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汤汤作品精选/儿童文学十大青年金作家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汤汤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汤汤是近年涌现的颇有艺术潜质的童话新星,作品风格独特,艺术功力纯熟,既弥漫着浓厚的民间童话叙事韵味,又融入了多种现代艺术元素。汤汤近年创作的“鬼精灵”系列童话,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憨厚善良的艺术形象,并在揭示人性善恶、美丑的鲜明对比中,让读者感受到惊艳而深刻的阅读体验。本书收录的就是她的儿童文学作品,名为《汤汤作品精选》,里面既有童话,也有小说。

内容推荐

《儿童文学》杂志是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杜重要的期刊之一,现已走过了48个风雨春秋。2009年月发行量突破100万册大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儿童文学第一刊。

《儿童文学》杂志以发现、扶持新作家为己任,以发展、壮大儿童文学创作队伍为使命,48年来培养了几代作家,是儿童文学作家成长的摇篮。

为了向广大读者力推一批批拥有雄厚创作实力和市场潜力的中青年作家,拓展《儿童文学》书刊出版基地。儿童文学出版中心决定每两年举办一次“《儿童文学》十大青年金作家”评选活动。中少总社为此专门设立儿童文学原创基金,举全社之力培养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家队伍。

首届“《儿童文学》十大青年金作家”评选揭晓,他们是——三三、黑鹤、薛涛、杨老黑、韩青辰、殷健灵、汤汤、翌平、李丽萍、张牧笛。本书就是其中一位入选作家的作品精选,名为《汤汤作品精选》,含有童话和小说,共计18篇。

目录

自序

童话

 暖暖莲

 六十楼的土土土

 天子是条鱼

 小耳有秘密

 一只小鸡去天国

 到你心里躲一躲

 守着十八个鸡蛋等你

 住着叹息的青花瓷瓶

 最后一个魔鬼在雕花木床下

 很大很大的,很大很大的胡萝卜

小说

 抱抱

 火腿肠19+1

 只是偶尔哭

 笨菲儿还在洞里

 八楼窗外有柿子

 其实我也喜欢你

 有没有收到明信片

 朱霏霏,在儿:40—13:32

试读章节

外祖父死后一年多,我又回到那院子。

院子是更加破落了,没过膝盖的杂草,凌乱的枯叶在地上翻飞,发出窸率的寂寞的声响。潮湿的木门长着一朵一朵的木耳,分布着一小片一小片的青苔。有几间屋子歪歪地支撑着,说不定眨眨眼睛就倒塌了。

那口大水缸还在,我走近它,自然而然想起一株莲花,想起它仰起面孔对外祖父微笑的样子。不由得叹了口气,偷走他的人,能否一睹它迷人的笑靥呢?也许永远不能吧。那么他会不会恼羞成怒,扔了它?

思绪正飘游着,身后有人拍了拍我的肩头。回头一看,是一个女子,白色的上衣,粉色的长裙,约莫十八九岁,有一双清澈而忧郁的眼睛。

她幽幽地说:“如果,我告诉你,我曾经是这缸里的莲花,你会相信吗?”

我摇摇头。

她说:“我真的是。”

她真诚而忧伤的眼神,看起来不像开玩笑,可是这样的事情,大白天的,我怎么去相信昵?

她又说:“我想给你讲个故事。因为我需要你的帮忙。”

她拉过我的手,她的手温暖而绵软,手心里还有温热的汗。我们在大水缸边长了青苔的石头上坐下。她的故事便开始了——

她叫柳枝。

柳枝在这座院子里长大,她就是这院里的孩子。

五十多年前,院子里尚有七八户人家,十多个孩子把院子闹腾得鸡飞狗跳。和柳枝最要好的孩子叫木奇,大她两岁。她喊他木奇哥。俩人常常玩过家家的游戏,他是新郎,她是新娘。她十七岁时悄悄在心里做了一个决定,将来要做他真正的新娘子。

其实木奇也是这样想的。可惜他二十岁那年,走着走着,莫名其妙摔了一跤。爬起来,便认不得柳枝了。

“你是谁?”

