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以美铸魂(2衢州最美现象启示录)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孙侃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孙侃著的《以美铸魂(2衢州最美现象启示录)》是《以美铸魂》的续篇,继续以文学笔调,生动、全面、系统、真实地叙述衢州市近年来涌现出的诸多“最美现象”,弘扬“最美精神”方面的重大成果,描述一大批“最美衢州人”的感人故事,叙述他们在追寻“中国梦”过程中的内心世界。用感人的事迹回眸凝望衢州的最美人物,用鲜活的笔触探索分享衢州的最美机制,希望能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内容推荐

孙侃著的《以美铸魂(2衢州最美现象启示录)》系《以美铸魂》的续篇,以文学笔调,生动、全面、系统、真实地叙述了衢州最美现象,集中展示了2014年以来衢州市公民道德建设的工作成果,详细叙写了近三年中,在三衢大地上涌现出的“最美衢州人”的杰出代表,记录了他们的感人事迹,追溯了他们的成长轨迹,尤其展现了他们崇德向善、以美铸魂的自我修为和不懈追索,用鲜活的笔触探索和分享了衢州的最美机制。

全书主题鲜明,脉络清晰,人物生动,故事感人,情感真挚,与第一本一脉相承、融为一体,共同绘就衢州的最美图、群美谱。以美铸魂,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衢州样本,必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感悟。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仁爱之城,最美的故事仍在延续

第二章 点燃我的爱,抚慰你期冀温暖的心

 万少华团队:恤治疮痍,大爱关乎民族痛

 早餐奶奶:孩子们的朗朗书声就是最大回报

 棉鞋阿姨:寒冬里送上温暖的人

 “最美的哥”:帮助别人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第三章 让我的援手,紧紧挽住你的生命

 拯救危急中的生命,这是我的天职

 爱心绽放,一个令人敬佩的最美群体

 救人英雄,面对癌症仍从容

 水井再深,风险再大,也要把你救上来

第四章 生命最灿烂之时,在于无私付出

 生命中最后的200米奔跑

 一腔热血,洒入江流化永生

 替儿子捐献器官,生命乐章更动人

 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躯体

第五章 诚信慈孝,共同铸就和谐天堂

 拾金不昧,比黄金还要宝贵的是良心

 诚信老爹:替子还债十二年

 好女子,我来照料两个婆婆一个娘

 最美大家庭,幸福满堂缘自孝行传家

第六章 责任在肩,人民利益高于天

 好法官,就要一心为民

 一位办案高手,又是纠错专家

 青春热血,绘就消防军人时代形象

第七章 永恒的力量,来自那份高尚而应尽的责任

 胜利日大阅兵,衢州籍军人的青春风采

 苍穹之下,无畏于艰难险峻的矫健战鹰

 把家乡的正能量传播到天下

第八章 奉献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平凡中体现了不朽

 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治水老黄牛”

 奉献在钱江源头的最美旅游人

 一所“袖珍学校”与一位老师的一辈子

第九章 为大家做事,人生中最大乐趣莫过于此

 我是“红色宣讲员”,我已八十三岁

 百姓书院:耕读济世之梦在此凝聚

 “红帽子”志愿者服务队,奉献温馨二十年

第十章 以美铸魂,缔造新的时代传奇

后记

试读章节

早餐奶奶:孩子们的朗朗书声就是最大回报

以始终不变的低廉价格,为孩子们和路过的民工提供爱心早餐,这样的义举,已经做了23年,而且还在做下去。奉献的动力是什么?是根深蒂固的中国优秀传统品德,是她善良、勤劳的优良秉性,是那颗与生俱来的灼灼爱心。老人开心地说,每次卖早餐的短短两三个小时,是她最快乐的时光,因为从孩子们的欢笑中,她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奶奶,我要一个粽子,一个粿!”“奶奶,我要两个油饼,一个蛋饼!”“奶奶,我还要一袋豆浆!”……一大早,在衢江区黄坛口乡中心小学门口附近,不少孩子围着一个简陋的早餐摊,正抢着买早点。晨雾还没有完全散去,食物冒出来的热气给早餐摊笼上了一层氤氲的气雾,早餐摊主人忙碌的身影在晨雾和气雾中若隐若现。人们看到,这位不停地把一份份早餐递给孩子们的摊主,竟是一位弓着背、歪着脖子的八旬老太太。

