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寻访福建水文化遗产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福建省水利厅,人民网福建频道编
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省城并非清一色的水泥森林。钢筋水泥的建筑之间往往留有余地,那是古老坊巷里弄的痕迹。巷子里流淌着千年以前的护城河,如今水流缓缓,沧桑依旧。我看见小水渠上方有一座悠悠古桥,桥头曾经雕刻精美的石头狮子和莲花图案被风霜侵蚀了棱角,依稀可辨的凹凸依旧向匆匆过客彰显着当年的做工精良。古桥弯弯,对岸是一株古榕,沧桑的根须独木成林,揉进护根的泥土,又繁衍出世世代代的新生命。古榕旁边总有供奉地方神的神龛或小庙,终年香火袅袅。古城人坚信,只要精诚所至,什么样的神,无论是临水娘娘,还是齐天大圣,无论是田螺姑娘,还是裴真人、南天照君、关公老爷、孔夫子,个个都会显灵。很多坊巷里的老屋在历史上都曾是官员商贾的豪宅府邸,而今却沦为市井凡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些陈迹不能与名胜相媲美,在我看来却更具一番风味,那接地气的温暖,刹那间如暖流溢满心田。

独自踏上悠悠古桥,仿佛听到他们深沉均匀的呼吸,他们如同隐士,藏匿于喧嚣都市之中。落寞却闲适地继续当着古城历史的见证者——他们见惯了高楼乍起和王朝倾覆,辉煌或倾颓。灿烂或暗淡,都安之若素。鲜至的跫音,就在不经意间,带着我的思绪,完成了一次历史的穿越——

宋代的福州,水系纵横,贸易繁荣。据考证,当年的福州城内,水系分为内河与外河,其中内河水系由唐代罗城护城河发展而来,在中心城区形成“口”字形的航线。密布的水网上,众多古桥造型各异、仪态万千,成为沟通水系的纽带,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根据记载,在清朝以前,福州地区有古桥797座,至今仍保存近400座。三坊七巷里的“琼河七桥”(又称“琼东河七桥”)便是福州古桥建筑艺术的代表。

三坊七巷形成于唐代罗城。唐朝末年,王审知建“闽国”,在子城外建“罗城”,将乌山、于山、屏山围入城中,并开凿了环绕罗城南、东、西三面的大壕沟,奠定了“三山鼎峙,一水环流”的城市格局。其中,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于城北,平民及商业区居南。此后,三坊七巷的里坊格局逐渐趋于完整。

三坊七巷人杰地灵,从古至今都地处城区繁华地带,坊巷内交错的沟渠可与内河琼东河、安泰河相通,“琼河七桥”便位于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区域内。清朝《榕城考古略》有记载:“城内之河,萦回缭绕,与大江潮汐通,皆唐宋以来城壕故迹也……又西经福枝桥、新桥。至安泰桥、澳门桥、虹桥,稍转向北,过常丰仓前,经金斗桥、馆驿桥,而会于观音桥。”这段话中的“城内之河”指的就是福州内河安泰河。1992年,安泰桥、澳门桥、板桥、二桥亭桥、观音桥、馆驿桥、金斗桥这七座古桥以“琼河七桥”之名,列入福州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泰桥

安泰桥位于安泰河中段,原名利涉门桥,建于唐天复元年(901年),重修于宋宣和七年(1125年)。安泰桥为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长11米,宽6米。

澳门桥

澳门桥位于“三坊”之一的光禄坊口,连接着现在的澳门路与南后街。澳门桥建于唐天复元年(901年)原名清远门桥,俗名鸭门桥,其建筑构造为单孔石拱桥,长10米,宽6米。

著名闽剧《荔枝换绛桃》中的爱情故事就与澳门桥和安泰桥有关。据说在唐朝末年,居住在狭长内河两岸的男女,常常以互投荔枝和桃子表达爱慕之情。居住在澳门桥附近吉庇巷的画师艾敬郎与居住在安泰桥附近桂枝里的姑娘冷霜婵每天隔河相望,日久生情,冷霜婵决定投荔枝给艾敬郎,以私订终身。不料此时闽王征选宫女。冷霜婵被抢进了宫,这对恋人便眺进烈火中,化作一对鸳鸯。双双腾空飞去。

板桥

板桥位于“三坊”之一的光禄坊南侧,又名虹桥。始建于五代,原为木梁桥,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重建,改为石梁平板桥。改建后的板桥长5.35米。宽3米,桥两侧有栏板、宝珠、望住,艺术价值高。

……

P5-7

目录

福州篇

 福州西湖:闽都第一水利福建园林明珠

 三坊七巷里的琼河七桥

 苏舜元与福州“苏公井”

 福清天宝陂:梦回唐代的千年传奇

 郎官古渡:福清先民出国的重要渡口

 福清龙江桥:福建四大古桥之一

 长乐东湖:唐代遗产变身现代公园

 长乐西湖:千年古湖展新貌

 长乐莲柄港灌区:福建最早最大的电灌站

 永泰嵩口古渡与义渡碑

厦门篇

 鼓浪屿的古井往事

 印象担水巷

 上李水库:厦门岛最早的现代水库

 厦门自来水公司诞生记

宁德篇

 下党通天渠:滴水穿石的精神见证

 黄鞠与霍童隧洞

 探访霍童龙腰水渠

 祈雨而来的“女神”马仙与马仙信俗文化

 柘荣永安桥:华东跨度最大的单孔石桥

莆田篇

 莆田木兰陂——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之一

 探寻官杜陂遗址

 太阳陂纪游 ,

 南安陂:莆田创建最早陂坝最长的引水工程

 涵江太平陂:莆田四大古陂之一

泉州篇

 中国首任海神“通远王”:海上丝绸之路信仰起点

 金鸡桥的历史变迁

 陈三和泉州最早的水库堤坝

 万石陂上北渠清

 石笋桥怀古

 泉州最后的内河渡口与最早的水利工程

 风雨东关桥

 永春大边坝:自利利人600年

 永春二世坝:泽被湖洋五百年

 侯龙书院:水润桃李更芬芳

漳州篇

 长泰双圳陂:“闽南都江堰”