“我是柳枝。”

“哦,柳枝。”

转个头,他又认不得了。奇怪的是,这世上他谁都没有忘记,单单忘了从小玩到大情感笃深的柳枝。

柳枝心里那个着急啊。

一晃两年过去,木奇的情况一点都没有好转,依旧认不得柳枝。他的父母已经开始着手张罗他的婚事。

柳枝每每在他面前出现,他流露出来的都是第一次相遇的神情。

“请问你是谁?”

“我是柳枝啊。”

“哦,柳枝,认识你很高兴。”

过一会儿,眨个眼睛又忘了。

木奇要成亲了,新娘子是十里之外的一个女孩,听说能吟诗会作画,还能绣花,绣的小鸟儿,简直能“唧唧喳喳”欢叫。

“木奇哥,你不能和她成亲。”柳枝忍不住冲着木奇嚷。

“为什么?”木奇一脸惊诧。

“你应该和我成亲。”柳枝说出这句话,便羞红了脸。

“可是我不认识你呀。”木奇笑道。

怎么办呢?怎么办?一点办法都没有啊。柳枝急得快疯了。

离木奇成亲还有四十天。那个晚上,柳枝的梦里出现了一个衣裙飘飞的仙子,蒙着绛紫的面纱,踩着绛紫的云头。

她对柳枝说,你们院子里,最东头那间空着的屋子,有块瓦碎了。每天下午三点一刻,从瓦缝里漏进来的一束阳光,是有魔力的。你站到那束阳光中去,慢慢地会变成一颗灰尘……你将去往一个美丽的湖泊,它叫做睡尘湖。你用它的水洗洗手,记住,只能洗洗手。洗了手,你就闭上眼睛,马上便能回来。你的手上,会开出十朵小小的莲花,它们叫做暖暖莲。把这暖暖莲,一天一朵用滚烫的开水泡了,每天清晨露水未干时,送给你喜欢的人喝下。你必须记住,一个人一生中只能去往睡尘湖三次哦。

“喝下去会怎样?”柳枝忙问。

仙子说:“喝着,喝着,他也许能想起他忘记的事情。”

“也许?”

“是的,只能是也许。”

不管这梦是不是真的,柳枝都要试一试。

第二天下午三点,她走进了东头的屋子。

屋子的门早已坏了,斜斜地靠着墙。破败的窗子紧紧闭着,暗得很。每走一步,都能撞到牵牵扯扯的蜘蛛网,慌慌张张逃跑的蜘蛛,一不留神就碰到你的脸上。如果,不是一束从瓦缝里漏进来的阳光,这真是一个令人害怕的地方。

瓦缝里漏进的阳光,是橘黄的颜色,温暖,透明。里面数不清的灰尘在旋转,在舞动。柳枝轻轻地,站进了它的怀抱里。她能感受到灰尘在她脸孔上轻拂,鼻尖、脸颊、额头丝丝地作痒。

接着身体突然变轻了,她果然变成了一颗灰尘!她像其他灰尘那样舞动和旋转,她是晕眩的,她看不见任何东西,世界只剩下光亮光亮的一团。她不由得被无依无着的恐惧掳掠了。

过了不知道多长时间,她觉得自己好像落在了什么地方。

于是她怯怯地睁开眼睛,她已经不是一颗灰尘,而是原来的柳枝了。

此刻,她正坐在一个湖边。湖水时而蓝色,时而绿色,时而紫色……水波之上,笼着一缕缕一片片一团团的薄雾,薄雾在飘动,在游移。

这就是睡尘湖吗?美丽得让她忘记呼吸。

当然没有让她忘记洗一洗她的手。

她蹲在湖边,弯下腰,将纤细白皙的双手伸进湖里,湖水竟是暖的。瞬间,有一种奇异的感觉从她的指尖传遍她的全身,她忍不住微微地颤抖了一下。

洗好手,她闭上眼睛。果然,她回到了院子里。

紧接着她的每个手指头都开始发痒发热,瞬间变得通红通红的。

P5-8

序言

对童话怀有足够的敬畏

汤汤

有时候想,如果没有遇见童话,我现在是怎样一种人生状态呢?