这位老太太名叫毛师花,1933年7月14日出生,是衢江区黄坛口乡人。八旬老人大清早亲手为孩子做早餐、卖早餐,这着实令人感动,更让人感动的是,老人提供的早餐物美价廉,无论是粽子、蛋饼、糯米馃、豆浆、稀饭,每份都只要5毛钱!她的早餐摊已摆了23个年头,风雨无阻,其售价竟也在这23年中始终未涨(茶叶蛋刚不久才卖1元1个)。有人说,这可能是全浙江最便宜的早餐了,此言一点不虚。

早餐摊很小,两张只能让几个人使用的小方桌,七条凳子,一张摆放着各种调料、菜馅与碗筷的台桌,四只分别用来发饼、煎饼、热豆浆的煤炉,还有一辆拉物品的小三轮车……这早餐摊够简陋了,但人气极旺。为了不影响周围其他早餐店的生意,老人每天售卖的早餐份数不多,且只售给小学生或若干路过的打工者和熟客。

一名六年级小学生用两块钱买了四样早点。他端着热腾腾的豆浆,一边喝一边感激地说:“我从二年级开始就在这里吃早餐,因为奶奶的早餐最实惠。如果是在别的早餐摊,光是一个粽子就要两三元钱。一个月下来,可是一笔不小的钱哪。”

另一名学生深情地说:“父母每天给我两元钱吃早餐,虽然钱不多,但因为奶奶的蛋饼只要五毛钱一个,我吃两个还能存下一元钱。有的时候忘了带零钱,奶奶总是笑着说,先吃吧,下次来补就行了。”

而在教师祝春霞眼里,为学生提供早餐的这位老奶奶特别慈祥可亲,每天早上在学校门口附近看到,心里就涌上一股无可替代的温馨,这份温馨似乎已完全融人了自己的生活里。祝春霞说:“哪怕你不会去她那里吃早饭,哪怕你没有与她太多交流,但只要看见奶奶,心里就感到暖洋洋的。什么叫正能量,我想这就是吧。”

毛磊曾是这所学校的学生,吃过几次毛奶奶提供的早餐,已经记不清了。长大后的毛磊参军去了外地。没想到,他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惊讶地发现毛奶奶依然还在原处卖早餐,依然是那么的热心,依然是老价格。“看着早餐奶奶,我感到特别亲切,小时候的感觉又回来了。说真的,在我记忆中,没有比奶奶的早餐更可口、更有家乡味了,因为这是家的味道,是奶奶的味道。”

“早餐奶奶”,这是孩子们对她共同的昵称,渗透着一种尊敬,表达着一种感激。

正是上学高峰,来吃早餐的人比较集中,不一会儿就把早餐摊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起来。老人手脚麻利地忙碌着,仍然有些难以应付,所以有的孩子很自觉地帮起了忙。有的自己动手打好了一碗碗豆浆,有的孩子吃好了早餐就把钱压在碗下,有的还把用过的碗洗干净后放在一旁,像在自己家里那样主动、默契。老人也像对待自己的孙辈那样和蔼、随意,有小学生在打豆浆时不小心把碗摔碎了,孩子都吓得差点哭了,可老人根本没在乎碗,而是马上问孩子手有没有伤到。

到了7点30分,孩子们都进了校园,从里面传出来的是朗朗书声。此时,老人的早餐也差不多卖完了,只剩下了若干个油饼、一小壶豆浆等,可还是有吃早餐的人来到。他们中,有早锻炼的,专门从衢化那边跑到这里;有从附近几个村子骑车来这里上班的;也有一些是干体力活的打工者,甚至还有拄着拐杖的残疾人。他们也是这家廉价早餐摊固定的食客,对老人的义举同样赞不绝口。

这是寒冬中一脉暖暖的温情,春秋时一份沁人的关怀;这是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给予成长中的孩子的一股爱的力量。

老人为何经年累月、风雨无阻地为孩子们、为他人提供廉价早餐?自然是出于她善良、勤劳的优良秉性,出于根深蒂固的中国优秀传统品德,出于她这颗与生俱来的奉献之心。

毛师花老人原本是江山人,家距江郎山不远。新中国成立后,没读过书的她独自一人来到黄坛口学裁缝,后经朋友介绍认识了黄坛口水电站的一名钳工,结成夫妻。因丈夫工作变动,后相继去过新安江、乌溪江、刘家峡等地生活,1964年因国家实行下放政策,两人又回到黄坛口,老伴在水电十二局的黄坛口电厂工作,毛师花则依靠做裁缝和养猪赚取生活费,生养的两儿两女均长大成人。

