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亚利所著的《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研究(1949-1966)》以1949——1966年江苏省的血吸虫病防治运动为个案,考察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及各级政府领导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展示防治运动中,中共中央、地方政府和广大疫区民众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介绍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医疗福利制度和科学研究成果,总结新中国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探讨这次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挖掘其对今天血吸虫病防治的借鉴作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研究(1949-1966)/李良玉教授与其博士生文丛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 |
作者 | 施亚利 |
出版社 |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施亚利所著的《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研究(1949-1966)》以1949——1966年江苏省的血吸虫病防治运动为个案,考察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及各级政府领导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展示防治运动中,中共中央、地方政府和广大疫区民众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介绍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医疗福利制度和科学研究成果,总结新中国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探讨这次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挖掘其对今天血吸虫病防治的借鉴作用。 内容推荐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于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内所引起的可传染性寄生虫病,人和猪、牛、羊等多种牲畜均可感染。由于千百年来的长期流行,新中国成立初期,血吸虫病在我国南方地区大面积流行,危害极大,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必须马上处理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也是当时党和政府面临的一次严峻挑战。 施亚利所著的《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研究(1949-1966)》以1949一1966年江苏省的血吸虫病防治运动为个案,展示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及各级政府领导的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的过程。总结血吸虫病防治运动中的经验和教训。主要内容如下: 血吸虫病最早在日本发现。中国从1905年起,陆续从病原学证实有血吸虫病流行。中国古代尽管没有使用“血吸虫病”这个病名,但是,传统医典中有大量的关于血吸虫病的记载。血吸虫病在江苏流行历史久远,流行范围广泛,造成的危害性大。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江苏省卫生处在吴县木渎镇建立了苏南地方病防治所,积极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由于财政投入严重不足,防治工作未超出草创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后,血吸虫病受到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华东当局首先发现血吸虫病流行严重并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防治。在华东局的领导下,南京市、苏南区、苏北区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初步展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953一1955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发现血吸虫病在我国长江流域造成的极大危害。1955年,毛泽东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在毛泽东的提议下,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虫病九人小组宣告成立,长江流域12个省市建立了血防工作的领导机构。中共中央制定了防治血吸虫病的方针和措施,召集有关高等院校及科学研究单位的专家、教授开会,解决了防治的技术问题和工作方法问题。中共中央对防治工作的正确领导,使全国大规模的防治血吸虫病运动逐步开展起来。 江苏建省后,贯彻执行了华东局的指示和中共中央关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方针和政策。不仅制定了防治工作规划,提出了1956—1958年的防治工作计划,而且对血防科学研究和经费管理做出了具体规定。在中共中央和江苏省委的领导下,江苏省的群防群治工作随即展开,防治工作在全国率先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1958年,我国工农业生产开始了大跃进。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要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以更快的速度来进行,为生产提供更多的劳动力。中央血防九人小组发出“鼓足革命干劲,全面跃进,加速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提出了血防“大跃进”的目标,鼓励各地打破常规,树立“血防跃进”典型,发动了“血防大跃进”。 