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著的《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联系着广阔的社会背景,描述了贾家荣、宁二府父子、兄弟、妻妾、主仆之间,表现在婚姻、道德、文化、教育、财产等各方面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有对立阶级的压迫与抗争,也有统治阶级内部的钳制与叛逆;有家族之间的倾轧、骨肉之间的陷害,也有豪强之间掠夺、走卒之间的诱骗。其中,尤以宝玉、黛玉,同贾政、薛宝钗等人之间展开的反封建礼教、争取爱情自由的斗争最为激烈。当贾府统治者兼用高压与欺骗手段,强迫宝玉与思想上格格不入的宝钗结合时,黛玉以血泪泣诉和最后一死,控诉了封建社会对她的压迫;宝玉亦以顿发痴呆和最后出走,表现了他同封建家庭的决裂。这场斗争和探春的反抄检,鸳鸯的反霸占,晴雯的反迫害,尤三姐的反淫乱等斗争交织相映,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显示了封建社会制度濒于崩溃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部妇孺皆知的《红楼梦》可谓凝聚了曹雪芹一生的心血。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讲述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鲜活的人物、凄美的爱情,是一部读不完、说不尽的千古奇书。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却说封肃因听见公差传唤,忙出来陪笑启问。那些人只嚷:“快请出甄爷来!”封肃忙陪笑道:“小人姓封,并不姓甄。只有当日小婿姓甄,今已出家一二年了,不知可是问他?”那些公人道:“我们也不知什么‘真’‘假’,因奉太爷之命来问,他既是你女婿,便带了你去亲见太爷面禀,省得乱跑。”说着,不容封肃多言,大家推拥他去了。封家人个个都惊慌,不知何兆。
那天约二更时,只见封肃方回来,欢天喜地。众人忙问端的。他乃说道:“原来本府新升的太爷姓贾名化,本贯胡州人氏,曾与女婿旧日相交。方才在咱门前过去,因见娇杏那丫头买线,所以他只当女婿移住于此。我一一将原故回明,那太爷倒伤感叹息了一回;又问外孙女儿,我说看灯丢了。太爷说:‘不妨,我自使番役务必探访回来。’说了一回话,临走倒送了我二两银子。”甄家娘子听了,不免心中伤感。
一宿无话。
至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甄家娘子,又寄一封密书与封肃,转托问甄家娘子要那娇杏作二房。封肃喜的屁滚尿流,巴不得去奉承,便在女儿前一力撺掇成了,乘夜只用一乘小轿,便把娇杏送进去了。雨村欢喜,自不必说,乃封百金赠封肃,外谢甄家娘子许多物事,令其好生养赡,以待寻访女儿下落。封肃回家无话。
却说娇杏这丫鬟,便是那年回顾雨村者。因偶然一顾,便弄出这段事来,亦是自己意料不到之奇缘。
谁想他命运两济,不承望自到雨村身边,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又半载,雨村嫡妻忽染疾下世,雨村便将他扶侧作正室夫人了。正是: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
原来,雨村因那年士隐赠银之后,他于十六日便起身入都,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龙颜大怒,即批革职。该部文书一到,本府官员无不喜悦。那雨村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笑自若,交代过公事,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安排妥协,却是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
那日,偶又游至维扬地面,因闻得今岁鹾政点的是林如海。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馀。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 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且说雨村正值偶感风寒,病在旅店,将一月光景方渐愈。一因身体劳倦,二因盘费不继,也正欲寻个合式之处,暂且歇下。幸有两个旧友,亦在此境居住,因闻得鹾政欲聘一西宾,雨村便相托友力,谋了进去,且作安身之计。妙在只一个女学生,并两个伴读丫鬟,这女学生年又小,身体又极怯弱,工课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
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尽哀,遂又将辞馆别图。林如海意欲令女守制读书,故又将他留下。近因女学生哀痛过伤,本自怯弱多病的,触犯旧症,遂连日不曾上学。雨村闲居无聊,每当风日晴和,饭后便出来闲步。
这日偶至郭外,意欲赏鉴那村野风光。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的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前有额,题着“智通寺”三字,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是:“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雨村看了,因想到:“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我也曾游过些名山大刹,倒不曾见过这话头,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亦未可知,何不进去试试。”想着走入,只有一个龙钟老僧在那里煮粥。雨村见了,便不在意。及至问他两句话,那老僧既聋且昏,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
雨村不耐烦,便仍出来,意欲到那村肆中沽饮三杯,以助野趣,于是款步行来。将入肆门,只见座上吃酒之客有一人起身大笑,接了出来,口内说:“奇遇,奇遇。”雨村忙看时,此人是都中在古董行中贸易的号冷子兴者,旧日在都相识。雨村最赞这冷子兴是个有作为大本领的人,这子兴又借雨村斯文之名,故二人说话投机,最相契合。雨村忙笑问道:“老兄何日到此?弟竟不知。今日偶遇,真奇缘也。”子兴道:“去年岁底到家,今因还要入都,从此顺路找个敝友说一句话,承他之情,留我多住两日。我也无紧事,且盘桓两日,待月半时也就起身了。今日敝友有事,我因闲步至此,且歇歇脚,不期这样巧遇!”一面说,一面让雨村同席坐了,另整上酒肴来。二人闲谈漫饮,叙些别后之事。
雨村因问:“近日都中可有新闻没有?”子兴道:“倒没有什么新闻,倒是老先生你贵同宗家,出了一件小小的异事。”雨村笑道:“弟族中无人在都,何谈及此?”子兴笑道:“你们同姓,岂非同宗一族?”雨村问是谁家。子兴道:“荣国府贾府中,可也玷辱了先生的门楣么?”雨村笑道:“原来是他家。
若论起来,寒族人丁却不少,自东汉贾复以来,支派繁盛,各省皆有,谁逐细考查得来?若论荣国一支,却是同谱。但他那等荣耀,我们不便去攀扯,至今故越发生疏难认了。”子兴叹道:“老先生休如此说。
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
雨村道:“当日宁荣两宅的人口也极多,如何就萧疏了?”冷子兴道:“正是,说来也话长。”雨村道:“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前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还都有蓊蔚洇润之气,那里像个衰败之家?”冷子兴笑道:
