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最具中学生人气的100篇微型小说,是引人深思的品格故事典范。
其中每一篇故事都会贴近生活的写照,每一篇故事都会拓宽你的文化视野,每一篇故事都会激发你的心灵,每一篇故事都会是一对翅膀,使你勇敢飞翔!从这些故事中你会找到——成长和成才的启发,也会给你最深刻的认识,使你终身受益!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阳光的味道(最具中学生人气的100篇微型小说)/中学生一世珍藏书系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永康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最具中学生人气的100篇微型小说,是引人深思的品格故事典范。 其中每一篇故事都会贴近生活的写照,每一篇故事都会拓宽你的文化视野,每一篇故事都会激发你的心灵,每一篇故事都会是一对翅膀,使你勇敢飞翔!从这些故事中你会找到——成长和成才的启发,也会给你最深刻的认识,使你终身受益!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中学生一世珍藏书系》中的一本。这是一本洋溢爱心、满怀期待的关爱之作。书中主要收录了:《洗手间里的晚宴》、《怀念一只叫阿黑的狗》、《蝈蝈为什么呜叫》、《冠军母亲的诞生》、《二姑给过咱一袋面》、《行走在岸上的鱼》、《一场叫纪念的雪》、《怀念一只被嘲笑的鸟》、《谁听见蝴蝶的歌唱》、《一匹马的微笑》、《王得光最后的要求》、《谁偷了曹操同学的手机》、《半个瓜皮爬上来》等作品,供读者朋友们欣赏。 目录 红绣鞋 逍遥游 乡村歌吧 杭州路10号 洗手间里的晚宴 外婆点亮煤油灯 弯弯的月亮 怀念一只叫阿黑的狗 身后的眼睛 高等教育 风铃 门 蝈蝈为什么呜叫 十二岁出门远行 亲吻爹娘 祝我生日快乐 阳光的味道 你唱的歌儿真好听 青岛啊,青岛 冠军母亲的诞生 画家和他的孙女 讲究 二姑给过咱一袋面 行走在岸上的鱼 伊人寂寞 租个儿子过年 最美是百合 天下第一桩 永远的门 一只鸟 老中医 前朝遗老 一场叫纪念的雪 玉米的馨香 独腿人生 刀马旦 夜色 大暑 最后一颗子弹 幸福倒计时 偶然 米字幅 握手 芦苇花开 一片白云 皮影王 怀念一只被嘲笑的鸟 就要那棵树 梦想 再年轻一次 雪夜历险记 砷米 铁 三娘教子 送别 人类起源 黑蝴蝶 灵魂的颜色 等待那只手 仲秋夜 滑一刀 谁听见蝴蝶的歌唱 套当 爷爷的枪 狼性 山乡的五月 毒不死的狗 小贱妃 崖边对话 端米 等待敲门 无言的骡子 五一是几号 一匹马的微笑 因为有爱 红风筝 雪祭 两个人的感冒 王得光最后的要求 民工洗澡 头条新闻 品茶 延安旧事 疼痛银行 柴米油盐醋茶 试飞 让我站起来 包袱 寄钱 玩笑 疏忽 我也想上学 彩虹 谁偷了曹操同学的手机 背对远方 半个瓜皮爬上来 诚实是金 8路车 那年冬天好大雪 义犬 试读章节 逍遥游 江南大学是一所老资格的大学,中文系又是江南大学的名系。中文系之所以声名赫赫,是因为有一批久负盛名的老教授,在许多专业上可说是一言九鼎,领风气之先。 名圣臣字散木的贺先生即是其中的一位。 他的专长是古籍校勘与论证,最为人钦服的是《庄子》研究,写过许多振聋发聩的专著。他字“散木”,也是取自《庄子》书中,自谦为无用之材,但“不材”即可免遭斤斧之苦而尽天年。 贺先生的样子,尤其是五十岁以后,极似一棵瘦矮枯黄的杂树,一点儿也不起眼。他的个子也就一米六高,背有些弯,平头,脸色蜡黄,唇上蓄两撇八字胡,说话时露出两颗大门牙。他喜欢着青色的衣裤,加上布鞋布袜,乍一看,俨然一乡下农民。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中文系的办公楼立在校园东南角的一个小庭院里,是彼此相连的双层木结构小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有一天黄昏,不知何故,起火了,电铃骤响,让所有的教职员迅速撤离。贺先生当时正在办公室撰写讲义,同室的年轻教师陶淘慌忙丢下手中的书,往门外奔去。陶淘是教现代文学的,自己也写小说,在文坛已有相当的知名度。 贺先生一声大喝:“你跑什么?如果我跑,是因为我死了,就不再有人能这么好地讲《庄子》了。” 陶淘连忙恭敬地侧立门边,说:“贺先生,您请!” 