可以肯定的是,我一定还是汤宏英,一个极其普通的小学老师。我并不认为当个小学老师有什么不好,我现在依旧在一个小县城里快乐地做着我的小学语文老师。但“遭遇”童话前后的我,的确是有极大不同的,而不同就在于内心的世界。因为童话,内心世界变得丰富了,博大了,轻盈了,纯净了,踏实了,温暖了,快乐了,超脱了,豁达了,平和了,饱满了,淡定了,也更善良柔软多情了。所以童话又让我的生命状态有异于一个小学老师,因为遇到了童话,所以汤宏英变成了汤汤。总是会有从心底喷薄而出的幸福感暖暖地笼罩我,我感谢童话,深深地。

记得刚开始写的时候,我悄悄地想,如果有一天,有一本杂志上能够发表我的一篇童话,那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后来发表了。于是我又想,如果有一天,我小时候钟爱的《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上出现我的童话,那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啊,果然发表了。我便接着想,如果我的童话能够被一些权威的选本转载有多好啊,如果能够得个奖,一定更美妙吧。哈哈,人的欲望是多么无止境啊。

今年,我开始断断续续地审视自己的童话创作,这个可以用几则日记来说明:

7月16日(这则日记写于2010年暑假创作长篇童话《流萤谷》的过程中)

2003年底写了第一篇童话,以为童话太简单了,一周一篇的速度。后来两周一篇。后来一月一篇。后来两月一篇。其实一直写到2007年,我才找到了童话的感觉。之前的童话(在我觉得写童话挺简单的阶段时写的童话),我没有勇气重读。

有一段日子我天天想着辞职在家写童话。幸好没有。当童话成为生存的必需,它会褪去美好。

放暑假前,便计划好这两个月闭关写作。当时的想法是这样的:尝一下专职作家的滋味——天天写,有大把大把时间写的滋味。如果自己很合适,那么今后辞职也不怕。

事实证明,我肯定不适合当专职作家。我不能连着写很久,两小时就是极限,超过这个时间,我便烦躁和疲倦。我不能每天都写,写四五天,便得休息一天,否则会觉得日子好单调。

既然这样,童话于我,还是让它以一种爱好的方式存在着吧。惟其如此,我对它的爱才能更纯粹。

我总是勉强不了自己。累了,就是累了,多写一分钟,都会觉得委屈。我希望我写的每一个字都是在感情最充沛的状态下写出来的,所以我有强大的理由让自己每天只写三千字左右。这样慢慢地、从容地写,几日下来,有了好几万字,会哭会笑会呼吸的几万字。我很满足。

一个朋友告诉我,可以尝试着写写成人文学的作品。儿童文学,在中国来讲,并不很受重视。儿童文学作家,好像也比成人文学作家差一点。他有例子可以证明,一些在成人文学界发表不了作品的作者,转向儿童文学,便成了腕儿,发表得那叫一个铺天盖地。这些都是事实。我没有什么不服气的情绪。

然而我只痴爱童话。我觉得它是最纯粹,最丰富,最简单,最深刻,最美好,最幸福,最真挚,最接近人的本真,最抵达世界内核的文学艺术。它不可取代。关键是我怎么去写它。

没错,关键是我怎么去写它。

关键是,我对童话怀有多少敬畏!

