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富足一生的金融课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尹福生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富足一生的金融课》(作者尹福生)是一部专业、实用的金融常识速查工具书,全面讲解了金融基础知识。小到对货币的了解、对利率的认识,大到对金融市场的观察、对金融的调控和监管,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均以简洁明了的模块化形式呈现。内容一目了然,讲解循序渐进,实用性、指导性、工具性兼具,有助于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快速掌握金融知识。

内容推荐

《富足一生的金融课》(作者尹福生)全面讲述了二十多种金融工具及其运用方法,教读者更加透彻地了解金融市场,搞通金融,富足一生。本书通过分析金融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基金市场、保险市场等,帮助读者洞悉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为理性投资打下坚实基础。《富足一生的金融课》对比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差异,分析了全球历史上最重要的十一次金融危机,警示读者在经济动荡时期如何保卫财富。

目录

第一章 货币——金融世界的灵魂

第一节 正确认识货币

第二节 货币可以做什么

第三节 商品货币——最古老的货币

第四节 金属货币——货币的进化

第五节 纸币——货币的发展

第六节 存款货币——货币与信用的结合

第七节 电子货币——货币的信息化

第八节 货币度量层次

第九节 高能货币——货币供应的基数

第十节 货币乘数——基础货币的扩张

第十一节 货币需求的三大动因

第十二节 流动性陷阱

第十三节 货币流通规律

第十四节 货币流通速度

第十五节 各国的货币单位

第十六节 本位币和辅币

第十七节 银行券和纸币的区别

第十八节 银本位制

第十九节 金银复本位制

第二十节 金本位制

第二十一节 纸币本位制

第二十二节 我国的货币制度

第二章 信用——金融世界的基石

第一节 信用

第二节 信用三要素

第三节 常见信用工具

第四节 衍生信用工具

第五节 商业信用

第六节 银行信用

第七节 国家信用

第八节 消费信用——分期付款

第九节 民间信用——典当行

第十节 网购的信用问题

第十一节 新兴网购模式——团购

第三章 利率——金融市场的晴雨表

第一节 利率

第二节 定期存款利息

第三节 存款准备金与存款利率

第四节 市场利率与法定利率

第五节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第六节 单利与复利

第七节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第八节 基准利率

第九节 影响利率的因素

第十节 利率市场化

第十一节 CHIBOR

第十二节 SHIBOR

第十三节 LIBOR——英国的基准利率

第十四节 美国联邦基准利率

第四章 金融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风向标

第一节 金融市场——连接市场的纽带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主体——资金供求者

第三节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金融机构

第四节 金融市场的对象——金融工具

第五节 金融市场的价格——利率与汇率

第六节 金融市场的功能

第七节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第八节 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第九节 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第十节 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

第十一节 同业拆借市场

第十二节 商业票据市场

第十三节 国库券市场

第十四节 回购市场

第十五节 股票市场

第十六节 长期债券市场

第十七节 黄金市场

第十八节 外汇市场

第十九节 保险市场

第二十节 基金市场

第二十一节 风投市场

第二十二节 创业板市场

第二十三节 影子市场

第二十四节 三板市场

第二十五节 金融衍生品市场

第五章 金融机构——专业的“媒婆”

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

第二节 中央银行——核心枢纽

第三节 五大国有商业银行

第四节 三大政策性银行

第五节 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

第六节 股份制商业银行

第七节 城市商业银行

第八节 农村商业银行

第九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

第十节 村镇银行

第十一节 外资银行

第十二节 证券公司——中国的“投资银行”

第十三节 证券交易所

第十四节 保险公司

第十五节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第十六节 基金管理公司

第十七节 金融租赁公司

第十八节 信托投资公司

第十九节 财务公司

第二十节 评级公司

第二十一节 会计师事务所

第二十二节 律师事务所

第二十三节 中央汇金公司

第二十四节 金融行业自律机构

第二十五节 QFII

第二十六节 QDII

第二十七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第二十八节 世界银行集团

第二十九节 国际清算银行

第三十节 亚洲开发银行

第三十一节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

第六章 金融机构能为我们做什么

第一节 存、贷、信——银行三大基本业务

第二节 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第三节 通知存款和定活两便

第四节 借记卡与信用卡

第五节 信用贷款

第六节 抵押贷款

第七节 保证贷款

第八节 质押贷款

第九节 贴现

第十节 信用证业务

第十一节 汇兑

第十二节 委托收款

第十三节 托收承付

第十四节 贷款承诺

第十五节 担保业务

第十六节 ATM

第十七节 电话银行业务

第十八节 网上银行业务

第十九节 发行的银行——人民币印钞机

第二十节 银行的银行——存款准备金

第二十一节 国家的银行——代理国库

第二十二节 央行业务

第二十三节 证券业务

第二十四节 保险业务——投保和理赔

第二十五节 基金业务——基金的申购与赎回

第二十六节 信息披露——信息不对称的弥补

第二十七节 区分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

第二十八节 信用评级

第二十九节 “6c”法则

第三十节 贷款五级划分标准

第七章 金融调控——有形的手

第一节 通货膨胀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影响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类型

