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家训学家教(家长必修的7堂课)/阳光小树苗家教系列丛书
分类
作者 张俊杰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在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扮演了启蒙的角色,对孩子良好习惯、道德品格的培养,对孩子智力、潜能的开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仅要用心抚养子女,还应主动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因此要高度重视孩子早期的培养和开发。本书以《颜氏家训》为底本,以《曾国藩家书》作补充,遵循批判继承的原则,选择优秀的家训理念,结合当今家庭教育实践,帮助天下父母完成家庭教育的历史任务。它不仅能帮助父母掌握必要的家教理念,帮助孩子获得健康成长的快乐,还能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形成一种互动——让父母了解孩子、让孩子关爱父母,实现亲子和谐的家庭氛围。

内容推荐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的观点,教育孩子从小要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志趣高尚、抱负远大和博学多才的人。他自己也身体力行,为孩子及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本书以《颜氏家训》为底本,以《曾国藩家书》作补充,遵循批判继承的原则,选择优秀的家训理念,结合当今家庭教育实践,帮助天下父母完成家庭教育的历史任务。

目录

第一堂课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课堂小看板

 1.家庭对孩子陸格的形成影响深远

 2.教育孩子必须从小抓起

 3.不要让自己的“爱心”害了孩子

 4.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亮点

 5.放纵孩子不会有好结果

 6.避免让孩子恃宠而骄

 7.父母不能丧失应有的威严

 8.培养孩子才能是教育的关键

第二堂课 帮助孩子与人和谐相处

 课堂小看板

 1.长幼有序,教导孩子孝顺父母

 2.兄弟如手足,培养孩子的亲情

 3.先学会爱家人,才会爱他人

 4.克制私欲,有一颗仁爱之心

 5.不傲慢,懂得尊重他人

 6.患难见真情,伸出援助之手

 7.让孩子学会招待客人

 8.让孩子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

 9.珍惜身边的朋友,多向他们学习

 10.与人交友必须有利于成长

第三堂课 培养孩子优良的品格

 课堂小看板

 1.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人格

 2.通过做家务培养孩子勤奋的个性

 3.谦虚谨慎才能不断成长进步

 4.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5.培养孩子做事专一的性格

 6.引导孩子成为有志气的人

 7.不能窃取他人成果来满足私欲

第四堂课 带领孩子学会“学习”

 课堂小看板

 1.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2.让孩子明白“学习是安身立命之本”

 3.掌握知识才能增加才干和本领

 4.读书能够提升孩子的修养水平

 5.困顿的时候更要刻苦学习、等待时机

 6.多向身边有经验的人学习

 7.学习知识必须和实践结合起来

 8.学问再大也要谦虚谨慎

 9.学到知识后要应用到生活中去

 10.只要想学习,任何时候都不晚

 11.学习贵在掌握要领,避免钻牛角尖

 12.勤学不辍必成大器

 13.博览群书才能见多识广

第五堂 课理财教育一点都不能忽视

 课堂小看板

 1.培养孩子攒钱的好习惯

 2.让孩子以正确的态度面对金钱

 3.在生活中养成简朴的作风

 4.引导孩子学会适当借钱

 5.让孩子认识到金钱背后的东西

 6.学会捐赠,了解慈善事业

 7.实现自己的价值才是最大的成功

第六堂课 培养孩子的情绪自控能力

 课堂小看板

 1.帮助孩子做获得快乐

 2.让孩子有自知之明,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让孩子有一份克制心

 4.让孩子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

第七堂课 减轻家庭变故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课堂小看板

 1.爱人早逝或离婚,必须注意孩子的情绪

 2.减轻家庭重新组合对孩子的伤害

 3.孩子对继父母也要孝顺

 4.继父母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5.为了孩子,父母要慎重对待离婚

 6.迁居时如何关心孩子

试读章节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牢固建立起的家庭习惯,并坚决遵守规定的制度是成功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条件之一。”孩子的成长与性格培养是一个连续而相对稳定的过程,一般来说,3岁的孩子在性格上已经有了明显的个体差异,这主要来自家庭环境的影响,并对他们日后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