9月21日(这则日记写于和现实的粗粝碰撞时)

……每当想到这个问题,我就会从心底里泉水一般涌出对童话的感恩。因为童话,我的内心一日一日多了与外部世界抗衡的力量,它变得一点一点强大。它让我保持我的本性不轻易迷失。它让我的精神有了坚守和高贵的理由。它让我可以不在乎那么多,可以自我而惬意地寻找属于自己的宝贝。

善良、宽容、简单而自我地活着。我没有力量让这个世界变得美好,但是我可以让自己一天一天美好。当我到了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我希望我的眉眼间,还是一派天真、千干净净的神气。人生有很多模样,我就拥抱着童话度过这一生吧。

10月22日

脑子里有个童话在酝酿着,酝酿了十天半月了,还是只一个种子,不见它生根发芽,更别说开花结果。可是我坚信,它总会饱满鲜活地诞生的。我完全是靠上天赐予的灵感写作的人,我依靠不了勤奋。即便我想勤奋,整日整日地坐在书桌前,那也没用,只能是枯坐。所以我只能写这么少,写这么慢,因为灵感它不经常光顾。这绝不是偷懒的借口,绝不是。前阵子,我心血来潮,开始写低幼儿童故事,以童年时代的我和弟弟为模特,还有我的儿子响响;又心血来潮,开始写小说,我待了十几年的校园里,确实有太多可写的孩子和故事。这些,好像不需要天赐的什么灵感,要的是去回忆,去收集,去整理,去观察,一起共呼吸。可是,终究没能激发起我的热情。我的热情它很倔强,它不肯升温,不受我驾驭。于是我反思,为什么?想来想去,得出一个结论,这世界上可写的东西无穷多,写作者笔下的世界也无穷丰富,天上地下过去将来什么都能诉诸笔端。而我,只想写最贴近自己生命气息的童话,我的热情只给了它。所以,不向四周张望也不用贪心了。安静地知足地写我的童话,写一个个像灵魂般饱满和生动的童话,让它替我诉说对这个世界独特而深情的爱和理解。就这样沉醉着吧,心满意足地。

如果问我童话创作的观点到底是什么?我想,只有一条,能不能吸引自己。

我编的故事,我营造的意境,我要表达的东西,得首先能让我激情泛滥,我才能写得下去。我无法勉强自己。那么吸引我的是什么呢?就是我自己首先被感动,在构思和酝酿的过程中,就得时时刻刻经历惊喜感才行。没有叙述的冲动,而只靠坚持和毅力,是写不到最后的。我始终认为,只有饱满的叙述冲动,才会有带着饱满的生命汁液的童话诞生。我希望我写的童话,能让读过的人,心里留下一点什么,微笑,叹息,温暖,或者内心在不知觉间变得更善良、柔软和纯净。

我和童话的相遇也许是偶然,也许也是必然,偶然和必然之间,这么多年了,我的想法很简单,我只愿意自己因为心怀梦想,而可以轻盈成一只鸟儿。我只想要揣着梦想,过最简单最快乐的日子,到八十岁,还能像个孩子一样,对这个世界充满善意的幻想。承蒙上帝厚爱,我对这个世界怀有多少天真和善意,他就还我多少天真和善意,不合得用稍微复杂一点的方式对待我。它总是让我仿佛生活在童话世界里一般,给我许多惊喜和温暖。

就这样写着吧,扇着童话的翅膀,怀着足够的敬畏。

后记

栖息在童话树上的汤汤

谢华

(梦名儿童文学作家)

如果有一棵高大粗壮的大树,如果树上有油绿发亮的叶子,如果这些枝叶足够茂盛,如果在枝叶吸够了阳光雨露后又能开出鲜丽硕大的花朵,如果枝叶掩映间,还有一个小小的、用树皮盖成的房子,哦,如果……我想,汤汤就栖息在这么一棵树上。

我也想住在这样的树上,可是,我爬不上去。

那是一棵童话的树。

汤汤发现这棵树也是挺偶然的,其实,那天,很多人都发现了——2003年夏天,在蒋风老师的非学历研究生课堂上,有的人还津津有味地描绘和渲染。可是发现了,赞叹了,然后就走过去了,是啊,也许前面还有更美的风景。

可是汤汤没有走开,她停住了,几乎没有一点犹豫,就想爬上去。

可是树这么高,怎么爬啊?

