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编著的《红楼梦(青少版原著无障碍阅读版)》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以至于以一部作品构成了一门学术性的独立研究学科——红学,这在文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红楼梦》是一部巨制。它并不只是一部言情小说,它更是一部对君主专制社会末期四大家族的兴衰史的概述。这已经逾越了言情小说的范围。
《红楼梦》以言情开头又以言情结尾,但其内容并不只包含言情部分,其中还有政务文学等思想知识,这样才能衬出情的深度与厚度,使全书并不落入俗套。作者将全书设置了一个精妙的故事网,所有的人物情节都在这张网中一一展现,看似庞杂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分明清晰地娓娓道来。
曹雪芹编著的《红楼梦(青少版原著无障碍阅读版)》以贵族家庭的兴衰为主轴,虚构朝代,隐去真事,并以描写闺阁女子为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及薛宝钗之间的感情。
故事从女娲补天之时说起,补天之石剩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一日,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经过此地,施法使其有了灵性,神瑛侍者对绛珠仙草有浇灌之恩,欲下凡游历人间。绛珠仙草后修炼成女体,亦随之下凡,这也就是日后的贾宝玉与林黛玉。二人于贾府相见,初见时便觉万分亲切,好似相识。后在府中又与薛宝钗、史湘云、贾探春一同交好,在大观园内上演了一出悲欢离合、儿女情长的大戏,被后人所传诵。
贾府由盛而衰,经历了大起大落,由最初的皇亲贵族沦落到树倒猢狲散的地步,元妃薨逝,贾府被抄,贾母寿寝,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当时显赫一时的贾府从此没落了下去。纵观《红楼梦(青少版原著无障碍阅读版)》,正是一部家族兴衰史,给人们带来无尽思考。
第一章石头通灵黛玉进府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大地就有了勃勃生机,飞鸟走兽,山河林木,真是气象万千。那时人还没出现,当时有一个名叫女娲的神仙看见碧水青山、鸟兽鱼虫应有尽有,唯独没有长得像自己一样的生物,于是她产生了这样的想法,用黄泥照着自己的样子捏几个人出来。结果,捏出来的人全变成了真人。后来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架,水神输了,他发脾气把撑天用的石柱撞倒了,这一撞使天塌下了一大块,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窟窿。天河之水从天上泄下来,巨大的洪水开始在地面泛滥。女娲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决定补天,她找来三万六干五百零一块石头补天,等天补好了,还剩下一块石头没有用。这块石头与平常的普通石头不一样,不知多少年之后,有一位空空道人在上面发现了好多字。于是他把上面的故事记录下来。这故事后来被空空道人定为《情僧录》,大作家曹雪芹又经过十年修改取名为《红楼梦》。
所有故事都从这块石头开始。在京都中有一个姓贾的大家族,他们的府宅分为宁国府和荣国府两个大宅院,荣国府当家的名叫贾政,他的妻子为他生了个儿子,这个孩子生下来嘴里就含着一块晶莹剔透的美玉。于是他就给这个男孩取名为贾宝玉。贾家上下都为这个男孩的不凡出世而称赞不已。他们都认为这个孩子一定有出息,尤其是他的奶奶一一贾母,更是把他视为掌上明珠。
古时候中国有这样的习俗,当孩子在过周岁生日时抓周。同样,贾宝玉也受到了这样的测试,测试之后,父亲气得要命,宝玉抓的全都是女孩用的脂粉钗环之类的东西,望子成龙的贾政能不生气吗?从那以后,贾政就不太喜欢贾宝玉了。好在贾母还是把宝玉看得像命根子似的。等贾宝玉大一些的时候,他的聪明活泼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整个贾府的孩子没一个比得上他。贾宝玉的爸爸贾政有一个妹妹名叫贾敏。贵为干金小姐的贾敏远嫁给了苏州人林如海。林如海也是官宦人家之后,而且祖上都是读书人,可以称得上诗书礼乐之门。林如海和贾敏曾经有过一个儿子,但是后来不幸夭折。等他们的女儿林黛玉出生后,夫妻俩疼爱极了。不幸的是,贾敏早亡。林黛玉的外祖母史太君(也即贾母)得知女儿病亡,非常痛苦。心中思念起外孙女来,就产生了接林黛玉进京的念头。史太君几次派人来接林黛玉,林如海决定让贾雨村陪送女儿进京。