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编著的《蒙田随笔》问世400多年来,先后被译成几十种文字,读者遍布全球。无论年龄层次,无论教育背景,无论文化差异,几乎每个读者都能从中寻找到精神的共鸣。其恒久的生命力,不仅来源于蒙田朴实无华的语言文字,更在于他对生活、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和关照。可以说,蒙田虽然生活在16世纪,却是19世纪、20世纪、21世纪的“当代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蒙田随笔(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蒙田 |
出版社 |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蒙田编著的《蒙田随笔》问世400多年来,先后被译成几十种文字,读者遍布全球。无论年龄层次,无论教育背景,无论文化差异,几乎每个读者都能从中寻找到精神的共鸣。其恒久的生命力,不仅来源于蒙田朴实无华的语言文字,更在于他对生活、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和关照。可以说,蒙田虽然生活在16世纪,却是19世纪、20世纪、21世纪的“当代人”。 内容推荐 《蒙田随笔集》是16世纪法国文艺复兴后期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蒙田的代表作。它因其丰富的思想内涵而闻名干世,被誉为“思想的宝库”。作品内容包罗万象,融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于一体,是16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称,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在书中,作者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娓娓而谈的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作品行文汪洋恣肆,语言平易通畅,不假雕饰,在法国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培根论人生》、《帕斯卡尔思想录》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蒙田随笔集》以其内容的宏博,文体的自由新颖,精神至上的人文思想和先进的教育观念,受到世人的瞩目和推崇,并得到当时的罗马教皇和法王亨利三世的赞许,影响极为深远。时隔不久,《蒙田随笔集》由许多国家翻译成本国文字,人们争相传阅,交口称赞。这部世界上最伟大的随笔经典,四百年来畅销不衰,被译成几乎所有文字,一直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 目录 01论挑战 02论悲伤 03论闲逸 04论撒谎 05论语速 06论预言 07论坚毅 08论怯懦 09论恐惧 10论想象 11论损益 12论习惯 13论宽厚 14论学问 15论判断 16论友谊 17论节制 18论命运 19谈衣着 20论荣誉 21论差别 22论睡眠 23论浮夸 24论气味 25论祈祷 26论年龄 27论行为 28论饮酒 29论良心 30论书籍 31论残忍 32论欲望 33论信仰 34论怠惰 35论装病 36论勇敢 37论发怒 38论英雄 39论平和 40谈思绪 41谈交往 42谈情爱 43谈运气 44论善恶 45论死亡 46谈乐趣 47古人的节俭 48论身体力行 49手段与意图 50人生的常规 试读章节 论挑战 当我们冒犯了某人又恰巧落在了他的手上,为了得到对方的宽仁,我们会用屈服来换取同情和怜悯;而如果我们用勇气、不屈和坚韧直面命运的挑战,有时候也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威尔斯亲王爱德华Ⅲ曾长期摄政于吉耶纳,享有巨大的财富和声誉。