汤汤有股子韧劲,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攒足了劲往前。她曾经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件事情,我就是听了这件事情才不敢小觑这个貌不惊人的姑娘的。

她讲第一次游绍兴东湖,那时是一个人,到了门口才发现掉了钱。可是钱可以掉,东湖不可以不进啊,她就主动要求帮湖上的清洁工人掏垃圾,烈日下整整掏了四个小时啊,最后,那工人终于被感动,只好划着船领她进湖里的陶公洞和蛙鸣洞看了两分钟。回来后发现脸都晒脱皮了,可她依旧很开心。

你说,对她心仪的东西有这么一种心性,还有什么梦想不能达到!

所以执意要上树的汤汤就在第二年夏天跟我们一起参加了浙江的儿童文学年会。那时她什么作品也没有啊,只是一个最最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这样的会,难道是想去就去得了的吗?

可是她并不理会我们脸上为难的表情,她有自己的逻辑推理,她说她弟弟在杭州,所以吃住完全自理,她只要我们在开会时到门口来把她领到会场上就可以了。

那一天早上,她真的就孤零零地等在会场门口了,站在阳光里的汤汤把腰板挺得很直,可脸好像是板着的。过后她跟我说,撑着的啊,心里其实怕着呢!

就这样,她就真的坐在那一年的儿童文学年会的会场上了。这也全亏当时主持儿童文学工作的倪树根老师是个大好人,再加上我们已把她描绘成了一颗即将升起的新星。

再接下来,就更是热情喷涌,一发不可收了。她像投飞镖似的往我的邮箱里一篇又一篇地投掷她写的童话,最多的时候一星期竟有三篇。我好像说过,我挺忙的;我还说,对于童话,我也说不出什么高见;而且,我不是什么举足轻重的名人,我不会去帮她投稿。

一般来说,别人这么说了,总得有所顾忌了吧。

可是这对她没有用,根本没有什么商量余地,她只是不管不顾地写,不管不顾地往我的邮箱里投,为了她那棵美丽神奇的大树。

碍于我的年长,也碍于情面,当然更有我暗自对她的期许,我只有老老实实地接招。

就在这一次次的接招中,我被她那些东西感动了,而且惊讶。从一开始起,汤汤的作品就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个又一个用情感来撞击你灵魂的鲜活生命。这其实就是她后来作品成功的基点。

那些饱含着汁液的生命,一个个都出落得灵异动人。它们汪着水,曳着波,盈盈的,脉脉的,只要你伸出一个手指头去轻轻一点,立刻就有黏稠而清洌的汁液殷殷溅起。我知道,这倔强的姑娘,开始往树上爬了。

没想这一爬,竟让她爬上去了,而且运气也特别好,好像没费多少工夫,就接二连三地有作品在北京的《儿童文学》、上海的《少年文艺》上发表了。不但是发表,而且有好多还是头条,不但是头条,更过分的是,《中国儿童文学》杂志竟在同一期上连发两篇(《别去五厘米之外》和《火腿肠19+1》一起选载至《中国儿童文学》2007年第四期上),而且是连着四期选载她的童话作品和相关介绍(2008年的第一、二、三、四期),到了2009年就更令人瞩目了,从第一期开始,三、五、六、七期八期合刊、十一、十二,竟有七期选载了她的童话作品,儿童文学界的人都知道,被《中国儿童文学》如此青睐,那是一种怎样的荣耀啊!

这就有点让刚刚上树的汤汤摸不着回家的门了。“哎呀,哎呀,怎么这样啊?”

可是真的就这样了,而且好消息还没有完,俗话说,运气来了门板也挡不住啊!