林黛玉本不愿离开父亲,但由于外祖母催得紧,加上父亲对她说:“我现在年纪也大了,已没有再娶之心,你体弱多病,母亲姊妹都没有,幸好你外祖母有心接你去做伴,我也就安心了。”林黛玉只好带上贴身丫环雪雁,洒泪告别父亲,坐船直奔京都。到了京都,贾雨村去见贾政,贾政见贾雨村相貌不俗,心里很赏识他,于是在皇上面前力荐贾雨村,不久,贾雨村便得到一个官职,他辞别贾政,高高兴兴地上任去了。 林黛玉一上岸,早有一顶轿子等候在那里。对于外祖母家的富有,林黛玉也早听说过,于是就有了几分小心。上轿后,她从轿窗往外瞧,京都的繁华着实让她开了眼界,这在苏州是绝对看不到的。轿子走了大约有半天时间,在一座雄伟壮观的宅门前经过,这宅门前蹲着两个巨大的石狮,门匾上写着“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林黛玉想这大概是外祖母家了。轿子继续西行,终于到了荣国府。
仆人们把林黛玉扶进府中,有人高喊:“林姑娘到了!”林黛玉刚进大厅,便见一个雍容华贵的富态老奶奶在两个丫环的搀扶下迎上来。黛玉是个机灵人,一猜准是外祖母,正当她要下拜请安的时候,早被贾母揽在怀中,老太太心肝宝贝地叫着哭得不成样子,旁边的人也都跟着落泪。黛玉也是泣不成声。在众人的劝解下,才慢慢停止。贾母于是把屋里的人一一向她介绍。黛玉认识了自己的表姐妹贾迎春、贾探春、贾階春等人。
别看黛玉年纪小,可她的言谈举止却让贾府所有的人都惊叹不已。黛玉饱读诗书,虽然弱不禁风,但天生一股超脱俗的气质。贾母是饱经世事的人,什么事没见过,她一看黛玉就知道黛玉患有病症,于是就问:“你平时都吃一些什么药,怎么现在还没好?”黛玉就说:“我从小就这样,吃药比吃饭还要多,到现在为止不知看过多少大夫都不见效,只能靠人参养荣丸维持。”P12-14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的确,读书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增长见闻;读书可以使我们领略世界的广博,人类文明的壮丽;读书,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也能使我们更深入地审视人生。人,不过是一支会思考的芦苇。倘若生命缺少思考,我们的生活便只剩下浑浑噩噩的虚无。而书籍,就是人类为了传承思想而发明的工具,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与伟人一同思考,与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一同交流。
好的书籍就像一颗种子,根植在你的心中,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成长为一棵智慧之树,而青少年则正是这颗种子种植发芽生长的黄金时期。在这段时期,只有多读书,多读好书,才能保证在同龄人中领先一步,让思想与心灵更快成长。
那么,如何才能分辨一本书的好坏,使阅读变成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折磨呢?对于那些尚未建立明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孩子们来说,阅读经典恐怕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了。读一本好书,就像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作为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许多伟人一生的思想结晶——经典文学作品自然是青少年阅读的最佳选择。
向青少年介绍经典,让他们了解经典、品读经典,是我们的责任。孩子们的世界观刚刚建立,对事物的美丑善恶尚且没有明确的分辨力,在这个时候,阅读固然是好事,但文学作品随着时代的推移,其中的许多部分并不见得适合尚未明确自身人生定位的孩子们,所以,让经典更适合阅读,不仅仅是对经典作品的优化与改良,也是对孩子们的关怀与保护。因为孩子们的认知与我们不同,所以选择更加贴近孩子们阅读方式与思考方式的作品也就变得十分重要了。阅读经过改良、整理的经典作品,更能使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思考。
书,是人类灵魂的导师。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应当放弃阅读。它不仅能带给我们人生的思考,也能给我们以心灵的慰藉和发自内心的快乐。保持阅读的习惯,可以为我们的智慧插上翅膀,和我们的心灵一同旅行。
智慧之海广博浩瀚,书籍恰似一叶小舟,带着我们的思想不断探索。衷心祝愿所有的读者朋友们,让这些书带给你更丰富的智慧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