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日和手帖》MOOK的第3本特集《打包你的人生》。
如果你喜欢旅行,如果你向往游牧生活,如果你在一座城池渴望出走,本书将带你领略不同国界的不同风景。从穿越美国西部过原始生活的游牧群体,到行走世界的都市游牧人的多重人生。专访多位国内外旅行者、游牧摄影师、著名茶人、美食美器爱好者、人气“飞友”、织品设计师以及时尚创意人,启发我们如何打包自己的人生。
本书由苏静主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日和手帖(3打包你的人生)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苏静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日和手帖》MOOK的第3本特集《打包你的人生》。 如果你喜欢旅行,如果你向往游牧生活,如果你在一座城池渴望出走,本书将带你领略不同国界的不同风景。从穿越美国西部过原始生活的游牧群体,到行走世界的都市游牧人的多重人生。专访多位国内外旅行者、游牧摄影师、著名茶人、美食美器爱好者、人气“飞友”、织品设计师以及时尚创意人,启发我们如何打包自己的人生。 本书由苏静主编。 内容推荐 苏静主编的《日和手帖(3打包你的人生)》是一本心理类励志读物。“打包你的人生”,顾名思义就是:鼓励你收拾行囊,背上背包,去这个广阔的世界呼吸一下不同的空气,去探索更多的未知和未来,从而让自己的人生更加自由、舒适、美好。书中介绍了“打包人生”的不同方式,例如逛逛菜市场放松一下、身处野外直面自己的内心,解密随身携带的包中之物、全球主流航空公司头等舱和商务舱的餐食、日本人日常生活的防灾用品,专访国内旅行达人猫力、倡导人要常常出走的李曙韵、时尚的游牧者天格思、游牧着的自由人本田直之、“哪怕千山万水,哪怕千里迢迢”也要打包出走的独木舟等等。力求帮助读者从平淡的生活中“叛逃”,找到最能让身心自由的方法和方式,发现“游牧人生”的乐趣。 目录 Feature 【群访】 你如何“打包”你的日常生活? 【生活方式】 镜头里的物人关系 都市漫游者的daypack指南 从平淡生活中“叛逃” 说走就走的旅行之“两舱餐食”的秘密 和食物好好相处,是传递快乐的事情 用风吕敷来传达心意吧 非常时维系生命的日本防灾包 身处野外,你不得不审视自己,直面自己的内心 【人物】 猫力 如果不出发,永远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 李曙韵 人要常常出走 天格思 游牧是游牧者的时尚 本田直之 游牧着的自由人 江南BoyNam 时尚不是负担,是生活的加分题 独木舟 哪怕千山万水,哪怕千里迢迢 梁伟 人没有完美的,但是物品可以 My Little Airport 从我的小机场出发,揾返一个香港 【随笔】 包包袋袋 【速读】 漫游世纪:给游牧者的未来世界指南 Regulars 【食帖】 便当,回归内心的好方式 Brunch,不要慢怠生活 Marte Marie Forsberg:食物是一门艺术,是一种眼界和灵魂 【造物】 植鞣 随时间生长的美妙触感 在慢时光中提取韵味 命中注定的制包匠 穿越历史的欧洲工匠情结 试读章节 1 我也是背过假名牌包的人。 那时还在学校里读书。与大多数会读书且不太讨厌读书的小孩一样,我的女性意识觉醒得不怎么早:没怎么化过妆,穿宽松的衣服和运动鞋。当时虽然已是20岁出头的老少女了,可好像从未想过要让自己看起来讲究或可爱一点,每天背着的包真的只能称之为“书包”,因为里面装的全都是书,也没什么机会装别的东西。样子无非条绒或硬帆布双肩,或是卡通图案的大包,在上面挂点现在想来恐怕都要羞愧的鸡零狗碎。 ×这么形容第一次见到我的情形: “穿了一件阿童木图案的棒球服,匡威鞋明显大一号,挂在脚上,趿拉着走,双肩书包的带子太松,刘海和后面的头发过渡得非常不自然,面目懒散,表情不屑……” 可他那时为什么会喜欢上那个奇怪、散漫和不够可爱的我呢? 