2007年,《落英》获《少年文艺》好作品奖,《老树精婆婆的七彩头发》获“十大人气故事奖”;2009年,《最后一个魔鬼在雕花木床下》获《儿童文学》擂台赛铜奖;《守着十八个鸡蛋等你》获浙江省年度文学奖;《别去5厘米之外》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寻找淡玉的锅》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我正写着这篇东西的时候,又传来她的《到你心里躲一躲》得中国作家协会的最高文学奖项之一——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青年作者短篇佳作奖!这可是个了不得的大果子啊,是儿童文学界最大的果子了啊,青年作者短篇佳作奖全国只进了她一个,浙江儿童文学界也只有她一个人得本届(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那可是千里选一的殊荣啊!这三年中全国有多少青年作家写了多少优秀的作品啊,可真的只选进了汤汤的这一篇!这当然归功于作品的分量,但也应该有幸运的机遇在吧!“我的运气怎么就这么好啊!”这可把汤汤乐晕了。得到消息时她正坐着动车往上海去,她总不能一个人在车厢里手舞足蹈起来吧,于是她就给千里之外的我打电话。其实这之前老同学就已给我发了信息,不过为了不破坏她的感觉,我还是装着不知道的样子祝贺她,但没有用很惊喜的口气,我怕这小妮子一激动,会在车厢里、众目睽睽之下幸福得哭起来的。

我知道她在乎这个大奖,因为这是最权威的肯定,她喜欢高高攀在童话大树上的感觉,还高兴有这么多人为她鼓掌。在一次极度沮丧的时候,她写过一个童话《很大很大的、很大很大的胡萝卜》,她就是那只喜欢很大很大的胡萝卜的、叫汤汤的兔子呀。

可是,可是,现在这只很大很大的胡萝卜真的来了,她却说:“这样好不好呀,别人会不会笑我有功利心啊,我……我……我真有那么好吗?”

于是有一天,她给我的邮件中很奇怪地没有了作品附件,而是寄上了一个很可爱的困惑。她说:“……老师,一个人可不可以有点功利心呢?我很想写出点名堂来,这就是功利心吧,这样好不好呢?……您当初在写的时候,有过功利心吗?想过要得到别人的承认吗?也许也就是我这种刚和文字打交道的人才会有的功利心吧?”

我笑了,马上给她回了一封很长的信:“……人其实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功利心的,尤其是年轻时,我当时也有,我每参加一次会议,就会在心里发一次誓,我一定要凭自己的作品,让别人重视我,让别人在会上称赞我。我好像是做到了,可又好像是没做到,这个世界永远属于强者,你必须高出很多才会让别人对你关注。这是一个很痛苦的竞争,很多时候,是自己跟自己争,永远没有最好,你的前面只有更好。我不敢说你一定会一直好下去,但我敢说你如一直做着你自己,一直往前走,肯定有可能写出很棒、更棒的好东西,因为你有很好的艺术感觉和一种执著的脾性,说好听是艺术家的气质,说不好听是一种偏执和率性,这是在我们身上都没有的……”

汤汤确实有她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秉性,我喜欢她的作品,喜欢她作品中的那些奇谲飞扬的灵性。那些灵性可以自如地行走在人与鬼,神与巫之间,还可以一直走到大大小小的人们心的深处,引出了你意识到的和还末及意识到的,或者那只还是一层朦朦胧胧飘游的薄雾似的意念……

比如这次得大奖的童话《到你心里躲一躲》,还有我最喜欢的《守着十八个鸡蛋等你》和《别去五厘米之外》,她巧妙地把人与人之间的相依和相左,人心褶皱里的那些自私和自利,那种挺小家子气的防范和窥探的矛盾,那种人与人之间相处时的点点滴滴的暖意……全融化在这很好读,很快乐的文本中了。读她的童话,完全不会有生硬和拼凑的感觉,有的只是快乐而好奇的跟着她前行,当你的好奇心终于满足得酣畅淋漓时,心头又会浮上一层淡淡的忧伤,怎么会是这样?

