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知道,堆砌资料的传记没有吸引力。那么,怎样的传记,才能和伟人共成长又不会感到枯燥和”被教育”?答案是:真实、坦率地告诉你伟人的”坏孩子”经历,而不是生造个好孩子;用小说的真实,逼真地写出他们的淘气、不安分和对梦想的坚持。
阅读董恒波编著的《叩问生命之源(达尔文传)》,让我们跟随这些获奖作家,一同去探知伟人成长的经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叩问生命之源(达尔文传)/可爱的坏孩子世界伟人成长传记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董恒波 |
出版社 | 华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父母都知道,堆砌资料的传记没有吸引力。那么,怎样的传记,才能和伟人共成长又不会感到枯燥和”被教育”?答案是:真实、坦率地告诉你伟人的”坏孩子”经历,而不是生造个好孩子;用小说的真实,逼真地写出他们的淘气、不安分和对梦想的坚持。 阅读董恒波编著的《叩问生命之源(达尔文传)》,让我们跟随这些获奖作家,一同去探知伟人成长的经历…“ 内容推荐 董恒波编著的《叩问生命之源(达尔文传)》讲述了:一个6岁小男孩,刚抓完蝌蚪,弄得满身都是泥,他不停地问妈妈:泥土脏吗?泥土里能长出小狗吗?我是妈妈生的,妈妈是谁生的呢?最早的妈妈又是谁生的呢?那造人的上帝叉是谁生的呢?最后的这个问题让妈妈没办法回答。妈妈说:等你长大了,就由你—个—个来解开吧!为了解开生命源头的谜团,他不断地在叩问,在探索。他随船在海上航行5年,搜集了大量的化石和标本,为了研究这些可贵的资料。他伏案奋笔直书,直至生命的尽头。他就是伟大的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 《叩问生命之源(达尔文传)》由写出《蚂蚁搬家》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董恒波倾力打造,和你—起探索达尔文的成功之谜。 目录 第一章 被父亲斥为野孩子 第二章 从小“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第三章 大哥二姐成了领路人 第四章 我就是喜欢雪莱 第五章 校长说他“不可救药” 第六章 爱情给了他活下去的希望 第七章 发现了前人的错误 第八章 给孩子再找一条出路 第九章 遇到了第一个伯乐 第十章 得到了舅舅的鼎力相助 第十一章 面朝大海扬帆远航 第十二章 开始对物种进行考察 第十三章 从荒岛上产生的怀疑 第十四章 愚人节开个玩笑 第十五章 思索在太平洋岛国 第十六章 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 第十七章 婚姻:幸福的悲剧 第十八章 为了一个重大理论的诞生 第十九章 《物种起源》的问世 第二十章 激烈的辩论开始了 第二十一章 坚持著书立说 第二十二章 进化论的巨大影响 第二十三章 安眠在基督教堂, 附录 达尔文年谱 试读章节 来自大西洋的海风,像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英国的田野。 鲜花、绿草、蓝天、白云,还有那林中的小鸟、池塘边的蜻蜓,对所有的孩子都会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在这样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里,扑人大自然的怀抱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吧。 一个孩子,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玩起来往往就会忘掉时间的。他忘掉了吃饭,忘记了回家。后来,他被父亲逮住了。父亲已经在家的院内院外找了好长时间,才在这个花园看见了儿子的影子,他是气势汹汹跑来的,一把抓住了儿子的胳膊,像逮住了一只小鸟儿,生怕一松手他就会飞跑似的。 儿子倔强地从父亲的胳膊中挣脱出来,但并没有跑。 父亲绷着脸,严肃地站在儿子的面前,像一尊冷酷的雕像,没有表情。过了一会儿,他用右手按着儿子的头,说:“我和你说过多少次了,你还没有记住吗?你难道真的没有记住吗?” 儿子倔强地瞅了父亲一眼,说:“我,我……” “你,你什么!你不能再这样每天东跑西窜了,简直像一个野孩子。要知道,你生活在一个有教养的家庭里,我们家是贵族,不是贫民!”父亲说着又用手按了一下儿子的头。 儿子的头像一个弹簧似的,父亲的手一松,就又挺了起来。 儿子看着父亲的表情,再没有公然顶撞。儿子此时的年龄是6岁,一个6岁的男孩子,正处于贪玩的年龄,总不能像鸟一样把他关在笼子里吧。不知什么时候,这个孩子的母亲出现了。 