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丰子恺的人间情怀/新人文传记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高维生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卷 往事琐记

记忆中的父亲

丰子恺漂泊在外,极少碰上丰姓的人。石门湾里的人,达成一致的看法,认为姓丰的人必是举人。小时候,家中的佣人褚老五,抱着丰子恺看戏回来的路上,很自豪地说:“石门湾里没有第二个老爷,只有丰家里是老爷,你大起来也做老爷,丰老爷!”

丰子恺的父亲,在石门湾是大名人,他是清朝光绪年间最后一科的举人,一提起他的名字,无人不知道。他中举人时,丰子恺大约四岁,模糊地记得一点细节,后来听到口耳相传的事情。

丰家在明末清初,就居住在石门湾。上代是哪一年搬来的不清楚,记得祖父丰小康,开设丰同裕染坊。丰子恺在回忆中说:

那时我正在父亲的私塾里读完《千字文》,有一晚,我到我们的染坊店里去玩,看见账桌上放着一册账簿,簿面上写着“菜字元集”这四字。我问管账先生,这是什么意思?他回答我说:“这是用你所读的《千字文》上的字来记年代的。这店是你们祖父手里开张的。开张的那一年所用的第一册账簿,叫做‘天字元集’,第二年的叫做‘地字元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每年用一个字。用到今年正是‘菜重芥姜’的‘菜’字。”

1936年,拍摄的丰同裕染坊,门楣上的五个字,透出丰家的性格。身后的门敞开,家中人穿着长袍,站在大门口,面对相机的镜头。照片上分辨不清人的脸。从这个点位,走进旧时的丰家。了解到一个时代家族的影子。

丰同裕染坊的不幸,是从抗日战争开始的,后来在战争中被入侵者的飞机炸毁。祖父早年逝世,祖母沈氏带着一双儿女,丰子恺的姑母和父亲。祖母识文断字,可以读书,她常躺在鸦片灯边,阅读《缀白裘》等一些书,祖母爱听戏,镇上一有演戏必须捧场。祖母吩咐人,搬一只高椅子坐上面,比别人高出一头,显示丰家的地位及声望。逢这种场合,看到大高椅子,大家都知道丰八娘娘的椅子。祖母特意请吹弹的人,在家中教自己的儿女学唱戏。这是不得了的一件事情,它和书香门第不相符,不要说本族的人,邻居沈家的四相公,背地里牢骚满腹地说:“中八太婆发昏了,教儿子女儿唱徽调。”下九流的事情,唱戏让人瞧不起,丰子恺的祖母,心胸想得开,两耳不听院外事,对于说什么不在乎。

丰子恺的父亲,二十六七岁参与大比。“大比者,就是考举人,三年一次,在杭州贡院中举行,时间总在秋天。”那时没有火车,往来依赖水路,要坐带篷的船。船在水中行,哗哗的流水声,将人的心思漂远。天气晴爽,摇橹的船家心情好,抖开嗓子,唱一曲家乡小调。运河直通杭州,路程有八九十里,需要在船上住一夜,第二天到达目的地。赶考的人无心游逛美丽的西湖,在贡院附近住进客栈,等待大考的时间。祖母临行叮嘱儿子,“斛泉,到了杭州,勿再埋头用功,先去玩玩西湖。胸襟开朗,文章自然生色。”丰子父亲瘦弱的身体,承载荣光耀祖的重任,总是忧心忡忡。祖母心胸旷达,做事情不计较小细节,另一方面她非常好强。她嘴边常挂的一句话:“坟上不立旗杆,我是不去的。”如果从别人嘴里说出,杀伤力不大,从祖母发出的声音,是一种坚定的调子,必须费尽辛苦地执行,毫无后退的路。七十多岁的丰子恺,终于明白“我推想父亲当时的心情多么沉重,哪有兴致玩西湖呢?”一年年,每次大考过后,在家中静候消息。过了中秋节,听不到什么消息,这年便没有希望。老日子开始,父亲在家饮酒、看书、吸鸦片,静心修炼三年,再重走旧路,赴杭州参加大比考。九年不知怎么度过,在漫长的时间中,心力变得脆弱。祖母经不起岁月的煎熬,一天天老去,卧病在床。丰子恺的父亲,每天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苦读书是一座大山,压在他瘦弱的身上,心里多么焦灼。