当然,只是淡淡的,毕竟是鬼精灵啊,人们安慰着自己。于是,很多很多的“淡淡的”一点点地在心里攒着,蓄着,融化着,长大着,如细雨,如微风,阅读的快乐就会绵绵密密地扯得很长,铺得很广,那是孩子们灵魂生长的土地。

所以有评论称汤汤给我们带来的这阅读过程“真的是一段奇妙非常的旅程……感谢这一段奇妙浪漫的鬼精灵世界之旅,更要感谢汤汤那柔暖如抚摸般的目光,照亮了我们心灵中那些幽暗隐秘的角落”。

哦,多么美妙的抚摸般的目光,其实孩子们也感觉到了。汤汤说,她一写完《守着十八个鸡蛋等你》就读给学生听了,“他们边听边笑,笑着,笑着,突然鸦雀无声,我猛然抬头,看见泪水正从许多孩子的脸上滚落……于是,一股很强大的幸福,从心底里喷薄而出。”

这就是柔暖抚摸带来的效果,这些晶莹的眼泪,会怎样轻柔地洗涤那些稚嫩纯净的心灵,当然,同时被洗涤的,还有那些结满尘埃的板结的大人心。

与此同时,在相关出版社的建议下,她又开始了长篇童话的写作。

她没有写过长篇,完全没有经验,刚开始,她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把短篇童话补充一些情节,拉长一点就可以了。可是事实并非如此,“……这让我完全没有新鲜感,而只是有一种凑字数的感觉。难怪我把《木疙瘩山的岩》写到两万多字了,还是没有兴趣写下去。所以今天我决定把那两万多字放弃了,我要重新写一个,全新的,这才会让自己有叙述的冲动。”是的,正如她自己说的,“没有叙述的冲动,而只靠坚持和毅力,是写不到最后的。”

确实,汤汤的中短篇童话都是在饱满的叙述冲动中一气呵成的,写长篇当然也应该是这样。可是毕竟是长篇啊,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在繁杂的教务、家务、事务中要一直保持这种饱满的冲动,谈何容易!

可是汤汤还是写出来了,她用了一个秋天和一个冬天的时间,不管不顾地栖息在那棵童话树上,从她在衢州看到的一段掩在杂草中的废弃铁轨出发,写成了一个十多万字的《来自鬼庄园的九九》,如果说这个《来自鬼庄园的九九》以奇诡怪异为主,那另一个长篇《睡尘湖》则以凄美婉约为特色了。

她的童话树上又多了两枚沉甸甸的果子。

看着汤汤的成功,很多人都会羡慕她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和饱满生动的创作心态。她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下创作的呢?

如果她没有栖息在这棵树上,她就是一个极平常、极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每天有上不完的课,改不完的作业,还得处理永远没有终止的孩子问的纠纷……忙啊,忙啊,哪有时间写东西啊!  好在她有个好丈夫,可是好丈夫远在异地;好在她还有个好婆婆,一直照顾着她和她儿子响响的生活,可是婆婆却代替不了丈夫。她就这样在忙碌和无聊中间穿梭,把自己逼出了一脸的青春美丽痘。

她就是在这时候看见童话这棵枝叶繁茂的大树的,她几乎是一见钟情,立刻就爱上了,而且决定往上爬。

可她毕竟是个凡间女子,人世间的一切烦恼杂事并不会就此离她而去。

为了想要一个独立的小书房,她费尽心思把小屋重新装潢,过了好长一段磕磕碰碰的日子,可她没有放弃,终于, “房子装潢得好漂亮,而且花的钱还不多呢。响响有了自己的房间,我有了一个阳台原木小书房”。

为了把不在身边的丈夫拉回武义小城,更是一场愁肠百结的持久战,那都是最亲最爱的亲人啊,但是,在关键问题上,她选择了坚守。“在您的心里,我一定是一个任性得过了分的女子。也许是这样的吧,我总是想着回到很小的时候,特别任性,特别敏感,特别需要别人关心我,爱我,我太依赖别人了,我没有办法把自己当做一颗尘埃……”

当然,最后还是她胜利了,丈夫放下他的事业,回来开了一家书店,妻子写书,丈夫卖书,地地道道的妇唱夫随,小女子高兴了。

可是接下来又碰到了新的麻烦,书店刚刚有了起色,租期到了,要重新拍卖,这可关系到全家人的生计啊,其重要性当然得排在她的童话前面,所以她必须暂时放下童话,竭尽全力地跟丈夫一起周旋在各类矛盾中间。“现实生活真是太难了啊!”在经历了几个不眠之夜后,她喟然长叹。