在家庭生活里,父母、兄弟姐妹等都会对孩子产生微妙的影响,奠定孩子一生的发展基础。比如,良好的兄弟关系,会使人受用终生;反之,则会影响到孩子健康心理的成长。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也同样如此。

1.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人才是培养出来的,而一个人的生活环境与家庭教育对于他的未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影响深刻作用于他的性格形成,以及日后的事业发展。

我们熟知这样一句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意思是贫苦人家的孩子懂事早,比同龄孩子成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毫无疑问,因为孩子自小就生活在一个艰苦的家庭环境中,这有助于培养他们吃苦、勤奋的性格和意识。

而一个从小生活在优裕环境中的人,由于他从来不为一些日常小事发愁,所以很容易形成一种大度豁达的性格——在许多事情上不会跟人斤斤计较,什么事都放得开,也就是说具有一种包容的气度。比如,我国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从小生长在书香门第的家庭中,不仅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还培养了开朗豁达的气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应该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孟母教子的传说流传深远,“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带给我们的也是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孟子最终没有让母亲的苦心付诸东流,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成为儒家文化的代表者。

具体来说,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父母的职业或某方面的特殊才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技能训练和职业选择。

比如,给国家领导人当过高级翻译的朱彤,其一口流利的英语不知折服了多少青年人,也让许多父母动心。实际上,朱彤从小生长在一个外交官家庭,从小就受到了有关英语方面的良好训练。朱彤的翻译才华和口语能力固然有个人努力,但是家庭环境中的耳濡目染也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父母如果具备卓越的才华,在某方面表现出过人的天赋,往往会在这方面深刻影响到孩子。比如,有些家族同时产生了很多音乐家,这里面既有音乐天赋的遗传,也有音乐环境的良好熏陶。显然,一个具有很高音乐天赋的小孩,如果生长在一个与音乐完全绝缘的环境中,恐怕也很难在音乐方面脱颖而出。

(2)父母为人处世方面的表现,会影响到孩子的待人接物。

孩子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往往在待人接物方面有礼貌,对待他人能够彬彬有礼;反之,孩子从小被娇生惯养,很容易骄横跋扈,不懂得尊重他人,拒人于千里之外。这些都是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个性培养产生的重要影响。

从孩子的内向与外向两种不同的性格差异来看,父母有很多朋友,经常在家招待客人,孩子与他人交往时往往面前显得落落大方,表现出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相反,家里不经常来客人,孩子就很难学到与人交往的技巧,往往与人交往时一说话就脸红,给人忸忸怩怩的感觉。

同样的道理,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对他人表现出足够的爱心,善于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反之,父母不懂得关心他人,孩子往往形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性格,让人难以接近。

由此可见,恶劣的环境可能导致孩子恶劣的性格,良好的家庭教育则能够培养孩子积极向上、乐观开期的性格。所以,父母要注意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具备优秀的品质。

2.父母要注重对孩广言传身教

许晴已经是一个7岁女儿的妈妈了,由于昨夜加班,她今天早晨想多睡一会儿。蒙蒙之中,许晴听到丈夫在督促女儿起床上学。女儿从床上爬起来,一睁眼就看见妈妈还在睡觉,于是极不情愿地喊起来:“妈妈怎么不起床呀,为什么让我起呀?”