P3-6

书评(媒体评论)

丰子恺拥有着崇高的艺术理想,但又始终保持着对生命的敬重与热爱,任情所至,杂然质朴,虽有说理或禅悟,但却平易、温馨,弥散着浓浓的抒情味。本论著的写作者正是循着丰子恺的生命踪迹,以自由的文体形式,灵动鲜活地再现了一朵精神的金玫瑰与迷人的精神宫殿,伟大足以比英雄,柔软堪以比少女。虽属“高论”,却不远人,小中见大,弦外余音。

——文学博士、评论家陈啸

丰子恺的诗画世界在拥趸者经久的推崇中,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但与此同时也容易简化了他的艺术人生。高维生先生以细腻的笔触深入到丰子恺的人生脉络之中,勾勒出他一生的精神轨迹,展现了民国文人的精神品藻,也折射出一个丰富而动荡的大时代。史实与诗情并重,还原与阐发相映成趣,透过作者的书写,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丰子恺和他的艺术人生——将单纯质朴的诗意情怀浓淡于岁月的枝头,透露出一种惯看秋月春风的豁达与超然。

——著名诗人梁雪波

目录

第一卷 往事琐记

 记忆中的父亲

 小伙伴乐生

 悠长的思绪

 银颈圈:一个特殊的符号

 阿庆和他的胡琴

 钟情小人物

 以纯真的眼睛观察世间

 元帅庙的威灵神

 少年学画记

 家乡风俗画

 六塔村的癞六伯

 母亲的笑容

 “拉棉线”的三娘娘

 石门湾的女人们

第二卷 旧年之事

 杭州第一师范

 先生李叔同

 平屋主人夏丏尊

 “麟凤”马一浮

 逃难路上

 怀念缘缘堂

 初到桂林

 沙坪小屋喝酒的日子

第三卷 生活词典

 诗情画意的西湖

 雨夜畅饮湖畔小屋

 丰子恺的真性情

 雪白的大鸟

 这些琐碎的小事

 感谢生活

 一次不快乐的旅行

 当时只道是寻常

 养蚕

 父亲的中秋赏月

 杨柳情结

 人与树的情

 胜利的日子

 归家的感觉

 漫卷诗书归去

参考文献

序言

从现实生活中提取一种元素

丰子恺是我写的第五位旧日文人,本书很难界定它是传记,也不是从文学史的角度做评论专著。它是囊括散文、传记和评论的跨文体写作,这是一种自由的形式,循着丰子恺生命走过的踪迹,走入他艺术和生活的本质中。诸多的丰子恺研究,已经形成体系,对于我的写作是艰难的选择。

别尔嘉耶夫指出:“什么是作家的世界观?是他对世界的观察,是他对世界内部本质本能的洞察,也就是作家面前展现的世界和生活。”哲学家强调作家的内部本质,其实是我写丰子恺的重要因素。江南地杰人灵,养育一批文化名人,如李叔同、马一浮、夏丐尊,丰子恺有幸成为他们的学生,在他们的身边,融合多维的艺术营养,催生出一个全新的丰子恺。

面对那些朴素的文字,久远的墨迹,我的目光触摸流畅的线条,并不是凉叹他的技法,而是渗透其中的生命体温,透过纸页,读出背后的故事。

丰子恺的生平故事,是文本意义的起源,通过这里追寻人生的意义。在丰子恺的日常生活体悟诗性的扩散,他的文字和画中,透出佛家的大爱和温暖。一个人漂在途中,在陌生的旅馆,丰子恺通过一把椅子、一张床、一条毛巾,道出人生的冷暖和对家园的寻找。在家的背后,反映出他的人生态度,家不仅是物质生活的基础,还是精神上的栖居地。丰子恺不是附作风雅弄一些小品,调剂琐碎的日子。每一件物品,在他的眼中都有生命,它们具有存在的意义。