过了这么好几年,他不说,我也不太问。 后来,不知脑子里的哪根更古怪的弦被碰到,突然下决心要做一个社会人,一个女人,一个较为精致的人。自我改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其中难度最低的大概就是背包了。 看了一大堆时尚杂志之后,淘宝收藏夹即将占满时,我决定,买假名牌。现在回想起来,买假包的原因倒也不是贪慕虚荣什么的——身边的人大多比我还不熟悉那些牌子,只是理所当然地觉得大牌之所以会成为大牌,它的设计和审美会比较保险,在成为“一个较为精致的社会女人”的方向上,定能助我一臂之力。 共买了三个。虽然是假的但也没有很便宜。 一个是五百多元的Gucci包,裸粉色,看“宝贝介绍”里说“很适合年轻女孩的入门款”,买到的人评价都不错,说与真的相差无几,才下决心买了下来。买了之后就那么无畏地天天背着,手感大概还不错,但也忘了具体的细节——那时真的没有足够的鉴别力。可为了配那个包,购置新衣的时候好像也真的注意了一些,要简单,要纯色和基本色,不要花色和卡通。 那个假Gucci包早扔掉了,不过那时为了配它买的衣服倒还留了几件。 这么想来,买假包对于一个无知的少女来说,倒也并不是纯粹地在走弯路。 另一个是两百多元的白色巴黎世家机车包。那时,什么IT包IT女郎的称谓也并不是尽人皆知,只是因为看到某明星背它的街拍好看,加上之前买那个Gucci包的“成功”经验,就一时心动买下来。结果当然很失败。皮质差到当时的我都不好意思背出去,哪怕只是在学校里。放了两年就扔了。 第三个是旅行箱,动物园服批淘到的红色新秀丽。很大一个,只要三百元钱不到。 后来看《喜宝》,有一段这么写: “我注意到她用整套路易威登的箱子。阔人。我只得一件新秀丽。” 我悲哀地想你才是阔人。起码还用得起正品新秀丽,我只能用假的。 当然这小小悲哀也只是自嘲而已,甚至还有些“终于与小说里的人扯上关系”的开心,当然过了一会儿也就烟消云散。我好像从未真正因为物质而自怨自艾,这也算是一桩因读书而造就的健康品质之一吧。不过那件假新秀丽的结果是——到现在还在用。因为质量着实好,耐摔耐脏,分层合理又能装,且有着“反正是假的,摔坏了也不怎么心疼”的独家优势,后来的一次次旅行和出差,每当发生有别人因摔坏了Rimowa的轮子而闹到跟航空公司投诉的事情时,我就暗地里庆幸:啊,幸好我有一个怎样也无所谓的旅行箱啊。 当然也有件心疼事:某年去台北出差,在香港机场转机,到了台北酒店才发现,假新秀丽的箱子被撬开,装在里面的笔记本电脑没有了。同行者也有几个有同样遭遇的,被偷走了相机或是其他贵重的东西。小偷显然坏极了,有的箱子被打开,发现没有什么东西好偷走,便把箱子里的洗发水打开,洒在衣服上……比丢了东西还惨痛。一番报案和投诉后,深知找回无望,只得听带队教训: “出门还是不要露富的好……你看,咱们这次丢东西的,都是用名牌箱子的……” 表面上喏喏称是,心里却比滴血还痛。 2 上班后当然就不背假包。 总是要出门见各种“大神”,又十分密集地与明星品牌打交道,去的地方又逐渐多了起来,那个连正常的女性意识都未来得及完全建立起来的我,居然也练就了一番鉴假的毒眼。 想买一两个好包袋。可总不知该怎么选。众人皆知的名牌当然不予考虑——那时的我总觉自己还是有些与众不同的;真正好的又买不起——刚上班,薪水不过每月几千元,一个包的预算两三千元便封了顶:自认也算“场面上的人”,不想显得很幼稚或很“淘宝”,指认设计的审美能力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对于一个刚入职场的女孩而言,选包大概比选男友还要难。 那年金融街连卡佛开业,在橱窗里看到一款Agnes b。两千多元钱,刚好在预算里,可以付得起。柔软的牛皮,银白色不抢镜的五金,背带长度刚好,质感也好,可以装得下每天要带的笔记本电脑(那个装在新秀丽箱子里丢了的)和各种资料。重点是带子上分布着银白色的铆钉小星星,温柔里带着一番硬朗,又可爱,又酷。 彼时的Agnes b不同今日,没有那么多的荧光色和logo,每一件小物都足够清新和文雅。