 闽南高坑“走水尴”习俗与水崇拜

 灵龟。循着河沟归来

 石晶水:被冷落的平和第一泉

 诏安五通陂的悲喜剧

 千年的驻守——寻访诏安怀恩古井

 南靖古桥传奇

龙岩篇

 汀州老古井与伟人毛泽东的故事

 倒插地下的长汀“双阴塔”

 汀州天后宫与汀江

 “神工垒石”——定光陂

 见证历史的“生命渠”——千工陂

 龙门崆的记忆

 新罗捷步村:最美河景古村

 武平永安桥:母命继志愿民永安

 中山古井:岁月穿梭惠泽千年

 仙村里的“仙姑井”

 上杭九里圳:下游自治延续几百年

 上杭《时雨记》碑:王阳明的政声记录

 永定西陂天后宫:全国独一无二的塔式天后宫

 永定高陂桥:闽西最大古代单拱石桥

 永定城区“第一古井”——南门井

 徐霞客邂逅九鹏溪

 风雨廊桥话沧桑

三明篇

 三明的井:家园的符号文化

 三明的泉与泉水文化

 尤溪联合梯田:我国开凿最早的古梯田群

 尤溪金鱼井的传奇故事

 永安沙溪水运与码头兴衰

 永安萃园书院:拔萃之士风生水起

 水韵莲乡

南平篇

 闽越王城的那口古井

 武夷清献河与崇安六知县

 松溪五福桥:福建境内跨水最长的古廊桥

 建瓯内河古水道

 闽北深山13座神秘的明代石桥

序言

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从一开始便天然地与人类生活乃至文化历史形成了一种不解之缘。

古人云:“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今人说:“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综观世界文化源泉,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枯荣消长明显地影响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盛衰兴亡。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是古希腊文化的摇篮,流淌在东方的黄河、长江,则滋润了绵远深厚的中华文明。

大的文明有大江大河的灌溉,一个城市、一个村落的文化发展亦少不了水的润泽。所谓的“水文化”,其实质就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人民的优良传统、优秀品德在水事活动中的体现。而水文化遗产,则是人们在水事活动中形成的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的文物、遗址、建筑以及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民以食为天,水是食之源。福建山海共生,河道纵横,川流不息,兴水利除水害,布仁义施善行,修德政保民生,悠久的治水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水文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丰富水文化遗产,以及先贤们管水、治水、亲水、惜水的一个个动人故事和美丽传说。无论世易时移,沧桑巨变,他们的名字和他们的善举,永远铭刻在当地人的口碑上、传记里、史志中,始终温暖如初。因为百姓一直把他们放在心中去感恩、信仰与祭奠。

为进一步弘扬水文化,深入挖掘、展示福建水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经济价值和水利功能价值,展现福建水利的深厚文化底蕴与保护、传承、创新的精神,推动建立人水和谐的制度体系和生态环境友好的道德体系,同时也为“闽文化”家族建立一套比较完整而又富有历史价值的水文化档案,2015年3~11月,福建省水利厅与人民网福建频道联合举办“寻访福建水文化遗产”活动,得到全省各级水利部门、文化及文物部门、地方志研究者、基层新闻宣传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为当地珍贵的水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贡献了一份心力。

今天,怀着敬畏与膜拜的心情,我们把寻访而来的这些建国以前的优秀水文化遗产汇编成册,再一次抚摸斑驳的石板,审视模糊的碑文,踏上爬满苔迹的石阶,木兰陂、清献河、龙腰水渠……仙子下凡、四娘投江、母命继志……逾越百年、千年的福建人和事,悲歌与壮举,化为不朽的传奇,娓娓传颂。

我们希望,广大读者可以从中领悟“天人合一、人水和谐”的思维方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政治智慧,“上善若水,厚德栽物”的道德情操……

《寻访福建水文化遗产》编委会

2015年12月

内容推荐

福建省水利厅、人民网福建频道编的这本《寻访福建水文化遗产》把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优秀水文化遗产汇编成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福建省水文化遗存情况,体现了福建水文化的悠久历史。对今天的城市规划、建设都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编辑推荐

福建省水利厅、人民网福建频道把寻访而来的一些建国以前的优秀水文化遗产汇编成了这本《寻访福建水文化遗产》。翻开本书,抚摸斑驳的石板,审视模糊的碑文,踏上爬满苔迹的石阶,木兰陂、清献河、龙腰水渠……仙子下凡、四娘投江、母命继志……逾越百年、千年的福建人和事,悲歌与壮举,化为不朽的传奇,娓娓传颂。

广大读者可以从中领悟“天人合一、人水和谐”的思维方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政治智慧,“上善若水,厚德栽物”的道德情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0: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