丰子恺是佛家人,他对世界上的万物,都有慈悲之心。窗前的梧桐树,在寒风中受到残酷的劫掠,一片片叶子,失去血脉的相连,被风无情地甩向天空,坠落到泥土里。经历过生与死的转换,曾经密实的叶子,一片片被风的剪刀裁掉。眼见梧桐树从青春期走近暮年的样子,落光的叶子,露出枯瘦的枝干,孤独地伸向天空,似乎在乞求什么,样子真凄惨。叶子上的颜色,由初绿变成墨绿,季节交替,又由墨绿变焦黄。丰子恺通过植物的变化,感受人生的真谛。

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丰子恺和他的画一样,有其特殊性,我不是“钓沉”历史,转换叙述角度,新瓶装旧酒的包装,演变一本新的丰子恺传。我不想考证轶事,而是探寻他的精神世界,关注与其交往过的人的行迹以及他们铺成的真实历史和精神的根源。

一个人的行迹不仅有他的故乡,而且涉及很多的地理、风俗民情,在漫长的过程,形成特殊的人文踪迹。

我对孤独的生命中的某一个阶段感兴趣,不同的环境,改变人的心理,发生微妙的变化。接近丰子恺,试图了解他,触摸细节,探求心灵的路程,破解命运的密码。

丰子恺在《艺术漫谈》中指出:“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一个情字,看似简单的道理,生出艺术创作的真谛。有研究触摸人的独特性,才能最有价值。否则记录一些生活的场景,寻常的日子中的小事情,这样的复制粘贴,毫无任何意义。

他在作品中不掩饰自己,完全融入其中。丰子恺依靠手中的笔墨,创作一个个现实中的形象,真实的历史记忆。在逃难的路上,他经受的不是虚构的情景,而是活的历史。丰子恺通过亲眼目睹的经历,叙事的材料,不带一点水分。它不是稗官野史,民间口耳相传,而是表现一个艺术家在那段国破山河在、背井离乡的乒实的本原。他在场,不是凭记载的资料推测、演绎蛊惑人心的文字,将私人化的情感称为“诗性”。通过外部的生活经验,传达内在的精神深处的东西。

丰子恺作为完整的精神现象,不能被分解,用简单的诗情画意,概括他的一生和创造的艺术世界。在询问的驱使下,带着为什么的疑问,进入丰子恺的生活脉络之中,阅读他所写的作品,分析日记以及来往的书信,沉浸在丰子恺的世界,在汗牛充栋的传记中,我寻找“痕迹”。它们在时间中挤压,我将擦拭锈斑,露出原色的时候,发现另一种新东西。我的写作不按年谱式的均法,而是将丰子恺的踪迹,一块块地拼贴,形成他精神生命的地图。加斯东·巴什拉指出:“从燃烧在诗中的熊熊烈火中提取一种元素,您就会知道光明从何而来。”这句话中迷宫似地藏着深刻的思想。一首诗在燃烧,垂直的光焰,冲向天空,毛茸茸的焰,驱散诗歌的黑暗,扩出一片希望的光明。哲学家守护着火打造的金玫瑰,从中提炼出的元素,是精神的品质。丰子恺用文字和漫画,打造一朵精神的金玫瑰。

2014年4月26日,降下一场不大不小的雨,一天中忽下忽停。天空堆积阴云,看不到一缕亮色。我在书房中写出最后一个字,结束在丰子恺生命踪迹中的行走。当我再次写下丰子恺名字的时候,他的精神宫殿,透出无数星光般的光芒。

初夏第一场雨,我似乎听到什么。

2014年4月26日于抱书斋

高维生

内容推荐

《丰子恺的人间情怀/新人文传记系列》是作者高维生又一部散文体人文传记,全书分为三大章节,通过讲述丰子恺童年的生活、在战乱中保护家人及对故居的怀念等主题故事,重现了丰子恺作为一个幽默乐观、颇具生活气息的艺术家形象。作者运用散文式写法,跟随丰子恺的脚步,将故事和思想融为一体,内容清新感人。

编辑推荐

《丰子恺的人间情怀/新人文传记系列》是高维生的散文作品。

丰子恺,他的作品流传甚广且深入人心,世人对这位文化大师的画作和文章极尽赞美,却鲜有人知晓光环背后是怎样的一位传奇老人,以及他经历的风雨沧桑和他坚守的赤子情怀……

当我再次写下丰子恺名字的时候,他的精神宫殿,透出无数星光般的光芒……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8:4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