P42-44

序言

不忘最美初心 打造仁爱之城

“最美”是尺,丈量人类的文明高度;最美是旗,引领社会的价值追求。时隔三年,我们推出长篇纪实报告文学《以美铸魂——衢州最美现象启示录》的续篇《以美铸魂2》。用感人的事迹回眸凝望衢州的最美人物,用鲜活的笔触探索分享衢州的最美机制,希望能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从2011年开始,衢州便行走在最美建设的路上。六年来,最美,对衢州而言,是有和无之间的精彩博弈,是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的和谐统一,成了烙印在衢州人血脉里的金色名片。

最美,是从无到有,能够烛照人心的正能量。从2011年的最美爷爷占祖亿纵身一跃、舍己救人开始,到九年如一日救助细菌战受害者的时代楷模万少华及其团队,最美人物、最美事迹、最美现象从偶然的、突发的、默默无闻的个案,直至蔚然成风,形成风尚。这当中有几度救人不留名的医生陈玮,有为送学生及时就医、跑完生命中最后200米的教师李永刚,有在湍急的洪流中勇救落水男孩、直至献出自己生命的普通农民傅志霄,有倒在工作岗位上的乡镇干部“治水老黄牛”张辉良……每一个最美人物都有独特的事迹,每一则最美故事都有烛照人心的力量。六年来,衢州的最美,几乎囊括国内所有道德类重要奖项,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中国好人等“国字号”荣誉,浙江道德模范、浙江骄傲、青春领袖、浙江好人等省级荣誉……正是有了这越来越多的最美,让“东南阙里,南孔圣地”的衢州,不仅成为一片清川嘉树、风物清新的美丽河山,更成为一处荡漾着崇礼尚仪、德善诚信之风的仁爱之城,成了备受全国瞩目的最美源头、道德高地。

最美,是用有做无,能够助推发展的加速度。整整六年,衢州探索形成培育、选树、弘扬、践行、关爱的五大机制,把一个个最美人物、最美事迹用足用活用好,推动看不见摸不着的风尚培育、文明提升、品质铸就。原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以及中央书记处书记、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都对衢州的最美建设作出过重要批示。在中宣部的课堂,全国宣传部长培训班特邀衢州介绍经验,“以美铸魂,用有做无”的经验做法得到广泛赞誉。在各类核心期刊和主流媒体,不论是中宣部《宣传工作》《求是》《党建》《时事报告》等杂志,还是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头版,都常常闪耀着最美衢州的风采。因为最美,道德之花在三衢大地竞相绽放,向善向上的精气神凝聚形成风尚,市民幸福指数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最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衢州高居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最幸福城市第4位,连续多年被评为平安大市。

以美铸魂,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衢州样本。为此,我们继续邀请浙江知名作家孙侃同志精心打造《以美铸魂2》,它延续第一本的精神内核和创作思路,以纪实的体裁和文学的笔法,洋洋洒洒,20余万言,集中展示了2014年以来“最美衢州”建设的工作成果,详细叙写了近三年中,在三衢大地上涌现出的“最美衢州人”的杰出代表,记录了他们的感人事迹,追溯了他们的成长轨迹,尤其展现了他们崇德向善、以美铸魂的自我修为和不懈追索。全书主题鲜明、脉络清晰、人物生动、故事感人,与第一本一脉相承、融为一体,共同绘就衢州的最美图、群美谱。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2500多年前,孔子就以如此诗意盎然的句子,来评说何谓修道守德之人。不求闻达,不问利益,只愿默默奉献;坚守诚信,体悟仁爱,只因责任在身。让我们充分发挥衢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公民道德建设既有成果的应有效应,进一步弘扬和坚守“诚信、责任、仁爱、奉献”的衢州人价值观,让“最美衢州、仁爱之城”更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最美建设永远在路上,以美铸魂仍会有续篇。让我们一起期待。