母亲用手牵了一下父亲的衣角,说:“达龄(英语,亲爱的意思),你别生气了,还是把他交给我吧!” “这真是一个没有出息的孩子,再不管教,他也许会淘气得像个蚯蚓钻到泥土里,像个鸟儿飞到树尖上。你这个当母亲的,必须要严加看管!再这样下去,不可救药,不可救药呀!” 母亲满脸微笑地看着父亲,她是要用这沉着的微笑拂去父亲心中的怒火。母亲显然早已知道父亲为什么对这个6岁的孩子如此愤怒,因为这样的事情毕竟不是初犯了,一个小时前,父亲让儿子在房间里温习功课,可是一转身,儿子就跑到了森林边上的池塘里抓蝌蚪,看看他眼前的样子吧,哪里像一个出身高贵、有教养的孩子,简直就是一个沿街乞讨的流浪儿。你看,他的身上脸上到处都是泥巴,刚刚换过的衣服上沾满了泥点子,还有那两只皮鞋,一只的鞋带早已脱落了,另一只鞋灌满了泥水,根本就看不出原有的皮面了。 就在刚才,母亲看见儿子的手里曾提着一个玻璃瓶子,那里面装着几十个黑色的小蝌蚪。玻璃瓶子里有水,小蝌蚪在玻璃瓶子里游着,儿子全神贯注地看着玻璃瓶里的小蝌蚪,像欣赏一首美丽的田园音乐。是的,那些小蝌蚪不就像是音乐谱表上的音符吗?可是儿子没有想到,就在他欣赏小蝌蚪谱写的自然之歌时,父母已经悄悄地来到了他的身旁。儿子更没有想到,父亲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把他手里的玻璃瓶子猛然夺下,然后把那些小蝌蚪一股脑儿地倒进了身边的池塘里,又把那个儿子喜欢的玻璃瓶子扔到了泥潭中。那个玻璃瓶子在空中划了一个弧线,春天的阳光在玻璃瓶子上折射出七彩的光芒。那光芒瞬间就消失了,玻璃瓶子落在泥潭时,发出了一个“扑”地不算太大的响声,然后就沉下去了,瓶子在儿子的视线里消失了,又从水中露出了一串气泡,像是有很多话要与他的小主人诉说。可是就在儿子猛然地跑向那个水潭的时候,他的耳朵被父亲紧紧地抓住了。 “达龄,他还小呢,他会听我的话的,你就放心吧。我做母亲的,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母亲边说,边用手推着父亲,意思是让父亲离开树林和小池塘这个地方。 P1-3 序言 如果达尔文活到今天,他已经是204岁的老人了。这200年间,世界发生了太大的变化,特别是高科技的发明,诸如电灯、电话、电脑、飞机、汽车等,都是在近200年里才出现的。与科学技术相比,人的身体并没有多少变化,从西汉三国时期考古墓葬里发现的古尸解剖资料来看,两千年前古人的脑容量和身高、面貌等,与今天的人都没有什么差别。 探索这个地球上的生命之源,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达尔文是这个领域里一位卓有成效的佼佼者,地球在旋转,时光在流逝,但人们不会把他忘记,尽管他的理论在今天仍备受争议。 说到本书的主人公,少年时期肯定不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在中学读书时,他的校长曾说他是“不可救药”了。这个背着“坏孩子”名声的少年,却仍然能够快乐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笔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就沉浸在他的故事里,并试图用笔来发掘这位200年前的先辈的心灵秘密。 值得让大家思考的是,达尔文身上的叛逆性格,是应该提倡呢,还是给予扼制?当你翻阅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笔者是带着欣赏和赞美的语言来讴歌“坏孩子”达尔文的。因为我们现在培养下一代太需要出现更多的像达尔文这样有创造性的人才了。 但是,面对中国的教育现状,我的忧虑之心却总是挥之不去。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科研条件早就比达尔文的年代好多了,可是我们这些年究竟出了多少让世界瞩目的科研成果呢?有是有,但与一个大国的地位相比,还是太少了。由此我想到,我们的学校家庭,到处都在培养“听话”的好孩子,中规中距。不要越雷池一步。我们能容忍少年达尔文的行为吗? 这是不争的事实:即使在今天,当年的“坏孩子”达尔文的行为,也要受到相当多的家长们的质疑或者强烈的批评,也许我们的身边就有无数个小达尔文,他们的身上蕴藏着无穷和想象力和创造力,可是,还不等到他们长大,就已经被改造成“好孩子”了,成为一个平庸的无所事事的好人。笔者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就常常想,百年以来,为什么中国人在自然科学方面从没有摘过诺贝尔奖。(本书的创作期间,欣闻莫言获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真是高兴极了,觉得他给中国的文学争了气)原因固然很多,我想其中一个就是与学校环境和家庭的教育有关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