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猴与小猴
大猴和小猴一起出去找吃的,他们在一条小河边发现了一棵桃树,树上挂着几个红艳艳的桃子,让人垂涎欲滴,地上也落了几个熟透了的和没熟的桃子。
小猴子身体灵活,抢先跑到树下,看到地上那几个颜色变暗的桃子,小猴子顾不得多想,抓起一个就吃。
大猴子跑到树下,地上虽然有许多桃子,大猴子连看都不看一眼,“嗖嗖嗖”爬到树上,挑了一个最大的桃子,“咔嚓咔嚓”,美美地吃起来。
大猴越吃越来劲,树上的桃子越来越少。小猴子只顾低头吃树下的桃子,直到吃得肚儿圆这才一抬头,发现只剩下树顶上一个大桃子了,想到自己还没吃到一个现采摘的桃子,忙不迭地爬树,怎奈吃得太多了,一爬掉下来,一爬掉下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爬上去。再看那个桃子,早已被大猴子摘下吃掉了。
小猴子后悔极了,一连扇了自己几个大嘴巴,说:这都是地下那几个烂桃子迷住了我的眼睛,阻挡了我的脚步。诱惑面前害近视眼是多么有害的一件事啊。
蜡烛与火柴
一支蜡烛被放置在黑暗的屋子里,觉得苦闷极了。一根火柴来了,“哧啦”一声,点燃了蜡烛,屋子里顿时亮堂起来。一个小女孩高兴得边跳边欢呼:蜡烛啊蜡烛,你真了不起,是你给我们带来了光明,我要高声赞美你……
蜡烛听了,禁不住飘飘然起来,高兴地跳起了火焰舞。蜡烛一边跳舞一边对烧成半截黑炭的火柴说:火柴啊火柴,你看我对人类的贡献是多么巨大……
壁虎听了插话说:我说蜡烛老兄,要是没有火柴把你点燃,你的腹内纵有天大的热量也散发不出来……
谁说的?我就不……正说着,这时一阵风吹来,蜡烛熄灭了。屋子里再次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
启示:生活中有一种人,当他收获鲜花和掌声的时候,却常常忘却了那个在一旁默默无闻,一声不响地把他扶上领奖台的人。
小鸟和树
在一条小河边生长着一棵柳树,春天来了,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摆动着嫩绿的腰肢,显得那么婀娜多姿。一只小鸟飞来了,轻轻落在了柳枝上,在春风里唱起了婉转动听的歌,吸引了很多路人驻足观赏。
柳树生气了,嫌小鸟聒噪,妨碍了人们对它美丽身姿的欣赏,呵斥小鸟,让它赶紧离开。
小鸟无奈地飞走了。
路人摇摇头,也紧跟着走了。
柳树急了,赶紧劝路人不要走。路人回答说:少了小鸟的柳树只是一幅残缺的画。我们欣赏你也是在欣赏小鸟啊! 启示:生活是一幅画,每个人都是这幅画中不可或缺的一景,缺了谁这画都不是一幅完美的画。
狐狸与兔子
一只狐狸被猎人的夹子夹住了,疼得嗷嗷大叫。一只路过的野兔发现了它,狐狸赶紧磕头作揖求兔子救它,兔子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兔子用尽全身力气把夹子掰开来,刚一掰开狐狸就跳出来,狐狸得救了,可兔子的两只前腿却被夹子夹住了。
这时猎人来了,狐狸拔腿就跑,任凭兔子怎么哀求救它狐狸都装作没听见。
“砰”,枪响了。狐狸被打中了倒在了血泊里。
猎人的小儿子很喜欢这只兔子,就把它放在院子里养起来。直到今天这只小兔子还在那儿快乐地生活着。
启示:忘恩负义,最终得不到好下场。
狐狸酿酒
狐狸听说葡萄可以酿出甘甜的美酒,于是就买了一篮子葡萄。买回家后,狐狸看着篮子里晶莹剔透的葡萄直流口水。
狐狸想,篮子里有这么多葡萄,我先吃一颗不碍事。于是,它一口吞掉了一颗大葡萄。葡萄太好吃了,它吃了一颗又一颗,不到一上午,一篮子葡萄就被吃光了。最后可想而知,狐狸当然没酿出什么葡萄酒。
启示:抵挡不住眼前的诱惑,哪能成就明天的目标?P12-16
寓言是文学百花园中一朵瑰丽的奇葩,被世人称之为“智慧的花、哲理的诗、真理的剑、人生的歌”。虽然我从小喜欢读寓言,但那时(20世纪70年代)受阅读条件的限制,接触到的只有小学课本上《农夫和蛇》《赫尔墨斯的雕像》等数篇经典寓言。就是这为数不多的寓言,却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和深刻的人生启迪,让我从此喜欢上了寓言,喜欢上了文学创作。
初高中阶段因忙于考学,虽然陆陆续续学习了部分中外寓言,但没有整块时间系统地研读寓言,对寓言的阅读是碎片式的。即便如此,我对寓言的兴趣和爱好依然不减,并暗下决心有一天能够系统地阅读中外寓言名篇,立志成为一名寓言作家,这是我的梦想和追求。
怀揣这个梦想,我走进大学的校门,课余开始大量阅读寓言。短短两年左右,我几乎把能找到的寓言书籍通读了一遍,并对《伊索寓言》《列子》《韩非子》《庄子》《淮南子》等中外古典寓言书籍进行了精读。遗憾的是,说不清什么原因,那时只偏重于读,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寓言创作。
真正开始寓言文学创作是1989年走上教学岗位后,由于教学和自身爱好的原因,我在继续积极阅读报刊寓言的同时,陆陆续续撰写了一寓言故事,并拿给同事和学生看,没想到受到师生的欢迎和肯定,有的语文老师还拿到课堂上当范文,或当阅读分析题使用。我县的一些老作家得知我业余热心寓言创作后,多次鼓励我坚持写下去。这些都是我创作寓言的巨大动力。寓言创作和阅读成了我打发枯燥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