是为序。

中共衢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诸葛慧艳

2017年1月

后记

一遍遍地阅读“最美衢州人”的事迹材料,一次次地来到衢州与最美人物面对面交谈,很多材料其实已经看了很多遍,依然会怀揣着,不时掏出来反复研读。我惊讶于衢州一地竟有如此层出不穷的仁爱故事、至善人物,每一则故事每一个人物又是那么的感人肺腑、各具魅力。两年前,我曾采写了长篇报告文学《以美铸魂》,个中人物和他们的故事仍耳熟能详,平素间还经常回味他们德行善举的价值和动因,并不由自主地向身边友人反复宣讲他们的故事,《以美铸魂》也成了我文学创作生涯中的一部重要作品。而今,我幸运地获得了采写长篇报告文学《以美铸魂2》的难得机会,能以文学的手段叙写又一批“最美衢州人”,这让我尤为激动,尤为感奋。在此,我要再次感谢衢州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和同志们,是你们的充分信任,让我能再度零距离接触一大批“最美衢州人”;是你们的全力支持,能让我顺利地完成这次重要而光荣的创作任务。

我醉迷于每个“最美衢州人”的事迹素材,乃至事迹中的每个细节。采访他们的时候,我总是问了又问,原定的采访时间情不自禁地延长。采访结束后,我又会向大多数最美人物索要相关材料,或再补充采访。虽然,我的工作量会因此而增加,采写时间会因此而延长,可我乐此不疲。常常,我把已经写成初稿的整段整章重新推翻,只是因为觉得这样的叙写还不够传神,还不够到位,我宁可把同一个最美人物的某个故事或情节写上几遍,然后再择取其一。这样的写作方法,在我以前的文学创作经历中是罕见的,但是我愿意——当我倾听着被采访者热泪盈眶地说着万少华、陈玮、姜云龙、金建文、张素梅、祝香凤的故事,当我为李永刚、傅志霄、张辉良、詹正卫、黄茂盛的事迹一次次掬泪,我觉得,面对这样的最美人物,我下多大的工夫、花多浓的笔墨都是应该的。极尽最华丽的辞章,都无法淋漓尽致地展现他们的高贵品格、感天动地的付出。

是的,在创作这部《以美铸魂2》的过程中,我不时痛感自己的笔力之不逮。或许是因为对第二次叙写“最美衢州人”,自身赋予更高的要求,或许这又一批最美人物,其事迹的典型、生动、独特更甚于以往,我总是在担忧中度过,担忧我对他们的体悟不够深刻,对他们言行价值的判断和定位不够准确,对他们事迹的描摹不够鲜活。我的担忧自然化作了我的全身心投入,不忍出现重要的遗落,尽量避免大的瑕疵,特别是在充分占有素材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真情来叙述每个人物、每则故事。事实上,担忧何尝不是一种压力?当我时时想要更出色地完成这一任务,心理上承受着一定的压力之际,正是努力调遣笔法、锤炼笔力之时。我相信,受这些最美的心灵最美的言行所感召,我的写作也在不由自主地力争完美,力趋至善。可以说,这样的写作状态有利于我的提高,无论是写作功力还是内心修养。  写完此书,大片的文字令我获得久绷神经后的放松和宽慰,也令我生出诸多感慨。每次写作,何尝不是一次超长距离的长跑?而眼下,我再次跑到了终点。在此,我要深深地感谢为这本作品的策划和采写给予热情鼓励、有力支持的领导和各界人士,尤其要感谢衢州市委宣传部诸葛慧艳部长,杨苏萍、毕茗、郑小龙副部长,感谢市委宣传部周宏波、姜敏、谭小兵、何明星等同志,感谢衢州市各县(市、区)委宣传部领导和文明办的同志们,感谢所有被采访的“最美衢州人”和他们的家属、领导、同事和相关人员,这部作品的字里行间,凝聚的是你们的大爱情怀、你们对大爱的呼唤。

本书内文配有百余幅照片,大部分由衢州市委宣传部及各县(市、区)委宣传部和文明办、被采访者本人提供,或由笔者拍摄,少部分来自于网络。部分照片已注明拍摄者,因各种原因未注明拍摄者的,敬请各位见谅。

孔子有言:“见善无不及。”意即看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是的,在“最美”之前,唯有用心学习、迎头赶上,才能真正自觉达到“以美铸魂”之效。让我们互勉。

孙侃

2016年12月杭州後和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21: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