第四节 通货紧缩的影响

第五节 常见物价指数

第六节 货币政策

第七节 货币政策三大法宝

第八节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第九节 货币政策的目标

第十节 财政政策

第十一节 财政政策手段

第十二节 通货膨胀的对策

第十三节 通货紧缩的对策

第十四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第八章 金融监管

第一节 金融监管

第二节 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

第三节 金融脆弱说

第四节 市场失灵

第五节 信息不对称

第六节 负外部性

第七节 一线一头

第八节 双线多头

第九节 一线多头

第十节 “一行三会”——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

第十一节 市场准入

第十二节 市场退出

第十三节 巴塞尔协议

第十四节 资本充足率

第十五节 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

第十六节 信息披露

第十七节 存款保险

第十八节 最后贷款人

第十九节 内部控制

第二十节 行业自律

第二十一节 CAMEL——骆驼评级法

第二十二节 内幕交易

第二十三节 操纵市场

第二十四节 公司上市审核

第二十五节 美联储

第二十六节 英格兰银行

第九章 国际金融

第一节 国际金融

第二节 外汇及汇率

第三节 汇率报价方式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第四节 升值和贬值

第五节 J曲线

第六节 购买力平价

第七节 利率平价理论

第八节 为什么热钱大量流人中国

第九节 固定汇率

第十节 浮动汇率

第十一节 其他汇率制度

第十二节 人民币汇率改革

第十三节 国际收支

第十四节 经常项目

第十五节 资本项目

第十六节 错误和遗漏项目

第十七节 顺差和逆差

第十八节 国际货币体系

第十九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二十节 牙买加体系

第二十一节 特里芬难题

第二十二节 外汇储备

第二十三节 黄金储备

第二十四节 IMF头寸

第二十五节 特别提款权(sDR)

第二十六节 我国的超额外汇储备问题

第二十七节 国际结算

第二十八节 国际信用——离岸金融

第二十九节 欧洲美元

第三十节 外国债券与欧洲债券

第三十一节 BOT融资

第三十二节 国际金融公司

第十章 金融危机——无法躲避的“大萧条”

第节 金融风险

第二节 市场风险

第三节 操作风险

第四节 信用风险

第五节 金融危机

第六节 历史上几次较大的金融危机

第七节 为什么会爆发金融危机

第八节 金融危机能避免吗

第九节 经济周期

第十节 经济泡沫

第十一节 信用膨胀

第十二节 危机前的纸面繁荣

第十三节 巅峰的坠落

第十四节 金融危机的扩散

第十五节 失业率

第十六节 次贷危机

第十七节 CDO

附录一 你必须了解的金融人物

1.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美国金融教父”

2.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特——“华尔街船长”

3.安德鲁·卡内基——从最穷到最富

4.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华尔街的拿破仑”

5.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美国第一个亿万富翁

6.托马斯·瑞恩——控股公司创始人

7.查尔斯·亨利·道——技术研究的鼻祖

8.安德鲁·威廉·梅隆——梅隆家族的主要奠基人

9.阿玛迪·贾尼尼——“现代银行业之父”

10.约翰·邓普顿——“全球投资之父”

11.艾伦·格林斯潘——三朝元老

12.乔治·索罗斯——“金融巨鳄”

13.沃伦·巴菲特——投资界的神话

14.保罗‘罗宾-克鲁格曼——惊人的预言家

15.亚当·斯密——经济学鼻祖

16.大卫·李嘉图——天才的业余经济学家

17.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战后繁荣之父“

18.约翰·劳——让法国倾家荡产的人

19.弗朗斯瓦·魁奈——近代第一个经济学家

20.梅耶·罗斯柴尔德——欧洲”第六帝国”开拓者

21.岩崎弥太郎——三菱集团创始人

22.安田善次郎——“东洋金融界的丰臣秀吉”

23.松下幸之助——“经营之神”

24.吴鼎昌——“北四行”的金融巨头

25.钱新之——“近代中国金融界的名旦“

26.李铭——“上海金融界的老大”

27.陈光甫——“中国的摩根”

28.何善衡——恒生指数创始人

29.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之父”

30.冯景禧——香港证券大王

31.林毅夫——世行首席经济学家

附录二 牵动世界经济命脉的金融机构

1.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2.摩根大通公司

3.花旗集团

4.高盛集团

5.老虎基金公司

6.世界银行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8.国际清算银行

9.国际开发协会

10.多边投资担保机构

11.国际金融公司

12.欧洲中央银行

13.亚洲开发银行

14.非洲开发银行

15.泛美开发银行

16.富国银行

17.巴西银行

18.德意志银行

19.德国商业银行

20.德国安联保险集团

21.苏格兰皇家银行

22.法国巴黎银行

23.美国银行

试读章节

M2被称为广义货币,包括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个人定期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和证券公司保证金存款。除Ml外,这些存款都可称为准货币。准货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变成现金。