第一次接触网络寓言文学是在2005年的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了有个中国寓言文学网站,便进去浏览并注册了用户名。在这里,我如饥似渴地阅读那些优秀篇章,并将自己所写的数百篇寓言发到这里。通过这个网站,我认识了凡夫、马长山、桂剑雄、牟.丕志等许多当代著名寓言作家,研读了他们的作品和创作经验,使我深受启发和鼓舞,他们让我看到了中国寓言文学创作的艰辛和光明前途。
随着视野的开阔和阅读的加深,我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受市场等的影响,寓言创作目前不被更多人所关注,寓言作者队伍也不很强大,发表寓言的刊物也不很多。但是文学需要寓言,时代呼唤寓言创作。这越发增强了我创作寓言的使命感和神圣感。我的寓言创作由以前单纯的喜欢和热爱上升到一种历史责任。
这些年,我几乎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文学创作上,陆陆续续创作出了数百篇寓言。有动物寓言、植物寓言、无生物寓言、人物寓言和知识寓言等,题材涉及自然、宇宙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式有寓言故事、寓言小说、寓言诗等。这些作品除发表在中国寓言网之外,不少篇章被《新课程报语文导刊》《童话寓言》《启迪与智慧》《格言》等报刊发表,部分作品被选人寓言年度选本和大型系列丛书。
我个人观点,寓言和其他文学样式一样来源于生活,但又要高于生活。寓言必须扎根于泥土,扎根于生活,必须有自己独特的鲜活的思想,有新颖活泼的表达方式,有敢于直面生活穿透人内心世界的勇气。优秀的寓言无不渗透着作者的心血和智慧,渗透者作者的情感,发出作者灵魂的声音和呐喊。只有这样的寓言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才会有无穷的力量,才会给人以希望和启迪,发人深思。
我的这些寓言大都有感而发,从不做无病呻吟。它们来源于生活和个人心灵感悟,是我长期观察和体验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是我对世界的一种理解。每一篇寓言创作都凝聚了我的心血和思考。不少篇章反复酝酿,经历分娩的阵痛,才得以产生。我把它们视同我的孩子,我爱它们,喜欢它们。尽管有不少“孩子”还很稚嫩不成熟,甚至有些看起来并不可爱,甚至于丑陋。但这并不妨碍我对它们的期待。
我相信,随着我生活阅历的加深,对事物理解能力的提高和文学创作的成熟,我将来的那些“孩子”一定会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读者面前,接受读者的检阅和时间的考验。
有人说,成功就是集中力量做一件事,十年、二十年……一辈子。虽然我还没有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寓言作家,但我愿把寓言创作当做一项毕生的事业和追求,在寓言的广阔天地里作出自己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一辈子不离不弃。
我坚信,付出就有收获,坚持定会成功。在有限的生命里,能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让更多的人喜欢是我最大的心愿和期盼。
寓言是崭新的事业,寓言是光明的事业。寓言之路布满荆棘,寓言的前途鲜花盛开。
亲爱的读者朋友,爱我的这些“孩子们”吧,相信它们中总有你喜欢的一个。它带给你的是阅读的快乐、人生的启迪和情操的陶冶。它是思想的催生剂,是灵魂的沐浴液,是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最忠实可靠的朋友!
我因寓言而年轻!
我因寓言而成熟!
祝寓言之树长青!
在寓言创作和出版过程中,诸多领导、亲朋好友和师长都给予了我许多无私的帮助和鼓励。妻子张家云、女儿厉耀华多年来一直默默支持着我。还有日照市公路局徐辉、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财政局张丽丽、五莲卫生防疫站王春雷等好友都以不同形式给予指导。他们是作品的第一读者,更是我多年来坚持写作的巨大动力。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历剑童
《想坐车的驴》是作者厉剑童的第二本寓言集,是近几年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的寓言作品精选。这是一部动物寓言集,通过发生在动物之间的小故事的描写来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希望和启迪,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全书共分三辑,分别为“狐狸与兔子”“小熊的借口”“窗子与风”。
寓言是文学百花园中一朵瑰丽的奇葩,被世人称之为“智慧的花、哲理的诗、真理的剑、人生的歌”。厉剑童编著的《想坐车的驴》包含了,《狐狸酿酒》、《猴子与牛》、《一棵树和一片树林》、《猴兄弟与桃子》、《钻进耳朵里的虫子》、《懒汉与发财树》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