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抗战中,中国远征军以充沛的爱国主义热情,为正义而战,始终保持着旺盛士气和坚强斗志。他们常常处于泥泞崎岖的境地,强攻工事坚固的敌阵,数以万计的中华儿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并在国际上博得了崇高的荣誉。由杜聿明、宋希濂等编著的这本《正面战场(远征印缅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作为亲历记录,再现了远征印缅战事的英勇与壮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正面战场(远征印缅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杜聿明//宋希濂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八年抗战中,中国远征军以充沛的爱国主义热情,为正义而战,始终保持着旺盛士气和坚强斗志。他们常常处于泥泞崎岖的境地,强攻工事坚固的敌阵,数以万计的中华儿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并在国际上博得了崇高的荣誉。由杜聿明、宋希濂等编著的这本《正面战场(远征印缅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作为亲历记录,再现了远征印缅战事的英勇与壮烈。 内容推荐 英勇不屈的战史奇观,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1937年到1945年,国军发动大会战二十二次、战役一千一百多次、普通战斗两千八百多次。三百二十多万官兵伤亡,一百多名将军殉国。四千多名飞行员血洒长空,两千四百多架战机被击落。海军更是全军覆没,所有的舰艇全部打光。这就是可歌可泣的正面战场,这就是不可磨灭的历史画卷!事实用鲜血与火焰向全世界证明,没有任何侵略者可以征服中华民族! 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写中国人惊天动地保家卫国史。来自抗日战场第一线的声音,写照国军抗日的第一手资料。《正面战场》,直面历史,弥足珍贵。杜聿明、宋希濂等编著的这本《正面战场(远征印缅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是其中描写远征印缅抗战之一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中国远征军人缅对日作战述略 远征军在滇西的整训和反攻 中国驻印军始末 中国远征军印缅抗战概述 转战中印缅战区的新编第三十八师 军委会参谋团与滇缅抗战 滇缅抗日杂忆 我军在滇越边境的防卫部署 第二章 第一次入缅抗日 仰光失守前后 挫辱而归的第一次远征 第九十六师人缅远征的惨败 第二○○师入缅抗战经过 转战同古、棠吉和过野人山经过 野人山历劫记 人缅抗日二十天 新编第二十八师远征抗战纪实 滇西大溃败及其他 对峙中的战斗 第三章 中国驻印军的反攻 从印度整训到反攻告捷 悲壮激烈的胡康河谷反攻战 从八莫之役到凯旋回国 密支那攻防战 新编第二十二师对日军的最后一仗 第四章 中国远征军的反攻 滇西纵谷地带的反攻战 卫立煌率师反攻滇西 强渡怒江的工程准备和取胜经过 连战皆捷的滇西反攻战 血战松山 松山攻坚战 回忆滇西反攻 巧取来凤山强攻腾冲城 腾冲歼敌记 滇康缅边境的抗日战斗 附录 远征印缅抗战大事记 试读章节 六月五日,新编第二十八师两个团分别向腊猛和阴登山进攻。凌晨,我空军飞机四架向阴登山头俯冲轰炸。重炮团的密集轰击打得阴登山顶硝烟弥漫。 我第八十三团勇猛地向腊猛突进,守敌二三百人激烈抵抗,被我杀伤甚众,敌仓皇后撤。中午,我军收复腊猛,继续击退敌人几次反扑,占领了淘金河以南的几处高地,切断了通往大坝的公路。 我第八十二团以第三营攻击阴登山。部队下竹子坡向前开进时,遭到敌炮火的猛烈袭击,便跃进至山麓,攀藤缘葛而上。沿途树林中都有敌人的暗藏射手,狙击我军。我前锋以密集火力开路,肃清林中敌人,全营顺利攻击至陡坡与山顶缓斜面构成的棱线。棱线以上便是寸草不留的山顶,敌主阵地便在山顶中部,距棱线不到一百公尺。我方炮兵已作延伸射击。敌阵地上的铁丝网东倒西歪,一片死寂。只有远处的炮声在轰鸣。我军两个连在重机枪和迫击炮火的掩护下,向敌人主阵地发起了第一次攻击。士兵们刚跃出山棱往上冲,便遭到南、北、西三面远近各处敌人暗堡机枪交叉火网的射击,因毫无藏身之处,几十名官兵当即牺牲于光坡上,我军攻击顿挫。这次攻击的唯一收获,是发现了一些隐蔽巧妙的敌堡。于是我炮兵再度猛轰敌人,竹子坡我山炮营对敌据点进行精确射击。但是,当天的三次冲击山顶,均未奏效,机枪连连长中弹牺牲,前后伤亡近百人。我军坚守山棱不退,就地连夜挖掘战壕,准备再战。 当晚十二时左右,第八十二团机枪第三连班长聂正容正在给重机枪装填子弹(该连用的是丹麦造麦特生式轻重两用机枪),敌一股约百人从阴登山脚上山,摸到我军后方,用刺刀杀死我两名步哨,径自摸到我机三连阵地,听到聂正容装子弹的声音,便悄悄走近,自背后一刺刀将他杀死。排长王保成听到惨叫声,提着冲锋枪过去问:“是谁?”副连长吴俊臣(四川人)富有夜战经验,他端起冲锋枪扫了一梭子,一边大叫:“不要问,快打!”他们两人一扫射,敌人便哇哇地冲上来。传令兵王来福(四川人)把弹匣装好给吴俊臣,打退了敌人第一次冲锋。全机三连六挺重机枪迅速掉过头来,向再次发动冲击的敌人扫射,打得敌人转身而逃,遗尸三十余具。山顶上企图冲下来策应的敌人,也被我步兵打死十余个。 由于我空军和炮兵未能完全摧毁敌堡,我们便用火箭筒及火焰放射器去攻击。六月六日拂晓,我两具火箭简和三具火焰放射器推进至棱线上选定了的位置,全部机炮做好准备。一声令下,一条条火龙奔向敌人几个主要地堡,数十挺轻重机枪分别对准已发现的敌人火力点射去,我步兵乘势冲向敌阵,越过铁丝网,向壕沟中冲出来的敌人射击、刺杀。一场血战奏凯歌,我军第一次占了阴登山。紧接着,反斜面上,以及后面几个山头上,敌人的炮弹、枪弹便向我们倾泻而来。