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实现强军目标的过程,也是每一个士兵成长的过程。军旅生涯中,年轻士兵总会遇到各种困惑,如果能得到及时的答疑解惑,将会明确人生方向,对成长有着巨大的帮助。
在何春喜所著的《形象形于外修于内》中,作者以书信的形式,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经历以及古今中外的故事、格言,与士兵们交心谈心,为士兵解答人生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形象形于外修于内/将军写给士兵的信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
作者 | 何春喜 |
出版社 |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人民军队实现强军目标的过程,也是每一个士兵成长的过程。军旅生涯中,年轻士兵总会遇到各种困惑,如果能得到及时的答疑解惑,将会明确人生方向,对成长有着巨大的帮助。 在何春喜所著的《形象形于外修于内》中,作者以书信的形式,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经历以及古今中外的故事、格言,与士兵们交心谈心,为士兵解答人生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 内容推荐 《形象形于外修于内》由何春喜所著,《形象形于外修于内》作者就军人、军队的“形象”问题,给22个年轻士兵写了22封信,结合作者数十年的军旅生涯、由士兵到将军的成长经验以及古今中外名人事例,从形象与军人形象、新时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军人形象、如何塑造军人形象、如何维护军人形象四个方面,叙述了军人形象对每一个军人以及我们这支军队的重要意义。作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与士兵朋友交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经验。作品紧扣我军性质、宗旨、使命、任务,针对性强,是对全军部队士兵进行政治教育、纪律教育、法治教育的优秀读物。 目录 第一封信 形象,一张精美亮丽的名片 第二封信 军人形象,军队软实力的象征 第三封信 军人形象的政治性 第四封信 军人形象的时代性 第五封信 军人形象的影响力 第六封信 树立军人良好形象的意义 第七封信 军人要树立忠诚信仰的形象 第八封信 军人要树立枕戈待旦的形象 第九封信 军人要树立坚忍不拔的形象 第十封信 军人要树立纪律严明的形象 第十一封信 军人要树立豁达宽容的形象 第十二封信 军人要树立志存高远的形象 第十三封信 树立良好形象须改变不良习惯 第十四封信 树立良好形象须放下身段融入 第十五封信 树立良好形象须勤于学习 第十六封信 树立良好形象须不怕苦累 第十七封信 别在悬崖边行走 第十八封信 别有那些“网”事 第十九封信 “神马”都不是浮云 第二十封信 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 第二十一封信 自信让你帅起来 第二十二封信 不是“高富帅”又如何 试读章节 形象无时不在,形象至关重要,既是个人的,也是大家的;既是暂时的,也是永恒的。 小万: 当兵后,我们会经常听到领导给我们讲,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我曾到一个连队蹲点,看见张连长一边帮外出的战士小陈整理行装,一边对他交代,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注意安全。小陈回答道:连长,你放心!很自信地走了。平时,无论是在营区内还是营区外,无论是八小时内还是八小时外,“注意形象”成了战友之间的常用语。大家如此重视形象,作为一个老兵,我感到十分欣慰。那么,什么是形象呢?我到网上查了查,有关形象的解释有上百条之多,我归纳了一下,供你参考。 形象,是社会群体依据不同社会分工和职能,所展现的富有职业特征的公众印象。个人形象是一个人的外表或容貌,是一个人内在品质的外部反映,是反映一个人内在修养的窗口,是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给他人的总的印象,以及由此而使他人对其所形成的总的评价和总的看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形成的关于某种事物的整体印象。比如说,提到老师,我们就会想到“教书育人”、“传道授业”,会把他们比作辛勤的园丁,比作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蜡烛。再如,说起农民,我们会联想到他们在田间地头挥汗劳作的场景,会把勤劳、朴实、憨厚等词语用在他们身上。