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你是在做有价值的事吗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韩)李在奎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成就比尔·盖茨、安迪·格鲁夫、杰克·韦尔奇的38个伟大问题,每个问题足以改变你的一生。德鲁克有一句名言:“我的工作是提问,你们的工作才是回答。”德鲁克的管理理念依托于实践,他的核心武器就是提问,通过提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微软的比尔·盖茨、英特尔的安迪·格鲁夫、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都因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而大获成功。李在奎的这本《你是在做有价值的事吗》收录德鲁克的38个经典提问,每一个问题都直指要害,让你汗流浃背!

内容推荐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有一个独特的习惯,他特别喜欢提问题。有些提问是针对求教者的,有些提问是针对自己的。人们常常低估了一个正确问题的影响力,李在奎的这本《你是在做有价值的事吗》的38个经典提问涉及个人修为、价值观以及工作和事业的方方面面。德鲁克这些提问极其对这些提问的思考和回答,饱含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华,及其对组织中的个人如何达到高效能的忠告。

《你是在做有价值的事吗》的内容通俗,内涵深远,对年轻人的职业规划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极有指导价值,是年轻人事业进阶路上不可或缺的指导手册。

目录

序言

Part 1 价值观和目标

01 你希望在死后,人们对你的评价是什么?

02 你改变过某人的生活吗?

03 你现在真的在做有价值的事情吗?

04 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

05 我的墓志铭是什么?

06 有谁知道我做的事情?

Part 2 学习与反学习

07 实现目标的秘诀是什么?

08 什么时候可以停止学习?

09 我们为什么需要一个笔记本?

10 如果换作是他,他会怎么做呢?

11 我们还可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吗?

Part 3 优势管理和领导能力

12 在哪一方面无可挑剔?

13 我属于哪里?

14 我是如何做事的?

15 一个成功的将军为什么没能成为成功的总统?

16 你是时间的主人吗?

17 卡里斯马是什么?

18 在自由体制下孕育的将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19 该思考的不是想做的事情是什么,而是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Part 4 事业和顾客

20 我们的事业是什么?

21 我们的顾客是谁?

22 在顾客心目中,价值是什么?

23 我们将来的事业是什么?

24 最近放弃的是什么?

Part 5 洞察与创新

25 人的最终目标和人生模型是什么?

26 管理的新范式是什么?

27 预测未来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28 创新,即该改变或更新的是什么?

29 什么是该做的事情和不该做的事情?

Part 6 企业与社会

30 奢侈和消费真的是一种美德吗?

31 经济命运的主导权在政府还是个人?

32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33 知识社会也存在阶级吗?

34 为什么要限制畅销的产品?

35 是谁作出选择?

36 欠缺的环节是什么?

37 人口重心向哪里转移?

38 谁是继承人?

本书的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早晨刮胡手的时候,或是对饶理红妆的时候,你希望在镜手里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人?

日本凭什么繁荣

松下幸之助在日本被誉为“经营之神”,如果在他之前的人物中,选择出日本经济界最具代表性的两大巨头的话,可能非岩崎弥太郎和涩泽荣一莫属了。岩崎弥太郎创设三菱重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而涩泽荣一则撑起了日本第一国立银行。虽然他们的名声并不是很大,但他们的功绩却无人可比,这些将作为日本经济的历史而永远被人铭记。

岩崎弥太郎在51岁时逝世。在生前的20多年中,他和涩泽荣一一直以“日本应该怎样实现繁荣富强”为主题,在公开场合展开激烈的口水战。岩崎弥太郎主张,一个企业想要持续成长,“首先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对此,涩泽荣一有着不同的见解,他的观点是“培育人才为先”。现今的我们都知道,他们二人的看法,没有明显的对错之别,从不同角度来说,他们都是正确的。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必须提高资本生产力。日本要通过可用资本和社会拥有的人力资源去实现经济的发展。

岩崎弥太郎和涩泽荣一不但希望建设富强的日本,更是为了造就强大和成就导向型的日本而不断奋斗。两人当时都认为,经济开发的本质不是让穷人变得富有,而是提高穷人的生产力。

日本以岩崎弥太郎的方式,彻底吸收了日本国内的资本,并利用它去实现经济发展。其结果,就是日本在没有引进国外资本,或者在没有依赖国外投资者的情况下,也没有因为资本不足而陷入过困境。

此外,日本还根据涩泽荣一主张的方法,把日本的人力资源集中起来进行训练,并且按照他们每一个人的能力不同,对其进行了不同的训练。这些人才在日本的复兴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日本把每个人所能施展出的一切才能,都投入了经济发展中。

你希望在镜子里看到什么人

20世纪初,世界各大强国的外交官中,最受人尊敬的人物就是德国驻英国伦敦的大使sobiesky。他本来有机会可以走到更高的位置,即使不能成为德国的首相,至少也可以登上德国外交部长之位。大家都认为他是非常有前途的人。然而,他却在1906年,突然辞去了大使之位。当时,英国的国王是爱德华七世,他已经在位5年。有一天,德国的外交使团为爱德华七世准备了晚宴。这位德国大使在伦敦工作了将近15年,是当时的外交使团中最德高望重的成员。因此,他被选为那次宴会的主席。爱德华七世是臭名昭著的风流浪子。根据他的要求,在宴会快结束时,即在上完甜点之后,会由工作人员推上来一块巨大的蛋糕。灯光随之慢慢变暗,然后从蛋糕中蹦出12个裸体的妓女。德国大使感到十分不快,拒绝主持这种形式的晚宴,并选择了辞去大使之位。

“我不希望在早晨起床之后,刮脸的那一刻,从镜子中看到一张皮条客的脸。” 据说他是这样说的。

“早晨刮胡子的时候,或是对镜理红妆的时候,你希望在镜子里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人?”