爸爸只好在一边解释:“妈妈昨天晚上加班了,需要多休息一会儿!”但是女儿根本不买账,始终愤愤不平。许晴躺在床上,不禁猛然醒悟过来:“如果父母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要求孩子做到呢!看来,我应该改变一下教育孩子的做法。”

于是,许晴迅速穿好衣服,开始洗漱。女儿看到妈妈起床了,也开始穿起了衣服,顺从地准备好一切上学去了。最令人吃惊的是,孩子再也没有出现往常吃饭、洗脸磨磨蹭蹭的现象,许晴终于明白了“言传身教”的深刻含义。在以后的日子里,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许晴总是自己先做到,同时也这样要求丈夫做到。结果,女儿改掉了许多原来的坏习惯。

由此可见,父母不仅要满足孩子的生活需要,更重要的是要做孩子行为习惯的榜样。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的启蒙,最重要的不是去告诉她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道理很简单,孩子的生活经验很少,对父母的话往往难以理解,所谓“润物细无声”,对孩子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用言行来影响,即我们常说的“言传身教”。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有手把手教的精神,用自己的言行深刻影响孩子幼小的内心世界,才能让孩子早日成材。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安邦定国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个善于教育子女的父亲。他从不娇惯孩子,总是让孩子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成长。在两篇有名的《诫子书》中,诸葛亮循循善诱地教育孩子,提出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的观点,教育孩子从小要严格要求自己,成为旨趣高尚、抱负远大和博学多才的人。更重要的是,诸葛亮自己也身体力行,他一生俭朴自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孩子也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诸葛亮言传身教的影响下,他的子孙都成了智勇足备的将军,对后世影响深远。

P4-6

序言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在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扮演了启蒙的角色,对孩子良好习惯、道德品格的培养,对孩子智力、潜能的开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仅要用心抚养子女,还应主动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因此要高度重视孩子早期的培养和开发。

事实上,我国自古就形成了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传统。古人认为,个人一切道德教育和品质的培养,如果能够在“幼稚之时”就进行训诫、诱导,使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那么成人之后就能自觉遵守必要的道德规范。因此,人们非常重视对幼儿的启蒙教育和养成教育,强调培育良好的家风,并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家训”文化。

“家训”是指父母对晚辈子弟的训诫、规劝,其中有的以家书等文字形式流传下来,为后人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机会。比如,《孙叔敖家训》、《孟轲母训儿》、《班固与弟超书》、《诸葛亮诫子书》、《朱子治家格言》等,都是优秀的家训代表作品。不过,以系统性著称、足以垂范后世的第一部家训专著,当属颜之推(北齐)撰写的《颜氏家训》。颜之推曾经在北齐、北周和隋朝做官,见惯了政治风光、阅尽了人间世情,在做人处世方面可谓见多识广。因此,颜之推年老的时候对于孙产生了深深的忧虑,担心他们能否掌握安身立命、磨砺意志的本领,具备读书上进、和睦共处的品性,不致于让家道过早衰落。于是,他力透纸背,为家人也为后人留下《颜氏家训》这部家训专著。千百年来,《颜氏家训》广泛流传,对后世家庭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今天,我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远的变革,家庭结构也发生着明显的转型,这为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家庭教育的作用不是降低了,而是增强了。因为,孩子为了适应未来激烈的竞争和挑战,更需要从小进行潜能开发,更需要高质量的家庭教育。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极其亲密的血缘关系。父母对子女的了解与关爱,子女对父母的信任与依赖,形成一种特殊的联系,最有利于孩子早期教育的开展。

继承家训文化的优秀传统,对孩子提早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每一位父母的现实选择。我国传统的“家训”,是在长期的家庭教育中孕育、发展和形成的,因此包含了许多优秀的教育理念、原则,对今天的家庭教育仍然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继承和发展这些教训文化的优秀成果,能够帮助父母开展符合时代要求的家庭素质教育,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获取广阔的发展空间。

社会越发展越进步,就越需要赋予“家庭”新的活力。在此,我们以《颜氏家训》为底本,以《曾国藩家书》作补充,遵循批判继承的原则,选择优秀的家训理念,结合当今家庭教育实践,帮助天下父母完成家庭教育的历史任务。

本书不仅能帮助父母掌握必要的家教理念,帮助孩子获得健康成长的快乐,还能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形成一种互动——让父母了解孩子、让孩子关爱父母,实现亲子和谐的家庭氛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2:4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