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会战,是指抗日战争时期,从一九三八年武汉失守以后至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以前,在湖南省境内,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所进行的几次重大战役。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写的《湖南会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真实记录了湖南会战的曲折惨烈的战役与战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湖南会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湖南会战,是指抗日战争时期,从一九三八年武汉失守以后至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以前,在湖南省境内,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所进行的几次重大战役。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写的《湖南会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真实记录了湖南会战的曲折惨烈的战役与战斗。 内容推荐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写的《湖南会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是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关于湖南会战之亲历记录。本书原书名为《湖南会战》,丛书名为《正面战场: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2013年1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现应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的要求,将该书纳入《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丛书重新出版,只是版式重新设计,内容不作改动。 目录 第一章 长沙会战1 第一节 第一次长沙会战2 综述2 第一次长沙会战薛岳4 以“后退决战、争取外线”取得会战胜利 赵子立王光伦6 会战的作战方针与战斗经过贺执圭21 滇军在赣北作战卓立26 甘坊找桥之战余建勋30 截击回窜奉新之敌于泽霖33 九仙汤战斗王仲模37 麦市大捷及对通城攻击牟龙光39 幕阜山区的两次战斗许俊陶44 白沙岭的阻击战苏直方48 白沙岭战斗经过李怀英5l “比家山千秋不朽,福临铺一战成功”覃异之52 在湘北前线的经历韩梅村57 游击敌后及新墙河阻击廖传枢60 第七十军参战记李觉66 泪罗江南岸阻击战罗文浪邹继衍71 洞庭湖东岸的战斗陈燕茂,8l 由后退转入追击李汉军83 追击撤退敌军刘铁轮84 桃林之战钱庆杰87 第二节 第二次长沙会战91 综述91 第二次长沙会战薛岳93 会战兵力部署及战斗经过赵子立王光伦95 防守新墙河阵地刘铁轮105 追击日军到新墙河向廷瑞109 对日军进行截击侧击李介立111 奔袭大荆街截击日军侧背陈德邵112 奔袭马鞍山李怀英116 第五十八军在湘抗战经历鲁元117 大云山等地战斗余建勋122 筻口、马嘶圾战斗陈燕茂124 栗山巷阻击战牟龙光127 日军偷袭营田李汉军130 第十军参加会战简记熊武琪132 金井、福临铺阻击战杨正华136 蕉溪岭及春华山的遭遇战罗文浪138 浏阳城西遭遇战黄幼衡140 歼敌长沙叶星142 暂编第六师挺进长沙易颢144 洞庭湖岸的守备战张子良146 芦林潭、青山之战桂三九148 第三十集团军参战概述刘识非150 夜袭汀泗桥程振坤153 第三节 第三次长沙会战158 综述158 第三次长沙会战薛岳160 会战兵力部署及战斗经过赵子立王光伦164 新墙河抵抗及影珠山截击向廷瑞苏直方179 长乐街追击溃敌李介立183 常德会战薛岳232 第六十六军宜都、松滋作战经过方靖234 常德、桃源地区战斗邱正民,238 战斗在洞庭湖西岸林文波244 河口伏击、反攻常德、追击退敌徐光宇248 奔袭热水坑刘养锋256 石门、新安战斗贾应华259 湘鄂会战纪实马千毅262 第七十四军、第一军常德作战经过 吴鸢王仲模268 常德保卫战纪要王仲模286 忆常德会战,悼殉国英灵方知292 防守太阳山战斗王超296 牛鼻滩战斗李宗贻298 巷战中与日军进行劈刺搏斗李超300 常德突围经过李凤林303 我所经历的常德会战岳其霖305 常德外围战斗的片断回忆饶少伟,312 在洞庭湖区的三次战斗李晋忻,323 第十军增援常德经过李拔夫33l 第三章 长衡会战335 综述336 湘北湘南阻击战薛岳338 长衡战役赵子立王光伦345 第一节 第四次长沙会战365 拉开第四次长沙会战战幕鲁元365 萍乡、醴陵战役纪实骆湘浦367 茶陵、安仁战斗向廷瑞陈德邵378 新墙河南岸的战斗苏直方386 从新墙河撤退到安仁李介立387 第四十四军作战经过邱正民389 第一六二师参战概述林文波395 第九十九军参加战斗经过陈燕茂400 第四军弃守长沙经过张汶杰403 指挥不当,长沙失守张国泰410 岳麓山防守战概述罗平野415 第二六八团作战情况概述朱始营420 长沙守卫战经过陈宏樟424 回忆长沙失守龚仲贤429 第二节 衡阳保卫战432 衡阳战役回忆甘印森432 回顾衡阳保卫战曾京435 衡阳保卫战战斗经过概要白天霖438 浴血奋战守衡阳臧肖侠470 衡阳保卫战片断追记朱懋禄483 方先觉和衡阳会战杨正华486 衡阳战役中见闻罗立三491 第六十二军参加衡阳战役的经过 黄涛林伟俦张大华494 第一五七师参加衡阳战役纪实侯梅508 衡阳外围雨母山之战王玉福514 第七十九军参加衡阳战役经过徐光宇519 王甲本将军殉国前后潘茂李印西524. 