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从古至今就蕴有无穷的魅力,曾让无数人在诗词的世界里沉醉不知归路,也让无数喜爱古诗词的人为之歌吟、为之倾倒。《人间自是有情痴(吴淡如诗词译语)(精)》所选皆为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吴淡如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加以阐释,让诗词的魅力更显独特,每首诗词后面又有优美、精炼的文字讲述古代文豪的奇闻异事,令人读之畅快,也为之折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间自是有情痴(吴淡如诗词译语)(精)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古诗词从古至今就蕴有无穷的魅力,曾让无数人在诗词的世界里沉醉不知归路,也让无数喜爱古诗词的人为之歌吟、为之倾倒。《人间自是有情痴(吴淡如诗词译语)(精)》所选皆为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吴淡如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加以阐释,让诗词的魅力更显独特,每首诗词后面又有优美、精炼的文字讲述古代文豪的奇闻异事,令人读之畅快,也为之折服。 内容推荐 吴淡如编著的《人间自是有情痴(吴淡如诗词译语)(精)》精选62首经典诗词,展现了诗人、词人不同的思想感情,有离别之情,相思之意,有国破家亡的苦闷情怀,有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也有对时间的感慨以及生活中的诸多无奈……吴淡如以流畅易读的文字诠释了这些诗词的含义,使广大读者能够在古代诗词的海洋中肆意徜徉。 书中也讲述了一些古代文豪的生平经历和奇闻趣事,不仅文采斐然,也妙趣横生,可以让读者以更加易于接受的方式更多地了解那些文人墨客的生活情态以及他们的思想感情,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那些诗词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目录 第一章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赋得自君之出矣·张九龄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王昌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题都城南庄·崔护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离恩其四·元稹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寄此·李商隐 第二章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山中留客·张旭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中·王维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李白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问刘十九·白居易 第三章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呜涧·王维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听弹琴·刘长卿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贾岛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田园乐其六·王维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杜甫 第四章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罢相作·李适之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宿建德江·孟浩然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故亭山·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李白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江雪·柳宗元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李商隐 笫五章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长干曲其一·崔颢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张继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韦应物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科后·孟郊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金缕衣·杜秋娘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农巷·刘禹锡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遣怀·杜牧 第六章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清平乐·李煜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蝶恋花·晏殊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苏轼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苏幕遮·范仲淹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卜算子·王观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虞美人·蒋捷 第七章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鹊踏枝·冯延巳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苏轼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苏轼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临江仙·苏轼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鹧鸪天·朱敦儒 第八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晏殊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洞仙歌·苏轼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念奴娇·苏轼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江城子·苏轼 第九章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李煜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李煜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李煜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浪淘沙·李煜 第十章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雨霖铃·柳永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柳永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生查子·欧阳修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鹧鸪天·晏几道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晏几道 似花还似非花 水龙吟·苏轼 天涯何处无芳草 蝶恋花·苏轼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卜算子·李之仪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泰观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 少年游·周邦彦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李清照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钗头凤·陆游 众里寻他千百度 青玉案·辛弃疾 试读章节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赋得自君之出矣·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淡如译语】 从你走后,我没有心情再织布了。思念你的容颜,就像满月一样,每个夜晚越来越失去光辉。 “赋得”诗体是齐梁间出现的一种诗歌创作形式,摘古人名作佳句入题,更像是一种命题作文,意在于古人诗句之下扣题写作,并竭力翻出新意,所以此类诗歌多难脱古人窠臼,亦难自成一格。 “自君之出矣”出自乐府诗“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原诗意境平白朴素,而寄情至深,后人之“赋得”诗或寄遥思之情,或表迁谪之思,故佳作之妙多在于设喻巧妙而立意委婉,在这一方面,张九龄之作,可堪翘楚。 诗中描述的是一种缓慢而悠长的思念,悠长的不仅是离人别家的时间,也是思妇念而不得的心绪。但这心绪却不似诗句表面般平和静好,而是潜流暗藏、波涛汹涌。只一句“不复理残机”,便道明良人离家已久,而思妇在良人离家后,生活失去倚重,被爱恋相思所缠绕羁绊,从而连织布这一普通的日常生活也难以继续,只得任其残破。如果说“人去楼空”带给人们的是空虚和冷清,那么“君出机残”则诉说了“人去而楼不空”的衰飒和落寞的气氛。或倚窗前,或卧闺床,月光的朦胧幻影似乎可以映照出一个个辗转难眠、思绪万千的夜晚。夜寒衾短,那明月的皎洁和灵动,在月盈之刻便开始衰退,但清辉还可减退又复满,而容颜又怎能如明月一般亏极则盈呢? 机杼易残,清辉渐减,唯有思念亘古不变。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淡如译语】 深闺中的少妇,本来不知道什么叫作离愁,当春天来时,刻意打扮,登楼眺望;忽然看见路旁杨柳抽出了新绿的色泽.多么后悔当时叫丈夫去追求官位,如今我没人来陪。 “夫诗本性情而发者也,其切而易见者,莫如夫妇之间。”由于唐代边关战事频仍,封建王朝常常征召夫役镇守边关,而从军远征、立功边塞也是快速取得功名的一个重要渠道,所以当时的青年男子,出于被迫或自愿,很多都离开家眷去往边关。在这一背景下,表达离别相思之苦的闺怨诗盛行起来。王昌龄这首《闺怨》叙写的便是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以及在闺中少妇对美好生活的单纯幻想下,对从军觅侯久久未归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虽是思念,却并未吹响别离的笙箫,通篇叙别情而不着“别”字,而离情别绪如轻呼的空气,像晃动的影子,一直萦绕在少妇身边。王昌龄刻意描述了一位“不知愁”的不谙世事的少妇形象,一方面为“教夫婿觅封侯”的幼稚铺写缘由,另一方面也为后文的“悔”埋下了伏笔。春光烂漫,室外一片生机盎然,少妇精心妆扮,独自登楼欣赏春色,表示了少妇对自己青春年华的珍爱和自赏。而登楼在古代常代表抒发情感、排解忧思,自然也有盼望游子归来之意。此时施粉黛以登楼,也暗含着盼望迎接夫婿回来的愿望。不料看到的却是暮春之时勃发的柳树,不仅渲染了“折柳送别”的离情别绪,也蕴含着韶光易逝、青春难驻的伤感。眼前所见和内心期盼的落空,让这位“不知愁”的少妇顿生悔意,不由得盼望起相依相偎的温存。 王昌龄的一首《闺怨》,如蜿蜒流淌的溪流一般,含蓄、曲折、意蕴深婉,虽非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表露无遗。 P2-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