他被列摩日人激怒后进行屠城报复。在无辜百姓跪地求饶时他没有放下屠刀,在妇孺苦苦哀求、满眼洒泪时他没动丝毫侧隐;而当目睹了三位法国绅士以无比英勇的战斗激情誓死抵抗来势汹汹的入侵英军时,他罢手了。是三个绅士的英雄气概化解了他的盛怒,赢得了他的赦免和敬重,是三个绅士的英雄气概使得其余市民幸免于难。 斯坎德培是伊庇鲁斯的君王,他追踪手下的一名士兵,想把这名士兵处死。那士兵先是忍气吞声,苦苦哀求,试图让君王平息怒火,但却无济于事,最后他决定孤注一掷,握起剑来等待决斗。这一毅然的决心顿时止住了主人的愤怒:君王见士兵做出如此令人尊敬的决定,便宽恕了他。那些不了解斯坎德培的神奇力量和勇敢的人,或许会对这一例子作出另一种解释。 康拉德三世包围巴伐利亚公爵后,无视任何形式的屈辱求和条件,仅仅答应让城中那些夫人和贵妇人们不受侵犯地离开,允许她们尽其所能带着东西徒步出城。而这些女人所带走的是什么呢?她们毫不迟疑地背起了她们的丈夫和孩子,还有公爵本人!这些贵妇人的慷慨行为震撼了康拉德三世的铁石心肠,使他心喜而泣,也使他立刻消除了先前对于公爵的仇恨。从此以后,他开始宽仁地对待公爵,也开始了对其人民的人道统治。 上述方法中无论是屈服还是抵抗,都很容易把人征服。就我而言,我向来富有同情心,为人宽容大度。不管怎样,我自以为我的本性更倾向于同情,而不是钦佩。然而,对斯多葛派来说,怜悯是一种罪恶。他们主张救助受苦受难者,但不要给以同情和怜悯。 我觉得下述例子似乎更加合适,因为从中我们能看到那些经受软硬两种方式考验的心灵,如何承受其中之一而不动摇,却屈就于另一种方式。大概可以说,恻隐之心是温和、宽容、柔弱的表现,妇女、儿童、俗人等天性较弱者更具有这种倾向;相反,蔑视眼泪和乞求,只崇敬勇敢的神圣形象,则出自强健、不屈不挠的心灵,他们只崇拜男性的坚韧与顽强。然而对于不大高贵的人,惊奇和敬佩有时也能产生同样的结果。 以底比斯人民为证。他们将那些到了规定任期而不卸任的将领提交重罪法庭审判。派洛皮达在人民的控告压力下屈服,为保性命苦苦求饶,可人民却很难宽恕他。相反,伊巴密浓达却把他自己做的事淋漓尽致地颂扬一遍,并自信而高傲地谴责人民忘恩负义,这使人民在表决时不敢投票,议会散会时,大家都称赞伊巴密浓达的大智大勇。 老狄奥尼修斯经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终于攻下雷焦卡拉布里亚城,并抓获曾负隅顽抗的统帅菲通,一位十足的君子。狄氏想对菲通进行报复,以示儆戒。他首先告诉菲通他在前一天如何把菲通的儿子及其所有亲族都淹死了。对此,菲通只淡然回答,他们的这一天比他自己的更幸福。然后,狄氏叫人剥去菲通的衣服,并叫刽子手带他在全市游街示众,残忍地鞭打和羞辱他,并用恶言秽语谩骂他。然而,菲通临危不惧,神色坚毅,大声提醒刽子手,他的死是为了伟大而崇高的事业,为了不使自己的祖国落人独裁者手中,并威胁狄氏将受到诸神的惩罚。狄氏从他部队的目光中,看到了士兵们并没有为这位败将的顶撞所激怒,相反,整个部队开始蔑视他们的将领及其胜利,他们显然已被菲通非凡的勇敢所感动。狄氏还从士兵的目光中预感到反叛的可能性,他们甚至还会将菲通从卫士的手里抢救出来。于是,他下令停止对菲通的这种残酷折磨,暗中遣人将他淹死于大海。 当然,人是极其虚荣和反复无常的。对人很难作出固定不变和千篇—律的评价。庞培曾因—个叫芝诺的公民愿意独自为马墨提奥人担罪受罚而宽恕了全城居民,尽管庞培曾被他们激怒过。而佩鲁贾嘲的城主对苏拉也用过同样的办法,却与己与全城居民没有好处。 亚历山大则与前述例子截然相反。这位最勇敢、对战败者极其宽容的人,浴血奋战,攻下加沙城后,碰上该城指挥官贝蒂斯。对于此人的英勇顽强,他在围城时早有领教:在这一战役中,贝蒂斯经受了可怕的考验,最后在部队溃逃、武器折断、自己遍体鳞伤的情况下,依然孤身奋战于众多马其顿人之中。亚历山大为这次胜利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最惨重的是他身中两箭,他对此耿耿于怀,对贝蒂斯说:“贝蒂斯,你不会像你所愿意的那样死去,你会受到一个战俘可能受到的各种折磨。”