彼得·德鲁克把此命名为“镜子测试”。如果用另一种说法进行诠释,可以将道德看做是“一种明确的价值体系”。并且,在这一价值体系中,属于道德的部分往往不会根据外界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在一个组织或一种情形下合乎道德的行为,在另一个组织或另一种情形下,往往也是合乎道德的。但是,道德标准只是价值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P14-16

序言

《失乐园》的作者约翰·弥尔顿在四十二岁时,双目失明。在照明设施匮乏的17世纪,他在昏暗的烛光下,不分昼夜地翻阅了大量的书籍,他的双眼也就是因为那时候过度劳累而失明的。然而,不幸并没有将他击倒,他把“失明”视为“天命”,更加潜心于著书。最终,他在女儿的帮助下,完成了《失乐园》的创作。在时隔多年之后,弥尔顿被人问及成功的秘诀时,坦言:“是失明造就了现在的我”。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彼得·德鲁克呢?这就是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找到的答案。通常人们对彼得·德鲁克的印象都停留在,他是提出现代管理理论和法则的“现代管理学之父”。然而,他不是生来就具有非凡成就的,在那些无人知晓的,孤独的岁月里,是谁在陪伴他,是谁将他培养成一个“喜欢提问的人”。这是我从1992年至彼得·德鲁克去世前一年的整整十二年间,想要了解的问题。在每年去拜访他的过程中,我都从他身上感受到别样的魅力。就像《德鲁克的最后忠告》的作者伊丽莎白·哈斯·埃德莎姆,曾说过的那样:

“彼得·德鲁克通过自身所特有的,对现有假设进行挑战的习惯,享受训斥顾客,并因此而获得金钱的快乐。因此,他偶尔会开玩笑地说,自己是侮辱者(insultant;‘insult’是侮辱的意思),而不是咨询师(consultant)。”

杰克·韦尔奇在向彼得·德鲁克咨询关于GE通用电气公司结构调整方面的建议时,彼得·德鲁克提出了如下问题:

“如果当初你没有选择进入这个行业,那么现在你是否还愿意选择它?”

极其简单的一个问题,却发挥了巨大的威力。杰克·韦尔奇后来采取的一系列政策都来源于此。他强调说:“GE任何事业部门的存在条件,就是要在市场上‘做到最好’,否则就会被踢出这一领域”。这个在商界被奉为经典的理论,正是由一个小小提问的开始的。可想而知,一个正确的问题,对我们的帮助会有多大。

彼得·德鲁克从小就喜欢倾听人们的谈话。当父母的朋友来家中拜访的时候,就是他接受新事物,并尽情提问的最好时机,他偶尔还会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上高中(gymnasium)时,他遇到了一位善于启发学生思想的宗教学老师。有一天,这位老师在课堂上,向每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希望后人记住你什么?”。这个提问深深地启发了彼得·德鲁克,可以说,这是一个造就彼得·德鲁克的“提问”。

本书中的提问,有些是由别人向彼得·德鲁克提出的,有些则是由彼得·德鲁克向别人提出的问题,还有彼得·德鲁克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的提问,和作者与彼得·德鲁克的交谈内容等等。

彼得·德鲁克,1909年11月19日出生于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他于2005年11月11日在加利福尼亚离开了人世,距他96岁生日仅仅还有一周的时间。奥地利维也纳的学术界和企业界,在2009年11月19日和20日这两天,举办了纪念德鲁克诞辰100周年的活动。在彼得·德鲁克逝世的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市,因为考虑到彼得·德鲁克先生的遗孀,窦瑞斯女士需要出席维纳斯活动,所以提前更早的从11月2日至11月8日。在连续一周的时间里,世界各地举办了各种纪念活动。我觉得把彼得·德鲁克的思想向更多的人介绍是一种社会贡献,所以参加了克莱尔蒙特和维也纳的活动。活动的主题依然是“提问”——“假如彼得·德鲁克还活着,他会怎么做呢(what would drucker do)?”

我出版本书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广泛传播彼得·德鲁克的思想,本书的主要资料源于我所翻译的彼得·德鲁克的著作。其他资料则来源于,过去一年时间里, 在《Excellence Korea》上发表的文章。借此机会,我想向“hankyungBP”金京泰社长,“chungrim出版社”的高英秀社长,《Excellence Korea》的刘成龙代表和金英学主编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过去20年中,他们一直为我提供翻译彼得·德鲁克著作的机会。同时还十分感谢制作本书的“wisdom house”的岩俊赫社长。

2010年

李在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9: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