已攻占山顶的我军步兵,迅速跳下敌人留下的交通壕进行还击,但经不起敌人枪炮的密集轰击,又被迫退回棱线下。当日,第七连梁连长和第九连李连长阵亡,官兵伤亡共五十余人。敌人伤亡也不下此数。 六月七日,第八十二团又以两营兵力,再次向阴登山发动猛攻,摧毁敌地堡数个,占领了山头。敌人再次反扑,失而复得者再。但这一天总算站稳了脚跟,我们宣告收复阴登山。经深入观察,才知道敌堡垒是何等的坚固。有一个地堡是被飞机重磅炸弹直接命中炸毁的,四五公尺深的上下结构,还约略可见。泥土中埋着残断的近两人合抱的大圆木,还有扭曲的厚两公分钢板和钢轨。有些地堡虽然被一。五榴弹炮直接命中,并没有坍塌,只打破了一点“皮”。敌人的顽强也是惊人的,他们被迫撤出阵地时,一个敌小队长腿被炸断,我军迫近时,他竞用刺刀自杀。他们的营妓也敢打着光脚跳出战壕来投手榴弹。一段只有四五十米的交通壕内躺着敌我两军上百具尸体,时届盛夏,臭气熏天。这里是唯一可以在争夺战中掩蔽的地方,也是敌我炮兵反复集中轰击的地方,因此这里既是求生之所又是葬身之地。由于死者太多,这里宛如一条血河。自六月八日至二十三日,敌我双方在阴登山进行多次拉锯战。那条血河中的尸体,日益增加,而且腐烂脱骨了。为了保持既得的阵地,我官兵不得不站在血潭中坚守着阴登山。 在此段时间内,我第八十三团连续向大垭口之敌发起进攻,同样遭到敌人的疯狂抵抗,未能获得进展,但颇有斩获。 P152-153 序言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彻底打败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进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全国军民浴血战斗,英勇牺牲,为国家、为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了全面反映抗日战争的概貌,为史学工作者提供研究资料,特将全国政协和各地政协征集的原国民党将领回忆抗日战争的文章,经过审慎的选择和核实,汇编成《正面战场-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丛书。本书是丛书中之一部。 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珍珠港事件,国际上法西斯阵营和反法西斯阵营变得更加泾渭分明。从此,英美两国和中国在共同抗日的基础上结成了联盟,我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也就汇合在一起。中国远征军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组成并派赴缅甸作战的。 中国远征军是根据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而组成的,随即深入缅甸与日本侵略军作战。一九四二年三月,远征军在缅南同古遭日军重兵围攻,激战十二昼夜始突围北撤。此后连发皆北,至八月初分头撤至印度和滇西集结,整个缅甸及怒江以西的部分国土遂落入敌手。此次战役,远征军损失惨重。特别是在撤退途中,山高林密,蚊蚋成群,给养困难,疫疠丛生,部队大量减员,由出征时的十万兵员,减至最后的四万人左右,在撤退中损失人数竟大大超过作战中伤亡人数。远征军之所以遭此惨败,是由于指挥系统凌乱无能和盟国之间彼此观望不前所造成的。 自缅甸撤至印度境内的远征军,陆续向兰姆伽集中,接受美国的装备和训练,同时成立了以史迪威为总指挥的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以代替开始时的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以后又陆续补充一部分中国军队空运至印度参加训练,全部美械装备,先后成立了新一军和新六军。一九四三年春,中美工兵部队自印人缅修筑中印公路。十月,中国驻印军开始向侵缅日军实行反攻。经过一年多英勇顽强的连续作战,中国驻印军终于赢得了胡康河谷战斗、孟拱河谷战斗以及密支那、八莫等战役的巨大胜利,并乘胜向滇西畹町推进。 从缅甸撤至滇西的远征军,经过整顿、补充和训练,于一九四三年四月成立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司令部,下辖第十一、第二十两个集团军和直属第八军,并得到了美械装备。一九四四年五月远征军强渡怒江开始反攻,激战八个月,连克腾冲、松山、龙陵、芒市等重要城市,于一九四五年一月下旬与中国驻印军在畹町会师。 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克服了征途的险阻和日军的顽抗,终于取得了反攻作战的胜利。这一胜利完全打通了中印公路,解除了日军对中国战场西侧的威胁,打破了日军对英国援华物资的封锁,也牵制了大量的日军兵力,从而减轻了盟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次胜利是由于中国远征军以充沛的爱国主义热情,为正义而战,始终保持着旺盛士气和坚强斗志的结果。他们常常处于泥泞崎岖的境地,强攻工事坚固的敌阵,数以万计的中华儿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并在国际上博得了崇高的荣誉。当然,这次胜利也是同中国人民、印缅人民和爱国华侨的热情支持以及盟国的物资援助分不开的。在远征部队反攻之前,盟国之间虽然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但在共同对敌的作战部署和指挥方面,在部队的训练和装备方面,特别是在空军的协同作战方面,已经作了长时间的准备,这无疑是取得这次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尊重历史事实和原作者的本意,我们对这些回忆文章基本保持原状,只是对个别不妥当的词句和段落,作了一些必要的修改和删节。文中对于事件发生的日期,我们均采用中国时间。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