而对方神色坚定,傲气凛然,面对威胁,一言不发。看到贝蒂斯傲慢而执著的沉默,亚历山大思忖:“他怎么不低头?他怎么不求饶?我一定要战胜你的沉默,即使不能让你说话,也要让你呻吟。”于是他由愤怒变成狂怒,命令士兵刺穿贝蒂斯的脚跟,将他活活地拖在一辆马车后面,把他撕得肢体不全。或许他对勇敢习以为常,根本不欣赏这种品质,所以就不太看重了?要不他太欣赏自己的勇敢,看到别人同样有胆量就会嫉妒、怨恨并难以忍受?也可能他一怒就容易暴躁,难容异己? 当然,如果他生性温和,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在屠戮底比斯城时,看到那么多手无寸铁毫无抵抗能力的人被成批杀戮一定会使他平息怒火。在这场灾难中,六千多人死于剑下,其中没有一人试图逃跑,也没有一人祈求饶命,他们个个都四处寻找敌人与之火拼直至光荣牺牲。哪怕是奄奄一息的伤者,也是把不怕牺牲的勇气作为最后的武器战斗到鲜血流尽。如果他不是天性残忍,如果他是一个真正有着宽容之心的人,如此悲壮的场面怎么可能不让他为之动容,怎么可能到了杀戮的最后一天也无法满足他那作为一个侵略者嗜血的贪婪?这场灾难就这样持续着,直到城中最后一个壮丁被杀掉,直到剩下三万老人、妇人、孩子以及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人被带走沦为奴隶为止。P1-4 序言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的散文家和人文主义者,他的散文主要是哲学随笔,以丰富的思想内涵闻名,素有“思想宝库”的美称。《蒙田随笔》是他的主要著作,先后写了近十年,是欧洲近代三大散文经典之一。在书中,蒙田以一个智者的眼光,观察和思考大干世界的芸芸众生,旁征博引,对人类许多共有的思想感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有时似乎是奇特的见解,给人以深思、反省的机会,能提高人们对人生的理解。本书即为《蒙田随笔》中精彩文章之选录。与其他篇章相比,这些精选的作品,更加散发着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映射出一种乐观、积极和充满智慧的人生态度,教给我们一种生活的艺术。 蒙田的行文风格如水银泻地,飘忽不定,变化多彩,仿佛作者漫不经心一挥而就似的。蒙田常说自己不是学者,写出的文章只不过是“漫无计划、不讲方法”地偶尔翻翻书的印象;他写的东西也不润色,不过是把脑袋里一时触发的想法记下来而已,纯属“闲话家常,抒写情怀”。因此我们读他的作品只觉得满纸烟云,神龙如没,不见首尾,犹如红日放光却不知躲在何处。蒙田自己还曾说:“我知道我在叙述时缺乏次序,但是今后在这部作品中叙述这些故事时也不见得会遵守。”他“向来重视话语的分量和用处,而不是它们的次序和连贯”。 蒙田的随笔不守入题、正反题、结论等等的写作框架,真正是“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这种文法给阅读和理解带来逻辑上的困难,也为后世的选编造成一定影响。鉴于此,在选编过程中,我们给各篇重设了标题,言简意赅而又提纲挈领,进一步突出文章主旨。另外,针对文中引用的智者哲人的格言和警句,一律将言者(首次出现时注明身份)打上括号标于其后,并纳入句群叙述中,这对在具体语境中加深理解显然是有益的。这样来处理,会更符合当代读者的阅读需要和审美情趣,读来会别具一番风味。 书评(媒体评论) 他(蒙田)博学多能……对许多人类共有的思想感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有时似乎是奇特的见解。 ——季羡林 蒙田从来不沉闷,从来不虚伪,从来没有一个人思想这样丰富,从来没有一本书写得这样自然。 ——(美)爱默生 他善于像哲人那样讲话,像朋友那样谈心。 ——(法)德利尔 在大多数作品中,我看到了写书的人,而在这—本书中,我却看到了一个思想者。 ——(法)孟德斯鸠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