这就是老师和农民这些群体,经过长年累月的工作和职能的积淀,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也就是形象。 个人形象并不完全等于个人本身,也就是说,形象并不是自己认为好就好,他人的评价才至关重要,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的形象的评价不会完全一致。 形象就像是一张精美亮丽的名片,十分容易被人收藏和记忆。有了这张名片,就有了获取公众好感的第一资源和印象。身后是新盖的洋楼,驾驶着豪华的汽车,两旁是膀大腰圆的保镖,在大庭广众之中对着手机旁若无人地大声喊叫等,很显然这就是一个没有文化、没有教养的“暴发户”的形象。前两年,年轻女性中有一首歌很流行,《嫁人就嫁灰太狼》,就是因为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的形象自开播以来便一炮走红,受人热捧。动画片中灰太狼心地善良、勤劳、专一、大度、智慧,被称为世上最好的男人。人们可以从形象看出人的学识、好恶、兴趣和品德来,判断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决定怎么对待他,是尊重他还是鄙视他;是重用他还是弃用他;是亲近他还是疏远他;是支持、帮助他还是反对、排斥他。一个精神抖擞的人和一个精神萎靡的人站在一起,如果让你选择和谁站在一起,你一定会选择精神抖擞的人,且会很自然地相信他,甚至信赖他,想和他成为朋友,因为他带给你较好的第一印象。让我们看看列宁与布哈林的故事: 1920年的一天,列宁在路口遇到了工作人员布哈林。布哈林走得很匆忙,列宁无意间瞥见他上衣口袋的纽扣快掉了,打算告诉他,转身却发现他不见了。第二天,列宁又碰到布哈林,看见那颗纽扣仍在袋口摇摇欲坠,便好奇地想知道他何时才能发现,于是故意没吭声。到了第三天,那颗纽扣已经掉了,可布哈林仍没察觉。又过了三天,列宁才看到布哈林的口袋总算缝上了新纽扣。列宁叹了口气,拍着布哈林的肩说:“你这才像合格的苏维埃人!” 当时,苏维埃政府粮食供给严重不足。为了保障生活所需,人民委员会派出了多支征集队伍到农村征粮。列宁发现布哈林被推选为一支征集队的队长,想起纽扣的事,不禁皱紧了眉头:“布哈林从纽扣松了到重新缝上,足足用了六天时间,他这种给人粗心马虎印象的人不能用。”其他人都觉得布哈林平时踏实肯干,品行很好,就因掉了颗纽扣被否定,实在不公,于是没有接受列宁的意见,仍坚持让布哈林当了队长。 P1-4 序言 为贯彻落实习主席“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指示,配合全军部队强军目标教育,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精心策划出版了这套“将军写给士兵的信”丛书(共10卷)。 人民军队实现强军目标的过程,也是每一个士兵成长的过程。军旅生涯中,年轻士兵总会遇到各种困惑,如果能得到及时的答疑解惑,将会明确人生方向,对成长有着巨大的帮助。因此,我们在广泛调研、征求基层士兵意见的基础上,遴选出理想、成才、责任、道德、做人、形象、读书、偶像、婚恋、退伍这10个士兵在成长路上最关心也最容易产生困惑迷茫的话题,邀请9位将军分别撰写《让理想照亮人生之路》、《与士兵朋友聊成才》、《责任相伴成长》、《缺什么也不能缺德》、《在军营里学做人》、《形象,形于外修于内》、《腹有诗书气自华》、《偶像在我心中》、《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0个专题,组成了这套“将军写给士兵的信”丛书。 撰写本套丛书的将军们,都是从士兵或学员一步一步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对基层士兵在成长路上遇到的问题有着独特的经历与见解。在书中,他们以书信的形式,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经历以及古今中外的故事、格言,与士兵们交心谈心,为士兵解答人生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 丛书写作前,将军们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初稿完成后,出版社又印发了一些试读本,到基层部队与士兵座谈征求意见,并进行修改调整。希望这套兵味十足、充满人生哲理的小丛书能够开阔士兵朋友们的眼界,真正达到为士兵答疑解惑、明确人生方向,增强当代士兵战斗精神,实现强军目标的目的。在此,也向将军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向帮助完善这套丛书的士兵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出版者 2013年8月1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