解救衡阳鸡窝山之战王沛年528 第十九师战斗在湘江西岸陆承裕530 第一军参加衡阳外围战斗概况黄幼衡535 长衡公路沿线捕虏记刘养锋537 第四章 湘西会战559 综述540 湘西会战纪实吴鸢王仲模542 武冈方面的战斗经过罗文浪562 武冈拒敌王沛年569 江口战役萧571 第十九师作战经过陆承裕578 新化方面战斗韩浚582 洋溪阻击战刘养锋587 第十一师作战经过杨伯涛589 山门战役王元直596 半山镇阻击战599 武阳歼灭战邱行湘602 第三方面军协力确保湘西613 回忆雪峰山战役李中兴615 试读章节 第一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是一个作战计划,第三次长沙会战、第四次长沙会战是另一个作战计划。这两个计划大同小异,其立案精神,都是“后退决战”和“争取外线”(当时亦称“争取外翼”)。只有“争取外线”才能包围敌人,击破敌人,而不为敌人所包围、所击破。只有“后退决战”,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因为要是在对峙线上(如新墙河)决战,则决战的时间,决战的地点,决战时的兵力对比,皆由敌决定,故敌主动而我被动,敌优势而我劣势;至后退一定距离(如至长沙附近)再决战,则决战的时间,决战的地点,决战时的兵力对比,皆可由我决定,故我主动而敌被动,我优势而敌劣势。证之以后各役,能做到这两个的就好些,做不到,就糟些。如一九三九年的第一次长沙会战,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二年之交的第三次长沙会战,对这两个要求,都做到了,所以仗就打得好些;一九四一年第二次长沙会战,没有能做好“争取外线”,就付出了巨大代价;一九四四年第四次长沙会战,没有做到“后退决战”(敌人的兵力大了,后退的距离不够了),就被打得一败涂地,长沙被敌占领。 第九战区的作战计划,都是在上一战役结束后,就开始拟定次一战役的作战计划,并印发集团军、直辖军以上司令部,让他们预行研究,并让各集团军制定局部计划报核(虽当时军令部为了保守机密,曾一再通令不准印发作战计划,第九战区并未执行)。至战役开始,再根据当时情况修正执行。 本计划策定的经过:一九三九年元月,薛岳代理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他就让拟定作战计划。由于起草慢,耽误了时间;又因在将要脱稿时,发生了南昌战役,战役结束后,情况变化了,又重新拟定印发。这个计划的原稿,对南昌方面,虽与在武汉会战时第一兵团(薛岳原任该兵团司令官)策定的一样,但如能于一月间印发各部,让各高级指挥人员再过一次目,或能产生新的影响。未能做到这一点,是很遗憾的。 一、与策定这个作战计划有关的日军惯用战法 中国的军人对日军的战术是颇不生疏的,军官学校的教程是翻译日本的,陆军大学第九期以前请的是日本教官。日本的战术原则虽多,但总的精神是“攻击第一,包围第一”,而对于“利用地障进行包围”,更为H本所崇尚。证之过去的战史,当前的战例,无不如此。远之如日俄战争的营口会战、辽阳会战,都是包围俄军左翼;近之如刚刚经过的德安作战、南昌的作战中,H军向万家岭、向生米街迂回,其目的是要包围德安和南昌牛行的左侧背。我们知道了日军的主要惯用战法,总把我军的主力,保持在日军的包围部队的侧面,予包围者以严重的侧击,就有可能击破他们的进攻。如果不能这样,陷入了日军的包围圈内,就要失败。这是产生“争取外线”的战术根源。 二、与策定这个计划有关的敌我装备 日军进攻时,如果在长期的对峙线上与日军决战,日军的炮兵较我军多得多,它可以在它的进攻重点上,集中地、大量地使用炮兵进行破坏射击,再加之以空军的轰炸,再继之以战车的突破,显属优势;而我军仅有步兵火器,不能压制曰军的炮兵和空军,显属劣势。固然沉着的部队,凭坚强的工事,守备一定的时间,是可能的,但想由原对峙线上击退敌人,取得决战的胜利,是困难的。如果采取逐次抵抗,后退至一定距离,赢得时间,等到增加部队到达,与敌决战。这时曰军深入,由于道路彻底破坏了,炮兵战车不能随同步兵前进,再加之伤亡疲劳,已成强弩之末。而我方的生力军和所有炮兵,却在决战地等着它,协同留在敌后的小部队和撤在敌侧的大部队,以优势的兵力、优越的态势向日军反攻,才有击退日军的可能。这是产生“后退决战”的装备根据。 三、与策定这个计划有关的重要地理概述 第九战区的北部,横亘于湘鄂赣边区者——西起通城、平江间,东迄阳新、瑞昌间——为幕阜山脉,其主峰在湘鄂赣三省省界的交点上,海拔一四二。公尺,若以游击部队及情报机关领有这个山脉,能掌握赣北、鄂南、湘北状况的变化。第九战区东有鄱阳湖,及由南向北注入鄱阳湖的赣江;西有洞庭湖及由南向北注入洞庭湖的湘江;由西向东注入鄱阳湖及赣江的有修水、潦河、锦江、袁水等;由东向西注入洞庭湖及湘江的有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浏阳河、渌水等。在湘赣问,从幕阜山主峰起向南有连云、罗霄、武功诸山脉,为湘赣两江流域的分水岭,故江西西半部、湖南东半部是一个天造地设的对称形状。