩的中华姓氏文化典籍中提炼姓氏文化的精华,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便是本书写作的宗旨所在。

编者

2013年3月5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13: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