江苏省委积极地贯彻执行中央的指示。江苏省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随即出现了大跃进运动。整个运动可以分为“空前跃进”“继续跃进”和“持续进行”三个阶段。血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是,跃进后却留下了不少问题,如:机构裁撤,人员裁减,血防工作处于半停顿或停顿状态;螺情、病情大幅度回升,急性感染非常严重;新中国成立初年血防工作中形成的科学工作方法和踏实作风多被破坏;三年经济困难使政府主要应对浮肿病或其他疾病,血吸虫病疫情雪上加霜。 大跃进过后,在血吸虫病流行的各省市,由于粮食紧张,浮肿、消瘦等疾病突出,群众都忙搞生产,防治浮肿病,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逐渐放松。血吸虫病疫情的快速回升和急性感染的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健康和当地的农业生产。这些现象迫切需要中共中央对大跃进后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方针做出调整。中央血防九人小组从1961年初陆续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制定了“血防工作调整”方针,并且采取多种措施推动调整。 江苏省党政当局随即贯彻执行,调整了血防工作的总目标。1961—1965年,江苏省的“血防工作调整”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的调整(1961.1一1962.5)、重点阶段的调整(1962.5一1963.12)和后期阶段的调整(1963.12—1965)。各地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成功地开展起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由于受到中共中央“左”的路线的影响,1964—1965年,江苏省在血防工作中贯彻“阶级观点”。“血防工作调整”作为国民经济调整的一部分,是在“三面红旗”的前提下进行的。随着党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路线的推行,它逐渐偏离了调整的轨道。 1966—1967年,江苏省按照中央血防九人小组制订的工作计划,对各项防治工作进行部署。1967年,“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血防战线,江苏省的血防工作陷入停滞状态。1970年,由于疫情再度严重,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血吸虫病防治的专门文件。从1970到1973年,江苏省的防治工作再度重启。1976年10月,江苏省在防治工作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宣布全省实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 目录 总序 内容提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问题说明 三、研究述评 四、研究目的与路径选择 五、资料的使用 第一章 1949年以前血吸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第一节 血吸虫病的流行史 一、医学界发现和证明血吸虫病的经过 二、病原与病症 三、传统医典关于血吸虫病的记载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江苏省的防治情况 一、江苏境内的流行状况 二、江苏当局的血防活动 第二章 1953年建省之前的血防工作(1949~1953)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医疗卫生事业的国家目标” 一、疫病的流行与防治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国家目标 第二节 华东当局发现疫情的过程与采取的措施 一、发现的过程 二、采取的措施 第三节 江苏三地防治工作的启动 一、南京市血防工作的开展 二、苏南区血防工作的开展 三、苏北区血防工作的开展 第三章 中共中央开展血防工作的决策与部署 一、中央核心层发现疫情严重的过程 二、建立血防工作的领导机制 三、制定防治工作方针和计划 四、开展对血吸虫病的研究 五、解决防治的技术问题 六、典型经验的推广 第四章 “一五”时期江苏省的群防群治(1953—1957) 第一节 省当局对中央方针的执行 一、江苏建省的过程 二、对华东局血防工作指示的执行 三、制订1956一1958年的工作计划 第二节 科研工作的部署与开展 一、科研机构的成立与工作部署 二、科研工作的开展 第三节 血防经费的管理 一、血防经费的管理规定 二、经费执行情况的调查 三、经费管理办法的调整 四、医疗欠费问题的解决 第四节 群防群治的展开 一、治疗 二、灭螺 三、管理粪便 四、水源管理 第五章 中共中央发动“血防大跃进” 一、提出血防“大跃进”的目标 二、对各地党委的要求 三、鼓励各地打破常规 四、树立“血防大跃进”的典型 第六章 江苏省的“血防大跃进”(1958—1960) 第一节 省“血防跃进”的目标 一、《纲要》颁布后的江苏计划 二、中央目标提出后的江苏规划 第二节 推动“血防大跃进”的举措 一、宣传血防大跃进的必要性 二、明确各级党委的责任 三、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四、树立医疗跃进典型 五、推广快速疗法 六、放宽治疗对象与修改经费管理办法 第三节 “血防大跃进”的三个阶段 一、“空前跃进”阶段 二、“继续跃进”阶段 三、“持续进行”阶段 第四节 成绩分析与遗留问题 一、成绩分析 二、遗留问题 第七章 中共中央的“血防工作调整”方针 一、血防工作调整的原因 二、血防工作调整方针的内容 三、为贯彻调整方针采取的措施 第八章 江苏省的“血防工作调整”(1961—1965) 第一节 总目标的调整 第二节 初期阶段的调整 一、制订1961年的工作计划 二、开展灭螺工作的试点 三、积极治疗 四、重抓粪便管理 第三节 重点阶段的调整 一、制订1962一1963年工作计划 二、充实防治队伍 三、进行防病再教育 四、组织查螺 五、把责任落实到生产队 六、合理解决报酬问题 七、抓好预防工作 第四节 后期阶段的调整 一、1964.一1965年的工作计划 二、充实领导班子 三、树立血防战线上的样板 第五节 血防研究的进展 一、科研工作的部署 二、治疗及预防药物 三、查螺灭螺方法研究 四、急性感染研究 第九章 尾声:“文革”期间的江苏血防工作(1966—1976) 第一节 前期防治工作(1966一1967) 第二节 后期血防工作的重启(1970—1976) 结语 一、中央政府的决策作用 二、不同时期社会动员的效益 三、不同阶段医疗福利制度的功能 四、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