南浔线及岳(阳)长(沙)线地势平坦,为北军南进的要道,湘赣两省间山地,无论是背西面东或背东面西作战,均有高屋建瓴之势,为南军置重兵侧击南下北军的有利地形。湘西方面,常德是重镇,常德之东是洞庭湖,大兵力进出不便;由沙市方面经公安至常德,地势平坦,为北军南进的要道;常德之西,是武陵山脉,利于背西面东的作战,亦为南军置重兵侧击南下北军的有利地形。因此,日军二月间进攻南昌时,利用地障——鄱阳湖、赣江,以主力向我左翼包围,同样,将来日军进攻长沙时,亦将利用地障——洞庭湖、湘江,以主力向我右翼包围,同样,将来日军进攻常德时,亦将利用地障——洞庭湖,以主力向常德以西包围。我军如欲击破日军的包围,就必须从外线予以有利的侧击。这是因为地势有相似之处,而在一个兵学思想支配之下的作战指导,亦必有相似之处。这种地形,与日军的惯用战法、日军的作战指导、我军的作战指导,都密切地结合着。这是产生“争取外线”与“后退决战”的地理根源。 后退决战,必须能限制攻者的运动。第九战区的地形,不是山地,就是湖沼。只要将铁路、公路、大路破坏了,就能限制机械化、摩托化部队及挽曳炮兵、骑兵的运动;只要将湖泊、港汊、河川封锁了,就可以限制小型舰艇和机帆船的活动。它与平原地不同,不是随地皆可运动。对于后退决战来说,破坏和封锁交通,有重要意义。这在第九战区的地形均是能够做到的。 后退决战,必须能得到战地群众的支援。如封锁我方情况,侦察敌方情况,破坏道路,藏匿粮食,协助军运、伤运……只有人民的斗争和支援,才能使强大的敌人变成瞎子、聋子和瘸子。湘赣人民反抗侵略、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斗争决心和信心。他们虽与当时国民政府当局有矛盾,但当强敌压境,阶级矛盾能附属于民族矛盾,尽全力支持抗战,能够做到他们应做的一切。P9-11 序言 一、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彻底打败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进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海外侨胞团结奋斗和世界爱好和平力量的热情支持下取得的。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和国民党广大爱国将士,在抗日最前线浴血战斗,英勇牺牲,为国家、为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了全面反映抗日战争的概貌,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史学工作者提供研究资料,并配合有关方面敌后抗战史料的出版,特将全国政协和各地政协征集的原国民党将领回忆抗日战争的文章,经过审慎的选择和核实,汇编成《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④丛书,包括《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晋绥抗战》、《中原抗战》、《武汉会战》、《湖南四大会战》、《闽浙赣抗战》、《粤桂黔滇抗战》、《远征印缅抗战》十二册。 二、本丛书的编辑方针是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这一方针,本丛书既如实地反映国民政府中央统帅部在抗日战争各阶段所采取的方针和态度,也反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下国民党部队广大爱国官兵的战绩。这样,读者将从本丛书记述的史料中,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以及国共两党“合则两益,分则两损”的历史教训,从而认识当前实现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本书的编排方法基本上按照各个重大战役发生的时间顺序,但也照顾到地区之间的联系,如《湖南四大会战》即包括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会战和湘西会战;《闽浙赣抗战》则指发生在福建、浙江、江西的战役。这种编法,将更有利于读者了解整个抗日战争史的历程。 四、本书除了选用在大陆征集到的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文章外,还转载了一些在台湾和海外的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文章,这样可使资料更加完整,同时对加深海峡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促进祖国的早日统一也是不无裨益的。 五、由于时间仓促和编者水平所限,加上本书作者多年事已高,对某些战役的具体情节及人名、地名、时间等,记忆不甚准确,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核实工作,难免还会有一些疏漏之处。对一些难以核实的问题,我们尊重作者意见,多说并存,留待继续研究。敬请参加过抗战的老人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 委员会《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编审组 一九八五年八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