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控制地球的神秘力量(小学版)/中小学生校园科普系列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宫淑敏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小学生校园科普系列丛书”是一套充满了神秘想象的科普丛书,不同于许许多多其他的科普书,将人类已知的知识做罗列和堆砌,本书带给小读者的是无数个问题和困惑。这些问题正是启发读者产生疑问、寻求答案的最好的途径。正如著名教育家所说的:“我们不怕问题,我们怕的是没有问题!”这,就是我们出版本套丛书的初衷。希望这套书带给小读者的是思考和探究的乐趣,以及为解答这些问题产生的学习动力。

本书为其中一册《控制地球的神秘力量(小学版)》,由宫淑敏编著。

内容推荐

宫淑敏编著的《控制地球的神秘力量(小学版)》筹备5年,采访了25位科学家,将这个人类居住的行星背后的秘密带到眼前,揭露转动不停的地球令人惊讶的变化。从活跃的火山口,到无底的深渊,再到即使是摄影机也未能到达的时间与空间,透过科学的手段验证、推理,为你详述地球的奥秘。

《控制地球的神秘力量(小学版)》的内容运用了很多的地质学、天文学、生物学、区学、海洋学等方面的常识,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这样,读者就能够在快乐中学习,摆脱记忆知识的枯燥,让学习知识成为一种愉快的过程,在猎奇和疑问中推开科学的大门。比游戏过瘾,比卡通搞笑,比上网刺激!

目录

(一)地面下的世界

 地球内部的世界

 地底下有人类生存吗?

 大陆漂移

 与科学家捉迷藏的声音

 最令科学家伤脑筋的地方

 神奇的小木屋

(二)愤怒的地球

 超级大爆发——灾难性的毁灭,超级火山威力堪比行星撞地球

 火山喷出来的是火吗

 美国10大最危险火山

 大地何以怒吼——地震的故事

 “地震”真的是“地球”在“踢被子”

 户外怎样避震?

 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野外怎样避震?

 室内怎样避震?

 动物的异常反应与地震有关系吗?

 关于动物在震前有异常反应的民间谚语

 罕见海啸后未发现一具动物尸体,动物真有第六感?

 气象与地震有关系吗?

 植物重花重果是地震前兆吗?

 大地震被预言,巧合还是果真灵验?

 民间预测奇人真的存在吗

 靠听觉预测地震的人

(三)所向披靡的冰川

 科学家为什么对冰川兴趣盎然

 冰川是否会大量融化,导致海面上升,淹没城市

 冰川和冰山

 巧斧神工——冰蘑菇

 冰瀑奇观

 冰跳蚤

 冰蚯蚂

 冰川老鼠

 撒哈拉沙漠里怎么会有南极冰川

 冰川真的会消失吗

 冰川消失,有多可怕?

 冰川融化会否“激活”古老病毒

(四)远古时代的遗恨

 是谁“堆”起了高山

 风沙蔽空的荒野——怪石林

 神奇的乐业天坑群

 扑朔迷离的“大石围”天坑探秘

(五)超自然力之谜

 无端被陌生人袭击

 两个人莫名其妙人间蒸发

 隐形人真的存在吗

 好端端一个人大白天的烟消云散

 消失的部落

 神秘丢失的邮件

 幻觉抑或是时光倒流?

 一口气飞了35年的飞机

 失事的飞机

 不听飞行员的指令自己航行的飞机

 谁把伊尔哈特小姐带走了?

 怪云

 令人毛骨悚然的北纬30度

 巨大石柱群和巨石建筑物

 谁搬来了这些巨石

 洪水传说

 上帝的“计划”

 阿拉拉特山上到底有没有诺亚方舟

试读章节

地球内部的世界

不知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地球深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1864年,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在他的小说《地心游记》中,有声有色地描写了地下的情景:那里有漫长的地下隧道和浩瀚的地下海洋,有怪异的史前动物和远古的原始森林。看了这部小说的精彩描述,不少人真的梦想做一次地心旅行呢!

其实,想做地心旅行的人早就有了。一位名叫西姆尔的美国人,出于对地下世界的大胆想象,计划去那里做一次旅行。他宣称,地球内部是空的,很适合生物居住;在地球的南北两极,有通往地心的进口和出口。于是,他召集了几千名信徒,开了个大会。

会上,他提出了一项关于组织南极探险队的计划,并且拟好了一份与地球内部居民建立贸易的草案。

1830年,一艘由海豹皮制成的帆船,带着一群探险家出发了。结果可想而知,南极洲未到达,通往地球内部的大门更没有找到,西姆尔的探险计划就宣告失败了。

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能力自由地钻到地球中心去活动。按照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我们采掘的矿井,最深只能到达一两千米,而我们钻井一般的深度也超不过5000米。为了特殊的目标而打的超深钻井,最大钻探深度也不过万米左右。

可是,地球的半径有多少呢?足足有6300多千米!对于6000多千米的半径来说,一两千米、最多只有10千米的深度,就像我们吃苹果时,用刀子划破了薄薄一层苹果皮一样。苹果皮与苹果核差距甚远,所以我们今天真的无法确切地知道地心深处到底是什么。

为了揭开地底下的奥秘,18世纪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花了几十年的时间,计算出地球物质的平均密度:每立方厘米5.52克;他计算出了地球的质量是597600亿吨。

现在科学家发现,地球外层地壳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2.67克,只有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由此可见,地壳以下的物质要比岩石重得多。这些重物质究竟是什么呢?