“亏你是进士出身,原来不通!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像不同。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雨村听说,也纳罕道:“这样诗礼之家,岂有不善教育之理?别门不知,只说这宁、荣二宅,是最教子有方的。”
子兴叹道:“正说的是这两门呢。待我告诉你: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宁公死后,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名贾敷,至八九岁上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唤贾珍,因他父亲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让他袭了。他父亲又不肯回原籍来,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这位珍爷倒生了一个儿子,今年才十六岁,名叫贾蓉。如今敬老爹一概不管。这珍爷那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人敢来管他。再说荣府你听,方才所说异事,就出在这里。自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娶的也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为妻,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如今代善早已去世,太夫人尚在,长子贾赦袭着官,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了。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这就奇了;不想后来又生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你道是新奇异事不是?”P7-9
悠悠历史长河,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古典文学辉煌灿烂,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些古典文学的代表,当首推《红楼梦》。《红楼梦》代表着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红楼梦》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的代表作。虽然他只写了前八十回,但就这八十回,就足以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地位。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这部具有历史深度和社会批判意义以及卓越艺术成就的不朽杰著,不仅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而且也是世界文学之林的一颗璀璨明珠。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约1715—约1764),字梦阮,别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先世本是汉族,但早在清王朝入主中原以前便入了旗籍,隶属内务府正白旗。曹雪芹出生于贵族世家,先辈三代世袭高官,曾祖母是康熙的乳母,祖父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姑姑又都被选作王妃,曹家与康熙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曹雪芹从小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工诗善画,多才多艺。少年时代过着“锦衣玉食”、“饫甘餍肥”的奢华生活。但至雍正五年(1727),曹家卷入了皇室内部争斗之中,其父被革抄家,由此家道衰落。到了乾隆年问,曹家几遭灭顶之灾,从此一败涂地。曹雪芹晚年贫居北京西郊,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穷困生活。他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府盛极而衰的全过程,这对他的生活和思想性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他创作《红楼梦》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个人遭遇的不幸促使他对生活有了更深切的感悟,人生况味的咀嚼以及自身的文化反思,对其创作的推动更为巨大。在饱经沧桑之后,曹雪芹郁结的情感需要得到宣泄,他的才华也需要得到一种实现,从而,他的生命才能从苦难中解脱而成为有意义的完成。他选择了艺术创造——被不幸的命运所摧残的天才重建自我的唯一方式。大约从1744年开始,他投入了自己全部的深情和心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在凄凉困苦的晚年创作了《石头记》。
令人遗憾的是,曹雪芹仅完成了前八十回,就被贫疾夺去了富有才华的生命。后来,高鹗又续写了后四十回,书名改为《红楼梦》。高鹗(约1738一约1815),字兰墅,一字云士,别号红楼外史。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与曹雪芹创作的前八十回相比,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基本上完成了宝黛的爱情悲剧,终究给《红楼梦》这部“千古奇书”以一种差强人意的完整形态,满足了一般读者的要求,有利于《红楼梦》的传播。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联系着广阔的社会背景,描述了贾家荣、宁二府父子、兄弟、妻妾、主仆之间,表现在婚姻、道德、文化、教育、财产等各方面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有对立阶级的压迫与抗争,也有统治阶级内部的钳制与叛逆;有家族之间的倾轧、骨肉之间的陷害,也有豪强之间掠夺、走卒之间的诱骗。其中,尤以宝玉、黛玉,同贾政、薛宝钗等人之间展开的反封建礼教、争取爱情自由的斗争最为激烈。当贾府统治者兼用高压与欺骗手段,强迫宝玉与思想上格格不入的宝钗结合时,黛玉以血泪泣诉和最后一死,控诉了封建社会对她的压迫;宝玉亦以顿发痴呆和最后出走,表现了他同封建家庭的决裂。这场斗争和探春的反抄检,鸳鸯的反霸占,晴雯的反迫害,尤三姐的反淫乱等斗争交织相映,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显示了封建社会制度濒于崩溃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具有很强的写实性。整个故事是在自然的生活状态下展开的,虽然高潮迭起,却没有因为纯属偶然巧合的因素而发生的突兀离奇的情节,各种生活场景的描写,都尽可能在平平实实中此起彼伏地交替变化。不过,书中也有些游离于写实情节之外的作为哲理意蕴的象征表现而存在的荒诞神异的成份,和小说的写实情节彼此映照。另外,小说中对宝黛的爱情有些“诗化”的渲染。因而,在创作方法上,作者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并辅以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铸造出这部不朽巨著。
《红楼梦》这部博大精深的作品,虽然始终笼罩着一种宿命的伤感和悲凉,但也始终未曾放弃对美的理想的追求。在引导人性毁弃丑恶、趋向完美的意义上,官有着不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