不过,她最大的纠结还在于她从事的小学教师工作,她不但要上好语文课,还担任着学校中层的很多事务性的工作。因为在小城小有了名气,她不是没有机会离开教师岗位,就在今年开学前,就有一个一般人很难抵制的诱惑。她还那么年轻,又那么有才气,前途真的是不可估量啊!可是她考虑再三,还是拒绝了,理由很简单,她的学生已经五年级了,再教一年,就毕业了,她得对得起这些孩子。

这算是什么理由啊,肯定不是全部。我再三逼问,她笑了,原来她还有个小九九,她的儿子响响今年刚上一年级,跟她同一个学校,她留恋跟儿子手拉手一起上学、放学的快乐。

这就对了,这才是我们的汤汤,一个没什么大出息的、只结记着小日子的汤汤,可就是这样的汤汤,才能安安静静地写出有看头的大文章啊。

一次她在QQ上没头没脑地问我:“《凌浔的鱼》,这个题目感觉好吗?我心里新酝酿的一个童话,下一周完成。”

她常常是这样的,没有一般人的客套,说什么都直奔主题,更何况这个时候,她心里满是这条神奇的鱼带来的激动呢,她得找人分享。

木格子21:36:19

是的,我发现你的QQ签名上写着呢,这是什么鱼啊?

汤汤21:37:02

我上穷碧落下黄泉地找它,找灵感,它终于来了。

汤汤21:37:20

那几天,我每天都在想可写的东西,故事倒是想到不少;

汤汤21:37:28

可是,都没有激情酝酿;

汤汤21:37:53

然后,这条凌浔的鱼从远古向我游过来了。

发现了没有,我只说了一句啊,她根本不听我说什么,只顾她一个人噼里啪拉往下说,说完了,这条“鱼”就不见了。

不过我知道,这将又会是一个好看的童话。

汤汤说,现在向她约稿的出版社和编辑真多啊。可是,她只能写那么慢那么少,所以只能一一地婉拒,婉拒了才不会焦虑,才不会浮躁。她说以后一年照样只写五六个短篇,一个长篇,然后平平静静地过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一一谢绝,而且是断然的,不留余地的。这容易吗?写作的人都知道这谢绝的代价,那是机会,那是稿费,那是名气啊!人家抢着为你出书,给你版税,你坐等拿钱……而且,你只是一个极普通的小学教师!

就凭这一点,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童话在汤汤心中的分量,她绝对舍不得让她至高无上的童话受到一点逼仄和轻慢!

是啊,很多人都说要过简单而快乐的生活,可是他们又眼观八方,双手紧紧抓住了许多东西,他们的世界太杂了,太丰富了,太闹腾了,那些喜欢安静,需要空间的东西就自然而然知趣地让开了。

好的童话,有灵性的作品是有生命的呀,它们的生成和成长需要一个宽松、安静、纯粹的童话空间,幸运的汤汤就是因为懂得了这一点,才去栖息在大树上的啊!这多好呀,既根植于大地,又跟现实生活拉开一段距离,这中间应该会有足够的空间供她游弋。

有这棵树真好,汤汤说,她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是吗?我想是的,对汤汤来说。

书评(媒体评论)

读汤汤的童话,我读到的是传统元素与现代精神的最完美的结合。它也是我一直期待读到的儿童文学。现在,汤汤给出了一个成功的范本。

——著名作家 薛涛

汤汤的童话与众不同,自成一派。她用轻灵清澈、简洁干净、略带幽默的语言编织了一个个纯真、宽容、饱含爱意与怜悯的梦幻天地。

——著名作家 李秋沅

汤汤你好!读你的不断带给我惊喜和温暖的文字,让我越来越怀疑你是个女巫?你是女巫吗?又或者,你的心灵是一座没有围墙的花园,让每一个读你文字的人都能看到你一树树花开的内心,那么,你就应该是个天使,你是天使吗?盼望你告诉我答案……

——著名作家 舒辉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6: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