M2是广义货币,是除M1以外所有货币资产的总称。它有以下三个特点。

M2的流动性在三大货币层次当中是最弱的,除了M1外,其他的准货币只有在一定情况下才能变现。

始M2反映的是潜在的购买力。

M2是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M0、M1、M2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M2增长的快慢,反映的是投资和中间市场的活跃程度。若M2增长速度快,其他的增长缓慢,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泡沫会不断累积;若M2增长缓慢,其他的增长较快,表明投资不足,需求强劲,物价、固定资产的价格则有上升的风险。中央银行依据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以适时调整货币政策,以保障整体经济平稳运行。

高能货币是指通过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能实现货币扩大和紧缩货币供应量的货币,也称为基础货币。它包括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和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

高能货币是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基础,是货币存款能够数倍扩张的源泉。它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高能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是央行通过自有的资产业务供给出来的..

中央银行可以直接控制和调节它的变量,从而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商业银行如果没有高能货币,就不能创造信用,所以说高能货币是支撑商业银行负债的基础。

在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制度下,高能货币被银行体系加以运用,能够产生大于其数倍的货币量。

为了让大家彻底理解高能货币创造存款的过程,我们将存款的创造模式说明如下:

假如某人将10元钱存入A银行,A银行贷出的款项还留在银行体系内,与在哪个银行都没有关系。银行也只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不需要缴纳超额准备金,那么,这10元钱就会产生以下连锁反应:

A银行在收到10元钱存款后,留下2元准备金后贷出8元,H贷到这8元存款,购买东西花了出去,8元钱转到了G这里,G开户的银行是B银行,这8元成为B银行得到的存款,B银行留下1.6元存款准备金,把剩余的6.4元贷给Y,Y的开户银行是C,C得到6.4元存款……以此类推,一直持续到10元钱完全转化成存款准备金为止。最后,银行体系的存款总额就是50元。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应量在商业银行通过高能货币创造存款的功能产生派生存款的作用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

操作要点

货币乘数与高能货币紧密相关,没有高能货币就没有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乘数大小的因素有以下三个。

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影响。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控制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低;存款准备金率越低,货币乘数越高。

始超额准备金的影响。超额准备金是构成高能货币的一部分,也由中央银行控制。超额准备金率的影响也跟法定存款准备金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一样。

始公众持有现金多少的影响。公众持有的现金多,则放在银行的存款少,银行可放贷的资金就少,货币乘数就低;反之,公众持有的现金少,则放在银行的存款多,银行可放贷的资金多,货币乘数就高。现金比率与货币乘数成反比。

货币乘数取决于基础货币,央行可以直接调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会影响人们的预期,影响资金的流动,进而影响货币乘数。

货币需求理论是20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一个经济学理论,也被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是指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心理上更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不是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的资产,从而导致了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凯恩斯根据他的研究发现,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动因可分为三个方面——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交易动机,是指为了满足日常的商品交易的需要而持有货币的动机。由于人们的收入与支出不在同一时间发生,人们必须在手上持有一定的货币,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这样的货币需求,称为交易性货币需求。

交易动机是货币需求的第一动因,因为人们只有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后,才会考虑其他方面的事情。影响交易动机对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个人收入。个人收入是影响交易性货币需求量的首要因素,个人收入与交易性货币需求呈正向关系。通常情况下,个人收入增多,交易性货币需求增加;个人收入减少,交易性货币需求也相应降低。

商品价格。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交易性货币需求,也会受到商品价格水平的直接影响,两者也是呈正向关系。商品价格高,交易性货币需求增多;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交易性货币需求相应减少。

银行利率。利率的高低也是影响交易性货币需求的一个因素,它们呈反向关系:利率高,交易性货币需求降低,货币会流向银行以取得利息收入;利率低,人们对微小的利息收入不敏感,更愿意持有货币。但是利率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影响较弱,因为交易性货币需求所指的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货币需求,毕竟,利率再高也要生活。

特别提醒

交易动机是必须的。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易性货币需求往上的弹性就会大一点。个人或者企业,根据资金的利用时间和安排,对交易性货币的需求有时也可灵活运用。如有的企业留有半月后需支付的一笔较大的项目款,这半个月这些钱放在银行闲着,也可以考虑做些超短期保本理财。

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对未来的突发事件而持有货币的动机。怀有这种动机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也称预防性货币需求。

预防性货币需求其实是交易性货币需求的一种延伸,只不过这种交易被无限期地延长了。影响它的需求的因素和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也大体相同。下面主要分析对预防动机有货币需求的一些个人的心理。

未来的事情不一定会发生,人们只是做一个准备,希望能做到有备无患。

人们无法确定未来事件发生的时间,所以这部分货币一般被作为银行的活期存款保存起来,以备用到之时能最快地变现,没用到之前有个安全的保存场所。

因为不是人们的生活必需,预防动机需求的货币比交易动机需求的货币的弹性更高。

由于人们的侥幸心理,有的人可能会把这部分资金用做其他用途,而不是专门用来应对突发事件。P13-1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1: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