事后,贺先生对陶淘说:“我让你等一下,是想提醒你,什么事都不必慌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陶淘说:“是,是。” 贺先生喜欢独来独往,以书为伴。上课之外,不串门,不交际,不嗜烟酒。唯一的爱好是在休息日,带一两本古书和一些干粮到郊外的僻静处,赏玩山水后,坐在树下读书。他的眼睛真好,读了这么多书,却无须戴眼镜。他曾以诗嘲弄那些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同辈:“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 “文化大革命”说来就来了。 贺先生很快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红卫兵小将隔三差五拉着他去游街批斗。他被戴上一顶很高很尖的纸做的帽子,胸前挂着一块黑牌,上写“打倒反动学术权威贺圣臣”,手里提着一面铜锣。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 他的几个同辈人,有的受不了这种侮辱,自杀了;有的吓得旧病复发,住了院。他对他的老伴儿和儿女说:“我不会自杀,也不会因病而逝,我还有几本书要写,我不能让天下人有憾事。” 后来,贺先生又被遣送去了“五七干校”,以体力劳动来改造他的思想。和他同居一室的是陶淘。这一老一少的任务是喂猪,不是关着喂,而是赶着猪野牧。他们两个人共用一口锅吃饭,俨然父子。 很奇怪的是贺先生对做饭炒菜十分内行,尤其是炒菜。虽说少荤腥,蔬菜由场部统一发放,也不多,但贺先生却能变通烹调之术,或凉拌,或爆炒,或清煮,做出陶淘从没有品尝过的美味。特别是春夏之间,贺先生识得许多野菜,比如马兰头、蕨菜、地菜、马齿苋……他亲自去采,以补蔬菜之不足。 陶淘问:“您怎么识得这么多野菜?” 贺先生说:“我不是出生于书香世家,我的父亲是农民,是祠堂资助我上的学。另外,我看过许多这方面的书,孔子说多识鱼虫草木之名,想不到现在用上了。” 陶淘说:“您很有童心,我却没有,惭愧。” 贺先生还采了许多艾叶,晒干,做成艾条。他说他稍懂医道,有些病可以烧艾作灸,十分见效。 陶淘的情绪越来越坏。 有一天出门牧猪时,陶淘说身体不舒服,想休息半天。 贺先生说:“好吧。” 贺先生把猪赶到不远处的山坡上,让猪自去嚼草。他坐在树下,想他的《庄子》大义。坐了一阵,觉得陶淘的举动有些异常,慌忙往回赶。 推开门,陶淘上吊在矮屋的梁上。 贺先生忙把被子垫在地上,搬来凳子,站上去,用镰刀砍断绳子。陶淘跌落在被子上。 贺先生寻出一截儿艾条,在煤灶上引燃,然后灸陶淘的“人中”穴。 过了一会儿,陶淘醒来了。 “贺先生,您不该救我!” 贺先生说:“我已至花甲,尚不想死,何况你!我的《庄子》研究,想收个关门弟子,你愿不愿意?” 陶淘哭了。他因出身不好,又搁在这似无穷期的“五七干校”,女朋友忽然来信要和他分手…… “女朋友分手,好事!不能共患难,何谓夫妻?若你们真走到一块儿,有了孩子,再遇点厄难,那才真叫惨。” 陶淘说:“我愿受教于先生。” 此后,贺先生开始系统地向陶淘讲述《庄子》。没有书,没有讲义,那书和讲义全装在贺先生的肚子里。《汉书》记载《庄子》一书为五十三篇,实存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贺先生先背出原文,再逐字逐句细细讲评,滔滔不绝,神完气足。《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伴随着日历,一篇一篇讲过去。 贺先生讲课时,喜欢闭着眼睛,讲到他自认为得意的地方,便睁开眼问:“陶淘兄,你认为如何?”陶淘慌忙站起来,毕恭毕敬地说:“学生心悦诚服,确为高见!” 陶淘觉得日子短了,生活有意思了,眼前常出现幻觉:贺先生就像那自由自在的鲲鹏,扶摇直上,“其翼若垂天之云”,自由自在,不以环境险恶为念,堪为自己人生的楷模。 世道终于清明了。 陶淘一边工作,一边当了贺先生的研究生和助手。在他的协助下,贺先生完成了几部关于《庄子》研究的重要著作。 贺先生说:“陶淘,我也该走了,我的肝癌居然拖过了这么多年,实为奇迹。庄子说,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我现在把该做的事做完了,写完了书,还有了你这个传人,此生无憾。” 几天后,贺先生安详地去了,享年七十有二。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