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重庆,实际上成为亚洲的权力中心。秦风编的这本《陪都重庆(1938-1945大轰炸下的抗日意志)》通过151幅珍贵史图,呈现了重庆抗战的重要经历,也着重反映了重庆在中国外交史上的重要角色。
全书共分八辑:大轰炸下的抗日意志;各党派人民团结救国;话剧的抗战与批判;蒋夫妇与宋家三姐妹;亚洲反法西斯大同盟;中国逐步恢复国家主权;台湾光复与战后四强;美丽幽静的山水。
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一座城市像重庆那样,因历史机缘,在短短几年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中国人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精英与资源于此一地,以完成摆脱被侵略被压迫命运的重大使命。重庆这一地名不仅联系着战争岁月的记忆,更因战争的性质,被赋予神圣的意涵。
秦风编的这本《陪都重庆(1938-1945大轰炸下的抗日意志)》,“温故影像”丛书之一,由秦风老照片馆广泛收集影像素材,呈现重庆抗战的重要经历,包括大轰炸的抗日意志,各党派团结抗日,中共代表周恩来在重庆建立民主统一战线,丰富的抗战话剧,以及蒋氏夫妇和宋家姐妹的抗战活动。此外,本书也着重反映了重庆在中国外交史上的重要角色。1941年底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中、美、英、苏四国同盟的出现,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根本的改变,从抗战初期被压迫的角色,到了战争末期以世界四强的角色崛起。在这个过程中,重庆实际上成为亚洲的权力中心。中国在这里实行了对印度的大国外交,同时也完成了《开罗宣言》和联合国宪章的签署工作。重庆此一非凡的地位,在此书中得以完整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