法国地质学家多布里从天外来客——陨石中受到启发。原来陨石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石陨石;一类是铁陨石。很多人推测,陨石就是小行星的碎片。那么,石陨石很可能是小行星的外壳;而铁陨石很可能就是小行星的内核。多布里认为,地球的情况与行星很相像,地球内部的物质也许是铁和镍,地球的外部则是岩石。

可是,这种用陨石来证明地球结构的方法,毕竟依据不足,难以令人信服。

当然,人们也并不是对地球一无所知。因为地球总是每时每刻在活动。人们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对许多来自地下深处的信,皂、进行分析和判断,也就可以大概推测出地下的情形了。

地球上的火山活动告诉我们,地下有炽热的岩浆。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已经流到地球表面上的岩浆,把地下的岩浆分成含硅酸盐比较多的酸性岩浆和含硅酸盐比较少的碱性岩浆两类。但是,岩浆来源于地下几十千米的地方,最深也不过几百千米。那么再深下去的地下是什么呢?

于是我们又找到了另一种了解地下情况的武器:地震。我们知道,一年之内地球上大震小震不断。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可以在地下传播很远,地震波在地下传播时,传播的速度与地层深度有一定关系。人们发现,地球内部有两个引起地震波变化的深度,一个在地下33千米处,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处。在33千米深处,地震波传播速度突然加速;而到了地下2900千米深处,地震波速度突然下降。

为什么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会发生变化呢?原来,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快慢与通过的物质状态有关。如果是在固态物质中传播,速度就慢;如果在液态物质中传播,速度就快些。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出,在地下33千米以内,一定是固态的物质,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岩石,科学上称这一层为“地壳”。由33千米至2900千米,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相比在地壳之内的速度要明显快得多。我们可以由此推断出,这里可能存在着一种近似于液态的岩浆物质,科学上称这一层为“地幔”。S地震波传到2900千米以下,一直到地心,又再次减慢时,我们推测,这一部分可能又变成固态物质,因此把它称之为“地核”。就这样,地球被划分成地壳、地幔、地核3个圈层。P1-4

序言

地球是我们可爱的家,是一个美丽、富饶而又充满神奇的地方,是人类和所有生灵的避难所。

尽管我们就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但放眼望去,地球上到处充满令人迷惑之处:从它的诞生,到生命的出现,历次物种大灭绝,可怕的百慕大三角,让人类匪夷所思的uFo,海陆的变迁,破坏力惊人的地震、海啸,各式极端的气候现象以及日益频发的病毒传播,让人不禁思考:我们所居住的行星是否被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控制?

地质学家为什么会在高山的石头中发现鱼类的化石?

你见过自然弯曲的石头吗?

恐龙为什么在短时间内突然灭绝,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人类的身上吗?

动物真能预知天灾,大难临头跑得快?

现在,由于温室效应,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步变暖,平均气温上升,那么,为什么说还可能有第五纪冰川期呢?第五纪冰川期来临,意味着地球又要进入一个冰川广布的可怕的地质年代吗?

假设有这种可能,即海洋的水能被排出,而且会被某种特大事故排空,那么,令人难以置信的无数的和各种非同寻常而又令人惊讶的海怪就可能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神奇的地球蕴藏着无穷的秘密。

人类以最大的自信,也只敢说接近认识了它的百万分之一,尽管我们今天的科技水平已经相当发达。事实上,现代科技所获知的东西越多,科学家们便发现,不知道的东西反倒更多了。人类科学家很厉害,能制造原子弹,能发射环绕地球的卫星,能登上月球,但是人类在实验室里却不能利用化学物质合成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命。但一只蚂蚁却可以。在白然面前,在科学面前,人类知道的还很有限。

地球一年四季有规律的变化着,不知疲倦地默默地绕着太阳旋转,在科学家的眼里,地球很可爱,很了不起,很有趣。

本书筹备5年,采访了25位科学家,将这个人类居住的行星背后的秘密带到眼前,揭露转动不停的地球令人惊讶的变化。从活跃的火山口,到无底的深渊,再到即使是摄影机也未能到达的时间与空间,透过科学的手段验证、推理,为你详述地球的奥秘。

本书的内容运用了很多的地质学、天文学、生物学、区学、海洋学等方面的常识,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这样,读者就能够在快乐中学习,摆脱记忆知识的枯燥,让学习知识成为一种愉快的过程,在猎奇和疑问中推开科学的大门。比游戏过瘾,比卡通搞笑,比上网刺激!学习与有趣的奇特组合,读科学书也像读《哈利·波特》那样过瘾。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当你听科学家侃侃而谈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他们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好像什么都懂?可别被他们唬住了,科学家并不是什么都懂。要真是那样,他们就不用做什么实验了,一天到晚跷着二郎腿坐着就行了。实际上。我们的科学家还有很多疑难没解决,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或不理解的问题。

请把这些问题记在心里,努力地学习,用飞扬的青春拥抱科学的理想,学科学,爱科学,立志做一名科学家,把自己变成一个知识广博的人。这是我们一个小小的心愿!也是我们编著此书的初衷。

在这里,要感谢为本书默默奉献的诸位作者、编辑人员,以及在资料整理和对外联系过程中不辞辛劳的乔春颖女士。本书中部分内容引用了一些知名科学家的文章或科研成果,有些还没来得及拜访,有些…于联系方式的原因没有拜访,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9: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