不过当时的我真的是没买过什么好东西,一时有些犹豫,不太舍得。第二天,×在我面前祭出一个纸盒,里面就是那个包。 其实后来那个包背出去也不太有人认识,也很少有人夸过它的好,但总是背着,因为太适合我,也太舒服实用,也好搭配。过了好几年,一个当初在工作中认识的,交往已是颇深的好友和我谈起最初: “你知道吗?当时是觉得你背的包低调又好看,得体又衬你,才想要和你搭讪的……” 后来,熬过了见习期,收入涨了一些,工作也越发顺利了。那两年颇买过几个满意的包。价格多在两三千元,以当时的收入可以不太费力地买(当然刷卡的时候也不无心疼),没有什么大名牌,但都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个。 那时Initial还没在内地开门店,每次工作赴港,都要去逛逛。住港岛就去兰桂坊那家,住九龙就去尖沙咀那家,旺角那家有个像木村的型男店员,有时也会特地拐过去看看。代理的Antique包买过两个,皮质和设计都物超所值,虽然白重很沉,但真的好看。可是世界变得好快,只四五年间,这家做衣用料从羊毛棉麻变成了腈纶雪纺,Lookbook上的模特也从灵动变得浓艳……虽已不愿再买,它家的门店却越开越多。 Tsumori Chisato的一个包曾经拿得最多。牛皮包、短提手,只可以挽或挎,方方正正,配有些正式的风衣都没有问题,红色,刚好可以调剂一下黑白灰。前侧的搭扣却整个做成一只得意的猫。算是一点可爱的恶趣味。一年四季都可以背,背到搭扣都磨花了仍不舍得放弃。 在巴塞罗那闲逛很老派的商场打发时间时,我看到一个叫Lupo的当地牌子,一个普通大小的软羊皮包,两三百欧,手感完全不亚于上万的牌子。买了一个,医生包的样子,却没那么死板和方正,棱角圆圆,没有刻意地复古,气质很温润。磨砂的黑色金属链,带短提手,可背可挎,绯红色包盖配米色包身,适合冬天。打开来,内衬布是令人心里温顺下来的淡紫。背回来以后被问 “咦? Celine的吗?今年他们有出这个配色和形状7”心里蛮得意。 印象颇深的还有一个Burberry包,非常不Bu rberry的一个Burberry。并不是格纹,也不是常见的淡金色,是有一点分量的金属链条,酒红色牛皮,小小的一个,只能装个手机、钱包和口红之类,一只手就可以打开。随意又硬朗,夏天穿得再怎么普通随便,背上它便会看起来精神许多。经常会被问“这个包很好看,什么牌子?”我说是Burberry,然后就会听到:“你为什么会买一个这么不像Burberry的包!” 可好看、好用就已经足够了。 也买过几个失败的包。 原因无非是买的时候觉得“很有性格”或是“那个××就在背,且背得很好看”,回来以后却发现并不属于自己。放着放着就处理掉了。 当然也有错过的包。当然也不怎么可惜。 还是在香港机场,去早了,逛完Page One就挨个逛名牌店。看到角落的货架上一个Chanel包,只觉得“那就该是我的呀”——做旧的银链,灰中带点紫,经过处理的羊皮,看起来有型又舒展,摸上去却是软玉温香。有点大,有点方正,有点神秘,有点不同的风格。总之与所有的“小香风”全不一样,甚至看不出是这个在国内被太多误读的牌子。 机场的Chanel好像不限人流,里面人很多,全是游客在试包买包。在一片喧嚣里试背了好几次,拿起又放下,店员用不熟练的普通话说“港币两万六”,又说“明年年初我们就要涨价了,现在买很划算的”。想了很久,又请店员放了回去。 要等的飞机晚点了。我又转回来,这个包仍在角落。它前后左右的邻居都很频繁地被拿下来试背,我知道那些包的名字分别叫le boy或cf——身边总有人在背它们,买它们。而我最中意的那一个,却不知该如何称呼它的芳名。 后来又去了新光天地找它,再也没找到,过了不久又去香港,机场那个也没了。这些年来最中意的一个包,就这么错过了。想想还是有点后悔的,不过也还好——若是对它的价格或状态是仰望着的,那么不要也罢。 我的东西,本该从属于我,服务于我。若勉强买下,那便是力不从心,以后或成为尴尬的来源也不一定。 P110-1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